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明確規定,和冤假錯案說再見

2020-09-26 第1網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最近幾年,由於國家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冤假錯案」這個詞的熱度越來越高!現在的很多民營企業家也都對民營企業方面的法律法規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了!再加上國家時不時的發布一些保護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律規定。這些規定讓這些民營企業家們重新看到了希望。很多蒙冤民營企業家也都不甘心一直背鍋,所以有不少民營企業家開始向上面申訴,讓上面還自己一個清白。再加上現在全球經濟形勢非常不好,所以國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民營企業上面!這次行動不僅向這些涉案民營企業家表明了國家打擊冤假錯案的決心,更是向其他民營企業家表明了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態度。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時候,國家都會大力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對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是一刻也不停歇的,廣大民營企業家們盡可放心!

上面說的是國家對冤假錯案的糾錯和平反。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國家是怎麼樣預防冤假錯案發生的。其實對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光平反還不夠,還要想盡一切辦法,分析清楚冤假錯案產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提前預防?

其實,從以往的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來看,因為法律不健全導致誤判的並不多,反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導致錯判的情況則是比比皆是!人為因素有很多種情況,比如某些有權有勢的人利用職權進行司法幹預,讓審判人員不得不做出一些錯誤的審判,另外比較常見的就是刑訊逼供了!不管是強行司法幹預,還是其他行為,要想讓案件最終定案,必須要有當事人的證詞,也就是口供。如果當事人拒不認罪,那麼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對當事人進行刑訊逼供,這種手段也是造成冤假錯案最多的一種情況。

雖然說在電視上經常看到一些寧死不屈的人物,怎麼刑訊逼供都不屈服,但那只是電視劇中,現實中能承受的住刑訊逼供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以前積壓下的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都是刑訊逼供造成的!

為了制止和打擊刑訊逼供,國家也曾發布了不少的相關法律規定,在《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提出辦案機關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另外,在《關於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就曾提到:完善證據認定規則,切實防範冤假錯案。並且採取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詞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上述的一系列的規定的發布,表明了我國對司法公正、對司法的人權保障高度重視,進一步規範偵查、起訴和審判環節中採取刑訊逼供、毆打、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手段獲取證據,防止冤假錯案,使我國的刑事訴訟進一步走向規範化。同時也減少了涉民營企業冤假錯案形成的機率,大大的提高了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讓民營企業家少受冤假錯案的迫害,和冤假錯案早點說再見!

來源微信公眾號:一線網報 ID:Yxianwb

歡迎關注我們,投稿爆料

責任編輯:一線新媒體

原創版權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權威部門明確規定來了
    針對這些行為最高檢也做出了明確要求。最高檢副檢察長在內部會議上專門強調:「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民事檢察職能,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合法權益,加強對涉民營經濟案件的司法監督。尤其要重點解決違法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產等產權保護中的突出問題」。
  • 明確規定:嚴厲打擊超期羈押,見一個處理一個
    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是對民營企業家財產和自由的雙重侵犯。一旦一些民營企業家因為冤假錯案背負上了莫須有的罪名,那麼他的公司財產將會被凍結,他也會面臨著牢獄之災。這就是財產和自由的雙重打擊。除了冤假錯案這種現象以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形成一定的侵犯,那就是超期羈押!什麼是超期羈押呢?
  • 十八大以來糾正20多起重大冤假錯案,這是怎麼辦到的?
    他說,錢仁風冤案昭雪體現了法院、檢察院有錯必糾的勇氣,以及共同維護公平正義的態度和決心。和姜同文感受一樣,在許多老百姓眼裡,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機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指示,在糾正、防止冤假錯案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同時也讓百姓看到了政法機關亮劍冤假錯案的改革成效。
  • 最高檢有關部門負責人剖析第七批指導性案例價值所在
    《法制日報》記者就發布第七批指導性案例的意義以及這些指導性案例的具體價值等問題,採訪了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  統一司法標準提高辦案質量  記者:請介紹一下最高檢第七批指導性案例的主要特點和發布本批指導性案例的意義。
  • 對涉案民營企業家不捕不訴,是最高檢堅決態度
    雖然說現在的民營企業比以前壯大了不少,但是民營企業的處境卻是比之前越來越差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卻引來了很多覬覦其成果的人。就算是國家明確表態嚴厲打擊侵犯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行為,還是阻擋不了這些人的貪婪的欲望。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貪慾,才導致民營企業面臨各種各樣的威脅。其中對民營企業發展威脅最大的還是一些涉民營企業的冤假錯案,以及牽涉到民營企業家的一些案件。本來民營企業的發展就面臨著重重困難,如果民營企業家們再遭受這些冤假錯案的打擊,那麼更是雪上加霜!
  • 監督糾正冤假錯案,錢仁風帶著無罪判決書出獄了
    冤假錯案之所以頻繁發生,一個重要原因是刑事強制措施和刑事判決執行環節監督不足。2015年,最高檢出臺《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司法責任追究程序,規定檢察人員承辦的案件確認發生冤假錯案等情形一律啟動問責機制。同年,最高檢刑事執行檢察廳還下發了《關於在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中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
  • 明確規定:製造冤錯案件,嚴懲法官徇私枉法
    最高法在《法官法》的懲戒制度中明確規定:作為法官,在審判案件時要以法律為準繩,不得以任何藉口徇私枉法一些冤假錯案的形成除了有證據不實,刑訊逼供等其他因素,還和主審案件的法官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一個法官因某些個人原因而對案件的最終結果進行幹預。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最高法在預防和糾正冤假錯案的時候,也特別的對法官知法犯法這一環節做出了一些具體的防範措施。
  • 最高檢明確司法警察屬人民警察一個警種
    最高檢明確司法警察屬人民警察一個警種 有權控制威脅檢方履職者
  • 最高檢答"領導幹預辦案司法人員不敢記咋辦"
    最高檢:可以說,該規定針對現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的指示要求,為領導幹部幹預司法劃出「紅線」,建立起防止幹預司法的「防火牆」和「隔離帶」。新京報:規定首次提出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司法人員應全面如實記錄。「記錄」在執行該規定的過程中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 最高檢用這個案例明確了
    最高檢未檢辦主任鄭新儉在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時解釋,只要行為人主觀上以滿足性刺激為目的,客觀上實施了猥褻兒童的行為,侵害了特定兒童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的,應當認定構成猥褻兒童罪。
  • 最高檢:19種故意違法重大過失情形須追責
    最高檢出臺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意見   19種故意違法重大過失情形須追責  本報北京9月28日訊(記者劉子陽)為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規律的檢察權力運行機制,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下發了《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全文見五版),在健全司法辦案組織及運行機制、界定檢察人員職責權限的基礎上,明確了檢察官司法責任的範圍、類型、認定和追究程序等主要問題。
  • 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糾正重大冤假錯案23起
    但澎湃新聞分析十八大後糾正的這23起冤假錯案,大部分是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也就是本著「疑罪從無」的理念進行了糾正。只有3起是因為「真兇歸來」而被糾正,包括內蒙古王本餘案、浙江蕭山五青年案和貴州高如舉、謝石勇案。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遊偉認為,諸如「疑罪從無」在內的很多理念,實際上在法律中早有規定,但實踐有滯後性。
  • 嚴厲追責信訪不作為:才能有效糾錯「冤假錯案」
    因為這類案件往小了說,關係到許多民營企業家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往大了說關係到這一類民營企業未來的出路,關係到整個民營經濟的發展,也就關係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為此,國家不惜為這些涉案民企逐一進行糾錯和平反。甚至為了讓這些企業儘快得到平反,還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這也說明了國家對民生問題多麼的重視。
  • 今年糾正12起重大冤假錯案:糾錯平均需10年,少見追責
    直到2013年10月,最高檢對黃家光案立案複查,隨後向最高法發出再審建議書,才最終促使海南省高院做出無罪判決。       在廣東徐輝案中,廣東省檢察院2007年3月對徐輝申訴案正式立案,隨後先向廣東省高院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再審該案,又向珠海市中院發出《糾正違法檢察建議書》督促儘快判決,才最終促使該案於2014年9月得以改判,用時長達7年。
  • 冤假錯案的追責困境:多「止步於國賠」,鮮有一查到底案例
    張玉環的代理律師王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些冤假錯案平反後,當事人提出明確追責訴求後,相關的司法機關往往遲遲沒有明確的答覆和處理決定。「這類案件發生後,有的司法機關會做出追責的表態,但往往不了了之,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沒有表態,這是現在冤假錯案追責時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這說明,相關司法機關對這個問題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有意迴避。」
  • 冤假錯案的追責困境:多「止步於國賠」,鮮有一查到底案例
    張玉環的辯護律師王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將根據張玉環的委託,對當年刑訊逼供的辦案人員和其他司法人員展開追責。張玉環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反覆說著一句話:追究刑訊逼供者的責任。張玉環的代理律師王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些冤假錯案平反後,當事人提出明確追責訴求後,相關的司法機關往往遲遲沒有明確的答覆和處理決定。
  • 最高法罕見提審聶樹斌案,專家:加大力度回應社會關切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5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此案屬於再審程序中的提審,最高人民法院會依法組成合議庭,最高人民檢察院會指派檢察員出庭。」
  • 多「止步於國賠」、很難一查到底,冤假錯案追責為何這麼難?
    張玉環的代理律師王飛告訴記者,一些冤假錯案平反後,當事人提出明確追責訴求後,相關的司法機關往往遲遲沒有明確的答覆和處理決定。「這類案件發生後,有的司法機關會做出追責的表態,但往往不了了之,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沒有表態,這是現在冤假錯案追責時面臨的一個普遍現象。這說明,相關司法機關對這個問題重視程度不夠,或者有意迴避。」王飛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最高檢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答記者問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
  • 明確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標準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答記者問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就《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答記者問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下稱《意見》),為更好發揮《意見》作用,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接受了記者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