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前八名都是哪幾個國家,實力怎麼樣

2020-12-18 多邊形的歷史

說起北洋水師,我們知道剛開始號稱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雖然最終的解決被日本全滅了,但是開始的時候勢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北洋水師創立於1888年,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當年《美國海軍年鑑》排名世界各國海軍實力的時候,北洋水師是第九,那麼前八名是哪幾個國家呢?

第一名:英國

大英帝國的海軍就不用說了,從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到二戰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而且保持著雙強的標準,就是他的地理要等於第二、第三的總和。而且英國之所以能稱霸全球幾百年,海軍絕對是他們堅強的後盾。英國海軍不僅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1807~1865年間,還維持著對非洲非法奴隸貿易的封鎖。皇家海軍還參與了克裡米亞戰爭以及在亞洲和非洲的眾多軍事行動,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96年8月27日,皇家海軍參加了英桑戰爭。可以說當時一直沒有閒著,一直保持著超強的戰鬥力。

第二名:法國

法國一直是世界老二不是沒有理由的,法國的海軍可以說一直和英國海軍打仗,一直旗鼓相當。不過在後來實力稍遜英國。但是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在普法戰爭失敗之後法國的國防中心是陸軍,不過之後還是陸續建設了海軍,1872年海軍部提出建造217艘艦船的海軍發展計劃。1876年又根據海軍技術發展的要求,對此計劃提出修正案,以期建造噸位更大、艦炮更為先進的鐵甲艦。法國海軍在19世紀末,始終佔據第二位的位置。在華盛頓會議的時候淪為二流海軍了。

第三名:俄國

俄國海軍從彼得大帝的時候就開始建設了,當時俄國一直夢想有個好的出海口,所以才一直對外擴張。17世紀的時候俄羅斯建立了波羅的海艦隊,之後建立黑海艦隊,這支海軍多次打敗奧斯曼土耳其海軍,可以說威風一時。俄羅斯當時的陸軍雖然不行,但是海軍實力還是依舊強大。不過在1905年被日本打敗之後就風光不在了。

第四名:德國

德國剛開始統一的時候靠著的是強大的陸軍,可以說德國的陸軍在當時絕對是世界第一的。但是德國統一之後想爭奪世界,於是開始建立海軍,雖說德國的實力強大,但是畢竟缺少經驗,所以當時統計的時候德國海軍不是很強大。不過德國海軍最厲害的時候超過法國,僅此於英國。

第五名:西班牙

西班牙是最早開闢新航路的國家,他們的海軍在17世紀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雖然在後來慢慢的沒落了,但是還是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實力的。在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前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西班牙波旁王朝的改革在18世紀改善了其後勤和軍事能力。使西班牙海軍在18世紀大多數時間裡都保持世界第三大海軍。在19世紀,西班牙建造和經營第一個軍用潛艇,對驅逐艦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鐵甲艦環球航行。

第六名;奧斯曼土耳其

奧斯曼土耳其海軍在創立之初的時候是橫掃整個地中海的,當時的地中海、愛琴海、黑海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而且這支海軍還到達過南極大陸。奧斯曼帝國在1860-1871年間出了個奇葩的海軍狂熱愛好者的蘇丹,而且還需要遏制沙俄的擴張,所海軍實力一直很強大。

第七名:義大利

義大利海軍,雖說不行,但是後來義大利對世界進行擴張的,所以也開始著手建立海軍。19世紀70年代,義大利全國統一後,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為了掠奪國際市場,實現對外殖民擴張,意政府開始加快海軍建設,使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作為意政府進行海外擴張的重要工具,意海軍先後參加了侵佔衣索比亞利比亞等戰爭。二戰後徹底沒落了。

第八名:美國

美國的海軍從建國開始就一直存在的,因為和英國海軍打過,所以實力雖然不是特別強大,但是自保沒問題。不過美國一直實行孤立主義,沒準備對外美洲外的地方擴張,所以海軍實力不是特別強大。但是真正強大的是在20世紀後,首先就是打敗了西班牙海軍。之後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實力是全球海軍加起來都未必是美國的對手。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1885年10月29日,清朝北洋水師迎來了兩艘「巨無霸」軍艦。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毫無疑問,定遠號鐵甲艦是北洋水師最先進的軍艦。它的性能數據怎麼樣?定遠號鐵甲艦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滿載排水量7670噸。在動力上,使用兩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復式蒸汽機、8座圓式燃煤鍋爐,功率6200馬力。航速14.5節,裝甲最厚為365毫米,主炮為4門德國克虜伯305毫米後膛炮。
  • 一組老照片帶你走近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船堅炮利,令人震撼!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中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
  • 珍貴老照片:晚清北洋水師戰艦圖鑑
    鎮遠號,定遠號姊妹艦,產於德國,北洋水師主力戰列艦,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甲午海戰不幸觸礁受傷後被日軍俘獲,編入日本海軍,退役後其錨被放在公園示眾,1947年其錨等物件被國府收回,一雪前恥。定遠號,鎮遠號姊妹艦,同產於德國,北洋水師主力戰列艦,1885年10月服役,歷經黃海、威海等海戰,甲午海戰時擊毀了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受重傷後被自沉(一說自行炸毀),其殘骸被日方打撈回國,遺物現存於日本福岡定遠館。致遠號,產於英國,北洋水師穹甲巡洋艦,1887年7月服役,為清北洋水師主力艦中速度最快之艦。甲午海戰彈盡糧絕管帶鄧世昌決定與日艦同歸於盡後不幸被魚雷擊沉。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其實,大清也有風光的時候,洋務運動後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水師」,戰鬥力在世界上名列第九,亞洲第一。即使在大清最無能的慈禧時代,還是有光緒、李鴻章等人,看到鴉片戰爭中英國戰船火炮的威力後,意識到制海權的重要性,開始組建大清近代海軍。
  • 北洋水師的覆亡,誰才是千古罪人?
    在成立伊始,北洋水師的軍艦皆是從當時頂尖列強英德手中重金購買的炮塔鐵甲艦,鎮遠號甚至有「東亞第一堅艦」之稱。此時的北洋水師,儘管尚未完全成軍,但卻稱得上「船堅炮利」,甚至比肩列強,後來還被美國軍事雜誌評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
  • 日本海軍為何能打敗北洋水師?是李鴻章誤國?還是慈禧罪孽深重
    他們的信心很足,因為自從牡丹社事件後,整個清廷都認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所以,當年慈禧就撥款400萬兩白銀,專門用來建設大清海軍。1888年,北洋水師成立,朝廷每年給李鴻章130萬兩白銀,用來維持北洋海軍的日常運轉。另外,慈禧還專門撥了300萬兩,用來建設旅順海軍基地,140萬兩用來購買定遠號。
  • 清朝海軍曾經一度排名世界第九,卻被日本打得幾乎全乎全軍覆沒
    公元1875年5月30日,總理衙門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提交實施方案 ,基本同意創設三支海軍的建議,光緒特命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李鴻章受權督辦北洋海防後,即著手籌辦北洋海軍,通過赫德在英廠訂購蚊船四隻;此後的十餘年時間裡,清朝政府不斷斥巨資向西方國家購買軍艦,財力之雄厚,讓西方列強是又喜又驚。
  • 甲午海戰中重創北洋水師的吉野號本來是要賣給北洋水師的
    此役北洋水師失利,共損失5艘戰艦,日本聯合艦隊多艘戰艦重創,但未沉一艦。北洋艦隊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甲午戰爭已經過去100多年,導致戰爭的原因有世界西方各國在經過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後的迅速崛起深刻影響了日本的外部原因,也有晚清政府的腐敗、閉關鎖國的內部原因。很多歷史學家和學者都有深入研究。但也有一些事情不被廣為人知:一:甲午戰前,日本艦隊突然在仁川集結,海軍提督丁汝昌急電總理衙門,要求立即封鎖仁川港。
  • 福建水師覆滅的教訓,為何到了北洋水師會重演?
    「水師」一詞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周昭王大軍討伐楚王有水師,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有水師,宋朝圍剿梁山有水師,中日甲午戰爭還有水師。只不過,雖然「水師」的稱號一致,但後滿清時代的北洋水師和前面歷代的水師相比,已經有了「質」的突變,在北洋水師身上,已經隱約可以看到近代海軍的雛形。
  • 北洋水師到底當時有多腐敗?
    當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一封書信,就是真實且生動的說明。1894年9月12日,距離著名的「黃海大海戰」只有五天時間,厲兵秣馬的丁汝昌,卻是急得上火。北洋水師日常所用的燃煤,竟都是些劣質貨,甚至「煤仍多散碎」。蒸汽機鐵甲艦時代,燃煤就是艦隊的糧食,給北洋水師送劣質煤,性質比給惡戰前的士兵送餿飯還嚴重。為什麼會有這等破事?
  • 碧海丹心,晚清北洋水師軍服
    事後明確了由南、北洋通商大臣分別籌建海軍的戰略,其中尤以事關京畿防禦的北洋為重點,由此事實上宣告了由船政水師派出軍艦分防各地的海上力量一體化模式的終結,南、北洋海軍分防時代到來。 第一次海防大籌議後,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受命主管北洋海防建設,與當時已經擁有南洋輪船水師、船政水師乃至廣東輪船水師的南洋地區相比,北洋地區的近代化海軍建設的基礎可謂是一張白紙。
  • 北洋水師竟如此霸氣!暴揍日本警察,最後還是日本道歉賠償!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實際上在甲午海戰之前的大清朝還是相當硬氣的,尤其是面對一些大清朝自認為比自己弱的國家。1886年7月,為了震懾西方國家,展示大清朝的強大實力,李鴻章派遣丁汝昌率領"定遠"、"鎮遠"、"濟遠"、"威遠"、"超勇"、"揚威"六艘海軍艦隊在黃海區域進行軍事演習。
  • 定遠艦33釐米鐵甲出水,印證北洋水師戰敗真因,炮彈不足是誤傳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不期而遇,甲午大海戰爆發。5小時後,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以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的代價退出了戰鬥。
  • 140年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啟動修繕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我國近代工業重要遺存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2008年,濱海新區中央大道海底隧道工程為這一遺址讓道,成為一個具有重要節點意義的事件。打開如今濱海新區的地圖,可以看到中央大道在海河隧道的位置明顯向西作了偏轉。2008年偏轉這290米,是在開工前最後階段作出的一個「艱難決定」。
  • 如果這名英國籍副提督不負氣離職,北洋水師不會全軍覆沒
    由於陸軍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戰,實際上琅威理肩負起北洋海軍日常訓練的全部事宜。他治軍嚴明,辦事勤勉,在艦隊官兵中灌輸英國海軍的條令,風紀嚴肅。琅威理對北洋海軍的操練傾注了大量心血,表現出很強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認為:「洋員之在水師最得實益者,琅總查為第一」。此時的北洋海軍是亞洲第一強大的海軍,在世界上也能排在前五名,可謂是兵強馬壯。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沉沒戰艦致遠艦將重建(圖)
    那個時代,離我們並不遠,雖然所有的戰艦都已經煙消雲散,但北洋水師的各大艦,從救生圈到機關炮,居然幾乎都有遺物留下。北洋水師時代修建的鐵碼頭,至今仍在使用。可是,很少有人注意過它們,造就了他們的神秘感。在中國,在日本,很多北洋水師的遺物湮沒在佛寺、神社、墓地,已經幾乎不為人知。
  • 北洋水師墓竣工 清政府出資興建屬於中國政府飛地
    經過兩年多施工,位於英國東北部紐卡斯爾市的北洋水師水兵墓14日正式修繕完畢。這是水兵墓自1911年重修以來的首次修繕。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派北洋水師官兵到英國紐卡斯爾市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廠接收4艘巡洋艦,分別是致遠、靖遠、超勇、揚威艦。參與接艦任務的5名水兵袁培福、顧世忠、陳受富、陳成魁、連金源在英期間因病客死他鄉,葬在了紐卡斯爾市聖約翰墓園。
  • 北洋水師軍歌,消失了120年的中國海軍軍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第壹論壇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重現失傳百年的北洋水師軍歌:「寶祚延庥萬國歡,景星拱極五雲端。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四句話,28個字,就是120年前北洋海軍將士們傳唱的軍歌再次現世。
  • 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軍陣亡4萬人,那日軍傷亡多少?
    導語: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軍陣亡4萬人,那日軍傷亡多少?清朝末期,英國用大炮轟開了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大門。當時的清政府為了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開啟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清政府的實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後來甚至擁有強大的北洋水師,當時幾乎可以說是亞洲最強海軍。
  • 133年前醇親王大閱北洋水師
    另一張關於長龍船的照片刊登於1930年代的北洋畫報,註明攝影者是當時跟隨醇親王巡視的梁時泰。  16日下午,醇親王一行到達天津,入住海光寺行轅,接見直隸文武官員。  海光寺原是津門名剎,1858年《天津條約》在此籤訂。1900年毀於八國聯軍炮火。1930年代的《北洋畫報》上,刊登了當時梁時泰拍攝的海光寺照片。  17日,醇親王在海光寺會見各國駐津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