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中有四個字最為常見分別是: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同時也是第一卦乾為天內容所一再提及的四個字。四個字的意思可能有些朋友還不理解,我在此先做一番通俗易懂的介紹。
首先這四個字可以拆開分別解釋,也可以把它們串起來去理解。現在先來說一下分開解釋。首先就是元字。元這裡是最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始,比如開天闢地的大神稱之為元始天尊,第一個字就是元。按照陽曆一年的第一天被叫做元旦,一個皇帝新登基的那一年叫元年。
亨在易經中的解釋最為籠統或者說是通用的意思是通達,但是要注意一點,亨是排在元的後面。也就是說亨和元的搭配是天然註定有一個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在元這個正確的點前提下,才能責無旁貸的前行,起到通達的目的。
第三個字利不是利潤和利益的意思,所以就算所佔問的卦裡有利字也別太過於自喜,因為縱觀六十四卦,隨著所佔問的事情性質不同、佔問路徑不同,每一卦的解釋也不會相同。所以在易經中,利是一個中性的字,其意思就是準確、精準。
最後一個貞字,貞的意思是堅守。在易經中諸多卦辭中也很常見利與貞同時出現。比如利永貞、小利貞、利女貞等等。
那麼如果把四個字串起來理解的話,那么元就是最初的起點,亨則是跑道、利指的是外圍的邊界、貞則是以一條環線的形態包圍整條軌跡的外殼。同時貞也可以理解是承接更外部的連接點。比如我們有家,家的外面是小區,小區的外面是行政區、行政區的外面是城市道理一樣,當然每個家、每個小區也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的家會有鄰居、就算你獨居荒山野嶺、那麼樹上的鳥巢、地下的鼠穴同樣可以理解是你的鄰居,小區外面有周邊,所以四個字連起來解釋的意義就是萬物生長本該生生不息。
除了了四個最常見的字或者連詞之外,易經的卦辭之中也有很多常見用語比如:吉、有攸往、有孚、君子、厲、吝、涉大川、無咎等。這些字或者詞的意思和不同環境的變化以後有機會再講,今天單說吉這個字。吉有時會單獨出現,有時也會伴隨著「元吉」、「貞吉」等字樣的出現。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吉和亨是近義詞,兩者如果在同一卦辭之中先後出現,哪一個等級更高呢?
要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把易經卦辭每一個人都拆開解釋去理解的話,恐怕早就變味了。所以兩者雖然是近義詞,但是指向卻並大不相同。
亨前面講了,最常見的表達意思是通達,但是也別忘記這個通達是有條件的通達,是以元為基本單位前提下的通達。全篇易經的核心思想就是人要走正道、一切遵循萬物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則。所以既然萬物生生不息,那麼實際上就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吉兇。比如火山爆發,爆發時候當然是兇、但是爆發過後,火山灰是十分豐富肥料,同時也遵循了地球運行法則,所以這個吉兇又該如何判斷呢?
鑑於易經之中的卦辭判斷,每一爻辭的吉兇關係都是存在時效性的,而亨則表示的是目的性。儼然吉與亨的關係就像是時間與空間。吉代表了的是一種狀態、而我們民間常說的吉其實也並非是單另的出現,吉往往是帶有一定前提的比如吉利、吉祥、大吉等。所以吉更貼切的理解是一種好的狀態。
而一直以來我們對于吉兇的誤解往往是把狀態當結果。在易經之中,實際上吉兇根本沒有絕對之說,我們有時候會見到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群龍無首、吉。群龍無首是潰不成軍之像,怎麼會吉呢?類似這種例子在易經中有很多。所以吉與兇的判定無非是以下幾點:
就算錯了有悔悟。君子吝。為人君子得有榮辱心,知羞愧。守誠信。
反之就是兇,而表示吉兇的總結性詞彙還有厲與無咎兩者。無咎也是僅次於元亨利貞與吉出現最為頻繁的字眼。無咎的意思最多用於表達沒有危險,而厲就是與無咎意思相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所以卦辭之中除了倡導生生不息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勸人迷途知返的意思。
那麼亨則是一種博大,而且是必定形成的路徑,不論是什么元,有了元之後那麼不論是善路還是兇路都會隨之形成。所以不論是現實中還是影視作品中,總會發現有些人也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但是不自知,別人提醒他們不反省自己,雖然得一時之好,但是結果卻很悲涼。所以亨永遠都存在,我們做一個錯誤決定的時候,因為我們覺得前途坦蕩,或者被別人描述的前途坦蕩,不同樣是亨的形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