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方寸地 留與子孫耕

2020-12-23 人民網環保

原標題:但存方寸地 留與子孫耕

  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湘陰項目區平整後的田塊。

  (本文圖片均由嶽陽市國土資源局提供)

  充分融入「生態理念」的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疏浚硬化的溝渠。

  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君山區項目竣工後的機耕橋。

  金秋十月,穿行於洞庭湖畔的嶽陽廣袤鄉村,但見沃野平疇上,田成塊、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金色中盛滿著喜悅,碧綠中透著希望……

  洞庭湖區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地處洞庭之濱的嶽陽市被譽為「天下糧倉」。但由於歷史原因,該市農業基礎並不「強悍」,加之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6公頃,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各類農業災害頻繁,嶽陽「天下糧倉」的地位正受到嚴重威脅。

  2010年10月,全國土地開發整理重點工程——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以下簡稱環湖項目)落地嶽陽並正式啟動,工程建設周期為5年,共投入資金19.69億元,涉及全市湘陰縣、華容縣、嶽陽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君山區等6個縣(市)區29個子項目,2016年全面建設完成,日前已通過湖南省檢查驗收並報國土資源部覆核驗收。嶽陽環湖項目總建設規模6.41萬公頃,新增耕地面積近7000公頃,基本農田整治面積5.68萬公頃,新增耕地率達11.33%,實現了農地集中、居住集聚、生產集約、效益集顯的預定目標。

  環湖項目是嶽陽迄今為止建設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統一,按照「組織嚴密、質量嚴格、進度嚴抓、資金嚴管」的要求,有條不紊地推進項目建設。

  質量是項目的生命。根據「省總攬、市監管、縣實施」的原則,嶽陽市強化工程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嚴格落實項目公告制、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構築了項目建設安全網,嚴把材料、工序、核查、準入「四道關口」。入場施工材料全部由項目管理人員、監理人員對標檢測,不合格的一律退回不予進場;嚴格對照規劃設計和施工標準,對施工情況實行實時監督,對關鍵工序、關鍵部位實行旁站監理;嚴格項目質量覆核檢查,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項目,堅決返工返修;優化招投標和工程實施環境,對5年建設周期招投標活動中存在圍標、掛靠、轉包等違規行為的176家施工單位給予不合格評定,納入黑名單管理。29個子項目在工程驗收時,質量抽檢全部合格,一批工程項目被評為優良工程、精品工程。

  為了將環湖項目打造成放心工程、陽光工程、廉政工程,嶽陽在全省首創「合理定價評審連續兩輪不間斷抽取法」招投標模式,設定合理價格標底,實行兩輪不間斷抽取法,採用集中組織招投標,統一公告、統一條件、統一報名、統一開標、統一評審、統一公示,邀請紀檢監察部門、檢察機關、人大代表、新聞媒體全方位監督,確保了招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有效防止了惡意競價導致偷工減料、「暗箱操作」等不規範行為。此舉受到省有關領導的肯定,其經驗被省、市媒體宣傳推介。

  國土部門作為土地整理項目具體管理單位,嶽陽市國土資源局在環湖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求各縣級國土部門在與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籤訂《施工合同》的同時,還籤訂了《廉政承諾書》,並主動邀請審計單位常駐施工現場,對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審計,有效保證了項目資金的規範管理和使用。

  5年風雨兼程,春華秋實如歌。5年來,嶽陽環湖項目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已初步顯現,在嶽陽推進「四大會戰」(園區建設、交通建設、港口建設、脫貧攻堅)、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奮力譜寫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嶽陽篇章的恢弘畫卷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喜看稻菽千重浪,洞庭湖畔豐收景。嶽陽環湖項目的實施,極大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優化了土地利用布局,通過改造原有中低產田,耕地地力和耕地質量等級大幅提升,項目區農田糧食平均每畝提高120公斤/年,每年可為嶽陽增收糧食1.5億公斤以上;人均增收500元/年,受益群眾超過40萬人,近5000貧困群眾因此脫貧。君山優質棉花、特色種植基地,屈原優質水稻黃金農業示範園等一大批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基礎工程。通過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田灌溉、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全面改造升級,交通運輸更為便捷,老百姓過去肩挑背扛、靠天吃飯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以前只有爛泥路,車子進不去,糧食要運出來,全靠人力一袋袋地背。現在機耕道路通到了田間地頭,省時省力又省錢。」華容縣東山鎮永勝村村民嚴海泉和我們扳著指頭算起帳來。

  嶽陽環湖項目實施,新增和改善農田防澇面積4.58萬公頃,極大地提高了防洪抗旱的能力。2013年,三湘大地遭受一場百年罕見的旱澇災害,多地農田乾旱皸裂,糧食大量減產。但嶽陽市環湖項目實施區華容縣、嶽陽縣等地卻是稻田綠濤滾滾,棉田花球累累,溝渠碧水盈盈,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2017年6月底7月初,嶽陽遭遇特大暴雨襲擊,環湖項目興建的灌排溝渠、水泵站等水利設施再一次發揮了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大作用,為「天下糧倉」構築了一道穩固的防線。「搭幫政府修建的排水渠,連續幾天幾夜的大雨,洪水順著溝渠就排走了,若是在幾年前,田地早就淹沒了!」嶽陽縣中州鄉村民吳勝保激動地向我們介紹。

  嶽陽環洞庭湖區曾是血吸蟲病重災區,過去渠溝淤塞、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是血吸蟲滋生的沃土。實施環湖項目後,通過溝渠硬化清淤、新建沉螺池、填埋釘螺滋生坑塘,有效切斷了血吸蟲病的傳播途徑。君山區錢糧湖鎮團東村村民張桂英說:「以前我們村裡人都不敢下水,連牛羊都不敢放養在湖邊。現在好了,血吸蟲沒有了,我們生活在湖區放心多了!」

  環湖項目還促進了嶽陽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湖南新泰和綠色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在華容縣、君山區等地流轉土地近5萬畝,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餘家,發展綠色蔬菜1萬多畝、有機水稻3萬多畝,每年為當地農民增收4000多萬元,受到省委書記杜家毫的肯定。

  嶽陽環湖項目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的幸福大門,收穫了五穀豐登的喜悅,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和人民群眾的讚譽。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這是中華民族難以割捨的土地情結,更是我們國土人應盡的守土之責。」嶽陽市國土局黨組書記、局長胡輝介紹說:「近些年,我們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和耕地開發項目,不斷規範項目管理,充分融入生態理念,努力構建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體系,全力以赴維護好糧食生產安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嶽陽市國土管理部門正乘著農村土地整理的東風,在噴金吐銀的洞庭大地上,為推進「四大會戰」、建設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奮力譜寫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嶽陽篇章添色加彩。(廖濤 亞平)

(責編:賀迎春、楊迪)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講的是什麼意思? - 農言鄉事
    一:「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源,也是農民的寶貝,它是祖祖輩輩遺贈給後代的最佳禮物。所以農民丟什麼也不能丟了土地。這句俗語到現在還在留傳,也常常被用來告誡人們做人做事要留後路,千萬別做絕了。心胸寬廣才是福蔭子孫的處世原則。
  • 老祖宗的8句老話: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
    二、但存方寸土,留與子孫耕。把現在可以耕種的土地留給子孫。在農耕社會裡,土地是農民生活的源泉和基本保證,窮人再窮,不可將土地出賣!
  • 五一節話詩詞1: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這句詩其實與勞動無關
    南宋詩人翁卷在《鄉村四月》中曾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以及「四月正插秧」、「四月荷鋤來」,等等,這些詩句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由于田間勞動的概念已經成為普遍的意義,所以也經常被用於借喻和指代。下面這首詩,很有名氣也很有哲理,雖然講的是勞動,但如果真的當成是勞動,那就大錯特錯了。
  • 但存方寸地
    土地是農村命脈,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近年來,澧縣國土資源局加大土地執法監督力度,實行土地執法監督限時反應機制,有效地保護了耕地。他們的經驗得到了國家土地總督察的肯定,受到了省內外同行的廣泛讚揚,浙江、湖北等省國土資源系統負責執法監察的領導和同行先後來到澧縣學習考察。
  • 但存方圓地留與子孫耕,老祖宗的忠告,在理嗎?
    有句話說:但存方圓地,留子孫耕田,老祖宗的忠告,合理嗎?生來為人,是一種莫大的榮幸,然而出生在這個混濁的世界上,免不了一場又一場的劫難,「方圓寸地,混而不拘」,這代表了一個人身體心臟部位的方寸之地,其實隱喻了良知。我們中國人,一切以大義為先,昔日魚熊掌不可兼得,為了大義可以捨棄生死,文學中講到方寸之地,就是良心。
  • 【地評線】飛天網評:端牢飯碗,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長期以來,面對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持續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守耕地紅線,為端牢中國飯碗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耕地保護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進一步做好耕地保護工作提出了要求,夯實了責任,提供了遵循。耕地紅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突破的底線。
  • 郵總推出 《方寸天地 郵票上的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地郵局免費蓋戳!
    遺產地郵局免費蓋戳留念。 通過小方寸見大世界,通過觀文化遺產悟天地玄機。 賞郵票之美、志歲時之嘉、契古今時空,沐慧樂年華。 《方寸天地——郵票上的中國世界遺產》
  • 疫情後多地兒科診室遇冷:醫生收入低、留不住人等困境仍存
    記者近期走訪四川、北京、浙江多省後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些大醫院兒科就診出現常見病患兒數量減少、兒科「遇冷」的情況,但兒科醫生收入低、工作量大、留不住人等「老大難」問題仍存。當前,我國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業內人士呼籲,兒科要主動作為,強化「戰時」和「平時」的兩手準備,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 職人志|沉澱方寸間,藍染留白
    職人志|沉澱方寸間,藍染留白 談起對藍染那種發自內心的愛,底豔總是說不完。
  • 周恆:方寸之間天地寬
    青年藝術家周恆在篆刻藝術上,能夠結合當代人們審美個性去尋求突破口,然後大膽地把他對藝術的悟性有機地融入到創作之中,使其作品寓機巧於嫻熟之中,呈現一種自然之美,和諧之美,藝術之美。篆刻藝術貴在氣、勢、情、韻皆備,而最終落實在「和諧」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