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神話當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慣常又奇怪的現象,那便是道教神仙與佛教羅漢菩薩在日常行止修煉時有很大區別,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兩者盤坐的物品不同,道教神仙打坐修行一般都是坐在蒲團上,或者直接就地打坐;而佛教羅漢菩薩則都是坐在蓮花座之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關於佛教子弟都喜以蓮花為座,有這樣一個說法,傳說在佛祖誕生之時,淨飯宮的水池裡開滿了蓮花,蓮香四溢,韻染華庭,佛祖母親摩耶夫人渾身被金光籠罩,一身梵音字金光中蕩漾開來,佛祖乘坐蓮臺而出。此後,佛祖每次與弟子們講佛都是以乘坐蓮臺之姿進行,每當講到精妙處便有蓮香飄然,佛祖的座下的蓮臺也會發出金色光華,弟子們受蓮香金光的感染,有醍醐灌頂之感。
比起佛祖乘蓮而生,還有一種說法相對科學一些,因為夏天的天氣太過炎熱,佛教徒打坐時受炙熱環境幹擾難以入定,便會選擇在水邊樹下打坐,而夏天的水中剛好有蓮花開放,觀望著這些碧葉淨花,僧人能更快的入定,因此佛教徒便以蓮花的形態製作成臺座,這樣一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心有蓮花而自得清淨無欲。
除此之外,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與佛教的超脫凡俗、清靜無欲的精神相契合,所以蓮花在佛教當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相當於聖花。
包括佛祖在內的羅漢、菩薩等,基本都是以盤坐蓮臺的形象出現的,而且這些佛教神仙出行時也大都是站在蓮臺之上,包括他們的法器及一些飾品也都是蓮花形態或是鐫刻附著蓮花。
相比於佛教乘坐蓮臺的清高靜華形象,道教神仙在打坐修行時則顯得有些落魄,大部分道教神仙的盤坐物都是蒲團,或者是石面、地面,這不由會讓人覺得道教的神仙都很俗氣,而佛教的看起來很高貴。
其實道教神仙之所以以蒲團打坐是遵循了習慣而已,因為大部分神仙在成仙之前都是凡人,凡人在追求仙道之時要摒棄物慾,因此便用最貧賤的乾草編織成蒲團打坐修煉,這也叫上感天道,下接地氣,有助於修煉成仙。而且長時間的打坐身體容易僵麻,乾草編織的蒲團柔軟舒適,不會影響身體的血液流通,這也說明了道教講究養生煉體的思想。
不過道教神仙雖然打坐的時候用的是蒲團,但在出行的時候卻不會這麼落魄,畢竟神仙也是要顧忌形象的,所以在大部分神話當中,道教神仙出行都是乘雲駕霧,彰顯出一派逍遙縹緲的天人之姿,令世上凡人驚鴻一瞥間羨慕不已,不過仙人有仙人的煩惱,畢竟當初追求逍遙長生時的思想就是一種欲望和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