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魏晉·陶淵明。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都喜歡「拈花惹草」,閒來無事,便在家中折騰花草!人類從來就是鄉土的,哪怕是熟人社會,這種鄉土氣息都沒有離開,尤其是我們,傳承數千年的農耕文明,對土地的熱愛早已融入了血肉之中。
傳統知識分子耕讀出身,像陶淵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陶淵明的「別墅」附近有各種各樣的樹木,如榆樹、柳樹、李樹、桃樹等等;但是有些植物是不能亂種的!
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古人云:「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指的是5種樹木不能在家中種植,否則家道中落!那麼到底是哪5種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種,桑樹。古代有通假字,漢字博大精深,諧音字很多,「桑樹」的「桑」跟「喪事」的「喪」,讀音相同!如果種植在家中,不太吉利!但這種情況僅限落後地區,越落後就講究;反觀明清時期的江浙地區,紡織業發達,桑樹用於養蠶,家家戶戶都種植桑樹!
第二種,梨樹。跟桑樹是同一個道理,「梨」跟「離」的讀音相似。古代中國,是「家本位」的社會,講究家族、門第,人人都想「光宗耀祖」,「離」是大忌;不過現在社會,由熟人關係維繫的,追求個性化,只有「離」才能「聚」!
剩下的三種,分別是松樹、柏樹、槐樹。槐樹跟古代的志怪小說有關,「槐樹精」題材的小說很多;松、柏則是常見於皇家陵園,皇家陵園在堪輿學中稱為「陰宅」,人們日常生活的地方,叫做「陽宅」,種植在「陰宅」的松、柏,是不能種植在「陽宅」裡面的!
存在即合理
如上所述,古人所云「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否有科學依據呢?肯定是有的,跟堪輿學、心理學是有一定的關係!畢竟種植的樹木是朝夕相處的,相由心生,彼此相互影響!「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著名的哲學大師黑格爾,說過一句話: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看似封建迷信,實則在古代中國,產生這種說法必定是有產生它的原因和理由——「家本位」。
現在還有這種說法,產生的原因則是人們對於個性化時代「家」的追求。家是人們抵禦宇宙的武器,我們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家」展開的,我們注重「家」的布置,因為它是個性化的體現,同時安置我們自身!這不同於「家本位」,「家本位」缺乏個性,只有權威!
結語
總之,「存在即合理」,古人有「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的說法,家中不能種植桑樹、梨樹、松樹、柏樹、槐樹,現在何嘗不是呢?所以家裡的樹木別亂種,要仔細挑選!對於上述的解釋,你信嗎?如果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