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個新聞說,許鞍華拍了《第一爐香》,預計今年上映。就去把這篇小說又找出來讀了一遍。這有點像走在街上,無意間聽到一首歌,忽然就想念一個人,新聞和歌無非就是個觸動情緒的開關罷了。
《第一爐香》是收在《傳奇》這部集子裡的第一篇文章,仿佛看到過有人說這是張愛玲小說的成名作-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向對這些事不大在意。
但是有個事我記得比較清楚,發表這篇小說的時候,張愛玲二十三歲。這要感謝我那無可救藥的好奇心,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我就特意去看了一下到底有多早。
二十三歲,其實也不算早了,不要說和現在的少女作家比,就算是和大概同時代的人比較起來,也不是孤例。比如丁玲在寫《夢珂》的時候也是二十三歲。
知道這個事後,我每次見到喜歡文藝的女青年,第一件事就是問人家多大,如果已經過了二十三歲,我就會說趕緊抓緊時間談戀愛吧,寫什麼文章呢。當然這是玩笑話。
以我有限的見識,我覺得《第一爐香》寫的並不好,尤其是第一部分,在敘述的視角的轉換上----從全知視角轉換第三者視角的時候手法並不純熟。而且作者經常在敘述的時候跳出來發議論。
比如在描寫完葛薇龍姑媽房子的客廳裡中國擺設後,張愛玲寫:「英國人老遠的來中國,不能不給點中國給他們瞧瞧。但是這裡的中國,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國,荒誕、精巧、滑稽。」
單單看這段話,無疑算得上漂亮的句子,但是把它放在文章裡,其實是不合適的,因為作為文章的女主角葛薇龍只是個高中二年級還沒有畢業的女生。她心中想必不會有作者的這一番「見識」。況且她是第一次來見她姑媽,目的還是求她姑媽資助她完成學業,她應該不會有心思想這些。
另外在寫作手法上,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就是葛薇龍第一次去拜訪她姑媽,能很容易地看出受《紅樓夢》影響的痕跡,比如葛薇龍的姑媽從外面回來,其中一個叫睨兒的「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斜刺裡掠過薇龍睇睇二人,蹬蹬蹬跑下石階去,口裡一路笑嚷,少奶奶回來了!少奶奶回來了。」
這個時候那個叫睇睇的丫頭聳聳肩冷笑道:「芝麻大的事,也值得這樣捨命忘身的,搶著去拔個頭籌,一般是奴才,我卻看不慣那種下賤命。」
要知道睇睇是個廣東妹子,就算是用普通話寫文章,也斷不會是這樣說話的口吻,因為這是《紅樓夢》的敘事口吻,但是張愛玲太喜歡《紅樓夢》了,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不光是廣東妹子這樣的口吻,就算是葛薇龍的姑媽-一個居住在香港的上海人,說話也是一樣的口吻,「……作弄老娘。老娘眼睛裡瞧過的人就多了,人人眼睛裡有了我就不能有第二個人,唱戲唱到私定終身後花園,反正輪不到我去扮奶媽!吃酒,我不慣做陪客!……你這猴兒崽子,膽大包天,到老娘面前搗起鬼來了!」
總之,57頁的《第一爐香》至少有一半是在向紅樓夢致敬。尤其是書中寫後來睇睇和葛薇龍姑媽翻了臉,被趕走之前的吵架,更是得紅樓夢的神韻。
這篇文章寫法上可談論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小說中的隱喻的使用,使文章有區別於紅樓夢的現代性的一面,又比如文章後半部分文風寫法的轉變。不過我擔心我再這樣聊下去,我這篇文章就沒有人看了。
不如來說說故事。
葛薇龍是一個從上海逃難到香港的女孩子,年齡不大,19歲,因為她正是高中才要畢業,還沒有讀大學的年齡。她的父母因為香港物價飛漲,支撐不下去,打算回上海。這個局面是導致這篇小說故事發生的原因和背景。
葛薇龍不想跟父母回上海,所以她背著父母去拜訪她的姑媽,她姑媽是她爸爸的姐姐,當初放棄了哥哥們給她選定的人家,自己決定嫁給了香港的一個富豪做小。富豪死了,給她留下一大筆錢和豪宅。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她姑媽放棄了門第,選擇了更實惠的錢。但是也因為這樣的選擇,讓葛薇龍的父親覺得他這個姐姐敗壞了門風,不再和她聯繫。
新中國成立以後,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做小」這件事是沒有了,而且也談不上追求門第或者錢,不需要面臨這些選擇,大家都是新人,自食其力。
最近這些年,社會的發展變化,有些事情又回來了,有錢人多了,雖然做小在法律上仍然不可能,但是小三卻像雨後的蘑菇,時不時地往外冒,做小三的人有多少人是為了錢,有多少人是因為感情,這個事我不知道。但是張愛玲的這篇《第一爐香》在現在讀起來有了現實的意義卻是不爭的事實。
葛薇龍的姑媽本來以為她是來借錢,後來聽說她是為了繼續讀書尋求資助,也並沒有馬上答應,但在葛薇龍說出姑媽把我教育成人了,我就是您的孩子,以後慢慢報答您之後,她姑媽決定留下葛薇龍,培養培養她也不錯,在這樣的打算下,她讓葛薇龍搬來和她一起住。
葛薇龍的父母走了,離開了父母的保護,又跌落到她姑媽的圈套裡,是葛薇龍命運轉折的開始。
儘管一開始葛薇龍想的是「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禮相待。我念我的書,將來遇到真正喜歡我的人,自然會明白的,絕不會相信那些無聊的流言。」
女孩子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自持能力和對物質生活的渴望,不慕虛榮,出汙泥而不染,哪那麼容易。
葛薇龍搬到姑媽家以後,她的姑媽就開始按照她的計劃培養她,簡單地說就是培養她做交際花,實際上是把她當誘餌,來釣男人,她姑媽雖然有錢,但是畢竟有了年紀,而她又是一個需要愛,需要很多人愛的人。
葛薇龍的姑媽像是一個蜘蛛,而葛薇龍就是她姑媽「捕獵」的一張網。
結果,經歷了各種掙扎之後,葛薇龍不但沒有實現繼續讀書的夢想,反而將自己「等於賣給了梁太太與喬琪,整天忙著,不是替喬琪弄錢,就是幫梁太太弄人。」
文章最後,葛薇龍對喬琪說,與娼妓不同的是,她們是不得已,而她則是自願的。
葛薇龍徹底地墜落了。而造成她墜落的原因,卻是值得我們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