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中有一句話很巧妙: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
前一句話告訴我們對於任何事物,絕對不能看表面,必須深究其根本原因。
這句話對於那些無法讀懂的大道理自然適用,那麼對於生活中口口相傳的俗語,是否就適用呢?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句俗語,想要讀懂這句話,必須細究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否則只能浮於表面。
古時候的老百姓,沒有住在像現在這樣的高樓大廈中,他們的房屋,往往都是有多餘的空間,當作院子的。現在有些農村地區仍然可以見到類似的建築。
院子空空蕩蕩自然不好,所以就會形成了種些花草樹木的習慣,可以起到裝飾美觀的作用。別看種樹這是一個小小的習慣,背後卻有著大講究。
「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就闡述了應該避免種哪些樹。
《老人言》裡有一句大家一定都熟悉的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不僅僅人不可貌相,樹自然也不可貌相。
有五種樹也就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千萬要謹慎種植。
松柏很好理解,這兩者經常在墳地旁邊可以看見,如果院子裡栽種這兩種樹,是很不吉祥的。
桑樹跟梨樹就得考慮到諧音。
「桑」與「喪」,「梨」與「離」。正如《老人言》所言,西江有水,遐不及汲。西方的水救不了遠方的火,觸及了諧音文化,可能帶來大災難,並且找不到解決方案!
至於槐樹的「槐」字,它的組成部分有一個「鬼」字,這不就是木旁邊有個鬼?明擺著說栽種的樹旁邊有鬼,這誰還敢居住?
還有一個小細節,槐樹很吸引小蟲子,會讓院子看上去不太整潔的樣子,如果家裡來客人,難免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然而這些都是迷信的說法,放在農村,有很多人相信,但是在教育水平比較高的地方,就會對此嗤之以鼻了。
但是不得不說,這些俗語還是有著可取之處的,老祖宗留下來的,一定有其道理。
一句簡單的俗語,居然隱藏著大智慧,可見古人的偉大之處。
古人的智慧是不可否定的,可以作為一種修心養性一種非常好的途徑。
《老人言》,這是一本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話語。可以帶我們領略古時候那些老人家的智慧。
在這本《老人言》裡,幾乎涵蓋了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大部分俗語,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平實易懂。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俗語智慧#
一本才59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