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優秀與否關鍵在父母,即使是有障礙的孩子也能成為天才

2020-08-27 學霸張

什麼是學習有障礙的孩子?美國人認為:理論上講,當一個孩子的在校成績低於根據他的智商所預計的成績,或者他實際取得的成績和根據他智商預料的成績之間的差異,又不能被解釋為成熟較晚,缺乏學習動力或是患上諸如聽力喪失之類的疾病時,他便被歸於「無學習能力」的行列。

米歇爾的兒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他在誦讀方面有天生的缺陷,在醫學上被稱為「誦讀困難」。但是,這樣的一個孩子在米歇爾的有意識的訓練下,甚至比同齡的孩子擁有了更高的誦讀能力。她告訴我們:即使是有障礙的孩子也能成為天才的,關鍵就在父母。

孩子不能選擇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中國家長認為應該向美國教育學習,推崇快樂教育,追求自由,對孩子「放養」。

可是,美國家長的教育真的就是讓孩子「自由成長」嗎?明顯不是!尤其是對有障礙的孩子的教育,美國家長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永遠不要放棄。「儘管我的孩子患有「誦讀困難」,最初他的成績一直不好,但是我從來沒有認為他就是個笨蛋。」 米歇爾說,「不要放棄,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了孩子,父母也不能放棄他們。而且,千百年來,學習障礙者有成就的大有人在,我們為什麼不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是未來的天才。當然,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發掘天才的過程並不那麼輕鬆!」

從最簡單的發音開始。米歇爾說:「當我意識到我的孩子可能會在閱讀方面有問題的時候,我首先做的就是從發音開始訓練他。每天,我都會讓孩子聽詩詞、歌詞、甚至是繞口令。和孩子說話時,我會用最標準的發音。儘管孩子接受的慢,但是環境的薰陶對他有益無害。」

在家裡給孩子設計隨時學習的場所。「我總是在家裡教孩子。」 米歇爾告訴我們,「我會和孩子一起玩填詞遊戲,給孩子讀他喜歡的書籍,和他一起玩猜字遊戲等。」 米歇爾通過這樣的方法給孩子一個隨時學習的環境。

幫助孩子學習課堂知識。「最初,兒子總是對閱讀課的作業愁眉不展,我問他原因,他會告訴我,他總是忘記老師教授的內容。」 「為了給兒子解決這樣的問題,我讓孩子把閱讀課老師的內容錄下來,然後回到家裡,我和他一起學習,一旦孩子不能聽懂,我們就不停地聽,直到他可以順利完成作業。」

通過不懈的努力,兒子開始對閱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總是積極主動地不停地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幾年之後,他已經和同齡人擁有同樣的水平,卻比同齡人更善於學習。

相關焦點

  • 孩子優秀與否,與父母教養方式掛鈎,做到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優秀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要有廣闊的胸懷,要有寬容之心,即使是暫時無法原諒的事,隨著時間也會慢慢釋懷的。5、大方不要執著於別人的小事去計較,應該做一個有度量的人。要想孩子成長得優秀,父母要先做到這4件事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實際由於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所以往往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過高,這樣不僅給還在造成很大的壓力,有時候還會把事情變得適得其反。
  • 為什麼會有天才,平凡的父母能生出偉大的孩子嗎?
    有的孩子生而聰敏,學什麼都很輕鬆,還能舉一反三。這是讓人羨慕不來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生出天才來,只是個例而已,所以沒有必要去遺憾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大多數孩子都是生而普通的。各人有各人的路,天才要是好好培養,就會一直天才下去。普通孩子好好培養,激發潛力,也會有一天成為人人羨慕的人才。
  • 是天才障礙還是有障礙的天才?
    所謂天才是指在一般智能、學術、藝術才能、創造能力、領導才能或其他特殊才能中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當一些很優秀的表現在身心障礙者身上被展現的時候,往往也會因為他們本身的障礙而被埋沒或掩蓋。雙重特殊(twice-exceptional)是指兼具天才與身心障礙特質者,身心障礙者中有3%~5%具有雙重特殊的特質。
  • "天才"不是天生的,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成為「天才」觸手可及
    作者研究發現:「傑出 並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傑出人物的關鍵,在於刻意練習。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練習,又並不等同於刻苦。」,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要因為今天比較累或有事而中斷,因為訓練一旦中斷了,那麼再銜接起來會很困難,這需要父母有很強的執行力與自律性。
  • 總是羨慕別人家孩子有天賦?用上這個方法,你家孩子也能成為天才
    鄰居家的孩子鋼琴過了十級,閨蜜的孩子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朋友的孩子繪畫獲得了國際大獎…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看起來總是那麼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卻那麼平庸?鋼琴、英語、繪畫,這些興趣班,我們也報了呀?這是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最後,找不到答案,就給自己一個安慰的理由:「別人家孩子有天賦。」
  • 所謂優秀的孩子,就是父母支持,孩子努力
    在孩子通往優秀的道路上父母該如何做《觸龍說趙太后》有一句至理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在孩子成長進步、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助其一臂之力呢?1、 高質量的陪伴,更要有效的引導有一句話叫做,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演員郭濤說:「小孩誰來帶其實都沒有問題,關鍵看你能不能用心,願不願意跟他互動、跟他玩到一起,讓他信任你、覺得你有安全感。」
  • 《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讓孩子更優秀,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我想說,少年,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行動,堅持努力,根據《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你一定可以實現夢想。很多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平凡,都把諸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未來身上,但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天才不是生出來的,也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更不能靠孩子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達成,要想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父母也要努力才行。
  • 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為人父母,你會誇你的孩子是天才嗎?很多家長會說:我的天!笨都要笨死了,還誇他是天才?!還有很多家長會說:即使覺得自家孩子某一方面有特長,也不能說是天才吧,自古驕傲使人退步。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湖南衛視《歌手》,是很多人每年必追的節目。導演組每年都下大力氣請其他國家優秀的歌手參賽。今年《歌手》邀請來了日本國寶級歌手米希亞。
  • 孩子成才與否的關鍵因素-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大約在10-12歲時成型,所以兒童早期進行注意力訓練,是保證孩子以後學習的關鍵。 當孩子出現以上行為現象的時候,作為父母或老師的我們,就需要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1、和諧平等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幫孩子塑造諸多優秀品質,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先從自身入手正向引導孩子。 2、合理控制自己情緒,避免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
  • 天才少女:成為天才,是孩子的本性還是父母的虛榮,美隊來告訴你
    父母急於將孩子培養成天才,即使沒有天賦也要通過後天的努力讓孩子成為所謂的天才,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生活,孩子的生活裡被填滿各種輔導班和提分班,只是為了所謂的「出人頭地」。讓孩子成為天才,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
  • 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眼睛,卻不能代替孩子前進
    聽了朋友的抱怨,在我的腦海中漸漸有了一個清晰地被父母保護著的巨嬰的畫像。孩子之所以成為巨嬰,根本原因還是要歸於他的父母。家長過度地幹涉孩子的成長是不是真的是對孩子好?而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天生優秀,甚至也曾成績平平。我認真看了他們的經歷後才知道,原來人生逆襲的根本,都在教育。其中有一個男孩叫張霽,從小他的父母就很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問題,父母會一起冷靜分析這個決策好在哪裡,不利的影響在哪裡,然後再由張霽去做選擇。
  • 給孩子健腦的3大方法,長期做下去,孩子即使成不了天才也是人才
    導讀:給孩子健腦的3大方法,長期做下去,孩子即使成不了天才也是人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孩子健腦的3大方法,長期做下去,孩子即使成不了天才也是人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對進退有度的父母,他們就是孩子命運的判官
    對孩子的信任不能來得太遲,及時給予孩子信任,讓他們早早穿上信任的鎧甲,不要在缺乏安全感的世界裡徘徊難行。三、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進退有度的父母。《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有做決定的權利。
  • 蒙臺梭利:孩子成長障礙來自父母!不懂孩子的教育,對他是傷害
    ,往更好、更優秀、更樂觀、快樂的方向發展。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在促進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嗎?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在《3歲決定孩子一生》當中說道:「當小孩能獨立行動時,孩子和父母矛盾也就開始了。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
    導讀: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耽誤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教育路上的攔路石——讀寫障礙,優勢教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玲玲的父母忍不住怒吼著:你怎麼這麼蠢,為什麼能生出這麼蠢笨的孩子。甚至會想,是不是孩子智商有問題?是否要去看醫生了?其實有可能不是孩子的智商問題,而是孩子有讀寫障礙症。何為讀寫障礙症?讀寫障礙,就是普通孩子看上去非常簡單閱讀,能夠隨便一讀或者一念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對於讀寫障礙的孩子來說就非常的困難,甚至無法理解。那每個都能看懂的字,組合起來,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樣成了迷。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並不是不認真學習,而是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見效非常的緩慢。再加上父母、老師的不夠重視,孩子極易產生厭學、逃避甚至是放棄學習的情緒。
  • 父母有語言障礙,會影響到孩子嗎?
    很多有寶寶的家庭,對孩子發育的問題特別敏感,經常和別人對比寶寶的發育,而語言就是非常明顯的對比案例,有的寶貝說話尤其早,不到兩歲就說的滔滔不絕,而有的寶貝說話慢,一字一頓,聽不清,快到三歲了,才可以說幾句話。而有的寶寶更嚴重,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無法用語言正常交流,總能遇到朋友討教語言障礙的問題,常常會聊到父母、家庭對孩子的語言影響。
  • 天才兒童的特點是什麼,誰說普通孩子不能培養成為天才
    即使一個兒童的智商測試分數為全世界第一,她也不一定是天才什麼是智商測試?就是對一個人的智力進行數量化的標準測量,然後給出一個評估的智力分數。如果孩子的智商很低或很高,那麼不進行智商測試,父母自己就可以看出來。多數兒童的智商是不高也不低,《天才兒童訓練營》系列講座探討的就是如何把這種普通兒童培養成為天才學校考試分數高的人未必是天才天才是怎樣的一種人?有的人可能認為一個考試成績非常好的孩子是天才。
  • 三四歲的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三、四歲的孩子在語音上基本可以達到標準清晰,在語法上也不斷完善,處在表達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是語言發育的高峰期,如果四歲孩子有語言障礙,應該及時矯正,因為一般這個階段孩子不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即使形成了心理障礙也容易改善,否則很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原來有這些共性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生活、工作,為人處世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你們優秀的孩子背後,他們的父母具備怎樣的共性呢?曾參加了一個家庭聚餐,席間有幾個孩子的表現讓我刮目相看,一個已經大學畢業了,考入某大型國有銀行,已經上班。一個在國內一所著名的大學讀大二,大三準備保研。一個還是一名初中學生,成績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