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王小琴:致力保護傳承羌繡文化產業 推動羌文化走出國門

2020-12-17 西部網

陝西網訊(記者 劉芯靚 高偉 嚴鈺哲 劉蕊)1月20日上午,2020陝西兩會第三場「代表通道」正式開啟。省人大代表、寧強縣羌州繡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琴接受陝西網記者提問。

王小琴說,作為羌繡非遺傳承人,當選省人大代表是榮譽、更是責任。羌繡具有鮮活的民族文化、豐厚的歷史底蘊,對我來說,保護傳承羌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賦予我的使命,同時,發展壯大羌繡文化產業,幫助更多的鄉親們增收致富、改變生活,更是時代交給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些年,一路摸索、一路前進,我們成立了羌州繡娘公司,建立專業合作社,組建傳習基地,探索出「企業+學校+基地+合作社+貧困繡娘」產業助貧模式,不斷發展壯大羌繡文化產業。

目前,企業年產值已超千萬元,組建傳習基地10個,開辦社區工廠2個,研發羌繡產品300餘種,目前已培訓繡娘達5000餘人次、帶動婦女靈活就業達1000餘人,帶動貧困戶達300餘戶,讓她們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2018年羌州繡娘一起參中央電視臺脫貧攻堅星光行動啟動儀式、通過現場直播向全國人民推介陝西、漢中、寧強和羌繡、2019年,她也榮獲陝西好人」,和全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羌繡從「活起來」到「火起來」,成為展示風採、助力脫貧的明星產業、民生產業。

「寧強是國家羌文化實驗保護區,羌風遺痕處處可尋,民俗民風都有良好的保存。」王小琴說,「作為一名羌族後裔,我認為保護挖掘和宣傳推廣羌文化是每個寧強人理所應當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寧強縣在羌文化保護和傳承上持續用力,建設了全省唯一的羌族文化博物館和羌文化保護基地,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學術理論研究成果,編排了一大批羌族風情演藝節目,獲得了一系列榮譽稱號,使羌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王小琴表示,要規範羌繡傳承和儺戲表演,不斷加強羌文化的挖掘保護、理論研究和活態傳承。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其他羌族聚居區的對接,推動「一帶一路」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加快建設。要大力普及羌族文化知識,鼓勵編寫寧強羌族人文故事,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支持羌文化企業發展,壯大以羌繡、羌服等為載體的特色產業經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愛上羌文化,更好地推動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陝西寧強繡娘王小琴:41年如一日傳承羌繡技藝 帶動近千人居家就業...
    她先後代表陝西省參加第五、六屆中國藏羌彝文化走廊精品展,央視電影頻道脫貧攻堅——星光行動,北京清華美院 2018 「BMW中國文化之旅 」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起步:重拾針線裡的刺繡絕技寧強縣禪家巖鎮火石子村,是一個古風淳樸、羌族文化濃厚的高山村莊。出生在這裡的王小琴,在豆蔻年華時與羌繡技藝「初次邂逅」,便從此相伴並一直傳承。
  • 陝西寧強縣:暑期學羌繡 傳承羌文化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通訊員 吳天文 劉靜)被列入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寧強羌族刺繡是寧強縣的文化名片和「繡娘」致富的「金鑰匙」。為傳承和保護羌文化,過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近日,陝西省寧強縣北關小學的部分師生來到該縣二道河羌繡傳承基地學習羌繡技藝、體驗「繡花功夫」。
  • 陝西漢中:師生暑期學羌繡 傳承羌文化
    2020年8月16日,陝西省寧強縣羌繡傳承人王小琴等人正在給該縣北關小學的學生講解羌繡技藝等。2020年8月16日,陝西省寧強縣羌繡傳承人王小琴正在二道河羌繡基地給該縣北關小學前來學習體驗羌繡的師生講解羌族歷史、羌繡技藝等。
  • 葉文智:市場推動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201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做客新華訪談,圖為葉文智在訪談中。新華網 李江 攝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智做客新華網,暢談旅遊文化產業的創新與融合。   葉文智表示,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旅遊目的地,今天的麗江是一種中西方文化交融、現代與古代文明結合的旅遊產品。以前的麗江哪有酒吧呢?它的產品也隨著時代需求在進步。
  • 省人大代表張蓉:堅定文化自信 讓巴文化煥發新活力
    省人大代表張蓉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9日訊(陳連波)1月26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成都開幕。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巴中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蓉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她最關心的是文化發展,「文化實力是一種軟實力,文化是『五位一體』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廣泛、更深沉、更基礎的自信。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需要文化的支撐;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文化的引領。」
  • 綿陽羌文化系列產品驚豔亮相聯合國中文日
    我市參展的拼布掛畫、平武古羌禪茶、平武古羌(羌繡)茶席、手撕紙及手繪藝術作品驚豔亮相,受到主辦方和各國嘉賓的高度評價。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女紅愛好者張錦明創作的手工拼布作品《東巴象形文字》掛畫,被聯合國中國書會收藏。
  • 黑龍江·同江: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民族產業發展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堅定文化自信,發展繁榮邊疆特色文化,推動現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認真做好赫哲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積極打造專業化、標準化、市場化、信息化的赫哲文化保護和傳承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邊疆文化傳承與發展之路。
  • 創新周大咖直播間「跨越文化障礙,推動經方走出國門」
    作為2020南京創新周百場系列活動之一,江蘇中藥產業研究院邀請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國際經方名家黃煌教授為大家進行「跨越文化障礙,推動經方走出國門」的專場講座於6月25日正式舉辦,屆時將通過「大咖直播間」雲上直播,為全球觀眾帶來通俗易懂的中醫藥文化盛宴。
  • 省人大代表熱情點讚福州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保護工作
    17日傍晚,結束了福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保護工作專題調研的省人大代表楊冰對記者說。這次調研所到之處涵蓋了市區和永泰縣、連江縣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60多位省人大代表參加調研。代表們邊走邊看邊聽邊思考,認為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保護工作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得鄉愁,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他們在熱情點讚的同時也提出了意見建議。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北川羌繡旗袍協會在行動!
    我們北川力創力爭「旅遊名縣」這將意味著,我們美麗的北川旅遊產業即將迎來更加重大發展商機。同時帶動北川的各個行業煥發勃勃生機!6月11號北川羌族自治縣羌繡旗袍協會組織全體會員到北川巴拿恰、禹王橋、飛鴻滑草場、石椅羌寨、北川水墨農業生態暢遊一天,為北川力創「旅遊名縣」添風彩。
  • 別樣的年文化:傳承數千年的「羌年」,如今為何少有人過了?
    比如羌年就是羌民族的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它根植於羌族文化的血脈之中不可分割,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都給羌年的傳承與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一、什麼是羌年羌年簡單的說就是羌族人的「春節」,又稱為羌歷新年,是羌族人民俗節慶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多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進行,為期三至五天不等。
  • 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
    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漢語培訓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國門 突尼西亞學生學漢語說中文它不僅僅是代表中國的語言,更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同時也是我們祖國的文化傳承。如今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挺高,但是相比於英語成為全世界通用語言來說,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那麼外國人在參加漢語培訓的時候有哪些學習步驟呢? 來自突尼西亞的一位學生詳細介紹了漢語培訓情況:一、制定學習目標: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地採用各種方法去展開教學。
  • 人大代表談文化:何時不再「抱著金飯碗討飯」?
    ——來自甘肅的人大代表談文化  3月13日,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做客中國經濟網,共同探討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藉助文化資源「突圍」,走出一條科學發展新路。  發揚光大文化優勢  「甘肅是全國歷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麼多的文化資源不利用起來,就等於是『抱著金飯碗討飯吃』。」連輯代表說,今年1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建設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我們應當把甘肅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發揚光大,並轉化成我們獨具特色的發展優勢,從文化方面『突圍』,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發展。」
  • 完美世界教育籤約日本立命館大學致力中日遊戲文化傳承與創新
    雙方將攜手致力於中日遊戲文化傳承與創新,加大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進行「遊戲檔案保存與文化傳承」等一系列的遊戲文化研究項目。完美世界教育與日本立命館大學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近年來,遊戲在中國、日本乃至全球的發展都極為快速,不僅成為各自國家文化產業的引領者,更成為全球文化交流最主要的載體。
  • 【今日轉播】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檢察機關回應華僑、臺胞關切,發揮行政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作用,推動多部門聯動執法、協同治理,破解文物保護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難題。當地「嗦囉嗹」「掠鴨」非遺項目與民眾生活融合不夠,導致閩南民俗文化面臨傳承危機。【調查和督促履職】2018年11月,臺灣團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安平橋時,呼籲對該文物及其周邊生態文化環境開展綜合治理、協同保護。
  • 推動新時代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創新性發展——《大運河...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全面推動新時代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性發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2020年7月1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
  • 潮州注重傳承保護 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守正創新,「潮」有魅力  潮州注重傳承保護,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潮州文化,中華瑰寶。文化潮州,世人愛之。  潮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潮州融合發展,歷經千年,形成了獨特的潮州文化體系,更成了海內外潮人維繫血脈親情的紐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深入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等,對潮州文化高度稱讚,指出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川探索
    2018年7月,省文化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聯合出臺《四川省傳統工藝振興實施計劃》。2019年4月,四川省印發《建設文化強省中長期規劃綱要》,要求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軟實力,奮力創造巴蜀文化新輝煌。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如同源頭活水,是傳統文化傳承的根基。
  • 陝西全力推動新時代文化強省和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
    我省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力爭到「十四五」末,逐步實現由文化旅遊大省向文化旅遊強省轉變,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文旅融合逐步深化、數字文旅新動能進一步激發、文化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文化旅遊發展環境更加優化,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示範區,中華文化傳承示範區,文化旅遊業成為萬億級產業。
  • 西藏崗地集團發展文化產業紀實
    提起藏文化,多吉頓珠充滿了自豪:「希望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唐卡、藏文書法,還有很多西藏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盡力讓這些非物質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些傳統文化,多吉頓珠帶領崗地集團付出了很多努力,本次唐卡藝術展就是由崗地集團牽頭承辦的。「我們希望能夠推動藏文化和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並帶動西藏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多吉頓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