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愈發嚴峻,很多人最擔心的就是將來自己的養老問題,在國家出臺的政策中,關於社保的福利政策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將來養老的希望,所以社保一直都是老百姓比較關心的民生問題。在繳納社保的時候,一般都分兩種辦法,一種是公司和個人共同繳納,一種是個人繳納,前者是需要強制性繳納的,而後者則是看自己自願,這兩種繳費方式都能夠讓民眾在滿足繳費條件以後,在退休後享受一定的養老金補貼,但是,退休後一樣都是領養老金,個人和公司交社保是沒有差別的嗎?過來人透露貓膩。
1、繳費項目不一樣
當就業者在求職的時候詢問公司的福利制度,一般都會詢問五險一金,而這裡說的五險就指的是社會保險,其中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五種保險都是國家強制要求公司為員工繳納的,但如果個人繳納保險的話,繳納的種類就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並且完全是看個人自願來繳納,所以在繳費的項目上會有一定的差別。
2、繳費金額不一樣
在不同的地區,社保的繳費金額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最主要都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政策來制定的,如果是公司繳納社保的話,那麼就需要公司繳納社保的大頭,而餘下的由員工自己來繳納,但如果是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的話,社保金額則需要自己全部承擔,並且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優惠政策。
3、享受待遇不一樣
我們在第一條裡說了,公司交社保和個人交社保的項目會不一樣,公司繳納的社保裡就多出了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如果員工在就業期間失業、懷孕,亦或是受了工傷,那麼就可以根據購買的社保來拿到一定的補貼,比如失業金、生育補貼或工傷賠償,但如果是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那麼就只能拿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能用醫療保險報銷,而養老金則需要到退休之後才能領取,其他的一概不管。
4、養老金數額不一樣
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養老金的領取,只要購買者在退休之前,繳滿了15年的社保,並且符合其他的固定條件,那麼就可以每月按時領取一定的養老金,但是公司交的社保,和個人交的社保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是不一樣的,我國的養老金是按照多繳多得的形式來發放,如果個人繳納養老金之時費用交的比較多,那麼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數額也就越多,而公司交的社保都是按照公司個人的能力來看,統一交的社保,自己並沒有權利說多交還是少交,之後拿到的養老金也都是固定的。
總的來說,如果是公司繳納社保的話,那麼大家一定要每月按時繳納,只要不出現斷繳的情況之後,能夠拿到的福利補貼還是很多的,但如果是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的話,還是建議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內,能多交就多交,這樣在之後拿到的養老金數額才會更多。大家對此事怎麼看的呢?歡迎把你的想法分享在下面的評論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給我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