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撕脫傷,指南告訴你如何處理和護理

2020-12-20 護士網

來源:中衛護研院 翻譯:穆楠

在昨天的文章《皮膚撕脫傷的原因及評估》中,小編向大家介紹了皮膚撕脫傷最佳實踐指南中的定義、患病率、危險因素和發生原因及如何識別和評估皮膚撕脫傷,那接下來我們在看看皮膚撕脫傷的分類、處理方法、護理實踐中有哪些小竅門以及指南中不再推薦使用碘劑、紗布等用品的原因有哪些吧。

五、皮膚撕脫傷的分類

在評估持續皮膚撕脫傷的患者時,需要一種系統的、標準化的和有效的方法,因此ISTAP分類系統[6]被推薦使用。ISTAP系統是使用Delphi程序開發的,ISTAP系統使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分類皮膚撕脫傷,將它們歸類為1型、2型或3型(圖4)。

1型皮膚撕脫傷-沒有皮膚損失線性或皮瓣撕裂,其中皮瓣可重新定位覆蓋創面床。

2型皮膚撕脫傷-部分皮瓣喪失,皮瓣不能重新定位覆蓋整個創面床。

3型皮膚撕脫傷-總皮瓣損失,全皮瓣損傷暴露整個創面床。

六、皮膚撕脫傷的處理

皮膚撕脫傷是急性傷口,傳統上,傷口的主要目的是用縫線、縫合釘或粘合帶固定的;然而,由於老化皮膚的脆弱性和皮膚撕脫傷一般不深,這些都是不可行的選擇,並且需要其他方法(例如局部皮膚膠)。在可行的情況下,治療皮膚撕脫傷的目的應該是保留皮瓣並保持周圍組織,重新接近傷口邊緣(不拉伸皮膚),並減少感染和進一步傷害的風險,同時考慮任何合併症。適當的治療,儘快改善患者的預後,因此,應教育護理人員執行皮膚撕脫傷急救時,在可能的情況下保持生存能力的皮瓣。

必要步驟:

1.控制出血

適當施壓,抬高肢體。

當控制出血是主要的目標,可以使用敷料來輔助止血。

2.清洗與清創

根據操作規程清洗/衝洗傷口,清除殘留的殘骸或血腫;輕輕拍打周圍皮膚乾燥,避免進一步受傷。

如果皮瓣出現壞死,可能需要清創,在清創過程中應小心,以確保活的皮瓣保持完整,並保護脆弱的皮膚。

如果可行的話,重新將皮瓣近似為「敷料」,用手套狀的手指、潮溼的棉尖、鑷子或矽膠條將皮瓣重新放回原位。

3.管理感染/炎症

創傷創面炎症與傷口感染應區別開來。

傷口感染可導致疼痛和延遲傷口癒合。

4.考慮水分平衡/控制滲出

皮膚撕脫傷往往是幹傷口,但可能有滲出液是一個問題。

水分平衡是促進傷口癒合和保護周圍傷口皮膚免於浸漬的必要條件。

當選擇局部傷口敷料時,觀察滲出液的量和粘度。

5.傷口邊緣/閉合監測

確保所有可能延緩癒合的潛在因素(如糖尿病、周圍水腫、營養問題)得到解決。

如果傷口在小腿上,應考慮壓迫療法。在壓迫之前,應進行包括血管評估的全下肢評估。

七、關於皮膚撕脫傷的護理,你需要知道指南中不再推薦如下內容:

1.碘伏

不推薦碘伏敷料的產品用於皮膚撕脫傷,碘引起傷口和周圍傷口皮膚乾燥。國際審查小組認為,乾燥皮膚作為皮膚撕脫傷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碘產品不應用於皮膚撕脫傷的管理或那些被認為有皮膚撕脫傷風險的人。

2.膜/水膠體敷料

傳統的膜和水膠體已被用於部分厚度的傷口和作為次要敷料。

薄膜和水膠體敷料具有很強的粘接成分,據報導有助於醫用粘合劑相關的皮膚撕脫傷。不推薦使用那些在皮膚撕脫傷或高危皮膚撕脫傷中使用的薄膜和水膠體敷料。

3.皮膚粘合劑條

專家的意見表明,粘合劑條不再是皮膚撕脫傷首選的治療選擇。

4.紗布

使用紗布是不推薦的,因為它不能保證皮瓣,當更換第二次敷料時,皮瓣移位的風險增加,增加皮膚壞死的風險。

八、皮膚撕脫傷預防

潤膚劑治療應被認為是老年皮膚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潤膚劑促進一般皮膚健康,並已證明每天兩次應用,以減少皮膚撕脫傷的發病率50%。

九、總結和展望

雖然近年來皮膚撕脫傷的問題得到護理人員越來越多地關注,但在知識和意識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收集流行數據是未來研究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域。雖然有些皮膚撕脫傷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可能,應該以預防為目的。這需要提高警惕、意識和對護士加強教育,並鼓勵在所有合適的患者中自我護理和意識,並聘請照顧者。當皮膚撕脫傷發生時,產品選擇應考慮適當地管理傷口,以及避免進一步的皮膚創傷,並在所有的決策過程中考慮到脆弱的周圍皮膚。皮膚撕脫傷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尚不完全清楚,了解患者的觀點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皮膚撕脫傷可引起疼痛、併發症和延遲癒合,在需要時其預防和適當管理應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LeBlanc K et al.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kin tears in aged skin. Wounds International 2018. Available to download from www. woundsinternational.com

相關焦點

  • 皮膚和傷口護理常見的問題及解析
    ,本問卷旨在調查臨床護士對皮膚和傷口護理相關問題的反映。皮膚撕脫傷的最佳治療方案是使用粘性敷料(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針對此進行調查結果如下)她(他)們知道,粘性敷料不適合使用在皮膚撕裂傷患者,因為當敷料去除時可能會造成受損皮膚發生繼發性損傷。皮膚撕脫傷是由於外力/剪切力/其他原因造成的部分或全層皮膚組織受損的急性傷口。
  • 皮膚科醫生和你聊聊:接觸性皮炎應該如何自我護理?
    最近的門診有不少「接觸性皮炎」的患者來就診,但是不少患者對於出現「接觸性皮炎」後如何正確的及時處理很有「誤解」,例如使用刺激性的物質如酒精、碘酒、雙氧水等來進行清洗,這些錯誤的處理往往會使得皮疹加重,後續的恢復時間和過程更長更複雜。
  • NICE 指南摘要:初級和二級護理中褥瘡的預防與處理
    如果發現及時,褥瘡1期可以逆轉,大多數褥瘡2期和3期通過適當的護理可以癒合,這些需要有效和綜合的管理。本指南有望降低國內褥瘡發病率和改善褥瘡病人的護理。該文章概括了NICE的最新指導意見,囊括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完善了2003版指南的褥瘡風險評估和預防以及2005版指南的褥瘡處理。
  • 晉江一女子掉入4米多深無蓋深井 皮膚撕脫嚴重
    事發現場還有一口無蓋井●事發晉江,該女子右小腿皮膚嚴重撕脫; ●晉江市交通局:暫無法確認事發地點,事件須由警方確定責任東南快報(微博)記者翟星理晉江市陳埭衛生院江主任介紹,受傷女子右小腿皮膚撕脫嚴重,送醫時已可看到脛骨。晉江市交通局工程科回應稱,目前暫無法確認事發地點,已請警方協助處理,事件責任也應由警方確認。
  • 患者皮膚先被「凍」起來 13天後再移植獲成功
    患者皮膚「凍」起來13天後再移植獲成功  瀋陽完成世界首例自行冷凍皮膚治療大面積撕脫傷  因叉車碾壓導致大面積撕脫傷,患者的皮膚先被「凍」起來再移植獲得成功,患者高女士很快就能出院了。  昨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三骨科手足踝顯微外科病房主任田立傑教授介紹,9月8日,30歲的高女士因物流叉車的碾壓造成左下腹及大腿損傷,導致大面積撕脫傷。  剛入院時,高女士聽醫生說要把皮膚先「凍」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植回去,她和家人很疑慮。
  • 老化皮膚護理: 老年人皮膚問題的預防與管理
    老年人的家庭照護者常常需要參與傷口護理。最近一項調查中,35%的照護者需要執行傷口護理並且他們認為這是所有照料活動中最具挑戰性的一項工作[1]。完整的皮膚是防禦感染和外界環境創傷的第一道防線。當人步入老年,皮膚變更薄、更幹,更脆[2]。這些改變使得皮膚更易發生損傷和感染,所以要重視老年人的皮膚護理。
  • 小孩發生皮外傷,如何處理才能不留疤?
    伴隨著盛夏來臨,衣服穿得越來越少,而戶外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則大大增加,於是乎皮外傷似乎變成了家常便飯。磕著碰著、擦傷摔傷、割傷燙傷……如此種種,兒童皮外傷會造成哪些危害?兒童常見皮外傷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孩子磕傷沒有破皮,需要處理嗎?
  • 健康科普|川崎病的治療和護理
    2如何做好川崎病患兒的家庭護理?021. 發熱的護理:川崎病患兒以發熱為首發症狀,這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體溫通常會在39-40 度左右起伏。初始期時,如果是在家中,可採用物理降溫,多喝溫開水等。皮膚黏膜護理:觀察皮膚黏膜情況,出現皮疹,且出現指(趾)端脫皮,應保持皮膚清潔,保持床單位清潔、平整、乾燥、被褥衣褲輕軟。孩子的指甲要剪短,防止抓傷皮膚。對半脫痂皮者,用清潔剪刀剪除,並一定要避免家人和孩子自己人力撕脫,應讓其自然脫落,以免感染。
  • 皮膚被凍傷,處理能挽救生命!醫生告訴你如何防治
    凍傷是冬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凍傷如何進行分類?一般來說凍傷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由於低溫潮溼所引起的凍瘡、戰壕足和浸泡足;另一種是由冰點以下低溫所引起的凍結性凍傷,包括局部凍傷、凍僵和凍亡。外界氣溫低於-30℃時,僅需數分鐘即可造成組織凍結。皮膚出現冰凍的空氣溫度為-15℃。《中國機長》中張涵予飾演的劉長健屬於此種凍傷。
  • 美容院男士皮膚護理的基本程序是如何操作的?
    也許大家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女士美容,但對於男士美容理解不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男士是如何美容的?除了少數例外,男性顧客與女性顧客的面部護理程序是相同的。如果可能,客情男性顧客在家剃鬚後再來美容院接受臉部護理,這樣可以省掉一些護理上的麻煩。如果顧客蓄了鬍鬚,那麼護理僅限於沒有長鬍鬚的部位,例如額頭,鼻子以及面頰。
  • 病例報導: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性骨折
    MRI :平片上的低密度線為後交叉韌帶脛骨附著點非移位撕脫性骨折。骨折線在所有的序列上均為低信號,撕脫的骨片和臨近的脛骨由於有骨髓水腫表現為骨髓信號。骨折表現為非移位性(1 型撕脫傷)和非粉碎性骨折。後交叉韌帶無撕裂徵象。前交叉韌帶完整。在軸位 T2 圖像,膕肌內見高信號,表明有肌肉損傷。髕上滑囊積液。
  • 外傷疤痕的預防與護理
    對於外傷疤痕,幾乎所有的人都想讓它趕緊消失,尤其是面部、四肢等部位的疤痕給人帶了不少煩惱,更重要的是那些窗口行業,對難看的疤痕亮起了紅燈,所以對於外傷疤痕的預防和護理尤為重要
  • 新生兒皮膚如何護理?快來和工作鼬一起學習月嫂的處理方式吧
    那麼,新生兒皮膚護理方法到底都有哪些?下面具體來了解下吧。新生兒皮膚護理的重要性新生兒的皮膚非常柔嫩,表面的角質層很薄,皮下毛細血管豐富,局部防禦機能較差,很容易受傷,受傷後容易成為細菌的繁殖體,引起局部的皮膚感染,尤其是皮膚皺褶處臉部護理症狀:寶寶經常流口水及吐奶。
  • 扭傷後如何處理 關節扭傷後如何正確處理
    生活中我們常會出現關節扭傷的情況,關節扭傷也會造成我們極大的疼痛感,以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那麼扭傷後如何處理呢,扭傷後冰敷有用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節扭傷如何處理吧。下面介紹一下扭傷之後如何處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蘇州科技城醫院舉辦《複雜傷口造口失禁皮膚管理研討班》學習班
    為了不斷提高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理水平,9月27日,省級繼續教育《複雜傷口造口失禁皮膚管理研討班》在蘇州科技城醫院一樓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來自全省的200多名護理同仁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授課嘉賓有江蘇省傷造口失禁護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南京鼓樓醫院ET吳玲,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護理部主任王靜,蘇州市傷造口失禁專委會主任委員、蘇大附一院ET陸豔,蘇州市傷造口失禁專委會委員、蘇大附一院ET張芹玉,蘇州市傷造口失禁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市立醫院東區王祖晶,該院傷口護理中心主任湯雲、普外二科護士長倪春燕、傷口護理中心主管護師王穎竹。
  • 大中專院校指南-如何區分護理和臨床1
    有償護理必須按照衛生部、衛健委、醫政部所規定的法律法規相關條文執行開展相應的護理項目,有條理、有目的、有計劃完成基礎或常規護理,觀察了解病人體表體重基礎情況,根據病情變化監測或獲取病情數據,以配合醫生完成對病人的治療,加強輸液巡視和教育,及時處理醫療糾紛,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
  • 秋季寶寶皮膚幹紅、起皮,該如何護理?
    秋季空氣較為乾燥,風大、空氣溼度較低,寶寶皮膚表面的水分容易流失。如果沒有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及保溼,寶寶就很容易皮膚乾燥,也就是俗稱的「秋燥」。那換季該如何護理寶寶嬌嫩的皮膚呢?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為啥娃一到秋天皮膚就會幹燥呢?
  • 新生兒臍部如何護理?月嫂的處理方法都在這裡
    寶寶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知道如何為寶寶做好護理工作更十分重要的那麼新生兒臍部護理措施是什麼?快來和工作鼬一起學習吧。臍部的正常延變:妊娠期間臍帶是母嬰聯繫的唯一通道,分娩後立即剪斷結紮。被結紮的臍帶一般在出生後1周左右自然脫落形成臍窩。脫落初期臍帶創面發紅,稍溼潤,幾天後好轉。平時只要注意局部清潔、乾燥、不被汙染。
  • 《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在手,養娃不愁!
    但對新手父母來說,不管你曾學霸一方,還是曾叱吒職場,升級為父母后,卻要從零做起,踏足新晉父母的訓練場,所以焦慮在所難免。那如何打消這些新手父母的焦慮,讓他們有信心可以做足夠好的父母呢?老師曾教導我們說,有問題從書本裡找答案。不得不說,這些新手父母是幸運的,因為恰好有這樣一本書,據說看了以後,99%的父母再也不會焦慮了……沒錯,說的就是它——《新生兒嬰兒護理養育指南》。
  • 女童全身皮膚脫落!植皮手術後如何護理才得當
    植皮手術方法多樣 燒燙傷(包括各種原因的灼傷、燙傷)是生活中的常見病,淺度燒傷後由於只是表皮和真皮的一部分受損,在沒有損壞的真皮層基層上可自行長出新的皮膚。但是三度燒傷傷及皮膚全層,自我癒合緩慢,有時創面甚至難以自愈,這就需要外科醫生施行精細的植皮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