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

2020-12-15 小豆老師

《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是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3課,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略讀課文。

本課是一篇名人故事,主人公是孫中山,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課文講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敢於質疑,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不怕先生懲罰,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情。故事簡單,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家長或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具有新鮮感的詞句,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體會孫中山勤學好問得精神。

認識生字

1、本課中要求孩子們要會認的生字中,「背、楚」是上下結構,「戒、厲」是半包圍結構的字,「誦、例、段、練、糊、塗、挨」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識記「糊、塗、例、呆」等,用比一比的方法識記「例、厲」,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誦、練」等。

2、多音字「背、圈」,引導孩子回憶已前學過的的知識。「背」,讀作一聲bei時,可以組詞「背著、背包」等,讀作四聲bei是可以組詞「背書、背心」等;「圈」讀作一聲quan時,可以組詞「圓圈、圈子」等,讀作四聲juan時,可以組詞「羊圈、豬圈」等。

3、容易讀錯的字「挨」,在課文中「挨打」一詞「挨打」讀二聲,需要通過反覆朗讀來加深印象。

了解人物,認識略讀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讀過哪些偉人故事?(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共度一個難忘的潑水節;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中親手栽下小樹苗;毛主席帶領人們深挖水井……)

這些小故事中,我們學到了偉人身上可貴的品質。這節課我們繼續認識一位偉人,他的名字是孫中山。請你讀一讀下面的介紹:

孫中山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走進《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

同學們讀了課題,想想這篇和之前學過的其他課文有什麼不一樣?

(課題前加了一個星號,它表示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

略讀課文和別的課文在編排上有什麼不同呢?請同學們找找不同,說說你的發現。(文前有學習提示,沒有課後題和要求會寫的字。)

讀閱讀提示和泡泡語,了解閱讀要求

1、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標出本課的學習任務。(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說說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畫出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

2、閱讀泡泡語,了解略讀方法。

粗略讀文,了解大意即可;個別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可以略過。

由於本篇課文是小學階段的第一次接觸略讀課文,需要在學習課文之前通過比較,閱讀提示和泡泡裡的語句,讓孩子們初步了解略讀課文的具體要求。

默讀課文,了解大意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畫出關鍵的詞句,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先生不講書裡的意思——孫中山壯著膽子問——先生講得很詳細。)

了解「私塾」

同學們,我們讀書的地方叫學校,但是古時候,人們不把學校叫學校,你們知道叫什麼嗎?(私塾)。

孫中山小時候就是在私塾讀書,私塾是怎樣上課的?和我們現在的學校上課一樣嗎?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結合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

小結方法:「私塾」這樣的詞,我們不認識,很陌生。我們以後遇到這樣的詞可以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搖頭晃腦」寫出了他們讀書的樣子投入,「咿咿呀呀」是他們讀書的聲音,寫出了學生讀書的狀態,模仿他們的樣子讀一讀。原來孫中山小時候是這樣讀書的,多有意思!

聯繫實際,交流感受

1、對於為什麼要「一個一個地背誦」「先生從來不講」,別的同學怎麼做的?孫中山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怎麼說的?畫一畫,再說說你的看法。

(引導孩子了解古時候私塾裡的讀書形式只教讀背,不講意思,不許發問,從而體會孫中山為了探求學問,勇敢無畏的精神。)

2、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你平時遇到不懂得問題時,是怎麼做的?

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1、第一次學習略讀課文,你學到了哪些好的學習方法?通過本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不懂就要問,是讀書求學重要的方法,上面是關於學問的名言警句,一起讀讀看,相信你會有新的收穫。

以上便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的課文講解,希望對孩子們新學年的學習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留言、分享、收藏,祝您和您的家人幸福!

相關焦點

  • 三年級語文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因此孩子進入三年級以後,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對課文的總結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概括課文大意,很多孩子學完一篇課文後,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課文到底講了什麼。如果說您的孩子有這種情況,請不要著急,今天於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課文的總結能力,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正確、快速概括課文大意呢?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在在正是三伏天氣,室外氣溫非常高,小朋友們一定正呆在家裡開著空調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生字歸納,這樣預習效率更高例,讀音lì,左中右結構,部首「亻」。
  • 三年級上冊,3《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這樣學,簡單有效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帶大家走進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細心的同學肯定發現這是一篇*文章,其實就是略讀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講講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之前還請各位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星凝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在文末就可以跟著聽講解練習題啦!
  • 三年級上冊,3《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這樣學,簡單有效
    大家好我是星凝老師,今天帶大家走進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細心的同學肯定發現這是一篇*文章,其實就是略讀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講講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之前還請各位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星凝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練習題同步講解,大家在文末就可以跟著聽講解練習題啦!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朗讀、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 不懂就要問 電子課文課文朗讀:第3課 不懂就要問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 不懂就要問同步練習:第3課 不懂就要問一、用「√」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可是,書裡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孫中山想:這樣糊裡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1.孫中山背會了先生圈的內容後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 三年級語文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孩子們進入三年級以後,知識點增加、難度加深,語文學科更是如此,特別針對課外閱讀以及作文這兩大模塊,主要是閱讀理解題量以及作文字數增加。因此孩子進入三年級以後,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對課文的總結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概括課文大意,很多孩子學完一篇課文後,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知課文到底講了什麼。
  • 三年級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略讀課文不精讀,怎樣把握分寸
    在序號右上角有朵小花,說明這一課很特別,從這一課開始,以後我們還將讀到另一種新類型的課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的要求與我們以前學習的課文有所不同,有什麼不同呢?一、明確要求學習略讀課文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可以不像學習以前的課文那樣,讀得那麼細,但要做到,如果是寫人、敘事的課文,要弄清楚寫的是一件什麼事情,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結果怎麼樣。二是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自行解決。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
    (2)寫字本課為略讀課文,沒有要求有寫字環節,所以沒有會寫的字。這樣便將更多的時間留給13個認讀字,對於容易讀錯的音和多音字,教師可反覆強調。2. 閱讀理解板塊:(1)表達特點分析①文本特點分析《不懂就要問》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卻又蘊含深刻道理,具有新鮮感。例如:「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
    最後敘述了一位同學和孫中山之間的問答,表現了少年孫中山具備的「不懂就 要問」的求知精神(8-9自然段)。一些詞語具有時代特點,學生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如「私塾、戒尺、咿咿呀呀」等。(2)學習方法分析本課是略讀課文,課後並沒有設置練習題,而是在課前設置了閱讀提示。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
    今天於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部分。本文選自《新學制小學教科書高級國語讀本第一冊》,選進課文的時候內容有所改動。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重點內容解析:一、要求掌握的多音字:1、背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附習題
    今天於老師將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重點內容解析部分。本文選自《新學制小學教科書高級國語讀本第一冊》,選進課文的時候內容有所改動。這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中的意思,勇敢、大膽地向私塾先生提出問題的勵志故事,高度讚揚了孫中山先生勤學好問、刻苦讀書的精神。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必考題總結
    有家長諮詢於老師,不久就要開學了,想給孩子買教輔,不知買多少本合適。於老師在這裡統一答覆大家:教輔一本即可,同步練習冊建議購買一套,同步測試卷一套即可。家長不要急於求成而選擇盲目購買教輔,其實孩子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及消化當天知識點後,能夠騰出的額外學習時間已經不多了,多買也做不完,浪費錢不說,最重要的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 「清清的手寫筆記」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課《不懂就要問》
    《不懂就要問》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少年孫中山在私塾學習時,因為不明白書裡的意思,壯著膽子向先生提問的故事。課文中孫中山提問後,同學們和先生的表現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把相關的句子多讀幾遍。大家在學習本課的時候可以先朗讀課文後面的泡泡語,理解什麼是「略讀」,然後再採取著中國方法來讀課文。因為是略讀課文,教師一般只會抓住重點讓大家進行理解,所以,大家要自己把課文讀懂哦。在讀的時候,大家可以依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進行閱讀、思考;在讀的過程中習得讀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本課學習中有不懂的地方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是私信清清詢問哦。
  • 預習第3課《現代詩兩首》,感受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不同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也中說:「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所以略讀課文要擯棄繁瑣的分析,學生能把學習方法用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就可以了,教師是引導者、幫助者。略讀課文的預習相比較精讀課文也會簡單許多。
  • 第16課《麻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詳解
    第16課《麻雀》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麻雀》是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16課課文,本文作者是俄國的屠格涅夫,選作課文時有改動。第16課《風箏》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2018年審定版)第15課《女媧補天》部編版小學四年級略讀課文這樣預習和複習剛好
  • 【觀課】陸靜琰:統編三上《3* 不懂就要問》
    《不懂就要問》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大膽問老師,不怕挨打,最終得到老師解答的事。
  • 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一線老師說可以這樣預習和複習
    第19課《海濱小城》語文三年級上冊>《海濱小城》是部編版小學語文義務教科書(2018年審定版)第19課的課文,作者為林遐,選作課文時有改動。第16課《金色的草地》,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第15課《搭船的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去年的樹》課文預習
    部編版語文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童話單元,第8課將要學習的是一篇童話——《去年的樹》,該文作者是日本的新美南吉(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翻譯孫右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吧。三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去年的樹》課文預習本文主題
  • 第11課《一塊奶酪》小學三年級語文預習筆記+課後複習
    《一塊奶酪》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的內容,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通過講述螞蟻搬運奶酪時掉落一塊奶酪,螞蟻隊長最終選擇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將掉落的奶酪吃掉。讚揚了螞蟻隊長嚴於律己、關愛弱小、率先垂範的品質。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篇課文吧!
  • 三年級上冊語文《不懂就要問》預習筆記 勤學好問永遠值得學習
    第三課的《不懂就要問》是一篇寫人敘事的記敘文,是孩子們學習的第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時,敢於獨立思考,敢於質疑,為了弄懂書裡的意思,不怕先生責罰,大膽向先生提問的故事本文共9個自然段,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 是事情的起因:寫了少年的孫中山在私塾讀書時,老師只讓學生背書,卻從不講書裡的意思。第二部分(2~7自然的)是事情的經過:,於是向先生提問,嚇呆了其他同學,先生檢查完孫中山的背誦後,向學生講解那段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