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不精讀,怎樣把握分寸

2020-09-10 彩田語文

同學們,請看這一課的課題,發現與以前的課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在序號右上角有朵小花,說明這一課很特別,從這一課開始,以後我們還將讀到另一種新類型的課文——略讀課文。

學習略讀課文的要求與我們以前學習的課文有所不同,有什麼不同呢?

一、明確要求

學習略讀課文有兩個基本要求:

一是可以不像學習以前的課文那樣,讀得那麼細,但要做到,如果是寫人、敘事的課文,要弄清楚寫的是一件什麼事情,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結果怎麼樣。

二是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自行解決。

本課的「閱讀提示」提示了兩個主要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和同學交流。

(2)把有新鮮感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二、引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初讀課文,思考:

1.課題「不懂就要問」這話是誰說的呢?

2.他是怎樣「不懂就要問」的?

3.為什麼要「不懂就要問」呢?

(自主學習,掃清字詞障礙,把不懂的字詞用筆做詞號,查資料解決。)

理解課文後交流回答:

這篇課文記敘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裡讀書,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他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三、梳理課文,分析文章結構層次:

一般來說,同一個內容的自然段歸併為一個部分。全文一共有九個自然段,可分為幾部分呢?

全文按時間分,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私塾裡,先生只要學生背書,不講意思。

第二部分:(第2 ——9自然段)具體用一件事寫孫中山不懂就問的經過和結果。

這一部分寫得很具體,又可分為三層:

先寫孫中山大膽提問,再寫同學們為此嚇呆了,最後寫先生的態度。

四、感悟主題:

我們知道了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你從這件事情中得到什麼啟示呢?

孫中山小時候的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他從小就勤學好問,我們要學習他不懂就問的勇氣和精神。

五、完成閱讀提示2——找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1.什麼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寫得特別生動具體形象,讓人一讀就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詞句就叫做「有新鮮感的詞句」。

本文也有這樣的詞句,我們一起找一找:

1.那時候上課,先生念你,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

(用詞語「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把私塾先生和學生怎樣讀書形象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2.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室裡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通過詞語「霎時」「鴉雀無聲」,把同學們嚇呆了,讓課堂一下子安靜下來的狀況生動表現了出來。)

我們閱讀時要拼讀「有新鮮感的詞語」,寫作文時,用上「有新鮮感的詞語」,文章會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
    《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是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3課,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略讀課文。本課是一篇名人故事,主人公是孫中山,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 三年級上冊,3《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這樣學,簡單有效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帶大家走進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細心的同學肯定發現這是一篇*文章,其實就是略讀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講講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之前還請各位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星凝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在文末就可以跟著聽講解練習題啦!
  • 三年級上冊,3《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這樣學,簡單有效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帶大家走進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細心的同學肯定發現這是一篇*文章,其實就是略讀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講講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之前還請各位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星凝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在文末就可以跟著聽講解練習題啦!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在在正是三伏天氣,室外氣溫非常高,小朋友們一定正呆在家裡開著空調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例,讀音lì,左中右結構,部首「亻」。
  • 三年級語文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因此孩子進入三年級以後,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對課文的總結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概括課文大意,很多孩子學完一篇課文後,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課文到底講了什麼。如果說您的孩子有這種情況,請不要著急,今天於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課文的總結能力,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正確、快速概括課文大意呢?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朗讀、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 不懂就要問 電子課文課文朗讀:第3課 不懂就要問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 不懂就要問同步練習:第3課 不懂就要問一、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可是,書裡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裡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1.孫中山背會了先生圈的內容後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 預習第3課《現代詩兩首》,感受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不同策略
    葉聖陶先生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是應用。」《語文課程標準》也中說:「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所以略讀課文要擯棄繁瑣的分析,學生能把學習方法用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就可以了,教師是引導者、幫助者。略讀課文的預習相比較精讀課文也會簡單許多。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為: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第三課《現代詩二首》就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只要能抓住語文要素中的這兩個要點就可以了。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一、 教材解讀(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不懂就要問》是本冊教材第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小學階段第一篇略讀課文。通過描述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在私塾讀書,因為不明白書裡講的是什麼,大膽向私塾先生提問,不怕先生責罰的故事。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有新鮮感的詞句,理解、體會孫中山先生寶貴的求知精神,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
    能力導向:提取信息、形成解釋教學策略與方式:充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學到的學習方法,自主發現。③ 明確略讀方法課後兩個學習的泡泡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兩大學習方法:一是初讀課文時,可以讀得粗略一些,了解課文大意就行。二是如果有個別字不認識,個別的詞語不理解,也沒有關係。要引導學生按照泡泡的要求學習略讀課文。
  • 三年級語文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孩子們進入三年級以後,知識點增加、難度加深,語文學科更是如此,特別針對課外閱讀以及作文這兩大模塊,主要是閱讀理解題量以及作文字數增加。因此孩子進入三年級以後,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對課文的總結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概括課文大意,很多孩子學完一篇課文後,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課文到底講了什麼。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
    今天於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部分。本文選自《新學制小學教科書高級國語讀本第一冊》,選進課文的時候內容有所改動。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重點內容解析:一、要求掌握的多音字:1、背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
    今天於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部分。本文選自《新學制小學教科書高級國語讀本第一冊》,選進課文的時候內容有所改動。這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中的意思,勇敢、大膽地向私塾先生提出問題的勵志故事,高度讚揚了孫中山先生勤學好問、刻苦讀書的精神。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題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題部分,請家長選擇截屏保存至電腦,再列印出來給孩子做一做。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題總結一、看拼音寫漢字。A、靠近 B、遭受、忍受3、文中結尾處: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這一句話當中「挨打也值得」這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 【觀課】陸靜琰:統編三上《3* 不懂就要問》
    《不懂就要問》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大膽問老師,不怕挨打,最終得到老師解答的事。
  • 「清清的手寫筆記」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
    《不懂就要問》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少年孫中山在私塾學習時,因為不明白書裡的意思,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的故事。課文中孫中山提問後,同學們和先生的表現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把相關的句子多讀幾遍。大家在學習本課的時候可以先朗讀課文後面的泡泡語,理解什麼是「略讀」,然後再採取著中國方法來讀課文。因為是略讀課文,教師一般只會抓住重點讓大家進行理解,所以,大家要自己把課文讀懂哦。在讀的時候,大家可以依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進行閱讀、思考;在讀的過程中習得讀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本課學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是私信清清詢問哦。
  • 部編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知識點+圖文講解+練習
    ,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的故事,讚揚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引導學生養成不懂就要問的學習習慣。 孫中山說的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語言通俗,卻又蘊含著道理,具有新鮮感。第三部分(第八至九自然段)通過孫中山和同學之間的問答,表現了孫中山」不懂就要問」的認真學習的態度。
  • 部編版三年級上語文第一單元第三課 不懂就要問教案
    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板書:不懂 提問)2.說說你在平日的學習中是怎樣勤奮好學的。六、拓展提高,積累運用  1.遷移練習。(課件出示10)  用「不是糊裡糊塗、壯大膽子、不懂就要問、弄清楚、連連點頭」等詞語寫一段話來讚揚一位同學的勤學好問精神。
  • 教材教法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編寫說明
    如果從每一篇課文來看,希望孩子們像《不懂就要問》裡的孫中山一樣,勤奮好學,不懼權威;像《手術臺就是陣地》裡的白求恩一樣,堅守自己的陣地;像《掌聲》裡的英子一樣,自尊自愛自強,像英子的同學一樣友善,對同學關愛,用一種尊重的方式去愛同學;像《灰雀》裡的列寧一樣,雖然知道小男孩犯了錯誤,也能用尊重的方式讓小男孩改正錯誤;也希望我們的孩子像《灰雀》裡小男孩一樣,知錯就改;新選的一篇課文《一塊奶酪
  • 教材教法丨「學閱讀」+「用閱讀學」——統編版三至六年級閱讀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
    (一)「學閱讀」:普通單元統編教材三至六年級,除開閱讀策略、習作和綜合性學習這些特殊單元,每一冊安排六個普通單元,每個單元 3-4 篇主體課文,其中精讀課文 2-3 篇,略讀課文 0-2 篇。據統計,三年級精讀 33 篇,略讀 11 篇;四年級精讀 30 篇,略讀 12 篇;五年級精讀 29 篇,略讀 13 篇;六年級精讀 24 篇,略讀 13 篇。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課件及同步練習
    》講述了少年孫中山在私塾學習時,因為不明白書裡說的是什麼意思,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的故事,讚揚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精神,引導學生養成不懂就要問的學習習慣。 孫中山說的話」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語言通俗,卻又蘊含著道理,具有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