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學數學題引發的「紛爭」 產科醫生給出解答

2020-12-19 央視網

一道小學數學題引發的「紛爭」 產科醫生給出解答

原標題:

  這道題目,是一位在杭州某高校當老師的爸爸發在朋友圈的,是他上一年級的兒子嘟嘟的課堂作業。

  題目是:今年小天10歲,哥哥的年齡比他大得多,哥哥可能是多少歲?答案有四個:60歲;18歲;12歲;9歲。嘟嘟小朋友選了60歲,卻被判錯。

  儘管嘟爸嘟媽都是大學老師,但兩人仔細看了這道題,均表示無法理解。既然「大得多」,就該選60歲。「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第二項,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跟兒子解釋,為什麼必須要選18歲。」嘟爸在朋友圈說。

  記者做了個入班調查

  三分之一小朋友選了「60歲」

  錢報記者查了下,這道題出自人教版一年級數學的配套課堂作業本,再正規不過了。

  我們到杭州兩所小學做了個入班調查,對於這道題目,68個小朋友有21人得出了和嘟嘟一樣的答案,都認為哥哥可能是60歲。

  實際上,我們問了不少小學數學老師,他們都認同18歲這個答案。

  杭州天成教育集團一年級數學老師程豔娟,最近也在作業本上批到了這個題目。「班上很多同學選60歲,因為他們關注到了『大得多』這三個字,但孩子們忽略了『哥哥』這個限制。」她說,「這道題的本意是考察學生對『大得多』這個詞的理解,還要學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在做調查時,我們問那些選60歲的同學,「哥哥一般是都是幾歲?」許多孩子立即就反應過來:「60歲應該是爺爺的年齡,不是哥哥的年齡。」

  到底大多少才是「大得多」

  老師們是這樣解答的

  程豔娟老師說:「如果單從『大得多』三個字來理解,選60歲也可以,因為60確實比10歲大得多。但這個題還涉及到實際生活——哥哥的年齡。」

  杭州市一所公辦小學的數學老師王老師解釋說,這是一道比大小的題目,但是和具體的大小不同,它考查的是一年級學生對日常生活場景中一些常用的模糊概念的理解,如「大得多」,「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等等。

  「像這樣『大得多』、『小得多』的概念,相對範圍比模糊寬泛,必須結合題目的具體情況和選項對比來解答。像這道題如果只看到『大得多』,那麼我也會選60歲,但是題目中明確點出了『哥哥』,那就應該選18歲。」這位老師說。

  排除掉60歲以後,為什麼18和10相差8歲,在題目裡就算是「大得多」呢?程豔娟老師是這樣解釋的:「10歲的小朋友,大概讀四年級,18歲應該讀高三了。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一個高三的學生和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確實更適合用『大得多』這個詞。」

  凡事就怕較真

  家長質疑「標準答案」

  對於老師的解釋,不少家長卻不認同。

  前文中提到的嘟爸就說,「按邏輯選18歲是沒錯,但出題人低估了現代科技。喬治·默多克的大兒子1958年出生,最小的女兒2003年出生,所以60歲也不算錯啊。」

  另一位一年級孩子的爸爸堅持認為選60歲沒錯,因為題幹中的「大得多」才是考察目的,畢竟只是一年級,如果從生理上的可能性來考察,有些難為孩子了。

  這位父親說,「我家孩子做過很多這類型的題目,讓他選他一定會選18歲,但是選60歲也不該算錯。因為在孩子的思維裡,哥哥為什麼不能比弟弟大60歲呢?」現在獨生子女多,在小朋友心目中,哥哥未必就只能是自己父母親生,碰到年齡差距很大但卻是同一輩份的,父母一般也會教他叫「哥哥」。

  還有位父親說,「如果我家孩子選擇了60歲,我不會認為他是錯的,反而會鼓勵他。我希望培養他的質疑精神,而不是學著去適應規則,適應標準答案。」

  「升學寶」網友的評論也很犀利

  這種問題沒必要槓

  昨天,錢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推送了這篇報導,網友留言很積極。當然了,大多數網友反對家長這種「鑽牛角尖」的做法,認為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無所適從」。

  網友「並繼哥」:老師解釋得沒錯,就應該按照大多數情況,個例是特殊情況。考察的是學生對生活實際的了解,有些家長就是喜歡較真。

  網友「白迎春」:對於這種題,真沒必要槓。60歲的哥哥畢竟屬於極端情況,當然不能算對。遇到這種題目,好好跟孩子說明一下就行了。

  網友「單單」:我昨天剛跟小朋友探討過這道題,我在60和18之間猶豫,小朋友覺得應該是18,還說哪有60歲的哥哥,大人看得多了反而想得複雜了。

  網友「夢之船」:我覺得這道題目出得很好啊!就算60和18都對,也應該以18為準確,因為60就是大「非常非常多」而不是「很多」了。家長可以在常理下的答案之外,再適時地和孩子討論一些知識,比如如果哥哥真的比弟弟大60歲,有幾種可能?而不是揪著這種極少數的「老兄少弟」不放,何苦呢!

  我們問了產科醫生

  醫生給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抱著刨根問底的精神,我們查了不少資料,發現兄弟姐妹年齡相差懸殊的案例並不少見,而且在古代更為常見。

  澳門賭王何鴻燊先後娶了4位太太,生了17名子女。1999年第17位孩子何超欣出世時,何先生已經78歲高齡,子女年齡最大相差52歲;

  2016年12月9日,73歲的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第八次當爸爸,此前他已經有了7個孩子,子女年齡最大相差46歲……

  不過,按照醫療界科學的說法,親兄弟會出現幾十歲的年齡差,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同父異母;另一種是贈卵。男性的自然生育可能性是一直到老都存在的,女性雖然在更年期以後就不太會有生育能力,但是通過贈卵的方式,也有機會孕育寶寶。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六科主任韓秀君說,在2016年,省婦保也有一位61歲的超高齡產婦藉助試管嬰兒順利受孕,最後通過剖宮產順利產子,這位產婦的丈夫也是差不多的年齡。

  「年齡在35歲以上的產婦,通常被稱為高齡產婦。一般來說,年齡越大,自然懷孕的概率越低,孕期風險也會越大。但是受年齡限制無法生育這樣的說法也不對,因為還可以通過輔助生殖技術來實現。比如那位61歲的產婦,年紀已經到更年期以後,仍能通過試管嬰兒受孕成功。」但從醫生優生優育的角度看,韓主任認為,這道一年級數學題較為合適的選項應該是12歲。

  「因為2~3年的間隔後再生二胎,最適合產婦休養生息,也可以讓家庭在養育孩子上更有精力,所以哥哥和小天的年齡差最好在兩三歲左右。」韓主任說。(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陳宏程 戴欣怡)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驚動了產科醫生!弟弟10歲,哥哥可能是幾歲
    這道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驚動了產科醫生!弟弟10歲,哥哥可能是幾歲近日,一道小學一年級小朋友做的數學題,刷爆朋友圈。是什麼樣的數學題,讓家長沒辦法給出答案,不得不發朋友圈求助呢?◆老師給出「正確答案」認為學生忽略了「哥哥」據說,老師認為正確答案應該是「18歲」,因為「60歲」顯然不合常理,像是到了當爺爺的年齡。對於這個題目的所謂「正確答案」,老師是這樣解釋的:孩子們都關注到了「大得多」這個詞,但很多孩子卻忽略了「哥哥」這個詞。
  • 一道小學數學題,不用勾股定理,怎麼用小學數學知識解答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關注作者,和老師一起學數學。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發了一道小學數學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大家獻計獻策,找出來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收穫了很多。下面再出一道小學數學題,供小學生們學習,供小學生家長們參考,拋磚引玉,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解法。三角形ABC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單位:釐米)正方形ACDE的面積是80平方釐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積。看到這道題,只要上過初中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勾股定理來解答吧。
  • 一道小學簡單數學題,一群老師竟給出6個答案,網友:哪個正確?
    友友們,你見過一個學歷很高的人,做不對一道小學數學題嗎?你見過一群學歷高的人,做不對一道小學數學題嗎?你見過一群學歷高的老師,做不對一道小學數學題嗎?現實中還真有這樣一群老師!上午時分,挖挖機還蜷在被窩中,慢不經心地刷著朋友圈,爬各大朋友群高高的「消息樓」。
  • 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難度係數五星
    這是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一道多個圖形面積的綜合圖形題型,涉及正方形、圓(半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依照圖形通過補畫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這樣這個正方形的圖形裡面就可以看出有四個半圖、四個小的三角形。
  •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計算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難倒眾多「高學歷」網友
    如今,隨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於數學的教學也更加的靈活,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了,許多小學生的數學題都令眾人直呼「太難!」。 近日,一道4年級的小學數學題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許多嘗試解答的網友紛紛「敗北」,也有網友解答出來卻遭到了大量的質疑,引發爭議。
  • 小學數學題再次「難出天際」,11-4=7?這道數學題竟折騰出歧義!
    教育一直是熱度不減的話題,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育模式也一直在改變、進步,但也有走著走著就走進了「岔路」的奇葩,這不,最近一道小學數學題又再次引發爭議,原來引發大家熱議的這道數學題「違背」了數學計算,因為大家熟知的20以內的加減竟不適用於小學?
  • 一道小學六年級數學題,中學老師幾天幾夜做不出來,問題出在哪?
    文|冷絲欄目|絲說小學教育一道求面積的數學題出現在小學六年級的練習冊裡,這道題目是安排在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圓的面積計算後而設計的,題目是求陰影部分計算。一道求面積的題目難道學生和老師,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簡單描述,這道題就是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裡面有兩個面積相同的扇形和一個半圓圍成,最後要計算這三個圖形重疊部分的面積。類似的題目,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也不陌生,看起來還是挺簡單的,但是,憑藉過去的做題經驗,做起來還真不容易!
  • 一道小學6年級上冊數學題的解法
    小學6年級上冊的一道數學題。將一個圓的豎直直徑向右移動3釐米,水平直徑向上移動2釐米,這兩條線將圓分成四份,陰影面積比空白部分面積相差多少平方釐米?把圖放大見下:網上也有5花8門的答案,但沒用一個給出完整的分析過程
  • 一道小學數學題引發的人生觀思考|老戚外傳
    「有一道數學題,我輔導孩子做的,但老師給打了叉叉,紅紅的,刺目的叉叉,一直在我的心頭,怎麼趕也趕不走。戚哥,要麼你給看看,我到底錯在了哪裡?」L像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珍重地對戚相元說。這是一道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但戚相元沒有給戚怪輔導過這道題。有三種可能:一是戚怪自己獨立完成了這道題,二是侯菊輔導戚怪完成了這道題,三是戚特輔導戚怪完成了這道題。無論如何,戚相元沒有輔導過這道題,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道題。「你怎麼做?」L問。
  • 小學二年級兩道數學題引發爭議,老師改錯了?
    在論壇上看到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題目非常簡單,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一道小學的數學題,居然引發了網友的爭議,並為此吵成了一團,先來看看原題吧!這道數學題非常簡單,買4架飛機需要多少元?是一道求總價的數學題,告訴了單價和數量兩個條件,只需要用乘法計算就可以得到答案。但是,這名二年級同學的答案分明是對的:4乘8等於32,沒有任何錯誤,而老師呢,卻給打了個錯號,再看看學生所改正的,我們總算知道了,老師打錯的原因,是因為該學生把兩個乘數寫反了位置,被乘數應該是單價,而乘數應該是個數,所以4要寫到後面。
  • 一道數學題 怎麼讓全世界都瘋了?
    「謝麗爾的生日」讓西方網民討論不休,紐約時報、BBC等百餘知名媒體跟進報導,而這不過是一道考新加坡15歲學生的數學題。風靡世界的數學題新加坡媒體人江堅文肯定沒想到,自己的「隨手拍」會讓全世界媒體撓頭。
  • ,新加坡又出了一道難倒全世界的數學題~
    通心粉們,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幾天萬事通給大家分享的一道新加坡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你們有沒有解答出來呢?
  • 小學數學題「誰跑得快」難倒眾家長 有人戲謔CPI跑得最快
    小學二年級寒假作業上的一道題目,難倒了合肥市民朱先生。他上網求助時,網友紛紛支招,有人給出答案「CPI跑得最快」。這樣的題目很雷人眼看快開學了,市民朱先生在幫兒子檢查作業時遭遇尷尬,這道空著的數學題讓他這個家長費盡腦汁也解答不了。小學生的題目連家長也做不出,這讓朱先生感到「很無語」。
  • 這6道小學數學題很燒腦筋,大學生照樣被難倒,全部答對的是天才
    ,因為這些數據提示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幫助到我們,然後只要會用熟練巧妙地套用各種公式,這樣子題目就會容易地解答出來,而小學生們不同,他們雖然還沒有被真正的培養成刷題高手,但是他們卻有著天馬行空的思想和活躍的思維能力,解答起問題來,甚至可以超越很多大人,不信,就一起來做做這6道小學生的數學題,據說這些數學題,就連大學生也是束手無策,看看你能做對幾題呢?
  • 一道小學二年級數學題 難倒支教大學生
    山區小孩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竟難倒了前來支教的大學生。最後,頗有生活經驗的小學生打敗了滿身書卷氣的大學生。近日,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赴鹹寧市通山縣九宮山鎮橫石潭社區開展支教活動。當地小學二年級學生周文杰向支教大學生請教暑假作業中的一道數學題:「有兩漁夫釣魚,甲漁夫釣了4條,乙漁夫釣了5條,他們和一個過路人每人吃了3條魚,過路人給了9塊錢,求甲乙漁夫該怎麼分這筆錢?」「我覺得應該是按4:5的比例分錢。」「我怎麼覺得是按1:2呢?」幾個大學生給出了不同答案,有的還用複雜的方程式來解題。「你的方法超出小學二年級知識範圍,我覺得還是應按兩漁夫所釣之魚比例來分。」
  • 又一道國外小學數學題,讓無數網友算崩潰了...
    這是一道國外小學數學題,已讓無數家長崩潰...「海岸上有三座燈塔,第一個燈塔亮3秒,暗3秒;第二個燈塔亮4秒,暗4秒;第三個燈塔亮5秒,暗5秒。三座燈塔同時開始工作,那麼,何時三座燈塔同時亮起來?何時三座燈塔同時熄滅?」
  • 一道小學數學題,家長和老師又吵翻了
    近日,一道小學數學題在家長群裡引發熱議,題目看著很簡單,大家卻有不同的答案。這事發生在大連的一個小學家長群裡,到底是怎樣的一道題呢?這一數學題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認為答案是2的人和認為是0.5的人都各持己見。更有網友提出質疑,覺得這道題出題缺乏嚴謹性。
  • 一道小學數學題,有兩個坑人的「陷阱」?
    這是一道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期終考試題,曾經在網上非常的火。題目:樂器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 )。此題目與數學題的概念不符。詞典中可以得知,所謂數學題是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的概念。由此,該題不屬於數學題範疇。
  • 大學在校生,被一道二年級數學題「團滅」,有會做的嗎
    今天逛論壇,看到一個帖子,特別有趣,如下:帖子的內容是,大三宿舍所有同學,遇到了一道小學數學題,竟然「全軍覆沒」。因為,沒有一個人,能用小學數學的方法,正確解答出這道題目。一道什麼樣的數學題呢?其實,這是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是小學生在學完所有乘法口訣後,出現的應用題。難嗎?當然不難!只不過,大學生們會用的方法,都是解方程之類,確實,他們不會淺顯地用一種適合小學生的方法去解答。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這種感受吧!在給孩子輔導數學題時,經常是自己會做,使用方程式的方法,三下五除二就解答出來了。
  • 這5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一片大學生,小學生卻直言「小菜一碟」!
    但是相關的題目具有一定的難度,以至於很多大學生都解答不出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個假大學!這5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一片大學生,小學生卻直言「小菜一碟」!第一道小學數學題這道數學題目在小學的試卷中經常都會出現,大部分都是出現在練習冊或者試卷的結果,這種類型的題目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很簡單,但是很多人看到這道題目都不得不為為自己捏一把冷汗,想破了腦袋也做不出來,你們能解答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