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2020-12-16 人民日報海外網

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一個政黨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關鍵要看其與人民的關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同志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關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說到底是因為我們黨將人民作為「源」和「本」,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我們黨從成立時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現在的8900多萬名黨員,成為一個在近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黨,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從根本上說,我們黨的理論就是為了人民的理論,我們黨的路線就是為了人民的路線,我們黨的實踐就是為了人民的實踐。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說的就是這個根本道理。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向全黨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召,就是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始終不要忘了人民,始終牢記中國共產黨人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始終傾聽人民呼聲,始終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政黨、哪一種政治力量,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認識得如此深刻,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工作的理論發展得如此完備。我們黨的黨章明確指出,「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我們黨的幾代領導人都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傾聽人民呼聲、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發表了大量重要論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更是作出許多重要論述,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決定了我們黨在執政中始終守住一條根本底線,那就是絕不允許脫離群眾。我們黨深刻認識到,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正因為如此,我們黨把黨員幹部對待群眾的態度問題、把黨同群眾的關係問題看作是根本政治問題。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我們黨都要求共產黨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必須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對一些領導幹部身上出現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關心群眾疾苦、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我們黨始終保持高度警覺,並採取果斷措施加以解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首先從作風建設入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取得重大成果。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來,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究其根本,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作為「源」和「本」。因為有人民之「源」,所以中國共產黨能夠永葆青春活力;因為有人民之「本」,所以中國共產黨終成參天大樹。守好這個「源」和「本」,人民就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作者李洪峰為上海黨的建設研究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8日 09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始終貫穿於習近平總書記推進治國理政偉大實踐的一條紅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至上」「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 人民日報: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黨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 許先春:持之以恆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
    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衰成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高度重視並持之以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寶貴經驗,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保證。
  • 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
    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要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就必須持之以恆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特別強調「年輕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必須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
  • 人民的理論——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以人民為後盾,為人民而前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反覆闡論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最大底氣」論,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黨何以能夠執政,何以執政興國、長久執政的根本問題。
  • 風雨兼程,與黨和人民同行——寫在人民日報創刊七十周年之際
    2018年3月17日,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人民大會堂的掌聲經久不息,人民日報社論《國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領路人》應聲而出——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一心、矢志奮鬥,我們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沒有什麼奇蹟不能創造。」這是全黨的意志,也是人民的心聲!
  • 人民日報評論部:跨越雄關,我們走在大路上
    刻寫下中國人民闖關奪隘的不平凡歷程。億萬人胼手胝足的勤勞奮鬥,不僅成為中國人民70年的集體記憶,也共同凝聚成新時代鏗鏘的雄渾樂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   跨越一道道雄關的中國,行進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之路上,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維護者。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
    原標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風清氣正,則民德歸厚,天下歸心。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如此告誡即將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 「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論壇)
    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選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選擇,義無反顧、不計成本的選擇。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講話時強調:「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資源,團結合作,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負面影響。」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 李顯龍履歷何時退休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蟬聯執政 李顯龍履歷何時退休  在7月10日結束的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  但就具體得票率而言,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為61.24%,低於上屆大選時的69.86%。在全國31個選區中,行動黨贏得28個,比上屆大選減少1個。
  • 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關鍵就在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要堅持黨的領導,就要不斷改進黨的領導,特別是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使黨的領導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 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繫牢不可破
    這正是源於我們黨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鑄就的牢不可破的血肉聯繫。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這是我們黨始終如一的鮮明底色。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走好新時期的網上群眾路線
    當前看來,網際網路開啟生成的網上群眾路線,已經成為我們黨獲取執政資源的重要新渠道,成為互聯互通密切聯繫群眾的新載體,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創新執政方式方法。   1.創新執政理念,加快思想和行動的「轉型升級」,在學網、懂網、用網中化被動為主動。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
    在近百年的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提供了有力保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它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相統一的實踐要求,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使命擔當。
  • 「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論壇)——寫在「七一」之際②
    人民日報「生命是不能被略過的重點,一定有人敢選最難的那條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的前面」。近日,全球抗疫公益短片《2020使用說明書》一經上線播出就引發熱烈反響。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選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選擇,義無反顧、不計成本的選擇。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講話時強調:「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資源,團結合作,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負面影響。」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5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的統一
    在近百年的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提供了有力保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它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相統一的實踐要求,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使命擔當。
  • 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
    而此前不久圓滿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強調,必須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十九大報告還指出:必須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論斷是黨對建軍、治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
  • 人民日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回顧我們黨95年來取得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我們倍感振奮。為什麼我們黨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這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人民群眾。這是我們黨精心培育、全黨努力踐行的優良傳統與作風,是須臾不可忘記的重要歷史經驗。   永遠把人民群眾作為力量源泉   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18年02月02日 07: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關鍵詞:社會發展;中國;延安大學政法學院;社會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