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總結 | 這是你熟悉的漢語嗎?——從漢語的形音義說起

2021-02-19 東南大學生醫學院

百年前

一葉小舟在歷史長河中激起紅色的波浪

千年前

一桿毛筆在歲月捲軸上寫下墨色的筆畫

黨的領導讓中國不斷奮進

漢字的傳承讓我們牢記使命

11月17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朱樂川教授。他為我們帶來了「這是你熟悉的漢語嗎?——從漢語的形音義說起」講座,以平易幽默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例子為我們講述了司空見慣的漢字背後的故事。

屠呦呦先生是我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她利用青蒿研製的抗瘧疾新藥對於世界人民作出了莫大的貢獻。而她最早是從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得到了啟發。

《肘後備急方》中《治寒熱諸瘧方》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先生正是受這句話啟發,提煉出了青蒿素用於對抗瘧疾。

但是也正因為對古漢語不夠了解,所以他們在科研路上走了一些彎路。提取青蒿素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提純,但是屠呦呦團隊在傳統煎煮後並未發現有效成分。

原來,問題在於他們對「漬」的意思有所誤解。《玉篇·水部》中這樣解釋「漬」——「漬,浸也。」所以在提純青蒿素時,應當避免高溫,如果使用煎煮的方法,就會破壞有效成分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出自我們熟知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但你是否知道此句中的「唧唧」是指什麼聲音呢?

1、機杼聲

2、嘆息聲

3、蟲鳴聲

根據《黃侃論學雜著》,許多現在讀作j、q、z的聲母,在上古時讀作z、c、s,所以「唧」的聲母j在上古時讀作「嘖」的聲母z。所以,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一樣,「唧唧復唧唧」中的「唧」指的是人的嘆息聲。

朱教授也從方言的角度解釋了一些漢字的形音義現象。例如上古漢語中沒有f與v的音,它們讀作b、p、m。而我們如今還能在一些形聲字與方言中見到這樣的現象。

形聲字:

非(f)——輩(b)、排(p)

奉(f)——捧(p)、棒(b)

方言:

無(v)——冇(m)

房(f)——[pɔŋ]/[paŋ](廈門)、[puŋ](福州)

肥(f)——[pui](廈門)、[pi]/[puei](福州)

而古漢語中的語音文字的影響也體現在其他漢文化圈國家的語言文字中,例如日語中的「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的羅馬音為「daijyoubu」,「夫」發成了「bu」的音。

漢字之美不僅在音,也在它的形。朱教授結合他為外國留學生講授漢字時遇到的故事為大家生動地講解了漢字的形之美。

初學漢字的留學生常常不小心將「看」字的下半部分錯寫為「日」字。而實際上,「看」本是由「手」和「目」組成的,表示將手放於額頭處遮眼瞧望。將形與義結合,正是漢字的美妙之處。

講座末尾,朱教授也針對同學們的提問進行了細心的解答,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漢字的精妙與美麗。

漢字是漢語的載體,它轉寫漢語口語、超越方言,使漢語免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兩種體系。因為口頭語言有兩個要素——音和義,記錄語言的文字,只能從中選一作為構形的依據。所以,文字形體直接顯示的信息只能或是語義、或是語音。

漢字根據兩分法原則,屬於表意文字體系。漢字構形的最大特點是它根據漢語中與之相應的某個詞的意義構形,因此,漢語總是攜帶著可供分析的意義信息。

我們使用的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我們每天演繹著的文化,都是無數前人智慧與情感的結晶。了解漢字,追溯歷史,牢記使命,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主辦單位】

生醫學院研究生會

文案&排版&封面 | 劉佳歡

圖片 | 劉佳歡&網絡

責編 | 劉夢辰

審核 | 周海函

相關焦點

  • 功夫漢語|你不了解的商務漢語
    國際漢語教師多為非商務專業出身,對有關商務專業用語並不完全熟悉,需要把握好商務漢語的特點,提高商務漢語的教學水平。針對商務專業用語,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加強教師自身經貿知識的學習。 要上好商務漢語課,只具備教普通漢語課的理論、經驗和方法是不夠的,教師必須進行充電,系統掌握經貿方面的基本知識。
  • 我為什麼贊成「字本位」漢語觀 ——兼論組合漢語教學法
    漢字和漢語「難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難以提高,是漢字和漢語固有的特點決定的,還是教學法有問題?如果認為是漢字和漢語固有的特點決定的,我們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或者只能繼續等著外國人創造出新的教學法。問題是:大家都甘心在原地踏步嗎?都願意繼續等待嗎?如果認為是教學法有問題,那麼,問題究竟在哪裡?是不是真的有一種跟目的語的特點無關而普遍適用的語言教學法?是不是需要根據漢語的特點創造漢語教學法?
  • 每天都在說漢語的你,了解漢語的讀音嗎?
    我們都是中國人,每天都在說漢語,漢語言是我們共同的母語。不論是方言還是普通話,我們已經習慣去使用它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是你了解漢語的讀音嗎?這篇文章中我們進行簡單的現代漢語讀音文化介紹。通過上述簡單概括後,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漢語讀音有什麼規範。
  • 他不熟悉漢語,反而翻譯漢語詩還拿了獎
    活動現場「一個詩人必須要和自己的童年一起工作」「一個人連中文都不會說,他怎麼能翻譯漢語詩呢?」2014年,當詩人張杰把最初的文本通過田海燕交到西思翎的手中時,西思翎也這樣問自己。這個熱愛詩歌與翻譯、掌握了荷蘭語、法語與英語的中年人,在此時遇到了他的「最後挑戰」。
  • 漢語到底有多難學?美國教授:外國人的漢語試卷,中國人會做嗎?
    上古漢語是現代漢語的最初起源,夏商周時期到晉朝(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420年)這段時間的漢語,都可以納入上古漢語的範疇。 《禮記·王制》記載,周朝分封800諸侯,中原大地諸侯國林立的時代,「五方之民,言語不通。」不過到了現代漢語階段,大家基本都已經習慣了普通話與方言並存、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模式。
  • 漢語語法教學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
    1.3.2 本體、教學、習得的層面對應如果遵循發生學路徑,廣義語法教學包括三個層面(語義、句法、語用)、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從語義到句法,這是語言形式的生成過程,在語法教學環節中體現為語法的引導與展示;第二個過程是從句法到語用,這是交際功能的達成過程,在語法教學環節中體現為由機械到自由進而對語言創造性使用的各類練習、活動和課堂任務。
  • 對外漢語語法如何教學,漢語之家能相信嗎?
    原標題:對外漢語語法如何教學,漢語之家能相信嗎?語法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也是重點,很多老師會採用翻譯的方法進行講解,其實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並不提倡這樣的做法,解釋語法點通常可從形式、意義、功能三方面去考慮,再配合語境的訓練,國外人士就基本可以掌握了。
  • 用葉聖陶學漢語:學好漢語不難,所以要抓住這三個重點
    真的是這樣嗎?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漢語是人類語言的重要工具,是人類語言的基礎,學好漢語是非常重要的。在所有學科中,漢語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的漢語知識、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必要的語法知識,才能學習其他學科。
  • 【功夫漢語】做對外漢語教師賺錢嗎?最全解析國際漢語教師就業前景!
    有人認為它只是個曇花一現的崗位,不適合長期發展;也有人認為,這是個收入偏高,就業廣闊的職業。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關於這個職業的工資待遇以及就業空間。近年來,「漢語熱」的頻頻升溫,從而衍生出國際漢語教師的崗位,學習中文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但實際上國際漢語教師在市場上的整體需求情況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
  • 讓蔣昌建和你聊聊「外國人講漢語」這件事兒
    2、去年的「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也是由您擔任主考官,那您覺得這一次的「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和以往有什麼不同?您對今年的賽制有什麼看法?      參賽人數更多,參賽地域更廣,參賽選手來源更豐富,參賽選手的漢語知識更為豐富。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而且到今天,漢語拼音的應用已經有了更加廣闊的領域。正像我們剛才講的,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很多漢字輸入的辦法都是採用漢語拼音。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50年以來,我們的拼音教學的經驗總結,以及如何更加重視漢語拼音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可能是值得我們現在進行認真總結的。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也是很多群眾意見比較大的一個地方。
  • 對外漢語教學你有幾成把握?---毛箭(武漢國際漢教特聘講師)
    選擇對外漢語的初衷或目的;2.淺談該如何做對外漢語教學;3.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障礙;4.在對外漢語大軍中你能站在那裡?5.漢語難學的語言認知誤區:一年半、三年。3.拼音識字的誤區;4.外因說的誤區:家長輕視、學生厭學、缺乏時間。5.現代漢語教學法的誤區:形音義三要素。(PinYin No Chinese!)
  • 對外漢語教學分享之低齡段漢語課堂活動
    你是誰?」「你叫什麼名字?」(可以用孩子的母語,儘快認識孩子。注意:可以在和孩子熟悉後,再重新玩這個遊戲。用中文來進行!這個遊戲應該是一段時間後,孩子開始說比較完整的中文句子後再進行。)2、 玩偶遊戲。用玩偶和孩子對話。可以請孩子選擇他/她喜歡的玩偶,然後老師孩子一人一個,開始對話。(第一次課上,可以用這個方法了解孩子。
  • 漢語3000年——從油印稿遺珍張世祿《漢語史講義》整理出版說起
    在廣泛徵集其遺稿的過程中,意外從張先生教過的學生手中,發現了他上世紀50-60年代漢語史教材4種油印稿,計100多萬字。筆者從中整理出70萬字的漢語史講義。近日,這一成果——張世祿《漢語史講義》(上下冊)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這是繼王力先生《漢語史稿》出版後,我國語言史研究的標誌性創穫。作為張世祿先生指導的最後一名博士生,我為《漢語史講義》拂去歷史塵灰,以嶄新的面貌問世而激動不已。
  • 漢語3000年:從油印稿遺珍張世祿《漢語史講義》整理出版說起
    在廣泛徵集其遺稿的過程中,意外從張先生教過的學生手中,發現了他上世紀50-60年代漢語史教材4種油印稿,計100多萬字。筆者從中整理出70萬字的漢語史講義。近日,這一成果——張世祿《漢語史講義》(上下冊)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這是繼王力先生《漢語史稿》出版後,我國語言史研究的標誌性創穫。作為張世祿先生指導的最後一名博士生,我為《漢語史講義》拂去歷史塵灰,以嶄新的面貌問世而激動不已。
  • 對外漢語真的很熱嗎?告訴你一個你不了解的對外漢語!
    但是作為一名不太資深,但是卻也在對外漢語行業從業七八年的外漢人我,看到這些劇情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what? 這是認真的嗎?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對外漢語吧!對外漢語,就是教外國人漢語的專業。本科研究生專業都是對外漢語專業,但是如果你問我當初為什麼選這個專業,我真的只能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填志願的時候我根本對這個專業沒有任何認識了解。但是既然選了,就還是認真學吧,一條道走到黑!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詞語教學活動(教學案例)
    詞語教學活動(一)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事先將本課的部分生詞做成詞卡。我請一個學生到我這裡隨機抽一張卡片並把詞語表演給大家,讓其他學生猜猜是哪個生詞。因為學生最初的學習經歷不盡相同,所以漢語水平並不十分均等,所掌握的詞彙也有差別。我之前是按照生詞表講解生詞,這樣講了兩次以後,我發現有些詞彙大多數學生已經學過了,於是我嘗試了另一種生詞教學方法。我把所有的生詞都用了較大的字號列印在A4紙上,然後把A4紙都貼在黑板上。我先讓學生來找找自己認識的詞語,並加以解釋,給出例句。經學生解釋後,如果大家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進行講解。
  • 除了a、b、c、d,你對漢語拼音還知道多少?
    說起漢語拼音你第一反應會聯想到什麼?之所以談及這個話題,還需從幾日前我無意中觀看到的一個搞笑視頻說起。視頻題名為「喬峰,你身上的狼頭刺青,便是你是契丹人的鐵證」配圖如下:(大家可以先娛樂一下!)其實漢語拼音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好比是一位被我們拋棄的朋友、一位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這位朋友我們在小時候隨時會想到它,但後來它卻慢慢淡出我們的視野;這位陌生人在你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但我們卻視而不見。
  • 我的加拿大漢語教學之旅
    在工作方面,他們會悉心教導經驗不足的我們,在教學方面告訴我們「教無常法」,活動組織方面提醒我們做事情要有章法。工作之餘,兩位院長會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裡聚餐,尤其是春節期間的聚餐不僅讓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們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慶氛圍,還感受到了來自家的溫暖。行政助理丹姐是孔院這個大家庭的知心姐姐。
  • 杜氏清玄:淺談越南的漢語教育及漢語傳播現狀
    與清玄老師的相識得益於我這畢業一年來在河內國家大學下屬外國語大學的工作經歷。我的家鄉就在中越邊境,同時作為歸僑子女,且出身國際文化交流、國際傳播專業,我一直渴望了解這個熟悉卻也陌生的國家。感謝語合中心及母校給予我的機會,這一年的工作讓我遇見了許多陽光又努力的學生們,結交到了可親可貴的師友,這些都將成為我人生中的寶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