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將轉化成金融危機,美國GDP暴跌34%?專家:中國已掌握主動權

2020-12-11 北鬥觀察者

隨著新冠肺炎在海外的不斷擴散,世界霸主美國也深陷其中無法倖免,而其影響的範圍早就已經不僅僅是人民的正常生活了。美國巨大的債務泡沫也隨之湮滅,甚至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都將被其影響。知名經濟學家Jim Rickards公開發表言論,此次的疫情危機很快就將轉換成金融危機,而且,很有可能是自1929年發生的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經濟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面對這樣的危機,似乎我們普通人還看不到它巨大的影響,但是事實上,現在美國的金融市場已經失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財富,根據BWC中文網發布的一篇文章來看,美聯儲在疫情爆發後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開始其無底線的量化寬鬆政策,這樣的行為在我們看來,與傾家蕩產無異,所以外界也有很多猜測,其中最核心的一個就是,美國是不是已經走上了破產之路?

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最新負債表顯示,如今美國的負債總規模已經達到了5.5萬億美元,而在美聯儲專家的預測下,這張資產負債表到年底時,將會直接翻倍到9萬億之多。與此同時,在摩根史坦利公司的預測下,美國的GDP在本年度第二季度將會暴跌34%之多,這對於美國的經濟情況來說,絕對不容樂觀。而這也就給國際上持有美債的國家提了個醒,是時候做出一些反應了。

中國作為如今的美債第二持有國,早早就已經開始了拋售美債的行為,本意是為了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在世界的交易中逐漸掌握一些主動權。而情況發展到了現在,才知道中國的做法是多麼的正確。據悉,全球央行已經連續第17個月淨減持美債,其中被拋售的總額接近4300億美元,其中我國已提前拋售1149億美債,絕對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選擇。

對此情況,國際上的金融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分析,中國在大幅拋售美債的同時,一定會帶動其他債主國主動拋售美債,必然會打破美國所營造的美元環境,將黃金等「硬通貨」迎回世界舞臺,進而引發美國的債務和金融危機,長此以往下去,美國本來就已經受損的公信力,必然會再度遭受重創,而在這件事上,中國已經掌握了最大的主動權。

相關焦點

  • 全球股市暴跌 金融危機來了嗎 投資者該如何進行安全配置?
    其三、則是美國在疫情暴發之前,四季度GDP增速已經明顯放緩,而美股已經處於高位。這就使得美股長期牛市的條件不再具備。隨後隨著疫情、大選、石油暴跌等多重因素髮酵,最終短線暴跌,觸及23年來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熔斷。中國因為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復工復產積極推進,各地重啟一大批基礎建設投資,正呈現出勃勃生機,但全球資本市場是一局大棋,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 藍迪銳評|全球金融市場危機邊緣 中國經濟如何行穩致遠?
    早在一個月前,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就預判出美股暴跌趨勢,並將引發一系列金融和經濟動蕩。隨著國際油價驟降和疫情的全球擴散,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史詩級暴跌」印證了藍迪專家的預判。世界經濟局勢處在危機邊緣,中國經濟如何化危為機、行穩致遠?
  •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原標題: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摘要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白馬股"爆雷"!
  • 暴跌8000億!巴菲特懵了:重倉30年的富國銀行爆雷!比金融危機更慘烈
    眾所周知,美國的新冠疫情始於2月中旬,全面爆發於3月,對美國經濟影響最嚴重的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因此,2020年二季度的財報,或許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財報季。三家銀行的貸款壞帳準備合計高達2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60億元),已逼近20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 暴跌8000億!
  • 伍戈:此次疫情對世界的衝擊不亞於上輪國際金融危機
    海外疫情的整體峰值或將在4-5月份出現,但經濟突然停擺引致全球衰退在所難免,此次疫情對世界的衝擊不亞於上輪國際金融危機。  3.與國際金融危機等衝擊不同的是,瘟疫這種「天災」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更為複雜。對照歷次全球大流行病,疫情對於消費意願和私人投資的打擊往往沉重而深遠。一國經濟要走出疫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應對的速度和公共投資的力度。
  • 「擺脫這輪金融危機需要各國協調與合作」
    目前,疫情對於歐美國家和全球經濟的損失還在估算中,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防控所需的時間越長,對這些國家經濟的打擊越大。全球經濟今年大幅放緩已成定局,是否會出現全球經濟衰退,主要取決於中國和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亞洲國家經濟的恢復,以及歐美國家能否在夏季基本防控疫情,讓經濟開始恢復。
  • 滙豐銀行遭遇危機,股價暴跌至25年來最低,將威脅整個金融體系
    據每日郵報報導,滙豐銀行(HSBC)在倫敦股市市值暴跌,自1月起其股價已下跌50%,為25年以來最低股價。總部位於倫敦金絲雀碼頭的國際銀行滙豐銀行深陷危機。20年前,其股價約為10英鎊,現在卻在2.8英鎊左右浮動。
  • 專家:全球疫情蔓延之下 國際金融市場還將大幅波動
    但隨後因美國疫情明顯擴散、美股和油價大跌,市場恐慌情緒濃厚,投資者紛紛變現其他資產,持有美元現金,美元指數再度上衝,最高至3月20日盤中的103.01,較前期低位回升8.9%。美債、黃金等避險資產初期「紅紅火火」,但隨後受風險資產大跌回補流動性的拖累而被拋售,顯示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已出現流動性危機。
  • ...疫情,不僅僅,美國,病例,病毒,疫,古特雷斯,危機,印度,遏制...
    一些曾經幸災樂禍、宣稱本國沒有病例甚至自吹自身防疫固若金湯的國家,現在也遭受疫情肆虐,陷入「滅頂之災」,令人心碎的生命悲劇接踵而至。  美國在1月中旬發現首例病例,3月初增至100例,3月20日增加到5000例,24日突然超過了50000例,周五確診病例一下猛增到了10萬例。如果繼續以這樣的增長速度惡化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目前全球的病例已至少超過55萬人。
  • 美聯儲出「王炸」,危機將如何演變?
    若危機的演變路徑,將對中國造成怎樣的衝擊?中國該如何應對?一、股災為何沒有引爆危機?通過《史詩級暴跌,是否引爆經濟危機?》一文的分析,我們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的金融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概括如下:1.
  • 美國西來大學教授:美股暴跌會否引起世界經濟大蕭條?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美國西來大學陳嶽云:美股暴跌會否引起世界經濟大蕭條? 美國及世界經濟現在處於可能衰退的前沿,金融市場亦有可能再次甚至多次暴跌。那麼美國乃至世界經濟會否出現像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樣的大蕭條呢?
  • 危機下的投資策略:黃金與股市在同步暴跌,還有什麼避風港?
    3月16日,美股經歷了兩周以來的第三次熔斷,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黃金與股市同步暴跌,這是否意味著全球金融危機重演?投資者該如何應對,還有什麼避風港?北京時間3月16日晚,美股開盤即全線大跌,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這是美股史上繼3月9日和3月12日後的第四次熔斷。
  • 按2008年金融危機假想當下,多頭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過去兩周,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罕見的巨震,原油價格一日跌幅超過30%。美國股票市場經歷熔斷。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引發的恐慌情緒席捲全球,黃金市場也不能例外。01油價大跌 美股熔斷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兩周,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罕見的巨震,原油價格一日跌幅超過30%。美國股票市場經歷熔斷。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發的恐慌情緒席捲全球,黃金市場也不能例外。
  • 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影響及我國的對策分析
    【關鍵詞】美國;金融危機;經濟;經濟結構   一、引言   世界正處在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動蕩之中,危機源自美國華爾街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並逐步演變成一場大規模的信貸危機。自2007年4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金融市場受到了劇烈的衝擊。
  • 任澤平: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2 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全球經濟金融社會的脆弱性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政府和央行主要以超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應對,而實質性改革和創新進展遲緩。這帶來了一系列風險和脆弱性,比如美國面臨股市泡沫、債務槓桿、金融機構風險、社會撕裂四大危機。
  • ...產業鏈被阻斷比金融危機更難應對,投資要抓住結構性機會
    但是現在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玩不下去了,模式被打破,引發了股價暴跌,也引發投資者對公司債務的擔憂,讓人擔心這些公司股價下跌後還不起錢,由此導致美國的企業債價格也下跌,於是這樣就引發了流動性的危機。因為整體缺錢所以大家開始變現,國債容易變現,黃金也容易變現,這樣導致避險類的資產也下跌,是個典型的低利率下的流動性危機。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各國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作為參考,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的萎縮程度也僅有0.7%。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考」下,中國經濟也受到了一定衝擊——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
  • 《中國金融》|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
    非銀行金融機構期限錯配、高槓桿等風險凸顯,成為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場暴跌的重要推動因素。低收入國家債務風險上升,需多管齊下妥善應對。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傷痕效應」疫情持續的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並引發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重新配置,正在對經濟造成長期影響。從企業看,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危機將轉變為償付危機,企業破產可能大幅增加。
  • 中國拋近千億美債,羅傑斯:握有主動權,美國經濟三循環或滿盤皆輸
    顯然,美國經濟已失去上世紀前半葉,坐收世界經濟動蕩漁利的便利,反而需要付出巨資來維繫美元經濟體系的某些既有地位。這就不難理解,美國經濟在中東的地位每況愈下。然而,自2018年初美國宣布成為能源輸出國之後,其試圖通過金融限制等方式對伊朗等中東地區石油國的石油出口構成阻礙就越發明顯。美國一些人也曾表示,對伊朗的金融限制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伊朗石油出口降至0。
  • 美聯儲all in:飲鴆止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
    都是貨幣超發惹的禍  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長期貨幣超發下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政府和央行主要以超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應對,而實質性改革和創新進展遲緩。這帶來了一系列風險和脆弱性,比如美國面臨股市泡沫、債務槓桿、金融機構風險、社會撕裂四大危機。歐洲、亞洲等也面臨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