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ip Reading到Google Glass及其他:可穿戴物聯網設備的發展

2020-12-13 爆料黑科技

直到幾年前,相互關聯的設備比現實更夢想,很容易感受到健身追蹤器時尚是可穿戴設備的開端。當然,實際上,基礎工作已經在數十年之前 - 甚至在網際網路推出之前數年內奠定。

憑藉著可穿戴物聯網設備的巨大潛力,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我們到底有多遠 - 有多少設備最終不會改變世界,但是對物聯網的未來做出了重要貢獻。即使對文化和藝術未來的夢想也為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行業之一奠定了框架。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如何得到今天令人難以置信的可穿戴設備 - 可穿戴設備,有一天會被更複雜的技術所取代。

第一臺可穿戴計算機

令人驚訝的是,第一臺可記錄的可穿戴計算機創建於1955年,旨在預測輪盤賭輪。開發商Edward O. Thorp在60年代初秘密地使用了該設備。直到1966年才有人知道,儘管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發出來了。

早期可穿戴物聯網:頭戴式顯示器

當電視仍然是工程奇蹟時,頭戴式顯示器已經激起了人們對創新思維的興趣。

1960年,Morton Heilig獲得了頭戴式顯示技術專利,但直到1968年,第一個頭戴式虛擬實境系統才被製造出來。達摩克利斯之劍是由計算機科學家伊萬·薩瑟蘭(Ivan Sutherland)開發的一款初級耳機,由於它太重而無法佩戴,必須從天花板上吊下。雖然圖像非常簡單,但這個早期的VR設備在近50年前就已經創建,這一事實令人難以置信。前一年,在1967年,Hubert Upton將頭戴式顯示器概念用於更實際的目的:幫助唇讀。他的設備使用眼鏡安裝,並且是第一批可穿戴計算機之一。

世嘉的VR眼鏡和谷歌眼鏡

消費類虛擬實境設備在近幾年才開始取得成功之前有過幾次失敗。1993年,世嘉的原型VR眼鏡從未將其推向市場,並為公司帶來巨額資金。谷歌備受期待的Google Glass耳機(一款配備顯示屏設計為一副眼鏡的完整可穿戴計算機)於2014年上市,但很快就失去了動力,因為它遇到了技術困難。然而,最近它成功地重新推出了企業版,作為製造業等工人的工具。

健身追蹤器和超越

FitBit等健身追蹤器並沒有真正引入自己的新技術,而是將多種技術融合到一個可穿戴設備中。GPS,計步器功能,心率監測器和其他傳感器預示著可穿戴設備 - 多功能追蹤器的未來。

用於追蹤健康和健身的可穿戴設備在正在觀看體重並努力過著更健康的生活的人中很常見,但他們也開始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出現。通過幫助患者更加密切地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提高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可穿戴技術可在未來25年內降低醫療保健成本2000億美元。

可穿戴物聯網的現在和未來應用

很顯然,當涉及到可穿戴物聯網的實際應用時,我們才剛剛起步。利用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跟蹤我們的步驟和睡眠。

從可穿戴設備中可以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好處的一個領域是應急管理。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颶風造成了數萬億美元的損失,並刺激了應急管理領域的發展。由於颶風每年造成廣泛的破壞,救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現在,IoT可穿戴設備可以幫助受害者獲得救濟,並在電話線路和其他通信方式關閉時幫助他們找到親人或安全途徑。

可穿戴設備在個人安全方面也越來越受歡迎 - 那些自己遲到的人可以通過按下按鈕來尋求幫助。這些設備中的一些甚至可以記錄可幫助親人獲得危險情況的音頻。

歷史展示了物聯網的潛力

20個偉大的思想家個世紀設置舞臺的VR設備而這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其他可穿戴技術的繁榮。隨著過去50年取得的所有進展,想想我們還需要走多遠 - 以及我們有朝一日能夠穿的所有設備,這真令人興奮。

相關焦點

  •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5G推進可穿戴設備物聯網...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可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體設備,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 從高科技到煙火氣:物聯網遠不止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大趨勢:技術為王,變現為本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可穿戴設備行業也呈現出明顯的發展趨勢,而且整個行業的發展,依然是技術為王,圍繞商業化變現向前推進。在需求方面,一定時期內仍然保持高速增長。
  • 物聯網時代 可穿戴設備性能及具新要求
    現如今,人們越來越感受到物聯網所帶來的便利。小到吃穿用,大到外出旅行購物,物聯網正逐漸嵌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 而可穿戴設備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IoT時代,可穿戴設備所負擔的職責也越來越重。
  • 對物聯網和可穿戴存儲設備設計的重新思考
    與之相反,最小的串行NOR 512Mbit和1Gbit NOR產品採用4或5×6毫米封裝方式,不到NAND替代品的1/3,因此更適合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生態系統中其他聯網傳感器的微型電路板。其容量和耗電量對於大多數可穿戴設備來說可能都過大,但它或許可以應用於錄製視頻,例如眼鏡或移動傳感設備中。
  •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對健康的影響 2018-11-21 12:00:33  來源:物聯之家網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 物聯網可穿戴式設備研發人才工程化培養教學探索
    摘要:可穿戴式設備是未來物聯網的重要發展方向,社會上對可穿戴式設備研發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移動應用開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之年
    我注意到我忘了刪除昨天買的新智能手環,可能是在通過該應用程式翻閱時設置了警報。在乘公共汽車去辦公室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健身應用程式,並決定更改鬧鐘的設置。令人驚訝的是,我是那個被驚嚇的人!該應用程式向我顯示了昨晚的睡眠分析,該分析被精確地分為三個部分:深度睡眠,輕度睡眠和時間喚醒。它顯示了睡眠的總小時數分為三個部分。
  • 可穿戴設備對健康存在什麼影響
    目前,醫療健康技術市場上有30多萬個應用程式,諸如物聯網(IoT)、視頻會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趨勢正在廣泛被引入,以使留在家中老人的選擇變得更加可行。 預計到2021年,全球將賣出5.05億臺可穿戴設備,其中智能手錶銷售量將接近8100萬支,佔整體可穿戴設備銷售量的16%;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將創造550億美元的營收,其中智能手錶營收將高達174億美元,是所有可穿戴設備當中最具潛力的類別之一。另外,市場調研機構IDC預測,到2022年中國可穿戴設備銷售規模將達11380萬臺左右。
  • 聚焦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發展 德國萊茵TUV解讀可穿戴設備認證標準
    作為CES Asia 2016同期論壇之一,由德國萊茵TUV、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聯合主辦的「IEEE可穿戴標準會議及論壇」在上海卓美雅喜馬拉雅酒店召開,就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發展和技術趨勢,熱門可穿戴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智能可穿戴設備標準化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Deaf girl gets to Tsinghua through lip reading
    Through lip reading and self-study, Jiang has been accepted as a PhD candidate by Tsinghua University after finishing
  • 「行業發展」可穿戴設備的設計原則
    1.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前景可穿戴設備步入人們的生活並且逐漸升溫。自從2012年GoogleProjectGlass以「拓展現實」為傳統眼鏡的修飾詞,結合了文字信息處理、語音拍照、方向辨別等功能從新定義了人們對傳統眼鏡的理解。
  • 百度的「可穿戴設備」 BaiduEye與Google Glass有哪些不同?
    有關百度「可穿戴設備」BaiduEye的消息最早是2013年3月份傳出來的。PingWest此前的報導裡已經提到了它的使用方式:用戶佩戴上之後,可以通過語音命令控制它,它會使用垂直向前的攝像頭捕捉到用戶面前的物體,通過Wi-Fi連接,進行在圖像識別基礎上的一系列的信息搜索和交互。而在一段百度官方的展示視頻中,BaiduEye被用來在購物等場景中聯網查找眼前的物品信息,再通過入耳式耳機返回語音搜索結果到用戶。
  • 可穿戴式物聯網可以幹一些什麼
    夾扣式、捆綁式、包裹式和滑蓋式技術可以收集和分析數據,將消息發送給其他技術,並承擔其他責任,以使用戶的生活更輕鬆,更舒適。如果您不了解可穿戴技術的發展,請別擔心:本指南可以為您提供幫助。 可穿戴技術發送和接收消息 如前所述,首批物聯網可穿戴設備中的一些由藍牙技術組成,該技術可以輕鬆地與手機和計算機同步。現在,藍牙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發送和接收信息在設備之間共享信息。
  • 可穿戴設備的6大發展趨勢
    1.中國式健康服務目前大行其道的Wearable device基本上都涉及到健康監測,譬如睡眠質量、心跳脈搏監測等,但僅僅是數據結果的輸出。未來醫療監護方向的Wearable device會更加全面,像是個人醫生,默默地時刻觀測你的身體狀況。在診斷的同時化被動為主動,根據結果和現有條件做出適當的治療建議,並反饋給用戶。
  • Google Glass強勢回歸的背後
    此類需求的特點是:客戶決策快,但可替代性也高,當成一個項目來做非常好,因為變現快。3.【剛需求】就是客戶需求已經存在,但苦於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比如AR+工業,AR對於工業的意義在於:數據可視化、採集人的數據、打通人和機器設備之間的物理隔離。從而讓一線產業工人享受到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帶來表便利。此類需求的特點是:有剛需,有延續性,一旦用了替換成本高,可替代性弱,但客戶決策慢,流程長。
  • 一文讀懂可穿戴設備常見應用及發展趨勢
    一文讀懂可穿戴設備常見應用及發展趨勢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28 15:32:07 一、可穿戴設備是什麼?
  • 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指引
    摘要:鑑於可穿戴設備或技術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價值,本文從可穿戴設備的選擇專利保護的好處、如何將可穿戴設備進行專利保護以及、怎樣才能找到具有專利代理資質的律師事務所和代理公司等幾個方面對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給出了指引建議。關鍵詞:可穿戴設備;專利;保護。
  • lip-新東方網
    >   lip [lip] 嘴唇   zip it 住嘴   例句:The English newspaper 「Daily Mail」 employed an expert, who can lip read foreign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