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認母」有關鍵期,媽媽若不在身邊,孩子將來不跟你親

2020-12-22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今年過年的時候,小姨從外地打工回來,聽說她給家人置辦的一堆禮物裡,有一半都是她送給孩子的。其實,也難怪小姨現在對孩子這麼上心,小姨年輕的時候,為了出門多賺點錢,常年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帶,她自己很少留在孩子身邊,以至於孩子現在跟她一點兒也不親,所以她也只能靠給孩子買禮物,和孩子套套近乎,拉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但是,我覺得有些晚了,小姨家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她已經錯過陪伴孩子的關鍵期,孩子很難跟她親。

所以,我現在也經常跟身邊人說,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難處,為了生活可能不能時常陪伴孩子。但是,即便工作再忙,在孩子「認母」的關鍵期,是拉近母子感情的好時機,一定要留在孩子身邊,不然別怪孩子和你不親。

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大概七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啟了初步的「認母」

老一輩的人認為,孩子「認母」時從出生後的三個月,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孩子認識媽媽,是隨著聽覺、嗅覺和視覺,這三種感官的開啟,來慢慢認識媽媽的。

孩子最早期的「認母」,早在娘胎裡就開始了。孩子在媽媽懷孕的最後十周,就已經能在子宮內傾聽媽媽的聲音。還有研究顯示,在對比過爸爸和媽媽的聲音對胎兒的影響,觀察胎兒的頭部轉動情況,結果胎兒表現出對媽媽聲音的偏好。所以,孩子認母從這時候就開始了。媽媽懷孕的時候,自然會和孩子在一起,此時也是和孩子建立親密感情的關鍵期。但是,媽媽在孕期還是要多跟孩子說話,強化自己的存在,不然可能會喪失這種優勢,影響孩子對媽媽的感情進一步加深。

孩子在出生三天以後,可以通過氣味區別媽媽她其他人的差別,也是在「認母」

孩子「認母」的第二個關鍵期,也就是出生後的三天以後,此時孩子的嗅覺,是出生後發育比較靈敏的部位。孩子不僅喜歡聞東西,還喜歡聞媽媽身上的味道。孩子通過聞媽媽皮膚上的味道,還能讓自己放鬆。想必這就是很多孩子剛出生後,醫生讓媽媽多多抱抱孩子的原因。

也確實有研究證實,三天大的孩子,可以通過聞氣味,去區分媽媽和他人母乳的區別。所以,如果媽媽想要孩子跟自己親,常待在孩子身邊,母乳餵養孩子,多抱抱孩子,還是很有必要的,避免錯過「認母」的關鍵期。

孩子出生三個月以後,視覺發育變好,通過識別媽媽的臉部特徵「認母」

孩子「認母」的第三個關鍵期,是在孩子出生的三個月後。因為,這一階段是孩子視力發育變好的時期,孩子通過識別媽媽的臉部特徵,「看出」是媽媽。對媽媽的整體形象,也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此時,媽媽最好待在孩子身邊,不然別怪孩子將來對你感到陌生,和你不親。

相關焦點

  • 錯過這3個抱孩子的關鍵期,就算你是孩子的親媽,都不會和你親
    錯過了這三個抱孩子的關鍵期,就算你是孩子的親生媽媽,他都不一定會和你親。孩子是不是誰抱他的多,他就會和誰親呢?誰照顧孩子多,誰抱孩子抱得多孩子就會和誰去,表面上說這句話是沒有錯誤的。孩子一直跟著爸爸媽媽生活,可是有一段時間奶奶把寶寶帶回家,待了一段時間,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把奶奶和孩子一塊接了回來,但是孩子只要奶奶不要爸爸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跟誰一起睡覺就和誰更親嗎?媽媽一旦錯過關鍵期,很難彌補娃
    孩子在不記事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是會非常愛他們,對他們很好。那麼是不是在孩子沒有記憶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好,就是沒有用的呢?不是的。很多孩子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長到不礙事手腳了,跟著爸爸媽媽去了,結果孩子很不聽話,非常叛逆。所以大家經常會說,孩子跟著誰睡,將來就跟誰親,更聽誰的話。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錯過親情升溫「黃金期」,以後再努力也白搭
    文|秘籍君孩子是不是誰帶跟誰親呢?這個不一定。看看身邊幫忙帶娃的老人,每天累死累活地圍著孩子轉,結果孩子爸媽下班一回來,孩子就立馬「拋棄」、「嫌棄」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這種現象,還真是讓老人們心裡瞬間涼涼。不過,有人說「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這一點還是挺準的。
  • 都說「三月認母」,寶寶有這3個表現,才說明真正認識媽媽了
    導讀: "一哭二笑三認母; 四月大笑五認生; 七月無意說爸媽;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會再見; 一歲以後能說話"。你家孩子多大認人的? 雯雯生完寶寶6個月準備上班去了,有些擔心寶寶離開她會哭鬧。
  • 3月認母?寶寶認媽媽時會有這4個表現,你家寶寶幾個月認人的
    關於寶寶幾個月大能認出媽媽,其實情況不一,有些寶寶2個月大的時候可能就會認媽媽了,有的寶寶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還沒有認人的表現。老一輩人常說「3月認母」,意思是在寶寶出生3個月後就能認出媽媽了,在現實生活中,「3月認母」的說法確實也得到了很多寶媽的證實。
  • 老人帶大的孩子,將來會不會跟爸媽親?得看孩子是被帶到多大歲數
    不少因為忙工作不得已讓老人帶娃的爸媽,心裡都有這麼一個疑問:老人帶大的孩子,將來會不會跟爸媽親?那得看孩子是被帶到多大歲數。三歲前被老人帶大,之後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以後還有機會和爸媽親根據心理學的「依戀關係」理論,孩子在出生後的前三年由誰帶,就會自然地跟主要監護人產生親密的依戀關係,也就跟誰最親。這個主要監護人,指的是平時經常照顧他最多的那個人。女性在照顧孩子方面更為擅長,參與的育兒工作也更多。
  • 寶寶被誰抱就和誰最親?寶媽錯過「關鍵期」,怎麼努力都是無用功
    —心理學家鮑爾比」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孩子跟媽媽比較親,有些孩子跟爸爸比較親,有些孩子又跟爺爺奶奶比較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大多數人面對這樣的現象,常常都會下意識的說出一句話:「孩子小時候,我抱他最多,所以他就會跟我親一點。」
  • 過來人:「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以為是迷信,其實是有道理的
    趙女士感覺兒子的性格變得有點像一個文靜的女生,而不是一個活潑的小男生,但是兒子因為常年沒有父親的陪伴,性格變得非常軟弱,遇到困難只會找媽媽,而不是自己嘗試去解決,趙女士為此感到非常的困擾。周圍的鄰居給了趙女士建議,讓她和兒子適當的保持距離,不要太寵溺孩子了,以免孩子沒有辦法獨立,將來成為一個媽寶男。曾經有人說過: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
  • 九死一生生下來的寶寶怎麼只跟奶奶親了?媽媽:我錯過了什麼?
    過來人都知道這麼一句口訣: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認人,四月翻身。其中三月認人,就是說寶寶到第三個月的時候,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對於她熟悉的人,也具有一定的辨認度,她會對媽媽笑了,也喜歡衝媽媽笑。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寶寶會跟抱自己最久的人最親?錯過關鍵期,爸媽怎麼努力都沒用
    寶寶會跟抱自己最久的人最親?錯過關鍵期,爸媽怎麼努力都沒用現在有很多年輕夫妻在生完小孩子之後,就會把小孩子給家裡的老人照顧,因為兩口子還是要打拼事業,要為孩子掙奶粉錢,其實他們也想把孩子留在身邊自己照顧,但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讓老人家帶小孩子是一種更好的選擇,不過讓老一輩的帶孩子,就會出現隔代親的現象,有很多孩子比起自己的爸媽和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更加親近一些。
  • 寶寶啥時才算真正認識媽媽?育兒專家:娃有這些表現時,才是認母
    相信很多媽媽在照顧孩子時,聽到寶寶喊出「媽」時都會很開心,但寶寶會喊媽不代表真正的認識媽媽,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真正的認識媽媽呢?>1、對媽媽的聲音反應一般媽媽在照顧寶寶時偶爾會出現不在孩子身邊的情況,若是這個時候寶寶高聲哭鬧,但聽到媽媽的說話聲時,停止哭鬧,或者望向媽媽聲音傳來的方向時,說明寶寶對開始對媽媽的聲音有熟悉感了。
  • 寶寶啥時才算真正認識媽媽?育兒專家:娃有這些表現時,才是認母
    寶寶的「認母」之路隨著寶寶叫出來的第一聲「媽媽」,讓十月懷胎費心照料的女性們,得到的安慰。當然很多初為人母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是什麼時候才認出來媽媽的呢」。育兒專家:娃有這些表現時,才是認母相信很多媽媽在照顧孩子時,聽到寶寶喊出「媽」時都會很開心,但寶寶會喊媽不代表真正的認識媽媽,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真正的認識媽媽呢?
  • 嬰兒經常被奶奶抱不跟媽媽親?別擔心,你跟寶寶的關係會扭轉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在這世間最親密的一對就是媽媽和孩子,尤其是對於媽媽而言,一輩子都掛念著自己的孩子。然而在事實上,有時跟孩子關係最親密的不一定是媽媽,有時候是奶奶。尤其是從2個月月齡到2歲的孩子,有時候不見得跟媽媽最親。
  • 孩子不跟奶奶親?多半是媽媽的「鍋」,以下原因家長別不承認
    文|文兒「你兒子不跟你媽親,跟我有什麼關係?這也能怪到我頭上?」大清早就在上班路上聽到這麼句話,我抬眼一看,是一對年輕小夫妻,男方被氣得面紅耳赤,女方表情淡然,仿佛一切與她無關似的,而孩子則僅僅貼在媽媽身後。
  • 寶寶多大能認出媽媽?三個表現說明「認人」了,分分鐘離不開媽媽
    導讀: "一哭二笑三認母; 四月大笑五認生; 七月無意說爸媽;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會再見; 一歲以後能說話"。你家孩子多大認人的?雯雯生完寶寶6個月準備上班去了,有些擔心寶寶離開她會哭鬧。婆婆擺手說,放心走吧,賺奶粉錢去,我孫子還不認人呢,我能帶得了!雯雯想著婆婆有經驗,應該說的有道理,頭也不回就去上班了。可剛走出去不到十分鐘,婆婆打來電話,說娃哭的厲害,叫她趕緊回來。雯雯班也不上了,趕緊回家了。寶寶哭的蹬胳膊蹬腿,就是不讓婆婆抱,看到媽媽哭聲更大了,委屈極了。雯雯接過來孩子心疼的不行,趕緊跟領導請假過幾天再去。
  • 孩子從小不跟爸爸親,多半和媽媽有關係,如果有就儘量改
    文|好孕姐很多媽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和爸爸親近,還整天把「我討厭爸爸」掛在嘴邊。媽媽們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只能主動把原因歸於,是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太忙,陪孩子的時間太少。要不然就是,孩子爸爸太兇,孩子嚇得不敢和他親近。
  • 寶寶和你不親?除了「三月認母」,寶寶這個時候寶媽一定不要錯過
    當時曉楠十分不舍,也擔心孩子會不記得自己,不過聽說「三月認母」,自己帶了寶寶6個月,寶寶應該還記得自己,曉楠也就自我安慰了。寶寶的反應這讓曉楠十分傷心,這怎麼才過去幾個月,寶寶就不認得自己了?不是都說「三月認母」嗎?寶寶怎麼一點也沒認自己呢?分析前一段時間,網上一位支援武漢、奮鬥在第一線的護士,在回家看到自己的寶寶,想要抱她的時候,孩子突然大哭,不停地掙脫媽媽的懷抱。
  • 孩子只認保姆不認媽媽?家長需抓住「安全依戀期」,做好6點即可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媽媽本應該是天底下最疼愛自己孩子的人,有時卻會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無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照顧他、呵護他。而這個時候,孩子就有可能被照顧得更多的人「趁虛而入」,變得只親近別人,而不親近媽媽了。「太難過了,孩子10個月只認保姆不認媽媽,我該怎麼辦?」
  • 孩子只認保姆不認媽媽?家長需抓住「安全依戀期」,做好6點即可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媽媽本應該是天底下最疼愛自己孩子的人,有時卻會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無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照顧他、呵護他。而這個時候,孩子就有可能被照顧得更多的人「趁虛而入」,變得只親近別人,而不親近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