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爸爸,孩子怎能不優秀

2020-09-11 宇同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的家庭是媽媽佔據主要地位,照顧著孩子的起居飲食教育陪伴。而爸爸的參與度卻是很少。


然而,最近的一部關於家庭成長教育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

不由感嘆:我也好想要一個這樣的爸爸!

內容來自公眾號:宜同玩之家


原本幾個傷痕累累的家庭,因為李海潮的存在,組合在一起成暖心有愛的家庭。

從一個孩子的爸,到三個孩子的爸,
不僅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安全感,還會及時走進孩子的內心,發現並了解孩子內心的角落。
用正能量的言行去教育孩子,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樂觀對待生活!
在爸爸的影響下,女兒李尖尖性格開朗,樂於助人,明辨是非,人見人愛。也讓內向封閉的凌霄和自卑的賀子秋都活成了暖心小太陽。

內容來自公眾號:宜同玩之家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個好爸爸勝過一百個老師
一個爸爸有效的陪伴和教育,會給孩子帶來與媽媽的陪伴不一樣的作用。

1.爸爸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在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狀況時,爸爸較媽媽要相對理性,充滿正能量,爸爸的陽剛之氣,也會讓孩子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2.爸爸會讓孩子更勇敢

在很多孩子心中,爸爸是一位無所不能的英雄,只要有爸爸在,就什麼都不用怕,讓孩子更勇敢。

內容來自公眾號:宜同玩之家


3.爸爸更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

爸爸們大多不拘小節,看待事物和問題的角度更積極向上,有爸爸的陪伴教育,更有助於孩子成為大度、性格堅毅、獨立有擔當的人。
4.增加孩子對性別和自我的認同
爸爸的一切行為特徵是孩子眼中男性的形象,對於男孩而言,良好的父子關係,會讓男孩認為自己跟爸爸是一樣厲害的;
對於女孩而言,能經常得到爸爸的陪伴和認可,也會對自己更自信,長大後與異性相處也會更自然更順利。

內容來自公眾號:宜同玩之家


爸爸和媽媽的陪伴是互補的,雖然爸爸更多的角色是在外賺錢養家,工作忙碌,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縱然很忙,也要關注到孩子,每天抽一點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成為更完美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家有這種父母,孩子怎能不優秀?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而對於「優秀」的定義可能各有差別,學習成績好、多才多藝、能夠流利的說上幾門語言、在各類競賽中大展頭角,這可能都是父母想要的。其實,人的一生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磨練,希望孩子優秀的前提首先是做給孩子看,要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前幾日,我看了一段視頻《考不好,沒關係》其中「著名」的「金礦爸爸」揚言說自己來這個節目就是要給兒子「當頭一棒!」金礦爸爸參加節目前跟兒子說要來拿冠軍,可是他幾乎不識字,怎麼考試?所以,第一輪可能就要被淘汰,他用自己的「反面典型」告訴兒子:「沒文化真可怕!」
  • 有這樣的爸爸是幸運,三種父親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也是媽媽的幸福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可依然有很多家庭忽略、忽視父愛的作用。而有些家庭中,父親雖在但卻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只能把對孩子的愛埋在心底,逐漸產生隔閡。在一次家庭教育培訓中,一位母親問我,「爸爸和孩子很少說話,平時爸爸有些嚴肅,孩子也不敢多說話。」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很多家庭中父親與孩子之間交流甚少,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
  • 家有以下6種爸爸,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爸爸不在榜上
    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深遠。不過每個家庭的爸爸都是不同的,有些爸爸能夠讓孩子越來越優秀,可有些爸爸卻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家有以下6種爸爸,難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家爸爸不在榜上小鵬是一名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而自打出生以來,他和父親相處的機會是少之又少。每次他想要和父親一起玩耍,父親都是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小鵬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纏著父親,希望父親能夠陪陪自己。
  • 天才密碼有這樣的爸爸,孩子怎會不優秀!值得存五十年
    &34;我,爸爸,我撞的!&34;哦,是你撞的,那還不快向桌子鞠個躬,說對不起!&34;對不起&34;咋了,哪不舒服?&34;沒有不舒服。&34;那為什麼哭!&34;就是要哭!&34;哭完了敲門。&34;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來吧。&34;我一愣:  「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過我們先回家,換一下衣服。」
  • 爸爸越「懶」,孩子越優秀,這些地方,媽媽就讓他懶著吧
    >,在這些懶爸爸的教育下,孩子沒得選擇,只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然還不知道自己能力有多大!現在有孩子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是母親在嘮叨孩子,爸爸平時都不吱聲,其實這只不過是當爸的不想說而已。懶爸爸認為這樣做太累了,不僅孩子不愛聽,而且還會招惹麻煩,何必給自己找罪受呢?況且說了又不能改變什麼。
  • 家有這6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心理學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個父親:生理父親和心理父親。我們在和父親的長期互動中,會在心理上勾畫出一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心理父親。無論遇到什麼事,就算父親不在,孩子也會呼喚出「心理父親」,按照父親以往態度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所以,即使父親不在身邊,這個心理父親都會一直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們,這就是父親在孩子心裡的「固有印象」。
  • 爸爸帶孩子越久,孩子越優秀!原因竟然是這樣......
    ……關於父親缺位的文章層出不窮,然而爸爸們總是有最「完美」的理由:「我忙著賺錢,哪有時間陪孩子,再說我老婆是全職太太,有她不就夠了!」可是啊,好媽媽永遠替代不了好爸爸。父親,是孩子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孩子自面對世界開始,他的成長規律是需要的母性之愛日漸減少,父性之愛卻日漸增加。心理學家說:父愛不可缺少也不可能替代。
  • 有這「3種特徵」的爸爸,很難養出優秀孩子,你家娃有同款爸爸嗎
    01反之,如果爸爸們有這3種特徵,那麼很難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快來看看你家娃有沒有同款爸爸。所以如果爸爸經常用肢體暴力毆打妻子或者孩子,或者是用語言暴力來羞辱、辱罵孩子,都有可能讓孩子陷入到「暴力循環」中。有暴力傾向的爸爸不僅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
  • 「清華才女」武亦姝父親身份曝光:有這樣的爸爸,難怪這麼優秀
    有人說,優秀的父母能夠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換言之,一個出色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優秀的父母。孩子的成長一定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所以要想了解一個孩子的家庭背景和父母的特質,其實從孩子的身上就能夠看出來。
  • 你永遠不會知道,爸爸帶大的孩子有多優秀
    平時陪伴教育孩子這些小事一律不管,只有悟空不在時才不得不出現。關於爸爸陪伴孩子的問題,有人在群裡開了頭,群裡馬上熱鬧了起來,接下來的話題就變成了媽媽對爸爸不陪伴孩子的控訴。,但當媽的又何嘗不想讓孩子和爸爸也親呢,沒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怎能健康的長大?
  • 教育孩子的路上,最不該缺席的是爸爸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爸爸們總以為孩子的教育有媽媽就可以,自己只要錢到位就行,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一位老師說過這樣一個例子:班裡一個小男孩特別內向,不愛說話,也總是被人欺負,而且還不敢還手,很懂事,也很讓人心疼。老師通過了解後,發現孩子是由媽媽帶大的,爸爸常年不在家。
  • 「學習不好,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爸爸」:優秀的爸爸都是這樣的……
    視頻裡,一名六七歲的小女孩,因為學習不好被爸爸質問。結果小女孩立馬哭訴起來:「別的小朋友是要家長的努力和陪伴才那麼好,不像爸爸三心二意….」01 爸爸缺失,孩子的一生中總有遺憾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做過一次調查:有一條船,放了九樣東西,包括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玩具、寵物狗等。但是突然發現這艘船要沉下去了,只能留下三樣東西,讓孩子選擇。調查結果是:把爸爸留下的孩子只有20%。
  • 不負責任的爸爸,會經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很難變優秀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並且會不斷豐富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只有這樣做,才能夠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是有一些父母在這方面做得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孩子的爸爸,每天需要忙著賺錢養家,所以就忽略了自己對孩子的重要性,導致孩子感受不到父愛,甚至會通過一些話語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 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樣的爸爸,很多男人還不自知
    有句話說得好「爸爸的格局,媽媽的修養,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孩子的成長教育,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優秀的爸爸能夠撐起整個家,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高度,而沒有責任感的爸爸,則容易養出懦弱、自卑、叛逆的孩子。尤其是平時喜歡說這幾句話的爸爸,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很多爸爸還不自知仍舊引以為傲,看看你都聽過沒?
  • 男孩寫作文爸爸不給買玩具,想換爸爸:孩子最渴望得到爸爸的愛
    在新華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杭州一位男孩一篇《換爸爸》的作文,讓人哭笑不得。原來這位男孩的爸爸把自己掙的錢都給媽媽了,不給他買一些玩具,他很羨慕其它同學的爸爸能夠給他們買一些玩具。因此,他很想和其他同學換一下爸爸。
  • 男孩寫作文爸爸不給買玩具,想換爸爸:孩子最渴望得到爸爸的愛
    當父母不再為孩子買玩具時,孩子就會感到父母不夠關心他們,這樣他們就會認為父母不夠愛他們。在新華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杭州一位男孩一篇《換爸爸》的作文,讓人哭笑不得。原來這位男孩的爸爸把自己掙的錢都給媽媽了,不給他買一些玩具,他很羨慕其它同學的爸爸能夠給他們買一些玩具。因此,他很想和其他同學換一下爸爸。
  • 孩子不努力,媽媽用蠻力,爸爸不出力的家庭,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其中,父母們最頭疼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寫學業。因為每次都是一寫作業就是雞飛狗跳的場面。而不寫作業時,又是母慈子孝的和諧畫面。這樣的感受陪過孩子寫作業的父母都體驗過了。就連很多清華北大畢業的父母 ,也不禁感慨:「要不是孩子長得太像我了,我甚至懷疑是否抱錯了。」原來高學歷的父母也會有這樣的煩心事啊!
  • 家有這4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美國耶魯大學連續進行了一項12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從小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聰明、精力旺盛、善交際、學習成績好。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也曾說過:「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可見父親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影響有多大。但實際生活中,一大部分父親都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們一些不經意間的行為,其實特別傷害孩子。
  • 家有這4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爸爸們請自查
    ,實際上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表現自我和發表自我看法的機會,這樣長大的孩子要麼膽小懦弱,萬事都需要依賴父母,要麼和父親關係淡漠。這類爸爸和孩子的關係一般都不怎麼親近,因為親子之間的基本交流完全被一臺手機阻礙了,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爸爸不愛自己,不願意和自己交流
  • 家有這7種爸爸,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爸爸們請自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爸爸忽略了自身所存在的意義,沒有扮演好「爸爸」這個角色,給孩子的成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爸爸醉心於手機而忽略孩子,會使孩子感覺自己不受重視,甚至孩子會覺得爸爸不愛我了,自己沒有手機重要。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會變得非常的煩躁,甚至想著法子跟家長對著幹,以此博得家長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