七款「隱式」可穿戴設備

2020-12-24 CSDN技術社區

可穿戴設備已成為未來科技的趨勢,但礙於隱私安全,某些場合開始禁止佩戴Google Glass的人入內,相對於這樣的「顯式」設備,還有哪些「隱式」可穿戴設備呢?

1. Google隱形眼鏡


4月中旬,Google提交了一項新型隱形眼鏡的專利申請,這款眼鏡表面安裝了微型電路和傳感器,配置有微型攝像頭,能拍攝和分析圖片信息並將結果傳輸到大腦中,從而可以幫助盲人或視力受損人士重見光明。

2. 智能尿布


嬰兒用品中此前還未出現可穿戴計算相關的設備,這款智能尿布能夠每天一次檢測嬰兒的……數據,通過數據來監測嬰兒的腎臟功能和體內水分情況。同時智能尿布還能夠提醒家長嬰兒的尿路感染危險。

3. 智能襪子


美國Heapsylon公司研發的智能襪子能夠教會用戶跳舞、打高爾夫等活動。襪子傳感器會記錄用戶動作,通過腳踝鐲發射器傳輸至智慧型手機。然後「虛擬教練」應用程式分析這些信息,告訴用戶具體的錯誤動作,並幫助改善任何涉及足部的活動。

4. 智能傳感T恤D-Shirt


法國Cityzen Sciences公司開發了一款具有智能感應功能的T恤,T恤內置了多種微型傳感器,能夠監測心率、體溫及其他生理指標情況。數據能夠通過藍牙同步到電腦或行動裝置中。

5. 智能戒指


戒指類可穿戴設備市面上已出現多款,涉及功能主要有消息提醒、顯示時間、藍牙提醒及遠程控制手機等,甚至有部分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戒指能給門解鎖。

6. GPS手鐲


鑑於當前大多數智能手錶手環外觀設計的粗糙,Cuff公司發布了一款像珠寶飾物般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手鐲。不過Cuff的產品目前僅能提供GPS定位功能,將聯繫人的位置信息顯示在智慧型手機上。

7. 無線智能耳機


無線智能耳塞The Dash除了提供基本的耳機功能外,還能夠測量用戶的心率、體溫、行走速度、步數和消耗的卡路裡數。結合相關的應用它還能跟蹤和規劃用戶的鍛鍊計劃。

本文選自《程式設計師》2014年5月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換成@)。

相關焦點

  • 可預測未來的穿戴式設備Predictables 還可當可穿戴式投影儀
    可預測未來的穿戴式設備Predictables 還可當可穿戴式投影儀 P迪 | 2014-03-05 9:03:26 | 產品市場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最具影響力」可穿戴設備居然是一款除顫儀
    點擊查看 美國醫療資訊網站MedCity News近日評出了醫療保健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可穿戴設備:Life Vest除顫器。MedCity News上月底曾評出16款將對醫療保健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的可穿戴計算設備。
  • 物聯網可穿戴式設備研發人才工程化培養教學探索
    分析可穿戴式設備研發對技術人才能力的要求,並從教學體系與具體實踐角度探索如何利用基於項目制的工程培養機制,在現有的課程體系內實現面向可穿戴式設備研發領域的人才培養。教學結果表明,依靠融合創新項目與現有教學培養體系的複合機制,可以有效地實現可穿戴式設備研發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
  • 5款可穿戴設備的反面教材
    日前,科技網站TechRadar就盤點了可穿戴電子設備發展歷程當中5款最失敗的產品:    3.Xybernaut Poma可穿戴PC  發布日期:2002年1月  售價:1500美元  Xybernaut Poma可穿戴PC是谷歌眼鏡之前另一個在頭戴顯示器上的嘗試
  • 戴森正在開發一款可穿戴設備:是耳機,也是隨身空氣淨化器
    近日,彭博社傳出報導,戴森今年向英國專利局提交了一份「可穿戴式空氣淨化器」的專利,而這款設備與市面上的隨身空氣淨化設備的最大不同,它還是一款耳機。因為空氣汙染情況時常發生,防護性較高的口罩又可能導致部分佩戴者呼吸不暢,恨不能把家裡空淨隨身背著。
  • 有了這4款可穿戴嬰兒監測設備 父母可高枕無憂
    對於Fitbit、Jawbone和Shine等可穿戴計算設備我們並不陌生,因為媒體早已對這些面向成年人的智能產品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導。但對於那些面向嬰兒的可穿戴健康跟蹤設備,卻並未吸引媒體的過多關注。以下就是4款面向嬰兒的可穿戴健康跟蹤設備,它們能跟蹤嬰兒心率、皮膚溫度及變化、房間溫度、溼度,甚至燈光亮度,確保父母對寶寶的狀況了如指掌。
  • 華為蘋果可穿戴設備銷售爆發式增長!萬字長文帶你洞察行業真相!
    在整個可穿戴設備中,這類設備佔據了絕對主流,出貨量佔比高達63.2%。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耳帶式設備增長迅速,同比增長了135.1%,在整個可穿戴設備份額中已經佔到了34.6%的市場份額。2019年Q1,排名前五的可穿戴廠商依次為蘋果、小米、華為、三星和Fitbit。
  • NoMoreWoof:一款讓寵物說人話的可穿戴設備
    最近在眾籌平臺Indiegogo上出現了一款寵物狗專用的可穿戴設備,它可以把寵物的想法用人類語言表達出來。這款叫做NoMoreWoof的設備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個頭戴式耳機,它內置了一個樹莓派微型電腦和一個揚聲器,愛寵戴上之後就能掃描出它的腦電圖,通過分析之後可以用人類的語言通過揚聲器發出聲音。
  • 將OLED顯示屏裝進太陽鏡裡 TCL將推出一款可穿戴式顯示器
    據了解,TCL計劃在今年推出一款可穿戴式顯示器,可以作為私人觀看的虛擬電視,早在去年的CES上,TCL就以Project Archery為代號預覽了這一想法,目前這一概念正逐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商業產品。
  • 可穿戴設備未來十年,聊聊我對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思考
    可穿戴設備已正式的走進在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目前來說,可穿戴設備還很難說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大的改變,作者在本文中暢想了一下可穿戴設備的未來,今天先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對於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想法吧
  • [視頻]BACTrack Skyn是一款可穿戴式酒精含量測定器
    (原標題:[視頻]BACTrack Skyn是一款可穿戴式酒精含量測定器)
  • 可拉伸的微型超級電容:讓可穿戴設備擺脫電池,實現自我供電!
    導讀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領導的一支國際科研團隊開發出一款可拉伸的系統,它能夠從人類呼吸和運動中採集能量為可穿戴設備供電。集成到衣服中的微型超級電容(圖片來源: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 / Trisha Andrew)然而,在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時,傳統的微型超級電容具有的「三明治式」的堆疊幾何形狀,表現出柔韌性差、離子擴散距離長以及與可穿戴電子產品集成的過程複雜等問題。
  • 從Lip Reading到Google Glass及其他:可穿戴物聯網設備的發展
    憑藉著可穿戴物聯網設備的巨大潛力,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我們到底有多遠 - 有多少設備最終不會改變世界,但是對物聯網的未來做出了重要貢獻。即使對文化和藝術未來的夢想也為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行業之一奠定了框架。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如何得到今天令人難以置信的可穿戴設備 - 可穿戴設備,有一天會被更複雜的技術所取代。
  • 可穿戴設備的七大關鍵交互技術
    可穿戴設備設備,通俗地理解就是一種可穿戴的可攜式計算設備,具有微型化、可攜帶、體積小、移動性強等特點。因此在人機互動方面與一般的計算設備,或者說智能設備不同,是一種人機直接無縫、充分連接的交互方式,其主要特點包括單(雙)手釋放、語音交互、感知增強、觸覺交互、意識交互等。
  •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5G推進可穿戴設備物聯網...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可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體設備,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 可穿戴設備用光學式脈搏傳感器技術難點及應用事例
    本文將介紹非常適用於可穿戴式設備的ROHM光學式脈搏傳感器「BH1790GLC」的特性及其應用。1 可穿戴式設備用脈搏傳感器需要具備的規格1.1 低功耗可穿戴式設備由於需要穿戴到身體上,所以對設備本身的尺寸和重量有限制,電池容量很難增加。
  • 美國萊斯大學研發出對可穿戴式醫療設備充電的摩擦納米發電機
    近日,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研發出一種名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可以對人體可穿戴式醫療設備進行充電的小型可攜式納米發電機,患者可以通過日常的活動對該發電機進行充電。
  • 微軟的專利顯示了具有觸覺反饋的可穿戴式帶子
    微軟最新的專利申請表明,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可穿戴式帶子,可纏繞四肢或關節,並使用觸覺反饋進行治療性刺激。微軟的可穿戴設備不會計算步數或測量心率,而是旨在緩解影響一個人移動或控制四肢的能力的症狀,例如由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顫或僵硬的肌肉。根據該專利,該設備將具有分布在頻帶上的許多觸覺致動器,該頻帶可響應於傳感器數據在每個致動器的「工作循環」方面進行調整。
  • 新方式:VISA 提出可穿戴式支付貼紙概念
    根據外媒近日消息,Visa正嘗試開發一種可穿戴式的支付貼紙,這款產品可以貼在消費者的皮膚上,用以實現交易和其他任務。這項措施通過了可穿戴設備和生物識別技術支付認證方式,而該項目代表也回答了有關技術的身份控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