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楚藩三大案,嘉靖年間的楚世子弒父鞭屍案

2020-12-20 百家號

朱元璋建立大明,長子朱標為太子,其他分封二十三位皇子為藩王,傳至嘉靖年間楚王一系開始迭出大案,楚藩三大案由此而生,從嘉靖年間到萬曆朝共有:楚世子弒父案,偽楚王案,劫槓案,

朱元璋為楚藩定下的姓名世係為「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第一任藩王是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傳位於長子莊王朱孟烷、憲王朱季堄、康王朱季埱、靖王朱均鈋、端王朱榮戒【戒字加三點水】 ,嘉靖十五年(1536年),端王病逝傳位長子朱顯榕,

這位新楚王為人暴虐,貪而好色,身邊太監宮女犯小錯經常被鞭打甚至被殺,王府長史內官也經常被其責打,讓王府裡的人恨得牙根痒痒,而王府裡內寵頗多,他還經常派人找美人,送進王宮,有其父必有其子,世子朱英燿和父親趣味相投,也是見色如命,對世子府內的宮人玩弄夠了,又相中了父親的宮人方三兒,方三兒已經侍奉過楚王朱顯榕,在名義上算得上世子朱英燿的庶母,但賊膽包天的朱英燿讓其手下親信樊鸞、陶元兒、吳麼兒、通知內使張鑑、門婆姚氏等人將方三兒誘至緝熙堂,然後逼奸方三兒,不久方三兒還懷了孕,此事被朱英燿的生母王妃吳氏知道了,氣的她是頭昏眼花,子奸父妾,大繆人倫,方三兒平時就狐媚楚王,她一怒之下告了自己的兒子和方三兒,楚王朱顯榕大怒,杖殺陶元兒、吳麼兒,幽禁了方三兒,並把世子朱英燿重重的責打了一頓,

朱英燿擔心被廢去世子之位,開始由怨生恨,轉過了年嘉靖二十三年端午佳節,楚王和宗室全來湖邊觀看賽龍舟,世子朱英燿又趁此機會看上了人群中的妓女宋么兒,並把宋么兒召喚到別亭陪酒言歡,這宋么兒看攀上了楚世子這棵大樹自然是極盡能事侍奉朱英燿,甚得其歡心,兩人是郎情妾意難捨難分,但朱英燿知道要是把妓女納入王宮,父王肯定不答應,所以端午之會後,兩人偷會了幾次,越發覺得離不不開宋么兒,主憂臣死,王府吏劉金曾被楚王治罪重罰,他看到世子喜歡這個青樓女子,便趁王妃吳氏帶朱英燿去探望外祖父病情的機會將宋么兒迎到自己家,然後又安排世子來自己家裡讓他們兩人聚首,他自己看門成了水滸裡的王婆,不久朱英燿又偷偷把宋么兒帶進了王府,正式收入宮中,但這種醜事又怎麼能瞞得住,不久楚王朱顯榕就知道世子納妓女入宮,他命人將宋么兒縊死,又把劉金一頓暴打,叫來世子朱英燿,又是一頓毒打,並威脅說,如果再有過失就廢其楚世子之位,立其弟朱英火僉,本來就擔心地位不保讓朱英燿動了先下手為強的念頭,這時受了責打的劉金與府裡幾位受過楚王責罰的徐景榮、會金等人歃血為盟要弄死楚王,保世子登位,

朱英燿和手下密謀在元宵節宴請楚王,用毒酒鴆殺如果不行再讓他們幾位心腹出來撲殺自己的父王,計謀已定,轉眼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日,在世子朱英燿的緝熙堂中張燈設酒宴,慶祝元宵,邀請父親前來。楚王朱顯榕帶著幼弟武岡王朱顯槐一同前往,朱顯槐被另行安排在西室,其他隨從朱恩、周廷瑞等五人則被安排在別室飲酒吃飯。世子請自己父親吃飯,眾隨從當然不會懷疑,隨後劉金等人將王府後宮諸所往來之門落閂上鎖。宴席開始,朱英燿準備好毒酒準備進獻,但這時楚王朱顯榕因為飯菜口味不佳發了脾氣,命人傳廚師上堂責問,朱英燿一看鴆殺未果,乾脆摔杯為號,埋伏在後堂的周瘦兒、曹良輔、夏臘兒,劉金等人衝了出來,謝六用銅瓜猛砸朱顯榕的頭部,楚王當場斃命,隨侍楚王左右的太監等人嚇得鬼哭狼嚎,拼命往外跑,在別室吃酒的朱顯槐和隨從朱恩、周廷瑞等人聞訊前來救駕,早被埋伏好的世子隨從孫保等人打傷,他們拼死逃出告變,朱恩命人緊閉王府內宮大門,命人死守,又派人去武昌巡撫處報告楚藩世子篡逆弒父,

朱英燿殺死父王,還拿來鞭子對其父鞭屍,以報當日被責打之仇,然後命人放了宮人方三兒,又奏報朝廷說楚王朱顯榕中風而死,但他知道消息已經走漏,他逼迫叔父崇陽王朱顯休還有楚王宮內的的長史上奏其是被府裡小人誣陷,請朝廷還其清白,一時真假難辨,

這時楚藩的通山王朱英炊也上了緊急奏疏,將朱英燿弒父之事說的一清二楚,明世宗遂遣太監及駙馬鄔景和、侍郎喻茂等人赴武昌偵訊此事。當年九月,朱英燿被押送至京師伏誅,焚屍揚灰,劉金、謝六兒、孫保兒、徐景榮等人凌遲,孫立、王憲等人棄市,崇陽王朱顯休革祿十分之三,獎慰武岡王朱顯槐白銀五十兩、六年後楚王朱顯榕第三子朱英火僉嗣位,但身體狀況不加的新楚王不久病逝,並留下了楚藩最大的疑案,偽楚王案。

相關焦點

  • 高埔地區在明朝嘉靖年間竟是……
    《海豐縣誌》熙寧年間(1068~1077),據王安石保甲法,海豐設八都保(後簡稱「都」),即興賢都、石塘都、金錫都、楊安都、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龍溪都。
  • 明朝嘉靖年間,嚴黨骨幹嚴世蕃,他為什麼被人們稱為「鬼才」?
    明朝嘉靖年間,被人稱為「鬼才」的嚴世蕃,他到底有多鬼(聰明)?
  • 文臣不一定精通兵法,為何嘉靖年間,明世宗卻要讓文官掌兵?
    就好比明朝名臣「于謙」,其就是以一個文官的身份執掌兵部、以及京師團營等等,且因為在京師保衛戰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從而讓明朝避過了國門被瓦剌攻破的事情。但若要說將「文官掌兵」制度化的時期,卻並不是正統年間,也不是後來的景泰年間,而是明嘉靖年間,是明世宗一手促成的。
  • 張福弒母案:一起普通命案,為何會驚動東廠,讓嘉靖皇帝一錯再錯
    明朝嘉靖年間,一個名叫張柱的老實人被東廠指控殺人,儘管刑罰用遍,嫌疑人也矢口否認,東廠還是在沒有口供和畫押的情況下結案了事。當朝廷官員推翻此案,找出真兇後,嘉靖皇帝為此下了好幾道聖旨,反覆指導案子的審訊方向,引起了朝堂多種勢力的博弈。
  • 既不算暴君,也不算賢君,明朝的轉折點是否在正德與嘉靖?
    如果把明朝分成前後兩個半段的話,那么正德皇帝應該是"中間"的那一個。在所有十六位明朝皇帝中,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好是第十位,數量上雖然中間偏後,但人家前九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正德開始後面六個,就好像不再那麼"循規蹈矩"了,甚至每一個都有點兒"個性飛揚"。
  • 明朝人盡皆知的紅丸案 慘無人道用少女做藥渣
    在明代成化年間。有一個叫做陶仲文的小吏,本來是個芝麻大的倉庫管理員,只因為他給皇宮進獻了一種秘方,滿足了當時明憲宗的需求。
  • 嘉靖朝奇案:一件小案背後,牽動整個大明
    馬背上的人頭戴尖帽、身穿青素色武士服,他們就是明朝最顯赫的偵緝機構——東廠的番役。番役衝入張家,逮走了正在喝粥的張柱的,張柱的母親還未來得及說一句話,也被抓走了。張柱母子為何被抓?原來在今早幾名東廠番役照例巡街時,無意間拐進了張柱家所在的小胡同之中。在胡同的地上,竟然躺著一具女屍。
  • 不務正業的嘉靖皇帝究竟有多可怕!
    也就是說「嘉靖革新」給明朝帶來了一絲中興的跡象。在嘉靖的努力下,舊朝臣以及皇族和勳貴的權勢被極大的進行了打擊限制,使得皇權高度集中。而且「嘉靖革新」但影響還不止一朝,其後的隆慶朝和萬曆朝都受到了「嘉靖革新」的影響。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的大變法實際上從某些層面來看,不過就是「嘉靖革新」的延續。只不過張居正把「嘉靖革新了許多未實行,或者實行不徹底的政策徹底推行了下去。
  • 明朝亡於萬曆還是嘉靖?都不是,在這個朝代之後的明朝已經顯出敗象了
    ,所以這就導致明朝的不斷衰退。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這四位皇帝帶領下的明朝大體上還是比較安穩的。尤其是在明仁宗作為太子監國時期,朱棣一朝雖然東徵西討,幾度下西洋,但是明朝的政治經濟還是能夠支撐起來的。
  • 明朝的宗室困局與北疆危機——以嘉靖朝朱充灼叛亂為例
    成化年間韃靼侵佔河套地區,各部南掠愈益加劇,「無歲不深人,殺掠人畜至數千百萬",攻勢在嘉靖時期達到高峰。各鎮守將徒擁重兵,「莫敢誰何",軍民人心惶惶。明朝政府疲於應付,耗餉數百萬,卻「戰守無尺寸功。韃靼軍深人內地,「如履故途",邊疆守御岌岌可危。
  • 通過《大明王朝1566》來看嘉靖年間的官場鬥
    在這期間,後來因辦事不力而罷免的杭州知府高瀚文以及從前是太醫,後因反對嘉靖修道而在民間行醫的李時珍,都作為"遊走角色"穿插於故事中間。前者用以體現一個不適合當官"天真"江南才子,後者用以體現一個醫術高超卻也胸懷天下的"江湖郎中"。在雙方的反覆較量下,一開始未分高下,但由於改稻田為桑田,插桑樹苗是有節令限制的,織造局與西洋商人的供貨合同也是有一年交貨期限的。
  • 不教而誅還是寬嚴皆誤:明朝監督體系不是只有錦衣衛和嚴酷的《大明律》
    翻過來,我又對於《大明王朝1566》想著再看一遍,於是衝了一個月的會員,在優酷上看看,對於海瑞,裕王爺,嘉靖,趙貞吉,嚴嵩等人的鬥法至今歷歷在目。不過後來,就是覺得海瑞一說就是「根據大明律」如何如何,很是感興趣,又看到東廠陳洪,還有錦衣衛等機構,想著就看看明朝的權力監督體系。仔細看看,遠不止錦衣衛和大明律了!!!
  • 以拍馬屁見長的嚴嵩,為何得不到正德的寵信,熬到嘉靖時期才出頭
    嚴嵩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被《明史》列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其實早年嚴嵩並不得寵,他在明武宗正德年間就已經入仕為官,卻不受到重用。直到嘉靖中晚期才被嘉靖皇帝委以重任,成為了首輔。為什麼嚴嵩不受明武宗重用,嘉靖卻要對他委以重任呢?因為這兩個皇帝行事風格完全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細細分析一下。
  • 明朝洪武年間觀海衛的這四座水門,現在究竟在哪裡?
    根據明嘉靖《籌海圖編》和《觀海衛志》記載,嘉靖年間倭亂時期,倭寇曾數次進攻觀海衛城,皆未攻入。當有倭寇從營房山抓倭嶺登岸攻入,觀海衛把總張四維、指揮使孫榮等率兵先在營房山、東山頭一帶抗擊,與敵交戰,拒敵於城外。如果出現敵強我弱,力不抵敵,守軍則可以撤回衛城,關閉甕城門與城門,利用城牆居高臨下,鐵將軍大炮、佛狼機炮、神機箭等火器、箭矢齊發,給倭敵以重殺傷力。
  • 明朝秘聞 抬棺上疏的海瑞為何沒有被嘉靖所殺
    嘉靖年間,海瑞抬棺上疏,直言進諫。「抬棺上疏」是後人對海瑞冒死進諫的嘆服之詞,雖有些許誇張,但也不算過分。 歷代王朝,多的是直言進諫之忠臣良將,為何獨有海瑞上疏而名聲大噪? 這不得不從嘉靖皇帝的獨斷專橫說起。
  • 道合元始天尊,天生嘉靖皇帝:封神演義的起點,或許就在這篇青詞
    《封神演義》公認為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寫的雖是兩千多年間的怪力亂神,實則說是描寫了嘉靖至萬曆這百年時局亂象也未嘗不可。這麼說有以下幾個論據。嘉靖默然,消消氣又撿起來讀,一直讀了三次,才發出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感慨:此人堪比比幹,但是我畢竟不是紂王(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紂耳)。紂王殺比幹是《封神》中人盡皆知的橋段,比幹有姜子牙相助為何會死的話題,至今還能引起熱議。而傳說的起源,或許就是嘉靖這一句話。
  • 明朝三百年創下八大盛世 康熙皇帝用四個字評論
    明朝立國276年間,創下了八大盛世,數量為秦漢以來歷代大一統王朝之最。我們且來盤點明朝八大盛世。洪武之治: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為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建國之初,面臨著一個歷經戰亂、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他一方面整頓吏治,維持政府架構的正常運轉;一方面休養生息,通過減稅等措施減輕民眾負擔。
  • 在光谷,明朝第七代楚王墓裡發現了啥?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批對明朝第七代楚藩——愍王朱顯榕的陵園(以下簡稱「愍園」)外城垣及其以外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清理工作。愍園航拍照調查勘探面積2萬平方米,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同時,搜集與遺址相關的文獻、口述資料。
  • 《明朝那些事兒》中細思恐極的細節:徐階是如何成功搞死嚴世蕃的
    依照常人的思維,這條罪名肯定是很重的,而且三司的人也是這麼想的。But!!!哪裡好像有問題…楊繼盛之死天下已有公憤,大家都要知道楊繼盛是被嚴氏父子所害,可是斬首的旨意卻是皇上下達的…而嘉靖皇帝,是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把這條罪名加上,無疑是要逼嘉靖認錯…嘉靖不想認錯…於是…嚴世蕃的事情自然就不了了之了…唯有徐階一人識破了嚴世蕃陰險的計謀,在三司的人呈上罪狀時指出了這致命的一點,並加上了一些在嘉靖那裡可以致死的罪名
  • 王陽明學識淵博,為何得不到嘉靖皇帝的重用?這些原因不容忽視
    王守仁在弘治年間中進士,曾經擔當過刑部主事,廬陵知縣,以及南贛巡撫等職位,晚年的時候還曾擔任過,南京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從這些職位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王陽明雖然入朝為官多年,但他始終都沒有得到多大的重用。既然心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一門哲學思想,那為何王陽明本人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分析,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