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案數量為何不升反降? 「麒麟解紛」模式有門道

2020-09-07 雲南高院

「一站式」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矛盾糾紛湧入法院。然而,就在全國法院案件大幅上升、人案矛盾突出的普遍情況下,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法院的收案數卻出現下降「拐點」!


2019年收案總數較2018年同期下降2.09%,收案數量十年來首次實現負增長,而且2019年訴前調解案件佔一審民商事、行政案件的40.27%,調撤率達66.96%。


2020年1-7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再降6.51%。


收案數減少的背後,是這些糾紛得到了及時化解。麒麟區法院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建設,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制,推動構建以「院、庭、站、點、員」網格化多元解紛機制為基礎的「麒麟解紛」模式。

創新設立私密立案窗口

為當事人提供一對一訴訟服務

走進麒麟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辦案大廳內,處處透露著井然有序。


大廳裡設置了專門的自助服務區,能說會走的智能導訴機器人「麒麟小法」,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當事人提供趣味普法、解決常見法律問題等導訴服務。同時,智能訴狀自助終端、訴訟服務自助終端、訴訟風險評估自助終端等智能化訴訟輔助設備也是一應俱全。

通過科技助力,讓訴訟服務「e」起來,打造「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推動導訴、立案、交退費、保全、庭審等全部訴訟事務網上辦、掌上辦,努力實現當事人訴訟「零跑腿」。


「這間就是『私密立案窗口』,我們通過空間隔斷創新設立了『私密立案窗口』,為家事案件、涉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糾紛當事人提供無打擾、信息安全的一對一訴訟服務。」麒麟區法院立案庭副庭長鍾旋說。

同時,麒麟區法院積極應用電子訴訟服務平臺,引導當事人充分利用雲南法院訴訟服務網、雲南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智慧終端(「一體機」),實現網上立案、案件信息查詢、自主聯服務等功能,提高自助立案效率,減少當事人排隊等候時間。


據介紹,2020年1月至今,法院審查網上申請民商事立案案件5828件,其中通過「微法院」立案1046件、「雲南司法信息網」立案222件、「雲解紛」轉立案3158件、「訴服一體機」立案1387件、「跨域立案」25件。自2020年3月起,全面實現訴訟費網上、自助交退費。


另外,進一步完善集約化訴訟服務機制,將全部對外服務工作、影響訴訟進程和審判效率的輔助性、事務性工作以及多元解紛工作集約在訴訟服務中心,方便當事人「一次辦好」各類訴訟事務。2019年4月,訴訟服務中心設立了集約保全窗口,截至目前,共對符合條件的2230件案件出具保全裁定,極大地提高了執行標的到位率。建立集約送達中心,設置電子送達辦公室,健全文書送達流程、明確送達操作規範、分離司法輔助事務、提升審判質效。


加大程序分流力度

實現糾紛「快慢分道」


8月27日下午,在麒麟區法院訴調裁「三合一」法庭裡,麒麟區法院立案庭庭長溫玉瓊法官正在調解一起信用卡糾紛案件。


這是一間功能獨特的「三合一」法庭,法庭內除了審判區域,還設置了專屬調解區域和速裁區域,是速裁團隊的專屬法庭。

「本著『能調則調、當判則判』的原則,速裁團隊對部分民事案件快速調解、快速裁判。對於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係明確的案件,在雙方當事人都到場的情況下,我們會先組織雙方到調解區域進行進行前期調解,爭取以調解的形式成功化解糾紛。如果實在無法調解,則可以當場開庭,方便當事人『一次辦好』各類訴訟事務。」溫玉瓊法官說。


為提升速裁訴調中心效能,麒麟區法院加大程序分流力度,實現糾紛「快慢分道」,速裁團隊2019年結案3343件,佔比為全院結案總數38.15%,其中三個團隊為2019年9月新增,平均結案周期12天,36.8%的案件實現當天立案、當天審結。2020年至今,六個速裁團隊已受理案件2685件。


越州中心法庭

積極探索訴源治理「無訟社區」

越州歷史上就是滇東有名的古鎮,商賈聚散地和文化繁榮地,晉代有名的爨(cuàn)寶子碑就出土於此。


越州中心法庭是麒麟區人民法院唯一的一個派出法庭,轄越州 、東山 、茨營三個鎮,轄區面積887.43平方公裡,轄區人口近23萬人,轄區內有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等千餘家。


8月28日上午,在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張四友老兵調解室正在對一起糾紛進行調解。


今年4月,海師傅承包了富源縣一戶村民家房屋建築施工工程,並僱傭東山鎮的胡師傅作為施工工人。在施工過程中,胡師傅因建築跳板斷裂導致其摔傷左腳,經診斷為跟骨骨折。經鑑定,胡師傅此次損傷構成十級傷殘。

因為多次協商未果,胡師傅向東山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8月28日這天,人民調解員張四友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現場經過調解員釋法說理、耐心疏導,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由海師傅一次性賠償胡師傅治療費、傷殘費、誤工費等費用合計3.8萬餘元,並約定分兩筆支付。


協議籤訂後,雙方當事人通過「雲解紛」平臺在線進行了司法確認,既省時省力,又減輕了來回奔波的訴累。胡師傅也當即收到了海師傅給付的2萬元款項。


麒麟區法院越州中心法庭庭長張崛介紹,近年來,越州中心法庭不斷發展「楓橋經驗」,在轄區3個鎮設立了便民訴訟服務站、在38個行政村設立了訴訟服務點、在248個自然村聘請了「四員」(人民陪審員、訴訟信息聯絡員、執行聯絡員和特邀調解員),實現了矛盾糾紛的就地化解,從訴訟的源頭減案分流。


同時,堅持進村、進企業指導調解、提供常態化法律服務,集中力量搭建大調解網絡,與轄區內12家共治單位建立起委託、委派調解長效合作機制,自2019年以來,越州中心法庭共委派、委託調解成功案件175件。

另外,越州法庭充分弘揚厚植於本土的和諧理念、爨陶文化,積極探索在轄區內創建訴源治理「無訟社區」,主要依託與東山鎮法色村委會的「鄉賢理事會」、水井村委會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互動、聯動來實現鄉村矛盾糾紛防範在先、化解在早、處置在小。將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糾紛,發展為從訴訟的源頭治理糾紛。


據了解,自2017年至2020年8月,越州法庭共審結各類案件2092件,其中,以調撤方式結案1421件,調撤率為68%,巡迴審判率為90%以上。


構建「院、庭、站、點、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麒麟區法院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制,推動構建以「院、庭、站、點、員」網格化多元解紛機制為基礎的『麒麟解紛』 模式。」麒麟區法院院長高紅麗介紹。


「院、庭、站、點、員」機制就是以院庭為基點,以站點為紐帶,以四員為輻射點不斷向基層延伸解紛網絡。

「院」,院機關訴訟服務中心下設兩個解紛中心——訴調對接中心、速裁訴調中心,以解紛中心為輻射,橫向到庭,縱向到鄉到村,夯實多元解紛制度基礎,完善訴調對接中心職能。在法院建立代表委員、輕微交通事故、保險糾紛、檢察官、律師等訴調對接工作室。


「庭」,即越州中心法庭,作為唯一的派出法庭,主動參與社會管理綜合治理。


「站」,即訴訟服務站,在轄區各鄉鎮街道建立16個便民訴訟服務站,延伸服務觸角,安排固定的員額法官團隊每月一周定時定點到對應服務站提供訴訟服務,「有案辦案、無案答疑」,將糾紛化解在第一線。


「點」,即訴訟服務點,在全區252個村居委會實現訴訟服務點全覆蓋,涵蓋法律諮詢、立案、調解、開庭、視頻接訪等功能,解決群眾最後一公裡難題,搭建人民法院與群眾的「連心橋」。


「員」,即在站點處選聘的人民陪審員、訴訟信息聯絡員、執行聯絡員和特邀調解員,共計312人,利用「四員」來自群眾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配合法官發揮「四員合一」訴調對接聯動機制的作用。


據介紹,通過「站、點」聯動築牢糾紛防控體,2019年至今,越州法庭委託調解案件145件,收案354件,同期相比下降2.75%,調撤率80.8%,同比上升15%。標準化訴訟服務點——珠街墩子村委會,2019年至今訴前調解成功化解31起矛盾糾紛,遠程接訪當事人15人次,無一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實現了矛盾進站點,糾紛不出村的社會治理目標。


橫向織密解紛外網

共建網格化多元解紛機制

與此同時,麒麟區法院與麒麟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聯發司法協助聯絡工作辦法。充分發揮基層綜治中心、司法所、社區(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律服務所等基層群眾組織的司法協助和基層聯絡作用。與區司法局、律師行業協會加強合作,促進資源整合、拓寬服務格局,與司法局聯發《關於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意見》,升級13家律所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功能,融入律師參與調解、代理申訴等多元解紛職能。

法院通過協商共建的方式與轄區95家共治單位建立司法協助合作機制,完善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糾紛解決程序。


通過外網匯集合力,內網縱深推進,兩網交織共建網格化多元解紛機制。2019年向行政部門、行業協會委派調解案件998件,各訴調對接工作室調處糾紛613起;近三年共受理請求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案件1496件。


來源:雲南省高級人法院、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編輯:王銀榮

相關焦點

  • 收案數量為何不升反降? 「麒麟解紛」模式了解一下
    2019年收案總數較2018年同期下降2.09%,收案數量十年來首次實現負增長,而且2019年訴前調解案件佔一審民商事、行政案件的40.27%,調撤率達66.96%。2020年1-7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再降6.51%。收案數減少的背後,是這些糾紛得到了及時化解。
  • 多元解紛新模式,實現公平正義提質增效
    2020年以來,正安法院不斷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中的法律優勢,通過自聘特邀調解員、引入人民調解員、開展線上司法確認、在線調解案件、大力開展訴前調解等多種方式,助推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訴源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 碑林法院收案數為何一降再降 多元解紛新模式「跑」出「加速度」
    碑林區人民法院 馬軍 「收案數的下降是對我們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成效最好的說明。」中心內的訴前調解區中心內的訴前調解區,則主要致力於將大量案件化解在庭審之前,以形成「社會調解在前、法院立案在後」的糾紛遞進分流模式。這裡設置有不同功能的調解室,包括有以人民調解員姓名命名的「李建村調解室」、溫馨的圓桌家事調解室、矛盾糾紛非訴化解在線調解中心等。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紅河州法院四點發力:推進多元解紛「紅河模式」走深走實
    近年來,紅河州兩級法院從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支持,強力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探索形成「外聚合力,內強動力」的多元解紛「紅河模式」基礎上,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通過四點發力推進了多元解紛「紅河模式」的不斷走深走實。
  • 明溪法院打造解紛「快車道」
    近年來,明溪縣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工作,對標最高法院關於「一站式」建設的意見,結合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與訴訟服務中心升級版建設,精準發力、補齊短板,著力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與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一盤棋:聯動合力化糾紛「太感謝法官了,沒想到我們的徵地糾紛這麼快就化解了,我們已經拿到補償款了。」
  • 多元解紛「洛陽模式」有了新發展新提升!
    全市法院建立了『一站式』、透明化、信息化多元解紛工作新格局,推動多元解紛洛陽模式有了新發展、新提升。」統計數據表明,洛陽法院已在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完善小額訴訟程序、完善簡易程序規則、擴大獨任制適用範圍、健全電子訴訟規則等方面建立了制度體系,訴源治理工作進一步深化,全市法院新收訴訟案件持續攀升態勢有效遏制,首次出現收案數下降的歷史拐點,將矛盾解決在萌芽、將糾紛化解在訴前的目標初步實現。
  • 【護航】三明明溪:打造解紛快車道,減輕群眾訴累
    近年來,三明明溪法院高度重視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工作,對標最高法院關於兩個「一站式」建設的意見,結合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與訴訟服務中心升級版建設,精準發力、補齊短板,著力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與「一站式」訴訟服務。
  • 鐵嶺兩級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按照中央和省高院的工作部署要求,鐵嶺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全力落實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2019年,全市法院已基本完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軟、硬體設施建設。在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評估指標考核中,市中院和轄區法院成績均名列全省第一,進一步推進了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網通辦、一號通辦」的一站式高效便捷訴訟服務工作。
  • 興寧區法院喜獲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興寧區法院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精神,在上級法院的悉心指導,在城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訴訟服務體系目標要求,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從後臺到前臺、從分散到集中、從立體化到智能化,為群眾提供便捷、舒適、優質、智能化的訴訟服務
  • 努力打造高水平一站式多元解紛網格
    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梅河口市人民法院不斷深化訴源治理,依託三個派出法庭——曙光法庭、山城法庭、海龍法庭以及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貼近群眾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糾紛解決機制,試行「分調裁審+多元解紛」改革,強化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運行,加強司法協作,創新普法方式,化糾紛於訴外,止糾紛於訴內,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取得顯著成效。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創新出臺全國首個自治州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多元解紛「紅河模式」有何亮點?
    這也是全國首個自治州層面的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從制度層面推動了非訟糾紛解決機制進一步落地。「紅河模式」究竟有何亮點?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勤介紹,在探索過程中,各基層法院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經驗,比如創建化解房地產矛盾糾紛「以商救商、法院監管、金融支撐、封閉運行」等多元解紛新模式,創新醫療糾紛解決模式,吸納當地少數民族代表加入特邀調解隊伍等等,促使大量糾紛在訴前化解,提升了訴源治理水平。
  • 長泰法院為當事人提供經濟便捷的解紛新路徑
    金融案件數量最大,訴前調解的金額借款、信用卡等糾紛案件,就請銀行業調解員或代理律師協助錄入多元調解平臺,既減輕我們的工作壓力,又可當場聯繫對方當事人,無縫銜接化解矛盾糾紛。」長泰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負責人林紹斌介紹道,今年4月起,該院成立訴非聯動中心,與縣總商會、縣總工會、縣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長泰縣經濟開發區調委會等組織籤訂委託調解協議,聘請14名特邀調解員。
  • 禮泉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 全方位綜合治理
    今年以來,禮泉法院加大「一站式」訴訟服務力度,全方位綜合治理,呈現出集約高效、多元解紛抓共管 形成合力劉曉婷主任介紹說,多元解紛,首先要講各類社會資源納入矛盾糾紛化解體系之中。訴訟服務中心從一開始就注重在地方黨委領導下,整合各方面的社會力量與法院的訴調相對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配合的糾紛解決機制。
  • 長春市九臺區法院: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多元化滿足群眾司法需求
    為進一步增強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良好有序的推進訴源治理工作,長春市九臺區人民法院積極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 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全面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長春市九臺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努力打造建設集約高效、多元解紛
  • 重慶合川法院:讓解紛有速度 服務有溫度
    ,平臺根據糾紛情況分別委派給區、街鎮、村社三級調解組織調解,調解成功就司法確認,不成功則轉訴訟;到法院起訴有調解基礎的,法院通過平臺委託到指定調解組織調解,解紛從「單車道」轉變為「多車道」。」每個站點配有1名法官、1名調解員,根據需要可邀請代表委員、律師、行業專家等第三方人員參與解紛,讓第三方由解紛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 廣西北海僑港「1+3+N」解紛模式 漁民:「家門口」就能解決糾紛
    法治服務的海上陣地漁民興業的和諧家園——廣西北海僑港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室化解矛盾糾紛紀事「我們要求賠償150萬元……」「大家別急,先坐下來喝口涼茶降降『火』,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僑港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室致力於構建多元解紛聯動機制,聯合各方紮實推進訴源治理,廣開糾紛解決渠道,一站式解決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港、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逐漸探索出一條符合僑港特色的「楓橋經驗」之路。
  • 南寧市興寧區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紀實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興寧區法院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精神,按照「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訴訟服務體系目標要求,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從後臺到前臺、從分散到集中、從立體化到智能化,為群眾提供便捷、舒適、優質、智能化的訴訟服務。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