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足球最恐怖的規則,我們有個先擦屁股再拉屎的改良建議

2020-12-20 網易新聞

本期辯題:點球大戰應該取消嗎?

辯題說明:

我們稍微解釋一下,什麼叫「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只為必須分出勝負的比賽而設,所以正式的足球比賽,點球大戰只出現在杯賽制的淘汰賽階段,所謂杯賽,比如最常見的世界盃、歐洲杯,比如儘管叫聯賽但其實是杯賽的歐冠;所謂淘汰賽階段,是指每組對陣都必須一隊晉級一隊出局(決賽道理也類似),或單場淘汰或兩回合淘汰,只要常規時間和加時都沒分出勝負,就進行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的程序簡單來說就是兩支球隊互射點球,5輪之內分勝負,如果5輪沒有分出勝負,則不斷加罰,直到一方罰進而另一方沒有罰進為止,至於罰球順序是ABABAB,還是近年開始實行的ABBAAB,這都不重要,儘管後者是想要讓點球大戰看上去再公平一點。

那我們接下來就進入正題,點球大戰這個規則,應該取消嗎?

————————

正方:

今天這個辯題叫做「點球大戰應該取消嗎」,注意這裡的「應該」,這是一個關於應然問題的討論,也就是說,即便我們現在沒有想出一個完美的替代方案,也不代表點球大戰就是合理的。關於替代方案這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放在後面來說。

我們先把應然的問題講清楚,怎樣的規則才是真正合理的規則?

符合足球運動宗旨的規則是合理的。

那麼足球運動的宗旨是什麼?是比較單位時間內哪一方進球更多,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催生了各種戰術打法和攻守之間的博弈,進攻套路自不必說,哪怕是所謂以防守見長的球隊,也總該有反擊偷襲的本事相配套,如果理論上有一支球隊能夠把所有的比賽都踢成0-0,這樣的球隊可以拿到冠軍嗎?

無論這麼做是多麼的反足球,我們都必須承認:真的可以……

因為我們有——點球大戰!

因為你國際足聯定了點球大戰這個東西,這個規則就被納入到完整的比賽思考體系中了,這個規則的存在會影響每一位球員的心理,每一位主教練的心理,進而影響每一支球隊的心理,以及每一次交鋒中對陣雙方所共同營造的博弈心理。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推下去,點球大戰這個東西,影響的是足球運動的歷史進程!

這是在誇大其詞嗎?真沒有,我們拿數據說話:

點球大戰正式被寫進足球歷史是從1976年歐洲杯開始,在這之前的世界盃和歐洲杯,有94%的淘汰賽都可以在120分鐘內完成,其餘通過重賽解決,只有一場出現了神奇狀況:1968年歐洲杯半決賽,義大利靠拋硬幣贏了前蘇聯。有意思的是那年決賽差點又要拋硬幣,義大利的對手前南斯拉夫堅決反對,雙方兩天後重賽,義大利2-0奪冠。

然而自從有了點球大戰,兩項大賽120分鐘內結束戰鬥的比例下降到78%,如果算靠加時賽決出勝負的比例,只有42%!

一旦有點球大戰作為終極戲碼,加時賽往往就成了雞肋,這個現象在歐冠就更加明顯:從1983年開始,一共有13次歐冠決賽是在90分鐘內戰平,而這13場比賽中有11場是點球大戰決定了冠軍,加時賽起作用的比例只有15%。

誰敢說自己踢加時的時候,心裡不是在惦記著點球大戰?許多加時賽產生的換人,根本就是為後面的點球大戰準備的,記得2014年世界盃範加爾在加時賽最後一分鐘換上克魯爾的故事嗎?這位替補門將在隨後的點球大戰撲出兩個點球幫助荷蘭晉級。

天知道範加爾想這招想了多久,顯然賽前就有計劃的吧?加時賽倒成了點球大戰的熱身,這樣的邏輯難道不奇怪嗎?

再者,像世界盃這樣舉世矚目的賽事,真的應該憑藉一次點球大戰來決出最後的冠軍嗎?或者說,一般意義上的淘汰賽也就罷了,世界大賽的最後一場決賽,就不能有點特殊機制?

大家都知道巴喬,關於巴喬有這樣一種聲音:正是當年罰失點球那個背影,讓他俘獲了更多的球迷,他甚至因此在世界足壇享有了特殊的地位。乍聽起來有道理吧,其實就是屁話!

巴喬自己就說過:我認為世界盃決賽不應該靠點球決出勝負,我們如果0-1或者0-5失利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們輸在一個點球上。

以巴喬在94年世界盃淘汰賽階段神一般的表現,他是完全配得上一座獎盃的,又或者我們換個表達:像他自己所說的,可以沒拿到獎盃,但毀在點球大戰上對他自己而言實在是太噁心了!

靠罰丟點球俘獲球迷?他有氣質,有能力,還不夠俘獲球迷嗎?他在淘汰賽階段一己之力帶義大利前進跟86年老馬沒有本質區別,結果到頭來,因為罰丟一個點球,吃瓜群眾只記得那一秒皮球飛向天空,巴喬前面幾百分鐘的努力幾乎是白費了,這公平嗎?一個偉大球員,一輩子能有幾次奪世界盃的黃金機會?什麼悲情英雄,見鬼吧!你問問當悲情英雄巴喬他樂意不?

點球大戰這個東西,容易給人造成一個印象:進是應該的,不進就是罪人。這就自然而然造成一個輿論上的風險:幾乎每一場點球大戰,落敗一方沒罰進的球員必定會遭到口誅筆伐,我們不敢想像如果哥倫比亞在世界盃決賽輸了點球大戰,沒進的那位球員是不是有生命危險。

作為支持取消點球大戰的一方,在陳詞的最後,我們拋磚引玉給出一個替代方案,這個方案有哪些bug還請反方指出。

方案如下:將先加時後點球,改為先點球後加時。點球落敗一方必須在加時取勝才能贏得最終的比賽勝利,或者說點球獲勝一方帶著0.5球的優勢進入加時。

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麼?

點球大戰畢竟是個隨機結果,先點球後加時,能降低隨機結果造成的致命影響,在球員壓力稍稍降低的條件下,我們有望欣賞到質量更高的點球大戰和更多樣化的點球處理方式。

同時在這種規則下,點球落敗一方只能在加時賽放手一搏,雙方最後的生死還是靠運動戰來決定,這樣加時賽的觀賞性會比現在更高,甚至從收視率的角度說,這樣的規則確保了淘汰賽一旦出現平局都一定會欣賞到點球大戰,而隨後的加時賽當然更分秒必爭,對觀眾來說也不是雞肋。

有人會問了:你不是認為點球大戰應該取消嗎?

請注意,我們從始至終反對的,是單憑點球大戰來決定勝負甚至冠軍歸屬,所以這個辯題的真實含義是:通過點球大戰來決勝這個規則應該取消嗎?那當然應該取消,謝謝!

————————

反方:

先點球再加時?感謝正方給出了一個先擦屁股再拉屎的建議!

我們先不談靠什麼決勝,對方其實首先就承認了:如果我們要在平局狀態下得到一個不是平局的結果,或者哪怕是階段性結果,目前沒有比點球大戰更好的形式,對方沒有提出什麼任意球大戰或者角球大戰,還算是有點良心。

我們來看看「先點球再加時」會出現什麼情況:

俗話說杯賽靠防守,對方說按照現行規則,球隊踢加時賽的時候就開始惦記著踢點球,那如果把點球擱前面,準備好要死守的一方恐怕從比賽第1分鐘就在準備點球了。

點球大戰的戰略價值將因此上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讓我們一起蹲坑等點球吧。足球世界裡90分鐘平局很正常,按照正方的改革措施,點球成了絕對的必修課,尤其是非強隊的必修課,「贏下點球然後死守加時」成了所有球隊必須要研究的核心戰術。

所以,點球大戰的重要性有被削弱嗎?沒有!並且還被加強了!

大家知道正方這種提議有點像什麼嗎?

像當年特雷澤蓋那一腳背後的金球制!

還記得金球制吧?也叫突然死亡法,當時還有銀球制,屬於死緩,加時上半場沒扳平就不用再踢下半場。金球制是怎麼出現的?90世界盃的阿根廷和92歐洲杯的丹麥,把防反做到了極致,比較影響觀感,所以國際足聯從鼓勵進攻的角度出發,創造性的實行了金球制!

可是所謂,通往地獄的道路通常都是善意鋪就的,好心辦了壞事的情況還少嗎?

金球制一出,簡直是比點球大戰還要心驚肉跳的設定,突然死亡,真的就是突然死亡了好嗎!加時賽誰都不敢丟球,那誰還敢真的放手進攻?

結果一條本來是刺激攻勢足球的設定,卻親手掐滅了所有球隊最後一絲進攻的膽量。

到頭來大家發現,什麼金球銀球,簡直是反人類,還是點球大戰最公平。這不是什麼存在就是合理,這是通過實踐比較出來的真知。

再來看,體育賽事都有公共屬性,既然不是關起門來自己辦著玩的,那勢必要照顧到觀眾的感知效果,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尤其不能脫離觀眾的體驗來考慮問題。

那麼在這個意義上,點球大戰價值巨大,因為這個環節超吸粉的好嗎!即便是完全看不懂足球,或者對足球沒什麼興趣的觀眾,看一段不到10分鐘的點球大戰總還是很樂意的。

比如有些觀眾湊熱鬧看世界盃,大概就盼著看點球大戰吧!看完這個,仿佛什麼都沒有錯過。

原因僅僅是刺激嗎?不,更重要的一件事叫做簡單。

點球大戰即便是一個中立球迷去看都會心跳加速,緊張到不敢去上廁所,但這個環節收視率高,也要感謝門檻足夠低的規則設置。一個人要把球射進去,另一個人站在門前要把球撲出去,這已經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規則了,你甚至都不用跟你奶奶解釋,老人家靠猜也能猜對。

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接近本質。

正方剛才也提到了本質的問題,說點球大戰違背足球的宗旨,真的是這樣嗎?

足球怎麼算贏?同等條件下進球更多的一方贏,說白了比的還是進球。那同時呢,足球又是一項極度考驗體能的項目,隨著比賽時間的推移,雙方球員的體能一定是不斷下降的,也許90分鐘常規時間的末尾,體能佔優的一方還可以抓住對方注意力不集中的漏洞取得進球,然而一旦120分鐘還分不出勝負,體能耗盡之後的比賽,對踢的人是折磨,對看的人也是折磨。

除非未來在換人數量上繼續大幅度放寬,否則靠加時之後再加時來決勝是完全不現實的,你以為是籃球啊?籃球的金氏世界紀錄是4018:4017,那場球打了30個小時。

所以,在雙方體能快要耗盡的時候,除了點球大戰,你還能怎麼簡單快速的比進球呢?注意,這裡我們就回到足球比賽的本質了,我們需要用進球決勝。點球大戰無論如何總比拋硬幣或者抽撲克公平吧?

最後一點,從價值層面而言,點球大戰這個規則,成就了相當多的經典,它可能改變了巴喬的命運,但同樣也改變了比如C羅的命運,又或者百年之後,如果點球大戰真的沒了,有些球員會因為這段曾經存在過的規則而永載史冊,比如託爾多。

我們承認,點球大戰對職業球員來說是殘酷了一點,但哪有不殘酷的歷史呢?或者從上帝視角來說,又哪裡有什麼殘酷不殘酷呢?

————————

結語:

點球大戰想要取消,短期來看難度很大。

不過這裡想順應巴喬的提議,假如是世界盃決賽,能不能考慮擇日再戰?

相關焦點

  • 擦屁股要擦幾次才能擦乾淨?
    大人應該是擦完了事,小孩子嘛!拉完臭臭的雞屎別說擦擦了,褲子都要換,那不乾脆洗個澡方便!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擦屁股要擦幾次才能幹淨與三個方面有關係:①屁股的大小將決定紙張的多少!怎麼理解?冬天洗屁股時屁股小點的話剛好塞滿整個盆,屁股大點就容易撐破盆。
  • 拉屎,大概是樹懶這輩子做的最冒險的一件事……
    微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希望大家看完故事多點「在看」,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和贊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樹懶,大概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一天24小時掛在樹上,吃吃樹葉,睡睡覺,無所事事,行動緩慢。
  • 先想清楚,再開始教! ——從教孩子學習擦屁股說起
    孩子能自己把小屁股擦乾淨嗎?我想以我教孩子擦屁股的經驗來說一說在教會孩子一項技能的時候,先想清楚再行動是多麼高效。一直以來,我的孩子非常喜歡看巧虎。在巧虎碟片中就有關於學習自主擦屁股的情節。在反反覆覆觀看碟片的過程中,孩子慢慢建立起便便完後要自己擦屁股的概念。因為孩子智力程度不高,7歲之前,我們都在幫她做這件事,但我知道不能幫她一輩子。所以我決定教她自己擦屁股。
  • 在沒有廁所的古代,古人都是用什麼擦屁股的?
    人生中最尷尬的事情莫過於拉屎沒帶紙!還好我們生活在現代,沒有帶紙的話,也可以用手機發消息讓別人來送紙,很少會有人遇到上完廁所後沒有東西擦屁屁的尷尬。那麼在紙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之前,我們的古人上廁所是用什麼來擦屁屁的呢?難道是提上褲子就走人,等它自然風乾嗎?
  • 盤點:古代各國擦屁股用的工具,日本皇族最奇葩,中國最幸福!
    簡單來說,就是削光滑的木條或竹片,一般長約10—23cm,寬約一兩個手指頭,放在廁所裡,用來刮粑粑的。在古代,「廁籌」不僅平民用,皇帝也用。有關廁籌的記載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資治通鑑》梁紀中就寫道,北齊皇帝高洋方便後,讓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而在《本草綱目》裡有記載,廁籌是可以入藥的。古羅馬時期的公民們,使用一種叫做tersorium的玩意擦屎。
  • 白人男子要求空姐幫其擦屁股,公司:不止一次,曾拉屎在座位上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了,出行更加的方便,火車汽車飛機等早已經是人們經常做的交通工具了,在火車和飛機上都是有服務人員的,要說服務肯定是飛機上的空姐服務最好,畢竟空姐的選拔非常嚴格,空姐們無論在哪裡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擦屁股,很有講究,這樣教寶寶擦屁股太直觀啦
    寶寶上幼兒園了,吃喝拉撒都在學校,其他的倒是不太擔心,但是拉完臭臭擦屁股怎麼辦?雖然說有老師,可是一個人要管那麼多孩子,怕是照顧不過來。再說了,寶寶的如廁訓練進行的差不多了(如何進行如廁訓練,可點擊文章→),是時候教寶寶擦屁股了。
  • 如廁後怎麼擦屁股?有了這幾件神器,古人的智慧讓人驚嘆!
    正所謂「拉屎容易擦屎難」。我們古人可不像你們現代人那樣奢侈,能用上好的紙去擦屁股。那麼到底是怎麼擦的,我猜你們肯定不知道,各位別急,就讓我細細道來。我現在是明代,這時候官府三令五申讓我們注意公共衛生,所以這上廁所也就變得麻煩了起來,也漸漸有了講究。
  • 幼兒園老師教娃擦屁股出奇招!這事得抓緊別等上了小學再後悔莫及
    前段時間,有個媽媽接娃的時候就目睹了這樣的案發現場:桌子上、凳子上、小胳膊、小腿上,全都是Shi黃Shi黃的!一問老師才知道,原來娃在練習擦屁股。每個寶寶都套上練習褲,老師在屁股蛋子底下抹一小坨花生醬,讓寶寶們用溼紙巾擦。
  • 女林允回應撕腳皮事件:大家都是人,都要拉屎擦屁股的
    《美人魚》之後,我們蠢萌蠢萌的小美人魚開始在小紅書化身美妝達人,帶貨力直逼楊冪,就連林允自己都公開承認,捨不得推薦自己很喜歡用而且又很實惠的美妝產品了,因為自己推薦後,不僅會斷貨而且還會漲價!這樣還沒有廣告商找上你,是不是哪裡不太對啊?這樣耿直的林允你們真的不打個電話嗎?
  • 清華大學摸屁股事件,讓我們關注社死,這個絕望而恐怖話題
    一個女人說一個男人摸她屁股了,並上網,會是什麼結果? 說強姦那件事,我們深切知道後果,因為羅冠軍被梁穎喊強姦之後,遭遇網絡暴力,他自言遭到了社會死亡,這是多麼令人絕望的四個字? 社會死亡,又稱社會死,社死,這是非常令人絕望和恐怖的網絡暴力後果,這段時間,這種現象有點多乎尋常。
  • 請珍惜這個有衛生紙擦屁股的時代
    至於廁所更是麻煩,一來旱廁為主,就算你身家聚富,也不過是有個漂亮點的坐桶而已,僕人還得每天幫你倒。最重要的是,你拿什麼來擦屁股? 古代人怎麼擦屁股 中國歷史上唯一記錄的專用擦屁股工具叫廁籌,就是一根一頭裹著布的棍子。什麼?你打算用有布的那一頭擦屁股?
  • 冬天寶寶屁股紅的厲害 一位寶媽給的建議相當管用
    冬天到了,寶寶紅屁股的病症又開始犯了,以前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於是就問身邊的寶媽,回答也都各不相同,有兩項回答我覺得是比較靠譜的,一個冬天了,寶媽們都怕吧孩子凍著,於是就會穿很多,比較厚的衣服包包裹得太嚴實,不透氣,寶寶的皮膚本來就嫩一出汗時間久了就會把屁股泡紅。
  • 夢見解大便擦不乾淨預示著什麼 夢見解大便擦不乾淨怎麼回事是什麼...
    未成年人夢見拉屎擦不乾淨,預示著健康方面會有不適,平時需要注意護理頭部和臉部,也有失眠等症狀纏身,你要注意作息的規律,不要加班加點才是,此外,也要小心別被利器傷到才是。工薪族夢見拉屎擦不乾淨,預示著你需要對自己的工作計劃做一番反省和檢討,自己也要保持頭腦清楚,冷靜分析利弊得失,做出最有效的決策,方能事半而功倍。
  •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擦屁股?男孩女孩大有不同
    在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家長們通常需要先給寶寶擦一擦屁股,然後再換上新的尿不溼。給寶寶擦屁股,聽上去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對於不少新手家長來說,卻有著不小的挑戰性,如果方法不正確,很可能會引起尿布疹,甚至感染細菌造成皮膚疾病。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擦屁股?
  • 給寶寶「擦屁股」,要先用「溼巾」還是「紙巾」?多半寶媽做錯了
    其實給寶寶清潔屁股有大講究,很多人只知道在給寶寶擦屁股的時候要用紙巾和溼巾,但其實先後順序真的也很有影響的。寶寶拉大便首先,相信很多人都對於給寶寶擦屁股的時候,先用紙巾還是溼巾都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是先用紙巾,有的人是先用溼巾,說啥的都有。
  • 沒有衛生紙的古代,人們怎麼擦屁股?不得不說古人腦洞真大
    但歐美老百姓在超市搶購物資的時候,出現了一件有趣的現象—他們除了必要的食物之外,搶購最多的竟然是衛生紙,很多地方的超市裡,衛生紙貨架都在搶購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空空如也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要知道衛生紙主要的用途就是擦屁股的,就算沒有了也根本不會影響人的生命安全。難不成在現代社會裡我們擦屁股的工具就只有用衛生紙嗎?
  • 擦屁股,也是有講究的!擦了這麼多年,你真的擦對了?
    排便可是人生大事,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排完之後都非常舒暢,排便後最重要的就是擦屁屁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擦屁股方式,但是,你的方式可能是錯的,正確的擦屁股方式是什麼呢?但是,為了求乾淨也不能暴力的使勁擦,肛門也是很脆弱的,使勁的擦,肛門的毛細血管、周圍的皮膚會受傷,可能就會導致肛門火辣辣,出現裂口。大多數人擦屁股的方式都是「回手掏」,從後往前擦,這是大錯特錯的,尤其對於女性來說危害是更大的。
  • 痔瘡與擦屁股有關係?這麼多年,原來屁股白擦了!
    有一種尷尬的疾病,它可是「男女通吃」,這種疾病就是痔瘡。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患上痔瘡。痔瘡作為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一直以來被比喻為「釘子戶」,雖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卻能讓患者飽受痛苦折磨。
  • 這個教娃擦屁股的4步法,真香
    當時連夜讓瓜爸跑去超市買了個皮吸才疏通的。這小傢伙估計上次見過我們怎麼通馬桶的,一幅很老道的樣子,就聽見「噗嗤、噗嗤」的按壓聲。老母親我立馬八卦心起,豎起耳朵聽,想看他啥時候來跟我求助。後來我在瓜瓜班級群裡問了一下大家,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多小娃不會自己擦屁股的,所以今天我結合教瓜瓜的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經驗,媽媽們可以在家慢慢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