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
兒兩歲。某日,頭撞桌角,長一包,大哭。
一分鐘餘,我走向桌子,大聲問:
&34;誰呀?誰撞疼了桌子?&34;我,爸爸,我撞的!&34;哦,是你撞的,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說對不起!&34;對不起&34;咋了,哪不舒服?&34;沒有不舒服。&34;那為什麼哭!&34;就是要哭!&34;哭完了敲門。&34;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來吧。&34;我一愣:
「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過我們先回家,換一下衣服。」
回,兒換衣畢,見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兒子,下水遊泳得把臉埋進水裡,這你懂吧?」兒點頭。
「那我們現在就先練習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34;好!&34;呸呸,爸爸,嗆水了,好難受。&34;是嗎?等等跳到河裡,可能會更難受些。&34;爸爸,我們可以不去跳嗎?&34;好吧,不去就不去了。&34;爸爸,麥當勞!」垂涎欲滴。
&34;
&34;
&34;
接著問:「兒子,你要做英雄呢還是做狗熊?」
「爸爸,我當然要做英雄!」
&34;
&34;很堅定!
&34;
兒流著口水,隨我回。
從此,兒學會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經得起誘惑。
五則
兒8歲,頑皮,與大同學打架。傷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34;
&34;兒泣答。
&34;
&34;兒嚎啕。
&34;再問,&34;
&34;
&34;繼續問,&34;
&34;
&34;我上樓。
理解支持,兒漸平靜。約20分鐘,我從樓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34;
&34;兒困惑。
&34;
&34;
&34;兒驚愕。
&34;我趁機普法。
&34;
&34;
&34;兒臉紅。
&34;
自此,兒學會了選擇和代價。
六則
兒9歲,四年級,數學不及格,悶悶不樂。
&34;
&34;理直氣壯。
&34;我很感興趣。
&34;兒說了很多,&34;
「哦,別人喜歡你,你就喜歡她;別人不喜歡你,你就討厭她。這說明你是個主動的人還是被動的人?」
「是個被動的人!&34;那你要做大人,還是小人?&34;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無論老師喜不喜歡我,我都可以去喜歡她,尊敬她,主動影響她,做一個強者。」
翌日,開心上學,數學從此優秀。並知道了何為大人,何為小人。
七則
兒10歲,玩遊戲。妻屢教,子不改。
&34;我指著電腦。
&34;承認,低頭!
&34;
&34;
&34;
&34;兒很無助。
&34;我搬來電腦,給兒子一小錘,&34;
&34;兒驚愕!
&34;
兒流淚,親手砸了電腦!
從此,兒懂得了什麼叫原則。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八則
兒11歲。我與妻久居異鄉,每日致電老母親,問候。一日,兒接電話:
&34;很興奮!
&34;
&34;
&34;
&34;
&34;
&34;
從此,妻每天6點,能接到兒子問候,風雨無阻,至今已8年!
九則
兒12歲,六年級,作業繁重,情緒焦躁。傍晚,兒放學歸,剛進門。
&34;我妹妹開始發難。
&34;一臉困惑。
&34;我母親又鐵證如山。
&34;大哭,躺地,情緒爆發?
約5分鐘,我從房間出,厲聲道:
&34;
&34;
&34;
兒止哭,站起,低頭:
&34;
&34;我繼續,&34;
兒挺腰,抬頭:
&34;
&34;
&34;
&34;
兒提起書包,向奶奶,姑姑行禮,從容走進書房。
我們仨會心一笑。
&34;兒子,當你長大後,看到這幅對子時,或許,你會想起今天,想起奶奶,想起姑姑,想起爸爸的良苦用心!
十則
兒13歲,初一,成績一般。某日突然問:
&34;
&34;我一怔。
&34;哈,兒子旁聽了我與朋友們的高談闊論。
&34;
&34;
&34;
&34;
從此,兒子成績優秀。
兒子,其實人生也是虛幻不實的,但日子還得認真過,以假修真的中道精神需要我們一生去體會。
十一則
兒13歲半,走親戚歸。一身名牌,髮型前衛,得意洋洋:
&34;
象一隻蝴蝶,滿屋子飛。
我視而不見?
兩日後,兒在鏡前,自我陶醉。我悄然,立其身後:
&34;
&34;
&34;
&34;兒臉紅。
&34;
&34;換上校服,酷發落地,&34;
從此,兒知道了何為美,何為醜。
十二則
兒14歲,初二。一日回,悶悶不樂。
&34;
&34;
&34;
&34;
兒子眼神裡,閃過一絲得意。
&34;
&34;
&34;我手心出汗,有點失控。
&34;
&34;
&34;
&34;
&34;
&34;兒接受。
老子曰,不敢為天下先。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
十三則
兒十四歲半,雙禁兩月,回。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灑脫,應對,進退,此乃立身之本。
十四則
兒15歲,暑假。我受邀參會,攜兒同往。
一路上,兒神色焦慮忐忑。晚,賓客散,問:
&34;
&34;
&34;
&34;
&34;我一時無語。
&34;
&34;我激動,摸了摸兒子的頭,&34;
我太高興,高興得流淚:
&34;
&34;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厚德載物。
十五則
兒十五歲半,某日,家來閒人,唆老母親給老師送紅包。母心動。
&34;
&34;
&34;
&34;
&34;
&34;
&34;
&34;有點生氣。
&34;
老母親,被孫兒的豪氣逗樂了?
後,說起此事,我偷偷誇獎了兒子。成績優秀,考入重點高中。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君子,當光明磊落!
十六則
兒16歲,高一。學業繁重,周日歸。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兒子,顧此失彼的時空對立觀念,是愚人們的永遠藉口。許多人:工作時,說家庭影響了事業;在家時,說事業耽誤了親情;這是無恥之徒。人這一生,父母,老婆,孩子,朋友,上司,眾生都要照顧好,這是一種智慧和力量。
「哦,吃飯了。吃完飯,去幫姑姑洗碗。&34;好的,爸爸,家務也要做好!&34;兒子,過來一下。&34;哦,爸爸,有事嗎?&34;最近,我瞧你,似喜忽憂,神色不定,有心事?&34;??&34;哈,這是好事,說明我兒子對人有興趣,取向正常,爸爸放心了。&34;爸爸,??&34;現在很多孩子,對人沒興趣,只對電腦有興趣;對異性沒興趣,而對同性有興趣。如果這樣,爸爸就得在祖宗面前羞愧而死。呵呵?&34;哈哈,爸爸,我以為您會罵我呢,糾結了很多天。&34;兒子,爸爸考考你。&34;嗯,請出題。&34;何為禮?&34;簡單講,禮就是人與人及人與天地萬物間的最合理的關係。&34;說得好!那麼,你跟那個女同學是什麼關係?&34;同學關係呀!&34;好,同學關係!那麼,保持著同學關係就叫合禮,僭越了這個關係就叫非禮。這個道理懂嗎,兒子?&34;懂,爸爸。從六歲讀經,已經10年,這個道理不懂,怎麼對得起爸爸和媽媽的苦心教誨。&34;只是懂還不夠,怎樣才能做到?&34;克已復禮,爸爸!&34;青春期"。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