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生而為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怎樣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2020-12-17 翰媽讀書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1948年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同年,太宰治自殺,留下一句經典自白:「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01

作品中的主人公葉藏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他在作品中說道:

我對人類的營生仍舊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觀與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格格不入,這使我深感不安,並因為這種不安而每夜輾轉難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發狂。我與別人幾乎無法交談。該說些什麼,該怎麼說,我都摸不著頭腦。於是我想到了一個招數,那就是搞笑。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是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並且我依靠「搞笑」這一根細線,保持住了與人類的一絲聯繫。

小時候他故意在跳舞時「不經意」地露出了自己的「小雀雀」,引來了家人滿堂的鬨笑。他將其定義為一次意外的成功。

在家裡他常常一本正經的說些笑話,惹得家人哈哈大笑。

學校裡他會把漫畫講給同學聽,逗得他們哄堂大笑。

上作文課時會寫一些滑稽的故事,讓老師悄悄地以此為樂。

……

然而這些經歷讓他的價值觀產生了扭曲。他認為「受人尊敬」就是近乎完美地矇騙別人。

我每次必到,為大家提供「丑角」的搞笑服務。表面上我不斷地強裝出笑臉,可他內心卻是對人類拼死拼活地服務,命懸一線地服務,汗流浹背地服務。

02

葉藏覺得自己已經把搞笑的本領掌握得天衣無縫,欺騙別人非常得心應手。然而他的搞笑卻有兩次被戳穿,這兩次經歷讓他羞愧難當,感覺自己被一腳踢進了地獄裡,「原形畢露,生不如死」。

一次中學時代上體操課時,葉藏上體育課縱身一躍時,故意一屁股摔在了沙地上。這次事先預謀好的失敗,果然引得眾人捧腹大笑。

然而卻被同學竹一識破,竹一捅了捅他的後背,低聲咕噥道:「故意的。故意的。」

假摔被竹一識破後 ,葉藏仿佛看見世界在一剎那間被地獄之火裹著,在他眼前熊熊燃燒。

而之後葉藏想盡一切辦法讓竹一相信,他的搞笑並不是刻意為之的伎倆,而是自然發生的真實行為。

另一次是在檢察官面前咳嗽,當時葉藏的念頭是希望能把這咳嗽作為一種籌碼來討價還價。

「我誇張地大聲假咳了兩下,用毛巾捂住嘴巴,順勢悄悄也斜了檢察官一眼」「你是在真咳嗎?」

檢察官寧靜的微笑,讓被戳穿的葉藏羞愧難當。他寧願被判處十年刑,也無法忍受被檢察官看穿的羞愧。

03

家庭治療的創始人薩提亞,認為最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的,就是一個人自我價值感的高低。

文中的主人公葉藏,是一個自我價值感極低的人。

他靠搞笑的演技維繫著與人世間的關係。當被別人揭穿的時候,他羞愧難當,生不如死。

他認為這一刻是自己「原型畢露」的時候:這也是他內在深處對自己的價值判斷——自己的存在讓這個世界蒙羞,不堪忍受存在於這個世上。

他終生都沒有尋找到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的價值,也無法承受自己這個「原形畢露」的贗品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而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世界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也沒有一個完美存在的人,而當面對自己的不完美的時候,願每一個人都能對自己多一分包容。

面對自己的不完美要像面對自己的孩子:就算它漏洞百出,經常做錯事,但一定要看見自己值得被愛的那一面。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管自己是否完美,我都下定決心要愛自己。因為設定我完美與否是上天的事,而愛自己才是我的事。

—END—

文:翰媽讀書,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生而為人——《人間失格》讀後感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
  • 《人間失格》如此頹廢為何備受追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我過的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人間失格》講了個什麼令人沮喪的故事這本小說寫盡了人性的悲,看著很喪很頹廢,這本書是能夠自我救贖和反省的,我相信不少人都是和文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從小就生活的小心翼翼的,從小就是討好性人格,為了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
  • 《人間失格》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就是喪失做人的資格。要讀懂《人間失格》,必須讀懂太宰治這個人,因為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就是他本身,用毀滅式的絕筆,終結了他憂鬱頹廢的一生。我終於憑著滑稽這一條線與人扯上了關係。表面上,我強顏作笑;內心裡,卻懷著某種也許能夠撞大運的千鈞一髮的緊張感——為了討好他人,我總是擠出一身黏。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今天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人間失格》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人間失格》由序言、後記和三個手札組成。主角大庭葉藏在手札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從少年到青年的人生。序言和後記則是太宰治以一個好奇的陌生人的視角,對葉藏進行探索。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適不適合讀
    其中,太宰治即喪又帥像個貴公子,刷了一波粉絲,其作品《人間失格》也被更多人知曉,那麼,這本出了名喪的書適不適合看。事實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並不出自於《人間失格》一書,也不是出自太宰治,而是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太宰治借用於《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但是這句話確確實實的是《人間失格》主人公,又或者說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說到這本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是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中,這句話最早出自詩人寺內壽太郎之口,後來被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所引用。
  • 《人間失格》:錯位的人生,需要自我救贖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寫給世間所有在苦痛中掙扎的靈魂太宰治的生命絕唱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很多人並不陌生,它是一個憂鬱且頹喪的故事……他生活於戰爭時期的日本,是二戰後的廢墟上誕生的日本重要文學流派「無賴派」(也稱新戲作派、反秩序派)的代表作家,太宰文學雖屬於日本文學的另類,卻是戰後文學重要的坐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文學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應該很多人都不陌生吧。這是一個憂鬱而頹廢的故事。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但如果要把它與生活中的失望相提並論,恐怕沒有人能與首相相提並論。但他的絕望更像是一把利劍,刺穿殘酷的現實,使人們成長起來更加澎湃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過上美好的生活。太宰治也許沒想到,很多年後,困擾他的痛苦會變成一種「正能量」。這部作品在精緻的自傳中流露出獨特的頹廢,是一部毀滅性的傑作。雖然太宰治在其不同的作品中,傳達了不同的人生態度。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但就是感覺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當我期待著「Goodbye 」的後續時,我發現它已經悄然結束了,這也代表著太宰治已然驟然離場。「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短短的8個字,是主人公葉藏的濃縮描述。《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
  • 《人間失格》極致唯美的30個金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它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在題材上屬於半自傳體小說,發表於1948年。說起《人間失格》中的金句,大家也許首先想到的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了太宰治一生的創作。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致鬱遺作《人間失格》再影視化,「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虐心來襲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詩人寺內壽太郎原創的,而後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題用了一次。《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自傳體小說,早前有過堺雅人配音的動畫版本,也曾被改編過真人電影(生田鬥真主演)。而這部致鬱神作,即將再次改編成電影。根據電影《人間失格》的官方消息,小慄旬將出演太宰治一役,導演為蜷川實花,蜷川實花是十分擅長展現女性情愛故事的導演,代表作有《惡女花魁》。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為何一生都在尋死?
    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沒有醉意的文字,卻總能讓人微醺,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一塊可以被他無聲侵襲,卻又無從迴避的地方。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富有卻粗鄙的家庭,他同時懷著自豪和自卑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愫,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榮譽感,另一方面是無處逃避的羞恥感,雙重情感的分裂,奠定了他乖戾頹然的性格基調。過分的自矜,讓他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必然在粗糲的現實生活中受到傷害。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喜歡把這本書歸為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的書,我很同意這種說法,讀完這本書的傷感不同於餘華先生的《活著》一樣。我讀完這本書找朋友聊過,我說看完之後很難過,但我自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讓我如此感傷。
  • 《人間失格》——喪失為人的資格,滴血靈魂的自白!
    《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 。主角大庭葉藏的人生遭遇,投射出的是作者現實之中的經歷與思想。小說於1948年在雜誌《展望》上作為全三回的連載小說發表,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的12句經典語錄: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的12句經典語錄:生而為人,對不起 1、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太宰治 2、我那溫柔的心房,連我自己都如痴如醉 ----太宰治 3、對人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會比任何人都渴望親眼見識妖怪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