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高新區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推動信息化教學常態化應用,聚焦教育信息化與學科的融合,展示豐富多彩的現代課堂教學樣態,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蘇州高新區第五初級中學校於12月8日承辦蘇州高新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應用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蘇州高新區教育局局長周經緯,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遲學為,蘇州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必華,全區中小學校長、分管校長、教務主任,幼兒園園長以及各校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蘇州高新區教育局副局長陸軍主持。
活動伊始,新區五中校長徐文良和新區實小副校長樓琦君介紹各自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經驗。徐文良主要從學校基本情況、學校教育信息化初探、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的階段成果、教育信息化建設智慧校園的思考四大方面介紹相關情況,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作出的努力。樓琦君從完善管理體制,促進持續發展,助推課程研究,實現資源共享四大方面介紹了實小教育信息化的情況。
隨後,蘇州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張必華主要就高新區智慧教育雲平臺一至三期的建設情況和後續建設的總體思考與風險分析兩個方面作了匯報。
會議最後,蘇州高新區教育局局長周經緯講話,他首先肯定了全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同時也指出了全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足。最後,他強調全區應聚焦重點,努力開創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會議結束後,各位專家、老師進入課堂進行觀摩。本次課堂觀摩活動共有8位老師精彩亮相,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大學科。其中我校的蔣守霞老師在報告廳開設了物理直播課《電流的磁場》。蔣老師和學生靈活運用東北師大平臺開發的「智慧雲課堂」和「智慧雲學堂」,把物理實驗的實際操作和虛擬實驗相結合,既體現了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又把實驗中看不見摸不著的電流方向運用智慧雲平臺的「學科office軟體」直觀地展示出來。同時,蔣老師運用平臺及時反饋學生的練習情況,調整課堂節奏,有針對性地突破難點,體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的高度融合。
蔣守霞物理直播課《電流的磁場》
新區一初中蔣麗豔《電流的磁場》
嵇康《鄉愁》
陳勇奇《漢字—中國魂》
劉志昂《幾何中的角平分線與平行線問題》
陸一《一次函數圖像下的三角形面積》
陳景俠《9A Unit7 Task》
新區一初中陳曉豔《7A Unit6 Reading Keeping Fit》
摩活動結束後,各學科專家和老師針對本學科展示課進行了精彩點評。他們高度評價了展示課合理的教學設計,層次清晰的課堂結構以及對現代化設備的輕鬆駕馭。同時高度讚揚了新區五中教師勇於創新和不懈探索的可貴精神!
物理學科評課
語文學科評課
數學學科評課
英語學科評課
最後,教育部數位化學習支撐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東北師範大學理想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遲學為教授為大家作了題為《智慧教育成就每個生命的精彩》的講座。遲教授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讓大家看到了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的六大變革:讓知識的獲取更便捷、讓知識的呈現方式更多元、讓優質資源得以積澱和共享、讓共同體溝通更順暢、讓教與學的手段更智能、讓管理更高效更規範。「智慧教育」不只是技術手段,更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
從2017年5月起,我校與東北師範大學合作的「百城百校」項目正式啟動。東北師範大學專家組多次來校進行「理想智慧教育一體化」理論實踐指導,全校掀起「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學習熱潮。
經過專家的培訓、輔導,教師的實踐操作,我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目前,我校所有一線教師均能熟練操作雲平臺,實現教學資源的上傳、共享,課後作業的布置,自動化批改以及個人空間的布置。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成績的提高。
吳曉東老師為大家講解智慧雲平臺
楊曉俠老師為大家講解智慧雲平臺
學生為大家講解智慧雲平臺
顧蘊藕老師講解運河文化基地
張翌老師講解運河文化基地
科技助力,教育生花。相信在區教育局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雲平臺的有力支撐下,東北師大專家的專業指導下,各兄弟學校優質資源的共享下,我校能儘快實現打造智慧課堂、培養智慧學生,建設智慧校園的目標!
(撰稿:仲朱穎 攝影:沈萍萍 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