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天蠍座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

2020-12-17 地理沙龍號

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某顆恆星做公轉運動的天體,在2006年8月24日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新的準確定義,要求行星要符合以下三點:第一,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第二,質量必須足夠大,使自身形狀能夠近於球體;第三,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像冥王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被劃為「矮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基本上不符合第二條和第三條,它們都被稱為「小行星」。

這樣一來,我們太陽系擁有的行星數量就是八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要了解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大行星,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太陽系中行星的狀況,太陽系內的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巖石組成的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類行星通常個頭都不大,水星和火星個頭更小,所以宇宙中最大的行星不太可能是固態的類地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

另一類是由氣體組成的行星,稱為「類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些氣態行星通常體積和質量都十分巨大,在太陽系內「木星」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系最大天體「太陽」的千分之一,也相當於其他七顆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約佔所有太陽系行星質量的70%。木星直徑達142984千米,而我們地球的直徑大約為1.2萬千米,木星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1.2倍。

地球和木星

放眼在宇宙中,木星也是屬於個頭比較大的行星之一,但是並不是最大的。目前,人類通過天文觀測,發現宇宙中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是一顆位於天蠍座的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這是一顆巨大但密度極低的氣態行星,其直徑達到驚人的320000千米。行星WASP-17b的直徑約為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的2.23倍,大約為我們地球直徑的25倍。不過,雖然WASP-17b的體積比木星大得多,但是其密度卻很小,所以其質量大約只有木星的一半。

木星和WASP-17b

相關焦點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目前發現的幾大最奇特行星都有哪些呢?
    目前發現的幾大最奇特行星都有哪些呢?近年來科學家在宇宙中尋找恆星、行星和生命的過程中,不斷有意外收穫,如「第二個地球」、「超級土星」、「超級水世界」、「最黑暗行星」等。目前發現的幾大最奇特行星都有哪些呢?不妨跟著小編往下看一看。
  • 目前人類已知的,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哪一個?
    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由各類天體來組成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小行星、矮行星、黑洞、中子星、白矮星、星雲等等,這些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我們的地球是一顆行星,直徑約為1.2萬千米,在宇宙中當然是屬於個頭很小的天體了。
  • 盤點十大最奇特行星
    e,屬於巖石行星,大小約為地球的2倍,質量為地球的8倍。超級水世界」,與目前已知的太陽系或任何其他行星系統中的行星都不同,是一種全新類型的行星。攝氏度,是目前發現的溫度最高的行星。WASP-17b是目前發現的最膨脹的行星。WASP-17b半徑是木星的1.5–2倍,但質量卻只有木星的一半。
  • 已知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最小恆星大了300倍,卻還得圍繞恆星運行
    ,即便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質量和體積也不到太陽的1‰(約0.96‰)。但是如果就體積而論的話,則很可能出現行星比它所圍繞的恆星還大的情況,因為最小的紅矮星體積比木星還小,如編號為2MASS J05233822-1403022(簡稱J0523)的恆星,質量相當於太陽的9%,或者90顆木星,但體積只和土星差不多大,是已知體積最小的恆星之一。
  • 宇宙中最大恆星和行星分別是哪個?這些大傢伙體積和質量差別好大
    宇宙中最大恆星和行星分別是哪個?這些大傢伙體積和質量差別好大!恆星和行星是宇宙中常見的物體,恆星是指內部有核聚變並能散發熱量的恆星,行星是指質量尚未引起內部核聚變的球形物體。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質量,如果行星的質量繼續增加,如果它引起內部氫聚變,它也將成為一顆恆星。
  • 比恆星大300倍的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宣稱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在一陣大爆炸過後,一些宇宙塵埃就慢慢的開始自行的生成一些行星了。當然宇宙星辰的形成是在以億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裡演變的。在眾多的宇宙星辰之中,也只有地球是有生命的,目前為止是這樣說。可能有的行星上面也有生命,但是我們人類目前也只是知道地球,自己的家園。因為人類的科技還不足以支撐人類對宇宙之中的其他行星進行一個細緻的探究。
  •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木星「風暴」木星,是一顆既遙遠又陌生的世界,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地球是完全不同的兩顆行星,木星是一顆由氫和氦組成的氣態巨行星,可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質量很大,大約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和衛星質量總和的2.5倍,由於萬有引力,木星可以對小行星產生巨大的影響。木星,太陽系中出太陽之外引力最大的行星,因此木星有著大約83顆衛星,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太陽系。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多年還沒飛出去,而整個宇宙的直徑高930億光年,即使人類以光速飛行,所需的時間長達930億年,由此可見宇宙有多大,在巨大的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奇特的天體,那麼你知道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最大恆星和最大星系究竟有多大嗎?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除了體積質量方面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陽太近,在太陽巨大的引力條件下,衛星很難長期繞行星運轉,說不定金星的衛星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而墜落在了金星,所以現在沒有衛星。
  • 木星不同深度磁場圖首次繪成 顯著異於其他已知行星
    木星不同深度磁場圖首次繪成 顯著異於其他已知行星 2018-09-研究人員分析該圖發現,木星的磁場很可能和所有已知的行星磁場都不一樣。  位於木星極軌道的「朱諾」號,此前進行了對接近木星表面磁場的第一次直接測量。該探測器在2011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經5年跋涉於2016年才到達木星雲層上方4200公裡處並開始繞行。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以極近距離觀察這顆體積為地球1300倍的行星。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由於這個行星比較黑暗,距離太陽比較遙遠,而且體量不是很大,科學家們就用希臘神話中的鬼王冥王來給他進行命名,取名為冥王星,並列入太陽系十大行星行列之一。冥王星衛星眾多冥王星的體積不大,只相當於月球的1/5,如果按照太陽系行星的標準來測算,冥王星個頭最小,比水星還要小,排名最墊底。
  • 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研究表明:有的大行星圍繞小恆星周轉
    放眼整個宇宙,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應該是行星和恆星了。無論是在體積還是質量上,恆星一般都要比行星大。尤其是在質量方面,恆星毋庸置疑會比行星重,這樣它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將周圍的行星束縛住,從而形成恆星系統。以我們的太陽係為例,太陽位於星系的中心位置,因為它自身就擁有了整個太陽系99%以上的質量。
  • 人類發現的最大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比太陽還要大?
    比方說木星,就是目前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大的一顆行星,此前就有科學家表示,作為一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如果再大一點,它就有可能成為一顆褐矮星,甚至變成一顆恆星,當然,如果真的如此,太陽系的格局也會因此而徹底改變,地球甚至可能都不會誕生生命。
  • 「九大行星」要變「八大行星」?(圖)
    我們的太陽系  新華社布拉格8月23日電(記者金晶孫希有)正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將於24日就有關行星新定義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天文學家在會上經激烈討論提出多個草案文本,冥王星能否保住「行星」稱號成為焦點。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行星定義委員會最初提交的草案,太陽系的行星數量將增至12顆,其中包括穀神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  但這一草案遭到與會一些天文學家的反對。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如今百度冥王星,得到的百科詞條是這樣的: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9,質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位於2005年7月29日,真正的第十顆大行星齊娜(鬩神星)被宣布發現,當時認為直徑大於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目前的數據是直徑與冥王星想若,質量比冥王星大27%。。也就是說,如果人類先發現鬩神星的話,可能第九大行星就不是冥王星而是鬩神星了。
  • 太陽系中最小行星與最大行星是誰?
    第一個方法是衡量一個物體的質量(它含有多少物質),第二個方法是看它的體積(它佔據多少空間)。就質量和體積而言,最小的行星是水星——寬4879千米,重3.3022x10^23千克,這個小世界比地球的質量輕近20倍,並且它的直徑要比地球小約2.5倍。實際上,水星比地球離月球更近。2006年11月8日發生的水星凌日。
  • 哪些行星較為常見?
    哪些行星較為常見?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那麼,現在已知的行星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水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符號為,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