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恆星和行星分別是哪個?這些大傢伙體積和質量差別好大

2020-12-17 張野愛美麗

宇宙中最大恆星和行星分別是哪個?這些大傢伙體積和質量差別好大!恆星和行星是宇宙中常見的物體,恆星是指內部有核聚變並能散發熱量的恆星,行星是指質量尚未引起內部核聚變的球形物體。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質量,如果行星的質量繼續增加,如果它引起內部氫聚變,它也將成為一顆恆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地球是最大的巖石行星,但最大的行星的名稱屬於木星。它是一顆氣態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可以說它遠不止地球。然而,木星比太陽差得多,無論體積還是質量,太陽都是木星的1000倍,由此也可見行星和恆星的差別有多大?那麼現有人類探測數據中最大的恆星和行星是什麼?也許很多朋友都聽說過uy星,它是我們太陽的45億倍,是地球的2億倍。如果它被放置在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它的邊緣將超過木星的軌道並接近土星,也就是說,包括太陽,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和木星,所有這些都是唯一的,能在裡面跑步是一個真正的巨人。

然而,這樣一個巨大的盾形星座UY的質量只有太陽的32倍。就質量而言,最大恆星的王冠是R136A1。這顆恆星不屬於我們的銀河系,而是位於離銀河系16光年遠的大麥哲倫星系中。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65倍,比盾牌星座UY大8倍多,但體積更大。不是特別大,大約五分之一大小的盾座uy,但仍然比太陽大30000倍。

那麼哪個是最大的行星呢?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無疑是木星,但在其他恆星系中,許多行星的大小和質量都比木星大,但目前還沒有關於這顆最大行星的確切結論,因為如果一顆行星的質量超過木星的13倍,它將點燃內氘核並轉變為對於褐矮星來說,這13次是1次。不可能確定一個質量高於或低於這個值的行星是否變成了褐矮星,如果它還沒有變成褐矮星,它就是最大的行星。

就體積而言,已知最大的行星是HD100546B,距地球320光年。它的直徑約為太陽的65%,體積約為太陽的四分之一,即約250顆木星。它可以容納30多萬顆行星,較小的水星可以容納1500萬顆行星,這讓我們懷疑它和行星是一樣的。它有點大。但就質量而言,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大。hd 100546b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7.5倍,是地球的2400倍,是水星的4500倍。

事實上,這顆行星不僅比其他行星大,而且比一些恆星大得多。例如,已知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的大小與土星差不多。與hd 100546b行星相比,這顆小恆星的大小只有大行星的1/300,但如果它有質量,那麼這顆小恆星的大小將是大行星的11倍多。也可以看出,這些大傢伙在尺寸和質量上是完全不同的。與體積相比,行星的大小或質量似乎更可靠。

相關焦點

  • 比恆星大300倍的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宣稱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在眾多的宇宙星辰之中,也只有地球是有生命的,目前為止是這樣說。可能有的行星上面也有生命,但是我們人類目前也只是知道地球,自己的家園。因為人類的科技還不足以支撐人類對宇宙之中的其他行星進行一個細緻的探究。人類目前的探知,也只是限於經過一些科學儀器對宇宙之中的行星好恆星分布進行計算和統計而已。還沒有能力運載人類去登陸那些行星或者是恆星。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人類已知的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分別是哪兩顆?它們之間相差多少?
    人類已知的最大和最小的恆星,分別是哪兩顆?它們之間相差多少?我們知道在宇宙中的星球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星,而另一種是恆星。行星就像地球和月亮,還有木星土星一樣,自身不能發光放熱,而恆星則是太陽那樣在宇宙中「燃燒」的天體,不斷地損失質量,同時散發出能量。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也是人類最了解的恆星是太陽。當然太陽在恆星家族中也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不過也正是它恰到好處的大小,才讓它擁有了穩定的狀態,也能夠在地球上孕育出我們人類。
  • 恆星一定比行星大嗎?研究表明:有的大行星圍繞小恆星周轉
    放眼整個宇宙,最為常見的兩種天體應該是行星和恆星了。無論是在體積還是質量上,恆星一般都要比行星大。尤其是在質量方面,恆星毋庸置疑會比行星重,這樣它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引力將周圍的行星束縛住,從而形成恆星系統。以我們的太陽係為例,太陽位於星系的中心位置,因為它自身就擁有了整個太陽系99%以上的質量。
  • 已知最大的行星,個頭比最小恆星大了300倍,卻還得圍繞恆星運行
    恆星和行星都是宇宙中的常見天體,不過通常恆星的質量都比行星大得多,因此有著較強的引力,所以在一個有恆星和行星的系統中,通常都是行星圍繞恆星轉的,比如在我們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它自己就集合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可見物質,因此是太陽系中的絕對統治者,所有的星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
  • 恆星都比行星大嗎?《自然》:小恆星比大行星小7倍的奇異星系
    ,太陽系有一顆恆星和八顆行星。放眼整個宇宙,大多數星系跟太陽系差不多,恆星的質量一般都比行星大,才能約束周圍的行星,共同構成一個星系。木星的質量雖大,卻也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宇宙中會不會有一些行星的體積比恆星還要大呢?
  • 位於天蠍座編號為WASP-17b的行星,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行星
    像冥王星就不符合第三條,所以被劃為「矮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中的天體,基本上不符合第二條和第三條,它們都被稱為「小行星」。這樣一來,我們太陽系擁有的行星數量就是八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如何測量月球的質量和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質量,遠方恆星及行星的質量
    專注於用數學知識解釋宇宙萬象。想要用最簡單易懂、最本質的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測量月球的質量?如何測量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質量?從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到地球的質量如何測算,太陽的質量如何測算?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月球的質量如何測算?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
    事實上,你可以在太陽中裝進一百萬個地球。利用這些數值,天文學家創造了兩個術語「太陽半徑」和「太陽質量」,並且用這兩個術語來將擁有更大或者更小大小和質量的恆星和我們自己的恆星做一個比較。這顆恆星可能擁有太陽質量的315倍,這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是一個難題,因為人們曾相信最大的恆星只能包含150個太陽質量。對此的解答是R136a1可能形成於幾顆大質量恆星合併在一起的時候。毋庸置疑,R163a1很快就可以作為超超新星引爆。就大恆星而言,參宿四是一個好(並且很大眾化的)例子。
  • 宇宙中的「孤獨行者」,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看專家的分析發現
    宇宙中的「孤獨行者」,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看專家的分析發現說到神秘一詞,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認為天地間最神秘地莫過於浩瀚無垠的宇宙了吧。在感嘆愛因斯坦的高智商與為科學做出的貢獻外,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宇宙間的星系群,關於星系,大家脫口而出的一定是恆星和行星了,但是這兩者今天我們都不談論,我們要討論的是宇宙間的另一種星球,它的神秘程度不亞於黑洞,說出它的名字有些人一定以為是我為其命名的,都不敢相信,是的,它就是宇宙中的「孤獨行者」褐矮星。褐矮星,一個不會發光,也不是恆星核行星的宇宙孤獨的存在。
  • 宇宙中大多數行星都「無家可歸」
    就恆星來說,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每一顆恆星都有著自己獨特而多樣的出身和歷史。有些恆星巨大而明亮,有的則渺小而昏暗。談到它們的歷史,有的在幾百萬年前才形成,而有的和宇宙本身一樣年老。在這之中,它們有一個普遍的特點:恆星系統。正如克卜勒探測任務和其他太陽系外行星研究表明的那樣:如果你想找到行星,你只需要很輕鬆的選擇一顆恆星,然後觀察它的四周:你就可以發現不只一顆行星而是整個星系。
  • 一顆行星能比它的恆星大嗎?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一般來說,一顆巨大的恆星被較小的行星圍繞,這是宇宙中恆星系統的標準。然而,太陽系有許多的恆星系統,會不會有一些行星比它們所圍繞的恆星還要大呢?那麼,行星能有多大?我們知道的最大的一個行星是什麼?首先,讓我們定義一個點。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大到什麼程度?
    然而,如果放眼宇宙,太陽的大小不算什麼,宇宙中存在一些尺寸極其巨大的恆星。 夜空中肉眼能夠看到的恆星看似只是不起眼的星點,但它們的尺寸其實大都要比太陽更大。例如,織女星的半徑是太陽的2.4倍,大角星的半徑是太陽的25.4倍,天津四的半徑是太陽的203倍,參宿四的半徑是太陽的887倍。
  • 宇宙引力是怎麼回事,行星個頭比恆星大300倍,還得繞恆星旋轉
    審核:小文引言: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的大爆炸,經過上百萬億年的膨脹之後,目前宇宙膨脹的範圍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可以接觸的能力了。然而在宇宙無數個星系中,似乎所有的恆星都要比它的行星要大。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這又是為什麼呢?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可能有多大準確的說即使沒有證據我們也能計算出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因為行星的質量是有上限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有兩個原因,但造成的因素只有一個:引力!首先隨著行星質量的增加,它不僅會留住更多的巖石與塵埃,還能留住各種氣體元素,比如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氫,它在地球上根本就呆不住,但在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氫!所以引力幾乎是萬能的,它讓巖石質行星發展成類氣態行星。
  • 誰是宇宙最大的行星?盾牌座UY可以容納50億太陽
    太陽的體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它的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木星是太陽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0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在太陽前面,地球只有沙那麼小。然而,有一種說法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這意味著你是某個地方最大的,但是如果你出去看看,卻發現你不值得一提的是太陽就是這樣,在太陽系中太陽絕對是老大,但是如果把太陽系放在了銀河系中,你將發現太陽在銀河系的那些大哥恆星面前,你甚至可能沒有做弟弟的資格。
  • 宇宙中最極端的恆星
    在吞噬了距離最近的行星(可能也包括地球)之後,太陽會繼續剝落其外層,最終變成一顆悶燃的白矮星,周圍環繞著美麗的發光氣體行星狀星雲。這就是大多數恆星瑰麗的一生。但是就像人一樣,有些恆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所以,接下來我們不妨快速了解一下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恆星。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
  • 宇宙中的「棄嬰」:既不是行星,也不是恆星,不會放光,何其孤獨
    宇宙中的「棄嬰」:既不是行星,也不是恆星,不會放光,何其孤獨星協來自宇宙的禮物宇宙中除了有行星和恆星這種家喻戶曉的星體,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氣態天體,被稱為宇宙中的「棄嬰」,質量在行星與恆星之間褐矮星質量也不夠大,中心溫度也不夠高,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距離恆星的標準也不達標,所以被稱為是演化恆星過程中失敗的宇宙「棄嬰」。在討論褐矮星質量問題前,要先提到木星質量。
  • 銀河系最大的恆星,體積相當於太陽的18億倍
    在諾大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了99.8%, 其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而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可想而知太陽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那麼大。如此看來,地球在太陽的面前就真的如同螻蟻一般大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