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北京故宮沒有一棵樹,有什麼含義嗎?原來貓膩是這個!
我國的古建築都很奇妙,沒有現代的鋼筋水泥,也沒用過一個螺絲鋼釘,單單憑藉相互咬合的結構便能契合,甚至歷經超過百年的時光荏苒穩固。古代的許多建築理念常常讓人大為驚嘆,給現代人提供歷久彌新的新思路。
現在任然留存並且保存地最好的古代建築群,是故宮。故宮是以前帝王生活和處理政務的地方,而封建社會被推翻後,故宮變成了一個受國家保護的博物館。每年來故宮旅遊的人本就絡繹不絕,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爆火後,前往故宮的人數又達到了全新的峰值。
不過故宮裡有一個不為人關注的奇怪現象。雖然故宮裡也種植了不少花花草草,一花一葉都顯得精緻珍貴,但是在如此廣闊的範圍之內,在如此繁華的宮殿之中,居然沒有任何一棵高大樹木的存在。北京故宮沒有一棵樹,有什麼含義嗎?原來貓膩是這個!
1)封建迷信
古代的院子特別是故宮所在的地方偏愛方方正正的院落布局,而不是江南水鄉九區十八彎的建築特色。「口」與「木」便是「困」,實在不大吉利,所以皇帝們不愛在故宮裡種樹,誰都不想成為被困住的龍。
2)無遮蔽 保證人身安全
在小說或者電影裡面,每當有刺客想伏擊、暗殺皇帝時會率先潛伏在高大樹木上,只待夜深人靜便可動手。所以為了保證皇帝的人身安全,在皇帝寢宮附近並不會種植大量高大的樹木。
3)防止火災
在古代為了提高宮殿建築的美觀性,工匠會使用一些精美的裝飾材料,但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這些美觀的裝飾品大都易燃,所以如果故宮裡全是密密麻麻的高大樹木,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蔓延,也很難搶救。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