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居民反映的破損護欄
本報訊 嚴偉 記者陳利光攝影報導:近年來,南昌市青雲譜區徐家坊街道以擴大社會參與、提升網格化水平為方向,開發了「小叮噹」微信公眾平臺。「小叮噹」取名自微信消息的通知鈴聲,通過智慧型手機,群眾可直接報告發現的問題,共同關注身邊的治安狀況,成為參與社會治理的管理員。
「大數據」為綜治工作提供科學預測
青雲譜區在徐家坊街道先行試點,應用網際網路新思維,在南昌市綜治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建立了「網格+微信」工作模式,設立「小叮噹」網格微信群,號召居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此外,每個「小叮噹」網格微信群都設立臨時黨支部,建立規範性管理群規,發動黨員線上、線下積極投身到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去。
目前,「小叮噹」各微信群中主動亮明身份的黨員有1682人,他們在線上和線下都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127個微信群、20000多戶居民,源源不斷地給「小叮噹」後臺傳送數據。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建立預警機制,準確掌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為綜治工作提供科學預測。」青雲譜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居民可隨時隨地在線上反映問題
7月17日上午,洪都南大道334號機務段宿舍的居民在解西東社區「小叮噹」群內反映:「機務段鐵路沿線護欄有破損的地方,存在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及時處理維修。」
群管理員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繫相關部門趕往現場排查,找到破損處後馬上進行維修加固。從居民反映問題到解決問題只用了不到30分鐘時間,較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居民點讚。
徐家坊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網格為單位建立微信群,由網格員擔任「微信長」,邀請轄區居民和市政、園林、城管工作人員入群,居民遇到環境衛生、治安隱患等問題,可隨時在微信群裡反映,相關工作人員迅速介入處理,「微信長」負責督促並及時反饋。
在徐家坊街道,每個社區網格都有自己的「小叮噹」微信群。目前,徐家坊街道組建了127個網格微信群,設立17個網格管理站、127名網格員、537名樓棟長、1611名單元長,約600名平安志願者參與其中。居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微信、QQ、簡訊等在線上反映問題。
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鈴聲就是民生。」徐家坊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群眾反映問題的實際情況,社區能解決的會立即去解決,並在一個工作日內給居民回復。若是需要多部門協調解決的複雜問題,也會在三到七個工作日內給出回復。
據了解,目前社區居民反映較多的是政策諮詢、矛盾糾紛、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問題。「很多問題在群裡發布就能得到及時回復,讓群眾不跑腿或少跑腿,而且反映的問題在群裡能查到完整解決流程。」
不僅如此,「小叮噹」微信群的建立一改過去小區治理僅靠政府作為,百姓多是旁觀者的尷尬局面。「我們通過推廣此項工作機制,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青雲譜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靠一兩個人去發現問題,力量還是太小了。發動大家一起去發現問題,人人都是「啄木鳥」,相信我們這個城市會越來越美好。
截至目前,徐家坊街道通過「小叮噹」微信群,共收集到環境問題3789個,其中,已結案處理3762個問題,正在整改的問題有2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