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考完試出了成績,家長開家長會時看著成績表上那前幾名學生的名字,內心不禁都會感慨,這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吧,每次都能考到前幾名。當然,這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好成績的得來不是憑空而來,自身的努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基礎,家庭的良好教育是強有力的後盾。
學期末小明媽媽去參加家長會,拿到成績單看到小明的排名依然是十名開外,而班級前十名基本每次都是那幾個人。羨慕別的學生家長的同時,也疑惑自家小明為什麼沒有這樣的優異成績。家長會上老師分析了這前幾名學生的特點,小明媽媽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成績好的背後,還有家庭帶來的推動作用。
1、父母和睦的家庭
父母擁有一致的教育觀念,也願意為了孩子共同努力改變現有的各種狀況,相信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在學習上會更安心和踏實。父母不隨意吵架,孩子就不會把精力分散在父母爭吵問題上。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的一致,也會提高輔佐孩子學習的效率,把輔導效果發揮到最大。不得不說,父母的好感情是每位孩子童年最大的幸運,在父母恩愛壞境下長大的孩子,未來肯定不會差。
2、學習氛圍好的家庭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氣氛不僅影響著孩子生理和心理,更帶動著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熱情。父母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學習的路上給了孩子很多積極正面的引導,相信這樣的家庭氣氛能很好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們也會主動地看書,並把看書學習當成是習慣。有了自主學習意識,學習上肯定不會差。
3、教育理念科學的家庭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義務,家長應該正確地引導,但不要過度地幹涉。家長可以向孩子講明學習的重要性,並幫助他們改掉學習中不好的習慣,畢竟孩子的自主意識還相對薄弱,需要家長的監督和督促。不過真正能取得好成績,還是要靠孩子自己。
一般學習好的孩子,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也有比較好的學習意識,而這些都是自己在學習上總結出來的,好的家長在學習的問題上適當的放手,給了孩子獨立摸索和總結的機會。教育上,家長不包辦,不強制,尊重孩子自主學習的規律,這會讓孩子打好學習的根基。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成績的佼佼者,能成人中龍鳳。這個不是憑空實現的,需要有更好的學習能力和意識。除了先天的天賦,後天的努力,還有就是來源於家庭的影響力。
1、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學習習慣
鼓勵他們自己找尋學習方法並整合成屬於自己的方式。只有孩子從小建立正確的學習意識,才會在學習上有更大的提高空間。
2、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而父母又是孩子的榜樣。我們要以身作則,給他們正確的行為示範,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修養,方能讓孩子更堅信學習的重要性。
3、尊重孩子,順勢而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喜歡過度打擾孩子的私人空間,無形中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從而養成偏激的性格。其實父母更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間,孩子自然能在正確的方向中發光發亮地成為優秀的人。
好的孩子一定是得益於好的家庭,家庭教育是基石,請家長保證基石的穩固,才能讓孩子在基石上開花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