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版的《十萬個為什麼》,書中所載妙方,今人聞所未聞!《夜航船》中的生活妙方,斧頭藏床底可生男孩,可獲評搞笑諾獎!
明末清初,有個名叫張岱的浙江人,他是舉世公認的最偉大的明代散文家。張岱出身於仕宦之家,早年患有痰疾而長住外祖父陶大順家養病,因聰穎善對而被人稱為「今之江淹」,於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創作了許多詩文。崇禎八年(1635年)參加鄉試,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後,避兵災於剡中,於兵災結束後隱居四明山中,堅守貧困,潛心著述,一生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嬛文集》、《博物志補》、《茶史》、《昌谷集解》、《大易用》、《古今義烈傳》、《琯朗乞巧錄》、《皇華考》、《論語解》、《明紀史闕》、《明易》、《評東坡和陶詩》、《奇字問》、《詩韻確》、《史闕》、《蜀鵑舌血錄》及《三不朽圖贊》等。
在文學創作上,張岱以小品文見長而以「小品聖手」名世,著作題材廣泛,行文或清新通脫,或細緻沉鬱,富有情趣,自成一格。其小品文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丰神綽約,富有詩意,有「晚明小品集大成」的譽稱。但論其作品的影響力,當數他的《夜航船》。
張岱的著作,以《夜航船》為最雜,也貼近生活。《夜航船》並非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較為淺顯的文言敘述的文化與生活的常識段子,這些條目絕大多數都是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所必須熟知的內容。《夜航船》的內容可以是無所不包:上起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人倫政事,禮樂科舉,草木花卉,鬼神怪異……共計20大類(天文部、地理部、人物部、考古部、倫類部、選舉部、政事部、文學部、禮樂部、兵刑部、日用部、寶玩部、容貌部、九流部、外國部、植物部、四靈部、荒唐部、物理部、方術部)125個小類共4000多條目,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微型百科全書。
夜航船是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徵,人們外出都要坐船,在時日緩慢的航行途中,坐著無聊,便以閒談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學士,也有富商大賈。有赴任的官員,也有投親的百姓。各色人等應有盡有,談話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張岱說:「天下學問,惟夜航船最難對付。」
作者之所以將書名取為《夜航船》,正是為談客們網羅可以佐行的談次。為此,在《夜航船》的原序中,張岱還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昔日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弮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這個故事是說,在一條夜航船上,有一位僧人與一位讀書人同艙而眠。讀書人貌似很有學問,一上船就天南海北地高談闊論,一副天下大事盡藏我胸之傲態。同艙中有這樣一位高人,唬得僧人連大氣都不敢出,睡覺時連腿都不敢伸直,「弮足而寢」。慢慢地,僧人就聽出了讀書人大話中的不靠譜,所言常常漏洞百出,不知所云,就想摸摸他的底,看看其到底有幾斤幾兩。
於是,僧人先便試探著問讀書人:「請問這位先生,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兩個人?」那個讀書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澹臺與滅明當然是兩個人!」(澹臺滅明是孔子的學生,複姓澹臺,身列孔門七十二賢。老黃注)僧人又問:「那麼再請問,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呢?」讀書人脫口道:「堯舜當然是一個人?」原來是個胸無點墨的草包啊!僧人這才笑著說:「這麼說,我現在可以伸伸腳了,蜷著腿太他媽累了!「
這種滿瓶子不動半瓶子晃蕩的讀書人,任何時代都有,胸無點墨照樣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談闊論,什麼事沒有他不懂,正所謂「無知者無畏」,所以,敢到處信口開河,丟人丟到家了還不自知。張岱正是有感於此,才編撰了這麼一本小冊子,該書所載「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雖然「膚淺」,但卻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實用」。
只是,這樣一本包羅萬象的雜書,雖然絕大多數條目都是有理有據的文化與生活常識,但是,其中也收錄了一些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內容,比如「方術部」中所載,有許多都是現代人聞所未聞的咒語與土方,現摘其一二,與大家一同分享,權當一笑。
生男方:「婦人懷娠欲成男者,以斧密置床下,以刀口向下,必生男;雞伏卵,用此法,亦多成雄。」要想生男孩兒,只須將一把斧子偷偷西藏到孕婦的床底下,只須斧口向下,即成。不唯人,小雞下蛋也是如此。
其實,生男生女是由染色體決定的。科學的解釋是,人類的生殖細胞當中,一共是有46條染色體,其中有44條叫作常染色體,另外兩條是對性別起到決定作用的,叫作性染色體。女性身體當中只有一種性染色體,叫作X染色體,男性身體中有X和Y兩種性染色體。如果是男方的Y性染色體和女方的X性染色體結合,生出來的寶寶就是男性。如果是男方的X性染色體與女方的X性染色體結合,生出來的寶寶就是女性。
治眼疾:「凡患偷針眼者,以布針一條,對井以目睛睨視之。已而,折為兩段,投井中,眼即愈,勿令人知。」所謂「偷針眼」,也叫麥粒腫,是眼瞼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常見症狀為眼瞼局限紅、腫、熱、痛。要想治癒此病,只須手持布針,找眼無人在側的水井,斜視水井片刻,然後將針折為兩段投入井中,「偷針眼」就會不治自愈。
其實,偷針眼的發病原理,是淚道或是眼皮上下的淚點或是淚道的任何部位炎症使淚液流道受阻形成的化膿性感染,發生的原因為灰塵或是不潔淨的手揉眼等等所致。偷針眼因為是炎症所至,治療就以控制感染為主,如白天使用抗菌素眼藥水,晚上使用抗菌素眼膏,經一段時期後紅腫部會形成小的白色膿點自行破潰而愈。
掛果法:「樹不生果,除夜著一人伏樹下,一人持斧問云:『你生果否?不生,斫汝作柴!』樹下一人應云:『我生!我生!』是年即結實。」如果果樹到了掛果期,還不結果,除夕夜時,先派一人躲到樹下,另一人手持利斧嚇唬果樹:「今年結果不?如果不結果,我就把你砍了當柴燒!」這時,躲在樹下的那個人就「替樹回答」:「我生(結果)!我生!」這樣一鬧,果樹當年就會掛果。
這種掛果法,小時候還真聽長輩們提及過。只是,樹並不是嚇大的,結不結果,是由樹的品質、養分及保養等綜合因素所決定的。與此有「異曲同工」之趣的是,新婚時新娘子吃餃子(或是麵條),廚子故意將餃子(麵條)煮得半生不熟的,待新娘開吃時,旁邊的人就會問:「生不生(諧指生不生孩子)?」新娘如果回答「生」,就預示著會早生貴子。其實,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生與不生,與一碗餃子(麵條)並無關係,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夫妻二人的努力如否。
其實,張岱的《夜航船》,荒誕的條目只佔極小的一部分,就連「方術部」中,也仍有貌似很科學的妙方,比如「密寫法」,即使是近代間諜,也大受其益的:「暗傳書法,以杜仲末、白磯、蓖麻子各少許,研細,又入黃丹少許,少浸,寫字候幹,全不見字跡。以火烘之,即見字,看畢焚之。」用這種方法密寫,到底靈與不靈,老黃沒做實驗,但是,相信這樣的「實用之法」,古人一定是實踐過的,所以,應當並非虛言。
類似的妙方,在書中還有很多。比如在「水面上寫字、作畫」,方法就很巧妙:「磨黃芩寫字在紙上,以水沉去紙,則字畫脫在水面上。」黃芩是一味常見的中藥,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關於黃芩的神奇功效,還有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李時珍六、七歲時,突患急病,咳嗽不止,方圓百裡的名醫都束手無策,認為其已無藥可救。正當李時珍的父母悲傷絕望之際,一位從遠方雲遊到此的道士竟救了李時珍一命。道士給李時珍號了脈象後,給開出了藥方:只需服用黃芩30克,加水兩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癒。半月之後,李時珍的病體果然康復。後來,在編著《本草綱目》時,李時珍對救了他性命的黃芩這味中藥推崇備加,稱之為「藥中肯綮,如鼓應桴,醫中之妙,有如此哉!」
黃芩能治病,無人懷疑。但是,黃芩可以水上作畫,老黃也沒動手驗證。黃芩果真如此神奇,能水上寫字、作畫?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自動手試試,效果如何,可以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