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社保繳費越低越好?沒想到退休時後悔莫及,養老金差太多了

2020-12-20 社保偵探

文章 /超老師分類 /社保學院字數 /2046字閱讀/約3分鐘因為,交社保也遵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原則,所以,年輕時不注重社保繳費基數,退休時就會比其他人少領養老金,到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今天就來跟大家解析一下【年輕人社保基數調低還是調高好?】這個話題,看懂自己退休時也能算養老金,再也不踩公司「繳費越低越划算」的坑!

公司交社保,高基數一定比低基數利好!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58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存在勞動關係,就必須在30日之內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直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雙方勞動關係終止為止

年輕人有工作,公司為員工繳納的都是城鎮職工社保,2020年1月1日前稱作「五險」,之後叫做「四險」,一般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四個險種

1.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三個險種,受基數高低影響不大;

除養老保險之外的三險,其實跟社保的繳費基數沒有太大關係:①醫療報銷時,不管繳納高基數還是低基數,報銷比例都一樣,且退休時累計的繳費年限也跟繳費基數無關;生育津貼領取看的都是【單位上一年度職工月均繳費基數】,受個人繳費基數影響不大;

②失業津貼所在地每年會根據【最低工資標準】適當調整;

③工傷津貼看的是【職工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工亡補助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退休時養老金受繳費基數高低影響;

養老保險是社保所有險種中受繳費基數高低影響最大的,我們以按照最高基數和最低基數繳納20年為例,看看兩者退休時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趙先生和錢先生,兩人同時在同一個城市開始繳納社保,並同時在同一個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60周歲,退休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為7000元,按照最低檔基數繳納的趙先生,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為5萬元,按照最高檔基數繳納的錢先生個人帳戶儲存額為28萬。

則根據城鎮職工社保養老金計算公式來計算: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帳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常見的有50周歲退休為195個月,55周歲為170個月,60周歲為139個月)。

按照最低基數交社保的趙先生退休當月基礎養老金為:7000×(1+0.6)÷2×20%=1120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為:50000÷139=360元;

趙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合計為:1120+360=1480元。

按照最高基數交社保的錢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為:7000×(1+3)÷2×20%=2800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為:280000÷139=2015元;

錢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合計為:2800+2015=4815元。

小結:選擇最高基數繳納20年的錢先生比最低基數的趙先生,退休當月養老金高出4815-1480=3335元,相當於高出225%。

3.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受繳費基數高低影響;

雖然說個人退休時養老金和個人繳費成正比,但是,城鎮職工社保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8%,也就是個人承擔的養老保險部分,全部進入個人帳戶儲存額。

所以說,按高基數繳費,退休時可以多領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領不完的部分或者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離世,個人帳戶儲存額剩餘部分可以由家人繼承,且可以領取公司繳納部分進入統籌基金補貼的喪葬費和補助金。

所以,不管是站在退休時領取養老金高低的角度,還是個人帳戶儲存額浪不浪費的角度,年輕時按高基數繳納社保都是划算的!

公司如何給員工交社保,才是合規?

1.公司會給所有員工交高基數社保嗎?

交社保的基數越高,個人帳戶儲存額越多,退休時領到的養老金越多,對於職工養老就越划算,那單位可能給職工按照最高基數繳納社保嗎?

其實不然,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單位承擔的繳費就越多。所以,單位並不會給所有員工都按最高基數交社保,而是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的合規基數給員工繳納社保。

也就是說,按合規基數給員工交社保,就是員工利益的最大化!

以北京市為例,按8000元和5000元為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單位承擔的養老保險部分分別為1280元/月和800元/月,所有四個險種總繳費分別為2240元/月和1400元/月。

2.何為合規基數給員工交社保?

新入職員工:以北京市為例,新入職的員工,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按照【首月應發工資】作為員工的社保繳費基數,方為合規基數繳納。

入職超過一個自然年的職工:對於入職滿1年的員工,每年6~7月按照【職工上一年度月均工資】為員工核定新的繳費基數,就是合規基數繳納社保。

寫在最後的總結:

年輕人,如果沒辦法控制繳費基數,只要有工作一定要及時繳納社保,因為,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來看,影響退休時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不僅有繳費基數,還有繳費年限,繳費年限增加,退休時也可以多領養老金,安享晚年!

歡迎【關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職場的〔超老師撩社保〕】,一起學習更多職場和社保實操知識。更多【分享】,更多【收穫】!

相關焦點

  • 退休越遲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越高 為何很多員工願意早點退休呢?
    1根據《社會保險法》及現行相關政策規定,在社保繳費條件相同,在同一地區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工作時間越長退休越晚,繳費時間也越長的情況下,退休時的養老金就越高。這是與退休時養老金數額計算的因素有關:第一,在計算養老金時,退休時上一年度的職工平均工資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職工平均工資是逐年提高的,每年都在以15%左右上漲,當然晚退休,養老金就會高很多;第二,同樣的繳費情況,退休越晚,養老金計發月數所對應的個人帳戶養老金也越高。
  • 個人交社保一年8000元,交20年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基本帳戶基本帳戶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局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從這個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出:退休之後我們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主要由自己的繳費情況來決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則是我們社保的繳費期限、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決定了繳費指數
  • 越晚退休養老金越高嗎?這可不一定!
    因此我國目前所有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方式都一樣,養老金主要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的。基礎養老金的高低主要是和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以及繳費年限掛鈎的。對於不同省份的退休人員來說,因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同,所以在雲南省的退休人員即便退休時間比北京的更晚,養老金也很有可能是更低的。
  • 一年社保8000元交滿15年,退休後養老金是多少?算算就知道!
    基本帳戶基本帳戶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局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從這個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出:退休之後我們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主要由自己的繳費情況來決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則是我們社保的繳費期限
  • 社保年限不滿30年,有影響嗎?延遲5歲退休,養老金怎樣變化?
    養老保險不滿30年,超過15年,符合領取養老金的要求,沒必要擔心。社保繳費20年與30年,養老金差多少?職工退休養老金主要取決於社保繳費基準、繳費年限、當地社平工資以及退休年齡。一般情況下,職工社保繳費基準越高、年限越長、當地社平工資越高、退休年齡越小,退休養老金越高。舉例:職工A、職工B是同一家公司,二者都是55歲退休,社保繳費基準5000元,指數化平均係數為1。
  • 交社保30年,退休時養老金只有900元/月,是算錯了還是沒搞懂?
    文章 /社保偵探,字數 /1300字,閱讀/約3分鐘 。一般來講,不是算錯了,而是沒搞懂養老金怎麼算!因為,退休後的養老金並不是只受【繳費年限】這一個因素影響。根據「新人」職工社保養老金計算公式可知:退休當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退休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 社保一檔、二檔、三檔的退休工資一樣嗎?
    一般來說,我們看繳費數額交費數額越高,待遇就越好。如果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導致的退休待遇不同差在哪裡呢?一般來說,相同繳費年限下,如果只有一年交費60%和80%,基礎養老金差距在0.1%社會平均工資。另一塊差距就是個人帳戶養老金,如果是最後一年交費差,是這樣。個人帳戶養老金差距在0.14%社會平均工資。
  • 社保交10年了,退休時社保還差5年,一次性補繳需要多少錢?
    自從社保補繳出了新規定之後,很多人都表示到法定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還不滿15年。其實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不允許補繳社保,很多時候都要延續繳費至15年,才能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不過也有特殊情況,部分城市依然可以對過去斷繳的社保進行補繳,比如7月份的時候,瀋陽市就可以補繳社保,那段時間大家會發現社保局大廳人山人海排隊補繳社保,因為他們深深地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補繳社保的機會。社保真實案例分享最近有一位網友留言說,他在公司工作10年,企業一直按時並且足額交10年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社保還差5年,一次性補繳5年社保需要多少錢?
  • 2020年社保繳費滿15年的退休人員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
    2020年很多人面臨著退休,那麼,2020年退休人員按照60%的檔交15年社保,退休後能領取多少錢的養老金呢?今天幫大家算算。以大連為例,自己交15年社保,經查詢個人帳戶餘額有4萬多塊錢,預算養老金時,有兩個數據需要預算。
  • 臨到退休,社保還沒交滿15年?2020年新規下,統統這樣處理
    到了退休時,看到人家正常辦理退休,開始領取養老金,自己也著急了。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不太重視,想到退休時一次性補繳15年,然後辦理退休。這種繳納方式對其他參保人員是不公平的,所以現在各地都已經取消了一次性補繳。
  • 我社保交了15年8個月,2020年剛退休,看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不過也不是說所有在一二線城市養老金就肯定會高的,那也要看自己社保繳費情況,如果繳費基數低,繳費時間短,退休後養老金到手的錢還是不會太高,不過因為養老金計算時其城市社會平均工資是養老金核算公式中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所以同樣繳費標準還是一線城市養老金要高於三線城市的。
  • 我爸交了15年社保,60歲退休領了第一筆養老金,卻被告知再補5萬
    原以為只是養老金少一些,但萬萬沒想到,60歲退休領了第一筆養老金,卻被告知再補繳5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納年限滿15年,就擁有領取養老金資格,那為何還要再交5萬呢?
  • 老家交了7年農保,單位又交社保,退休時養老金怎麼計算更划算?
    這位網友很苦惱,說是自己在老家交了7、8年農保,現在單位又交了社保,家裡的農保怎麼辦好呢?家裡的農保在退休時,可以將個人帳戶的金額轉到職工社保的帳戶裡。在農保轉社保和社保轉農保之間,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一樣,職工養老金計算方式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0.01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金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最常用的是
  • 老人退休了,但是沒有繳納社保沒有養老金,該怎麼辦?
    如果老人沒有養老金,確實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今天還看到一則新聞,討論是否女方願意嫁給父母都沒有養老金的男子。由此可見養老金問題,甚至是影響到了兒女婚姻幸福。在我們國家養老金也是分檔次的。最高檔次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退休後基本上都在四五千元以上,不會影響退休後生活。
  • 病退和正常退休的退休金差沒多少?別自己騙自己了,看完就明白了
    在同等條件下,病退肯定比正常退休的人員退休金要少,但是這個金額也少不了太多,但是從整體來說,病退比正常退休所獲取的養老金要少很多的。先來據了解一下病退:病退是提前退休的一種,較正常退休要早10至5年。那就要了解一下影響養老金多少的因素了1、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個人帳戶餘額多,在計算養老金時,每多繳一年,還多增加1%的基礎養老金。也就是說,雖然說社保交夠15年就可以了,可是,超過15年之後交的社保,還會累積在你的工作年限裡,你的個人帳戶中的錢也就會累積的更多,所以,社保繳費年限越長,以後的養老金就越多。
  • 繳納十多年社保,只為了退休後領取七八年養老金?划算嗎?
    很多人在參保時抱有這樣的心態,不就是為了退休後領幾年養老金嗎?有必要繳十多年甚至一輩子的養老保險。說實話,真的很有必要。 參加養老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應對長壽風險。不過,很多人確實把參加養老保險當成了一種投資,總是從划算不划算的角度考慮問題。
  • 在企業繳納15年社保和個人繳納15年社保,退休是哪個養老金高?
    近年來大家對社保和養老金都十分關注,社保繳納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我們退休後的生活,有了養老金就多了一層保障,就少給子女添麻煩。下面分析兩種情況:首先了解我國的社保分類,我國社保主要分為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而職工社保當中又包括了企業職工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兩塊。而我國的社保政策,就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機制,無論哪一種繳費的時間越長,繳費的基數越高,就對我們越有利。
  • 2019年退休,社保繳費29年,個人帳戶有15萬元,退休能拿多少錢?
    社保連續繳費幾十年,大家都在關心退休後能拿多少錢。有很多網友在後臺留言,讓我幫忙預算養老金,很多時候網友們只提供幾個簡單的數據,比如社保繳費年限,退休年齡等。像參加工作的時間,退休時間,以及退休地都不說,這種情況是無法預算養老金的,也就不知道退休後能拿多少錢?
  • 農保與社保的區別是什麼 退休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如何計算
    比如你退休時上年度2017年平均工資是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也是5000元,那麼兩者相加除以2還是5000,而你繳費了30年,5000元乘於30等於150000元,150000x1%等於1500元,這就是你第一部分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
  • 自己去社保局交社保退休,社保繳費多少年,能保障基本生活?
    自己繳納社保是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社保,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不像企業職工繳納社保包括五險一金。咱們自己繳納社保無非就兩個目的,一個想到退休年齡時,每個月可以領取養老金,養老金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希望養老金能保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