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谷,明朝第七代楚王墓裡發現了啥?

2021-01-17 中國光谷

部分出土瓦當

1月6日獲悉,龍泉明楚王墓群2019—2020年度愍王塋園考古項目,近日通過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批對明朝第七代楚藩——愍王朱顯榕的陵園(以下簡稱「愍園」)外城垣及其以外區域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清理工作。

愍園航拍照

調查勘探面積2萬平方米,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同時,搜集與遺址相關的文獻、口述資料。

在結合曆年工作的基礎上,此次發掘基本釐清了愍園的整體布局,其外城垣前方後圓的形制,有別於始封藩王昭園的方形布局。

愍園結構布局示意圖。整座陵園呈軸對稱布局,重要的建築集中分布在中軸線上。其中,明塘位於中軸線上這是愍園不同於其他楚藩陵園的特點之一。

另外,發現的外神道、碑亭、明塘、排水系統、房址等遺蹟,豐富了愍園的結構布局,為其他楚藩陵園今後工作提供了參考,也為研究明王朝其他藩王陵園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愍園附屬建築(F1)影像。牆體用方形長條磚雙層壘砌而成,地面用方磚錯縫平鋪,在靠近後牆的中央處有一磚砌供臺。該建築應是一處守陵祭祀建築。

考古隊還發現了各類建築構件等大量文物,有筒瓦、簷瓦、瓦當、滴水、脊瓦以及各類磚、石構件等,如,浮雕有龍的瓦當、滴水,大量「官」字款銘文磚等。可推知,愍王塋園原本布局嚴整宏偉,建築精雕細刻。

愍王塋園出土較多銘文磚,以「官」字款為主

明楚王墓群坐落於長江南岸龍泉山麓,是現存明藩王墓保存最完整的墓群之一,與北京十三陵遙遙相望,為研究明楚王、明藩王葬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在龍泉山,天馬峰、玉屏峰兩條山脈環繞,形成葫蘆形小盆地,兩峰之間有珠山相間,有「二龍戲珠」之稱,明藩王陵寢沿盆地邊緣,建在兩峰的南坡或北坡,號稱「楚藩九寢」。這一帶人文歷史豐富,還有樊噲衣冠冢。

項目執行領隊曹繼文介紹,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楨分封武昌,封號楚,是為楚昭王。自昭王始至賀王終,明楚王共八代九王(其中兩位王為兄弟關係)陵寢皆建於此,歷時270餘年,與明王朝始終。其中,愍王塋園的規模墓群僅次於第一代昭王墓,且保存較好。

專家組認為,本次考古工作揭示了眾多尚未明確的重要建築基址布局及其歷史內涵,掀開了龍泉明楚王墓群文物保護工作的新篇章。

項目驗收組成員、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世偉認為,該考古項目對完整了解和認識明代藩王陵園制度及地方特色有重要意義,對遺址歷史價值的發掘、保護和利用,推動地方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注我們,關注光谷

海報設計/彭翠琳

更多閱讀

(點擊圖片可查看)

剛剛,金山武漢總部在光谷開工!

開門紅!四方光電上市註冊獲批

13天光谷4家公司IPO獲受理

中國光谷 投稿郵箱:1070452594@qq.com

出品 | 光谷融媒體中心

來源 |湖北日報、「文博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 康鵬

設計| 黃安琪

審校| 張雋瑋

相關焦點

  • 徐州獅子山發現楚王墓,墓主是哪代楚王?其王后之墓揭示出真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徐州地區周圍的大山上陸續發現有八處、十五座漢代楚王墓;它們的主人身份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學者們都在研究每一座墓的主人是哪代楚王;其中獅子山楚王墓最為特別,在它的旁邊有一座楚王后的墓葬,正是這座王后墓揭示出獅子山楚王墓的真實身份;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系明朝八代九位楚藩王陵寢,國家級文物,湖北省武漢明楚王墓群
    明楚王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鎮龍泉山。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九位楚藩王的陵寢。 除墓冢外,原都有碑亭、塋城、大殿、配殿、祭臺等建築物,現多已不存。1982年,對昭王陵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整。龍泉山和明楚王墓群現被闢為風景區。
  • 光谷打造家門口的政務服務「便利店」
    11日,在光谷政務服務中心,市民有序通過掃健康碼、測量體溫後進入服務大廳辦理事務。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1月8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舉行不到一周,一份建設光谷政務服務呼叫中心的方案,擺上武漢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的案頭——全區熱線「一號呼入」,「店小二」接熱線與工資掛鈎,業務精湛服務好的,鼓勵「搶單」!
  • 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復工了,系武漢首個文保類復工項目
    記者從龍泉山明楚王墓文物管理處獲悉,按照原計劃,明楚王墓群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今年的修繕保護工作2月初就啟動,疫情導致工期延後。根據上級文保部門的復工意見,3月23日各分項工程施工方開始準備,4月2日天正式復工的,還有道路整理維修工程、電力改造工程、愍王墓城牆標識系統等項目。
  • 明朝潮汕文狀元墓被盜續:被盜並非衣冠冢(圖)
    事件地點  新聞回顧: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棺木內空空(圖)  明朝文狀元墓屍骨仍在證實 被盜並非衣冠冢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本月9日,林大欽第27代後人、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仙都村村民林釗楷在清理林大欽墓穴留下的一堆布料時,在一隻長衣袖內發現了人骨。緊接著,村民們在盜墓賊所挖通道泥土底下又找到了林大欽的頭骨……事實說明,林大欽當年確實下葬於此。  前天,林氏後人已將先人屍骨原位復葬。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古代除了皇帝墓中的陪葬品多不勝數,王爺這個身份級別的也少不到哪去,這從我們後世發現的王爺古墓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
  • 楚王墓出土神秘文物,考古專家臆測鬧笑話,把洗澡盆當酒器
    1994年專家在江蘇徐州發現並開發了獅子山漢墓,此墓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楚王劉戊,專家興致勃勃的進行開發,卻意外發現了一個「怪器」,一時間讓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甚至還鬧了一個大笑話。可惜尋找了多年的墓葬,在成功挖掘以後,並沒有讓考古專家們感到滿意,原來此墓在這之前已經被盜墓賊搶先一步光顧,墓裡值錢的東西早已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不值錢小物件。好在通過專家的細緻挖掘,他們幸運的發現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原來在主墓室附近的3個耳室卻很完整,這耳室就相當於墓室的儲物櫃,它們並沒有遭遇盜掘。
  • 淮南武王墩墓大猜想:墓主或是楚國遷都壽春的第一代王
    淮南武王墩的考古發掘牽動著眾多考古專家的目光,也引發很多關於此墓的猜想。該墓葬的墓主會不會是楚國遷都壽春後的第一代王——楚考烈王?該墓葬被盜掘三次,遭遇嚴重破壞,還會不會像楚幽王墓葬那樣有數量驚人的文物出土?會不會有諸如楚大鼎這樣的國之重器被發現?
  •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勘測結束 墓址旁水塘為「泮池」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勘測結束祝原攝中新網湖州7月9日電(見習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祝原 王豔琦)9日記者獲悉,浙江湖州長興縣東山村茶山腳下發現的明朝內閣首輔徐階墓前期勘探工作已經結束。其中最大的驚喜莫過於,原來墓址前的那個小水池,就是明朝品官以上墓葬中典型的「泮池」。「『泮池』,是明朝墓葬體制中的一個規制。」徐軍告訴記者,「泮池」又稱「泮宮」,是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宮之池」,為官學標誌。徐階墓勘探前的「泮池」,看著只是一個普通的泥塘,塘內被淤泥填滿,考古人員清理完一米多的淤泥後才發現其全部形狀。
  • 徐州千古之謎——楚王劉戊為何自殺?
    在確定獅子山楚王陵的墓主時,考古專家們提出了兩個「候選人」,一個是西漢第二代楚王劉郢(又名劉郢客),一個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 他們倆是父子關係。 但墓主問題直到現在仍無直接證據,所以一直是個懸案。對劉戊持反對意見的專家認為,劉戊曾參與「七國之亂」,不可能讓其如此厚葬。 那麼「七國之亂」是怎麼回事呢?
  • 明朝閣老徐階之墓 400多年後在浙江長興被發現確認
    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依照墓誌蓋,基本可以斷定墓主人為明朝內閣首輔徐階。徐階墓整體尚存 長興宣傳部提供 攝  徐階,松江府華亭縣人(現為上海市松江區)。相傳嘉靖年間,徐階與奸相嚴嵩同朝為官,多年隱忍不發,最終瞅準機會將其扳倒,名垂史冊。同時,他還是名相張居正的老師,並在海瑞抬棺大罵嘉靖皇帝後,使海瑞僥倖活命。
  • 巴蔓子墓和蓮花池!
    巴蔓子墓是重慶著名的古蹟之一,它坐落在通遠門內蓮花池附近。巴蔓子的生平事跡,知道的人已不太多;蓮花池的由來,巴蔓子墓和蓮花池有些什麼瓜葛?知道的人怕就更少了。巴蔓子是戰國時候巴國的將軍。巴國內亂,蔓子向楚國求援,答應給楚國三座城池作酬勞。
  • 江南水底據傳埋著一座墓,墓主乃是明朝首富,專家:挖了富可敵國
    說起水底墓,我們就會想起去年熱播的古墓探險劇《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吳邪、王胖子等人下水底探險的墓葬,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墓葬和《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中的可不是一樣的,這水底墓的墓主被傳聞是明朝首富沈萬三。
  • 桂林發掘修復明朝第九代王墓葬地宮
    華聲報訊:「奇峰秀色美如畫,松柏交映翠夾陵」,地處桂林堯山腳下的明朝靖江王陵,其第9代王墓地宮發掘工作有了實質性進展。經過一年的清理遺址,加固地宮,一座佔地9.4畝的明朝第9代靖江王康禧王陵地宮即將面世,整座陵園將巧妙地隱匿在蒼翠欲滴的松柏之中,蔥蔥蒼山,幽幽古韻,海內外遊客又有了好去處。
  •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棺木內空空如也
    明朝潮汕文狀元林大欽墓被撬棺   此墓為潮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報潮州訊 記者楊媛攝影報導:昨天,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仙都村民發現,位於桑浦山狀元埔的明朝文狀元林大欽墓被盜。現場有盜墓人挖的寬一米、長兩米多的通道;通道直抵棺木。
  • 國難當頭,崇禎丈人、楚王等皇親國戚一毛不拔,萬貫家產去哪了?
    而在明朝,由於朱元璋開國之初分封了許多的藩王,經過兩百餘年的發展,這些藩王和宗室已經繁衍了近十代,人數眾多,王府中搜刮的財產已經多得數不勝數。除了朱家人之外,還有很多依附於皇室的皇親國戚、文武大臣、宦官等集團也聚斂了不少錢財。但是,古語有云:「多藏厚亡,亂世每見之。」在亂世之中,這些財產反而成了他們招致殺身之禍的根源。
  • 羋月傳:怪不得楚王這麼寵魏美人,你看她擋鼻子時,跟楚王說了啥
    羋月傳:怪不得楚王這麼寵魏美人,你看她擋鼻子時,跟楚王說了啥當初,為了破壞六國的合縱,張儀去魏國遊說,於是魏王就將魏美人送給了好色的楚王槐,楚王槐一見魏美人,就喜歡的不得了,乾脆在宮外賜給了她章華臺,他更是無心政事,
  • 福建金門特大發現!部隊採石炸出明朝古墓,墓中一物改寫中國歷史
    明朝殘餘勢力內部鬥爭嚴重被清軍剿滅 吳三桂在統一的過程中,去了一個李自成卻來了一些明朝殘餘勢力的抵抗。明朝殘餘勢力在南方建立起政權,勢力不容小覷,但是這些內部的勢力卻一直在內鬥。以魯王朱以海為首和以唐王朱聿鍵為首的兩雙勢力在明殘餘勢力中相互制約和抗衡。唐王朱聿鍵有謀士鄭芝龍等人的幫助,所以比魯王朱以海多了一分勝算。魯王等人退居在浙江前線,兩股勢力雖有交織卻也是井水不犯河水。清軍入關後,同時對兩股勢力進行剿滅,其中唐王很快就戰敗並過起了逃亡的生活,最信任的下屬鄭芝龍也在最後關頭投靠了清軍。
  • 天縱我心第七代天籟ALTIMA武漢智耀上市
    三十年時代更迭,天籟一代代的傳承與變革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988的光谷高新區建設、1995的武漢首屆汽車博覽會、1998熱血沸騰的甲A聯賽......同樣的價位,為什麼要選擇第七代天籟?  為創造更好的駕駛體驗,第七代天籟ALTIMA搭載智動控制輔助駕駛系統ProPILOT智控領航,實現0-144km/h車速範圍內自適應巡航。同時,多達11項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使得第七代天籟ALTIMA擁有同級最全面的主動安全輔助配置,為用戶駕乘帶來更多安全保障。
  • 徐階墓在長興縣的發現與確證
    朱元璋以後,歷史上再無宰相,明朝的閣老就相當於宰相,長興歷史上明代以後從來沒有出過一位宰相,如果不是徐階墓絕無可能。在鎮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了湖州和長興交界的東山腳下。站在「閣老墳」前,頓時,欣喜與酸楚兩種感覺齊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