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燴飯技巧 Risotto technique

2020-12-18 美食和Bread

關於米

用什麼米?

義大利燴飯綿密濃稠的質地以及米粒軟糯帶嚼勁的口感離不開選用正確的米粒。

說到米粒,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它的主要成份—澱粉。米中的澱粉由直鏈澱粉(amylose)和支鏈澱粉(amylopectin)組成。這兩個澱粉的含量比例決定了米粒是否適合做義大利燴飯以及最終成品的質地和口感。

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理解,

支鏈澱粉影響燴飯的濃稠度,

直鏈澱粉影響米粒的嚼勁口感。

一般情況下,支鏈澱粉含量越高,米粒需要更少水份和時間烹飪,最後質地會更濃稠且米粒口感會相對軟糯。

(不好意思,學霸病又犯了)。

上面這個理論基礎能很好地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米粒來做好燴飯。甚至,只要知道大米中這兩個澱粉的含量就可以判斷米粒究竟適不適合做好燴飯。

下面我們用最常用於義大利燴飯的三種義大利米,分別是Arborio,Carnaroli 和Vialone Nano,來看看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為什麼我們認為Carnaroli 和Vialone Nano更適合做出好燴飯。

Arborio米:屬於短粒米 ( short-grain rice)。它的直鏈澱粉含量非常低,所以,相對而言需要更少的水份和更短的時間來烹飪。同時,因為這種米中含有更高的更容易被釋放的支鏈澱粉,所以用它可以做出非常粘稠的糊狀燴飯質地。可是呀,這種米粒的結構疏鬆,米粒很容易煮過煮爛,而且即使煮得剛剛好,arborio米的口感相對下面兩種米要軟一點。

Carnaroli 米和Vialone Nano米:屬於中粒米(Medium-grain rice)。它們不單單有高含量的支鏈澱粉(amylopectin)來使得燴飯質地足夠綿密濃稠,而且用來維持結構的直鏈澱粉(amylose)含量要比arborio米高,所以米粒煮熟後能很好地保持形狀和更具韌勁的咬感。

我們覺得這兩種米更適合而且更容易做出完美口感的義大利燴飯

關於米和液體比例

義大利燴飯往往使用高湯(stock/broth)作為液體。不同米粒的吸水量略有不同,在準備食材時通常會以1(米粒): 4(高湯)的比例來準備。如果在實際烹飪中發現量不夠的話,可以用熱水代替高湯煮,直至米粒煮熟並煮至自己喜歡的口感。

烹飪注意

無論是高湯還是水,都建議先煮熱再加到米粒中。

關於高湯

製作不同的燴飯可能需要選用不同的高湯來達到最佳味道,譬如製作菌菇燴飯時可以使用菌菇高湯。

基礎4大步驟

做燴飯的基礎步驟被稱為「燴飯技巧(risotto technique)」,指的是分次加入液體,通過加熱讓米粒吸收液體後軟化並釋放澱粉,從而得到濃稠綿密的成品。掌握了這個技巧後,就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版本的燴飯了,譬如米蘭燴飯,南瓜燴飯以及今日要分享的菌菇燴飯都是從基礎操作上衍生出來的。甚至,可以用這個技巧烹飪其它食材,譬如最近看到一家餐廳的一個出品就是用燴飯技巧做的藜麥,很有趣,改天也要試試。

所謂的燴飯技巧其實大概是以下4步:

第1步

熱高湯

高湯先煮沸然後調至小火保溫備用。使用熱高湯是為了保持鍋溫,使米粒能更好吸收高湯以及釋放澱粉。

第2步

烘炒米粒

在底部較大且蓄熱好的平底鍋中加入油和洋蔥粒炒至洋蔥變軟通透後加入米。烘炒至米均勻覆蓋油並散發淡淡堅果香氣。注意不要炒上色。

第3步

分次加入高湯

每次加入1大湯勺高湯並用木勺攪拌至高湯完全被米粒吸收。液體完全被大米吸收後繼續加入一大湯勺高湯。重複以上操作直到米粒煮至自己喜歡的口感(如果高湯用完了米粒還沒熟的話,可以用熱水代替)。像煮意面一樣,義大利人喜歡 al dente的口感,也就是咬下去帶韌勁不至於太軟糯的口感。

整個過程大概20~25分鐘。

分次加高湯且保持攪拌主要是為了:

— 增加米粒之間的摩擦,讓米粒表面的澱粉更好釋放並形成綿綢的醬汁;

— 更好控制米粒的熟度;

— 使米粒更均勻受熱。

第4步

加入冰冷黃油和奶酪

關火,加入冰冷黃油以及奶酪猛烈打勻。這個步驟義大利語稱為Mantecatura, 指的是在烹飪最後階段離火加入脂肪(fat)來創造更綿綢的質地和更香濃的風味。

對了,黃油還有助於提升燴飯的亮澤度。

關於燴飯的質地

燴飯上盤時的質地應該是 『all』onda』,這個義大利語的意思是波浪,有流動性的。也就是說,燴飯應該稠度適中,不太稀不太稠,綿密粘稠且放到盤子上是自然鬆開,有流動性的。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語」risotto alla zucca 南瓜燴飯
    Oggi vi presento una semplicissima ricetta per capire meglio cos』è il 「risotto」 italiano, molto gustosa e perfetta per questa stagione: il risotto alla zucca!
  • 手把手教你做義大利燴飯(risotto),超詳細步驟圖喲
    義大利燴飯(risotto)算是在中國西餐廳裡刷臉次數比較多的一種西餐燴飯,感覺出場率僅次於意面和匹薩。不過,國內能吃到的義大利燴飯,大多和正宗的義大利燴飯有較大差距。這個不能簡單的歸結於廚師技術問題或者正宗不正宗的問題,而是——最正宗的義大利燴飯,和我們熟悉的米飯的口感差別太大了。
  • 義大利燴飯、西班牙燴飯、葡萄牙燴飯,各國燴飯你分得清楚嗎?
    作為一個資(zhuang)深(bi)的吃貨跑到意菜館點一份risotto來檢驗功力一定要吃到夾生的米飯才會心滿意足而且光知道夾生才地道還不夠你至少要分得清楚risotto(義大利燴飯)和paella(西班牙燴飯
  • 義大利燴飯、西班牙燴飯、葡萄牙燴飯,這些你分得清楚嗎?
    RISOTTO 義大利燴飯正宗的義大利燴飯通常是只有八分熟的夾生飯,所以飯粒很有嚼勁,很多亞洲人的脾胃很難適應。而義大利燴飯的食材也很豐富,海鮮飯不必說,此外,清淡的素菜Risotto也很受追捧。  risotto會在烹飪過程中不斷加入高湯,並在最後擦進很多芝士碎,所以risotto大多能拉絲~奶香醇厚。PAELLA 西班牙燴飯類(雞肉、羊肉、兔肉等等)蔬菜飯的組合,可以說是海納百川、肉無所不燴。而我們廣為熟悉的其Paella的本意是「平底鍋」,命名方式就像中國的火鍋。
  • 英語每日一詞:【高中詞彙】【義大利肉汁燴飯】
    risotto [rɪˈsɔtoʊ] n.用西紅柿、肉、魚等烹製的)義大利肉汁燴飯Risotto is an Italian dish consisting of rice cooked with broth and sprinkled with grated cheese.
  • WorldArt|義大利Seafood risotto
    義大利中北部地區傳統上有吃各種燴飯risotto的習慣無論是米蘭還是威尼斯的餐廳裡都能見到各種美味燴飯的蹤影米飯,是我們日常最必不可少的一樣主食。其實大米能做的還有很多,比如炒飯、燴飯、焗飯等等,不僅味道美,還可以足夠飽腹。本周我們為您推薦,義大利海鮮燴飯。一道由蝦、日月貝、花蛤、洋蔥、義大利米及鮮帕爾馬芝士等材料製成的一道美味的海鮮燴飯。抿嘴細品新鮮海鮮包裹濃鬱芝士香。
  • 米其林餐廳菜單上的 義大利燴飯(Risotto)
    Risotto是義大利人對米飯的稱呼翻譯成中文就是義大利調味飯又稱「義大利燉飯」或「義大利燴飯」南瓜義大利燴飯Risotto在米其林菜單上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是義大利人的家常菜吃慣了淡而無味的米飯不妨在家裡親自製作一道正宗的義大利菜式
  • technology與technique的區別 Blog#35
    technique [tekˈni:k]:技巧、技藝、技能、工藝、技術。二、用法對比分析1、technology主要指生產技術、工藝或工業技術。範圍比technique廣。例句1:Technology is changing fast.科技日新月異。
  • 家常燴飯的做法 紅燒肉燴飯怎麼做
    燴飯大家都吃過很多了吧,平時我們會在外面餐廳吃燴飯,燴飯的味道多種多樣,不同的配菜,製作出來的燴飯味道也不一樣。今天教大家家常燴飯的做法,在家做一道好吃的紅燒肉燴飯。紅燒肉燴飯怎麼做食材:五花肉100克,土豆150克,白米飯1碗,蒜2瓣,姜1克,大蔥10克,小蔥2根。
  • 熟悉又陌生的義大利燴飯
    首先,選擇合適的大米類型: 忘記長粒米,或巴斯馬蒂等東方品種,它們並不適合燴飯。你應該使用Carnaroli或Arborio,這是所有燴飯食譜中使用最廣泛的。Vialone Nano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替代品。這些類型的大米十分豐滿且包含澱粉,能很好的吸收義大利調味飯中的奶油。
  • 如何給寶寶製作燴飯,寶寶燴飯製作方法
    到了寶寶一歲左右的時候,會從粥向米飯過渡,但是大部分媽媽會忽略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寶寶燴飯的添加。那麼寶寶好吃的燴飯怎麼做? 燴飯非常可以說是最簡單的輔食,它能把所有的食材都包容在裡面,但是想要把燴飯做得美味並不是一定容易的事。首先,食材的選擇上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是寶寶能接受的食物,因為寶寶腸胃發育跟成年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能接受的食物遠比成年人少得多。
  • 如何給寶寶製作燴飯,寶寶燴飯製作方法
    到了寶寶一歲左右的時候,會從粥向米飯過渡,但是大部分媽媽會忽略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寶寶燴飯的添加。那麼寶寶好吃的燴飯怎麼做?燴飯非常可以說是最簡單的輔食,它能把所有的食材都包容在裡面,但是想要把燴飯做得美味並不是一定容易的事。首先,食材的選擇上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是寶寶能接受的食物,因為寶寶腸胃發育跟成年人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能接受的食物遠比成年人少得多。
  • 【30分鐘上菜】義大利蘑菇燴飯
    (義大利燴飯)Risotto,意式燴飯,義大利中北部最常見的傳統主食。製作義大利燴飯,須使用義大利米,可以充分吸收湯汁,卻又保持很好的嚼勁。義大利的米,圓粒,貌似國內的東北米。燴飯種類多變。常用的食材有番紅花,蘑菇,海鮮,墨魚汁等等。典型的有米蘭燴飯,加藏紅花和牛棒骨的骨髓,蒙扎燴飯,加蒙扎香腸和藏紅花。
  • 科大的技術是technique還是technology?
    我們知道technique也翻譯為「技術」,上面校名中technology可換成technique嗎? 網絡上technology的出現頻度比technique高,如在必應中搜索這兩個詞,前者大約有219 000 000,而後者則大約有 142 000 000。
  • 歐洲燴飯的精髓要領——夾生
    歐洲的三種燴飯都得到本地吃,因為米不一樣,同樣的做 法也很難做出一樣的味道來。三種燴飯中,葡萄牙燴飯最接近中國人的口感:用鐵鍋煮成稀飯, 配以上乘新鮮石斑、肉蟹、魷魚,飯身綿軟好入口。西班牙燴飯( Palla )高湯燉煮, 米粒吸飽湯汁,入口濃鬱。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
    The words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 are different. But they both come from a Greek word meaning the study of an art or craft.
  • 義大利肉丸燴飯做法分享
    大米經過炒制後,加入白葡萄酒烹出香味,然後放入肉湯,讓肉湯裡的湯汁慢慢的滲進大米中,然後再加入其它材料,就這樣成就出了美味的義大利燴飯。在一些義大利的菜譜中我沒有找到肉丸燴飯的做法,不過我根據傳統義大利燴飯的方法自己加以改良,就成就了今天的美味。
  • 豌豆義大利燴飯【安卡西廚】
    義大利燴飯起源於盛產稻米的義大利北部,是米蘭一帶很有特色的地方菜餚。做法有成百上千種,可以說是真正的可繁可簡。繁,進得了星級米其林飯店;簡,出得了炊煙嫋嫋的農舍人家。第三期的時候做過了火紅嬌豔的義大利燴飯,我們今天來體驗一把什麼叫溫潤如玉。 冷櫃裡最常見的冰凍蔬菜,要數豌豆粒和玉米粒了,我毫不吝嗇地倒了大半包進去。翻炒幾下,開始呈現出了顆顆分明的翠綠。
  • 自製超好吃的番茄燴飯,家裡剩飯的「救星」,香氣濃鬱,酸甜可口
    但是炒飯吃多了也會覺得特別膩,吃起來還油乎乎的,於是小編又發現了另一種做法,吃起來簡直美味到可以吃下兩碗,實在是吃不夠,所以小編決定跟大家分享一下,做一道可口的番茄燴飯,簡單又好吃,簡直是剩飯「救星」!大家在做番茄燴飯之前可以提前準備好必備食材,1個西紅柿、2個雞蛋、適量米飯、2~4瓣大蒜、1勺生抽、適量的鹽和糖。
  • 想吃燴飯不用再叫外賣,教你10種美味的燴飯做法,好吃到爆!
    番茄牛肉蘑菇燴飯用料 米 一杯 番茄 2個 蘑菇 適量 牛絞肉 適量 香菜 1/2把 洋蔥 1/2個 蒜 適量 Balsamic Vinegar(義大利香醋) 一個瓶蓋的量 糖 少許 番茄牛肉蘑菇燴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