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均衡對胎兒生長的重要性

2020-12-22 百家號

我國孕婦在吃的問題上,禁忌很多,如有的地方說螃蟹能不能吃,水果能不能吃等等。大家在網上搜了一下,就可見這些問題還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孕婦的疑問。這些說法,基本上都缺乏科學依據。由於我國很重視孩子,肚內Baby的健康,牽涉到兩家幾代人的心。由於在決定孩子健康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遺傳、環境和營養。而在這三大影響因素中,我們能改變的實際上只有營養。其它兩大類既無法確定也無法更改。所以,這裡再談談孕期的營養。 

在新生兒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是神經管畸形。這是一類完全可以預防的疾病。研究表明,在早孕期缺乏葉酸,很容易發生神經管畸形,這也是發生率最高的先天畸形。現在很多地方的社區衛生中心都對孕婦免費提供小劑量葉酸(0.4mg)。常有人從國外帶回來一些孕期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其中的葉酸含量往往是0.8mg。其實,小劑量葉酸從0.4mg到0.8mg都是可以的。但服用時間應該從懷孕前3個月開始,因為小劑量葉酸對早期胚胎的意義非常大。這對胎兒的發育,預防神經管畸形非常必要。對於既往有過神經管畸形兒的孕婦來說,這次還應該加量。但葉酸除了在神經管發育中起重要作用外,在紅細胞的形成過程中也具有重要意義。由於胎兒的需要,對葉酸的需求隨著孕期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很多醫生推薦孕婦服用葉酸直到哺乳期結束。 

在孕早期(指從懷孕到妊娠13周止),胎兒「長身體」需要的物質「量」是很小的。由於胎盤激素的作用,即使孕婦體內某種營養物質處於較低水平,胎兒也會通過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學機制,從母體中獲得。但一旦進入到孕中期(從妊娠14周起到妊娠27周止),胎兒會像寄生蟲一樣從母體中索取營養,母親也不一定能滿足胎兒生長的需要。這時母親就要有其他渠道補充。否則,母親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都可能受到影響。 

最常受到影響的礦物質是鐵和鈣。鐵是合成紅細胞的材料。胎兒在體內合成紅細胞,其鐵都來自媽媽的身體。如果媽媽不及時補充,母親就會貧血。孕婦輕度貧血後,血液的粘滯度下降,胎兒從母親體內獲得營養物質的利用率上升,導致胎兒體重過重。這種過重無論對母親還是孩子,都沒有好處。而貧血中度、重度的母親,由於長期慢性貧血,會產生貧血性心臟病,對孕婦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嚴重時會危及母親生命。 

由於受「吃啥補啥」的影響,有些人認為貧血時就應該吃血液(動物血)來補充血液中的鐵。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但從營養均衡的觀點看,就不適宜了。有些人認為吃阿膠、紅棗等紅色的東西就可以「生血」「補血」,這是更大的誤解。中醫的「血」與現代醫學中的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除了鐵外,鈣是孕期需要額外補充的第二大類礦物質。鈣是合成骨骼的原料。如果缺鈣,胎兒也會從母體內獲得。母親骨頭中的鈣,會慢慢析出到血液中,導致母體發生缺鈣。母親一旦缺鈣,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會升高,表現為失眠和小腿肌肉痙攣,俗稱「腿肚子抽筋」。 如果孕婦到了這一步才去就診,就有點晚了。有些人認為骨頭湯裡有鈣,肉裡有鈣,除了海吃猛喝之外,實際上沒有什麼好處。骨頭湯裡雖然有鈣,但鈣的吸收是個複雜的過程,一定要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沒有維生素D,期望在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是不可能的。體內缺乏維生素D時,鈣會從腸道內流失,而不是吸收。其次,期望從食物中獲得鈣的同時,能量、脂肪等等也就超標了。最後危害的還是自己和孩子。所以,從孕中期開始要及時補鈣,一直到孩子斷奶為止。除了這兩大類礦物質外,孕期由於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孕婦也很容易發生鋅、鎂、銅、磷、錳等礦物質的缺乏。 另外,孕婦缺鈣還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肥胖和先兆子癇,直接威脅母嬰健康。也容易導致巨大兒的產生,甚至與少年期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關係。

第三大類容易缺乏的是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各種B族維生素等等。維生素是參與體內代謝的一類小分子物質,需要量雖小,但非常重要,有的還參與胎兒心臟的發育。我們的飲食中生吃的菜餚很少,這點與洋人完全不同。洋人絕大部分菜餚是生吃,蔬菜中的維生素丟失較少;國人喜歡炒熟了再吃,烹飪過程中很容易破壞蔬菜中的維生素。所以,到了孕中期要及時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人由於不了解生物學自身調節的機制,不了解維生素與礦物質之間的關係,比如以為單純的補充維生素D就可以防治佝僂病。其實這也是誤解。單純的補充維生素D而不及時補充鈣,維D會使身體從骨骼裡析出更多的鈣,反而導致佝僂病的發生。 

偏食實在不是什麼好習慣,最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均衡飲食。 所謂「均衡飲食」是指對各類食物都要有興趣,蔬菜、水果、肉、魚、禽、蛋等等都要吃。經常有人問能不能吃螃蟹?孕婦當然可以吃螃蟹。但有些人認為螃蟹性涼,是「寒物」,不可以吃。其實,所有的食物,一旦進入消化道,會在各種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糖、胺基酸和人體能吸收的礦物資,最後在小腸中被吸收,成為「營養物」,用於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是人體活動中能量和胎兒生長發育的來源。 

蔬菜、水果的營養看起來不高,其實蔬菜中含有纖維素,促進腸蠕動。蔬菜中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不偏食、挑食的人,通過飲食可以獲得足夠的各類營養物質。如果為了補充體內某種物資去食補,會使人體內的能量失衡,產生超重等不利後果。因此,孕期的飲食用句簡單的話說就是:均衡飲食輔之以多種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妊娠期由於孕激素的影響,很多人會發生便秘。其實,治療便秘的第一要點就是多吃蔬菜。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固然不多,但蔬菜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會促進腸蠕動。有便秘的人必須多吃蔬菜,才能化解這個問題。蔬菜中由於糖、脂肪很少,再怎麼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綜上所述,對於孕婦的營養,就是要在備孕階段起,就開始人為地補充小劑量葉酸,直到懷孕13周止,然後補充多種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鐵、鈣,直到停止哺乳。在這些藥物中,既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購買時最好買標有「孕婦專用」的產品。這些專用產品中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是根據國人的飲食習慣及需求定製的,有些進口藥反而不適於國人的飲食習慣。有些物質並非多多益善。比如維生素A、D都很重要,但超量之後對人體是有危害的。維生素D與鈣含量之間的比值是有講究的。這些產品的缺陷是沒有根據孕期各個時期需求量的不同而不同。不過好處是簡單、方便,一直吃到孩子斷乳為止。 

現在全面放開二胎生育後,會有很多生育二胎的孕婦。對於前次有嚴重孕吐的人而言,二胎時常常會再次發生,而且有的人會更加嚴重。現在的研究認為,早孕期補充複合維生素(不另外補充鈣和鐵),可以降低孕吐的發生率,減輕妊娠期嘔吐的嚴重程度。由於複合維生素中含有小劑量的葉酸,所以從早孕期起就開始補充複合維生素的人,可以不另外補充小劑量葉酸。

有些爭論的是如何服用DHA產品。DHA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脂肪酸,有研究稱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有重要意義。國內營養學界推薦給孕婦的攝入量是200mg/天。但在孕婦專用的多種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產品中,不含DHA。DHA主要分布在魚類中,普通飲食中的含量較少。所以孕期有意多吃些魚蝦,有利於補充飲食中DNA的不足。市場上一些保健品中的DHA,其含量有永高於200mg,似乎也不大適合於孕婦的補充。但這個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有很多專家認為孕婦根本就不需要補充DHA。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孕期吃素食的媽媽如何均衡胎兒營養
    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孕期吃素食的媽媽如何均衡胎兒營養如今有不少人選擇吃素,哪怕是在懷孕期間,也是比較青睞吃素食,但是準媽又擔心吃素食會影響寶寶發育,素食準媽媽在孕期該如何均衡營養素食準媽媽易缺乏哪些營養元素專家表示,孕婦處於代謝旺盛
  • 孕期補充這些營養素,更有利於胎兒生長哦
    懷胎十月,準媽媽們總會擔心自己的攝入的營養會不會不夠,會不會影響寶寶發育。俗話說一人吃兩人補,寶寶所有的營養都是由媽媽供給,準媽媽們在孕期的營養要全面均衡,更需要適當地補充一些營養素,以滿足自身和寶寶的健康需求。
  • 怎樣做到孕期營養均衡,又不會胖成球?
    準媽咪懷孕後,不管是去產檢建卡還是日常的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可是如何做到營養均衡?確實是一件讓人摸不到頭腦的事情。 誤區一:營養補充越多越好 有的準媽咪覺得孕期營養補充越多,對胎寶寶生長發育越好。於是,出現有些準媽咪過多進食蛋白質,或者把水果當飯吃……這種做法其實存在很大的誤區。 準媽咪孕期營養補充過量,反而容易導致準媽咪體重超標,還可能誘發妊娠糖尿、妊娠高血壓等妊娠併發症。
  • 怎樣做到孕期營養均衡,又不會」胖成球」?
    準媽咪懷孕後,不管是去產檢建卡還是日常的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可是如何做到營養均衡?確實是一件讓人摸不到頭腦的事情。,對胎寶寶生長發育越好。準媽咪孕期營養補充過量,反而容易導致準媽咪體重超標,還可能誘發妊娠糖尿、妊娠高血壓等妊娠併發症。所以,準媽咪補充營養應遵循「均衡」與「適量」的原則。
  • 280天孕期營養有多重要?研究證明:能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孕期營養的重要性經過280天的生長發育,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受精卵出生時重3 ~ 4kg。這個巨大變化的物質基礎是營養。因此,合理的營養是健康分娩和妊娠的保證。女性懷孕後有雙重任務,不僅要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還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因此,保證孕期營養對產婦健康、胎兒發育和出生後先天體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孕期補充三大營養物質,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一種需從孕前開始吃
    ,胎兒也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給,很容易影響生長發育,因此,孕媽在飲食上要格外注意,需及時補充營養,才能保證寶寶健康成長。孕期需補充的營養之二:鋅元素為了保障自身營養足夠,為胎兒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營養來源,孕媽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也比之前高出許多。
  • 您的孕期,營養達標了嗎?縣婦保院可以為您分析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差異大,孕產婦存在明顯的營養不良狀況: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足共存。孕產婦知識的匱乏是導致孕期營養不均衡的重要因素。孕期合理營養的重要性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滿足孕婦自身妊娠期生理需要,提供體內胎兒生長發育所需。
  • 營養均衡很重要,孕期營養攝入有哪些常見誤區?
    導致兒童肥胖的機率增加我們都知道孕期營養均衡的重要性,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孕期營養不足現象相對減少,而更多的問題在於孕期營養過剩和孕期增重超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平日孕媽媽對營養攝入常見的三大誤區。寶寶,孕婦,懷孕,分娩,肚子,女人,丈夫,妻子,家庭 (2).
  • @泰安人 如何在孕期做到營養均衡?岱嶽區婦幼保健院給你支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通訊員 劉欣婦女懷孕以後,每天所吃的食物除了維持自身的機體代謝和消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外,還要供給體內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因此,孕婦營養的好壞,不僅影響母體的健康,也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和腦細胞的發育。
  • 缺鐵性貧血是孕期最常見營養缺乏病 專家:合理營養、均衡膳食
    中國網財經9月21日訊 數據顯示,我國孕婦貧血患病率為17.2%,其中缺鐵性貧血是妊娠期最常見的貧血,佔整個妊娠期貧血的90%~95%,是孕期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病。  對此,江蘇省人民醫院產科主任孫麗洲表示,女性懷孕後,身體血容量變大,紅細胞和血漿都在增加,但是紅細胞生成的速度遠遠低於血漿增加的速度,很容易造成稀釋性貧血,加之供給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整個孕期大概需要1000mg的鐵,因此孕期婦女比一般女性更需要鐵來合成紅細胞。
  • 孕期的這幾種表現,多半是胎兒營養不良,中一個就要當心了
    對於孕期的孕婦來說,自己本身的身體狀況就能夠反映出肚子裡寶寶的情況,媽媽的營養補充不足,也會嚴重影響到胎寶寶的生長發育。1、孕期孕吐現象一直很嚴重懷孕早期的時候,70%的孕媽媽都會出現孕吐反應,但是過了3個月,早孕反應基本停止,如果早孕反應還沒有停止,要密切注意了。在孕早期,胎兒的生長任務是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生長發育不需要特別多的營養,只要保持和孕前接近的營養即可。
  • 孕期倡導食療,營養均衡,但是也不是百無禁忌,有哪些禁忌食物呢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到了孕期10個月對應的食療,雖然我們講究營養要均衡,倡導食療,但是並不是所有所有是食物都來者不拒適合孕期食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者通過電視都可以了解到有很多食物在孕期亂吃是很可能導致流產或其他不可挽回的後果,所以到底孕期哪些食物絕對不能吃的呢?
  • 懷孕後,這三個時期營養要跟上,胎兒生長發育快
    孕早期的第8周時,胚胎的四肢分化開始,胎兒已經初具人形,此階段迎來了第一個生長發育快的時期,孕媽要注重飲食營養了。這個階段,胎兒對葉酸的需求量大,葉酸對胎兒神經系統發育非常重要,由於葉酸不能在人體內合成,準媽媽們還需要多注意補充葉酸。由於此階段受妊娠反應的影響,孕媽食慾變差,可少食多餐,飲食以清淡為主,並注重飲食營養。
  • 為什麼孕晚期,胎兒生長快?哪些表現,提醒孕婦該補充營養了?
    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此時更需要小心謹慎,會發現胎兒生長速度加快,也有人說孕晚期是胎兒「猛漲期」,在子宮中活動能力加強、體重增加,不禁很疑惑,為什麼到了孕晚期,胎兒生長速度加快?根據女性懷孕多長時間,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孕初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胎兒生長速度加快的孕晚期,從時間上分析,是指從懷孕28周開始,到生孩子時,以正常的孕期40周來說,孕晚期的時間是12周。胎兒從初期的胚胎慢慢變大,到了孕晚期,需要更加充足營養補充身體需要,此時,會不斷吸收孕婦身上的營養,從而促進自身發育。
  • 做好孕期營養,孕育健康寶寶
    前2天小編在朋友圈看到這樣的一張新生兒出院記錄,小編感覺是非常痛心和無助的,引發這一系列問題和備孕及孕期膳食營養的重要性密切相關!健康的身體狀況、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是孕育新生命必需的物質基礎。妊娠期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生命早期1000天(胎兒期即孕期+6月齡內的嬰幼兒+7-24月齡的幼兒期可理解為孕期營養+成功的母乳餵養+科學的輔食添加)機遇窗口期的第一階段,為了妊娠成功,孕期婦女的生理狀態及代謝發生了較大的適應性改變,以滿足孕期母體生殖器官及胎兒的生長發育,並為產後泌乳進行營養儲備。
  • 擔心胎兒營養跟不上?孕期補充營養不注意這幾點,等於白補了
    其實,孕期脫髮和多種原因有關,媽媽們都知道嗎?頭髮清潔不當孕期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有的媽媽頭皮出油會比原來嚴重很多,為了讓頭髮保持清潔,媽媽可能會每天洗頭,但是過度清潔會讓頭髮變得脆弱,易脫落,平時頭髮最好兩到三天清洗一次。孕期使用的洗髮水最好是純植物成分的,比較溫和,不會對頭皮和頭髮產生刺激。
  • 在孕期,這四種食物對胎兒生長發育非常好,孕媽可千萬別不捨得吃
    其實孕期一人吃,兩人補是真的,但是也不必要什麼都往肚子裡面塞,畢竟胎兒和孕媽需要的營養是有限的,吃多了反而會導致營養過剩。只不過在孕期中,以下這幾種食物,孕媽還真的別不捨得吃,對胎兒的發育非常有益。一直在變化呢,當然是隨著胎兒的生長在變。所以在孕期,孕媽媽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富含鐵的食物,比如說牛肉,動物肝臟,菠菜,等其他綠葉青菜。如果出現貧血的情況,孕媽最好去醫院檢查。根據孕媽的情況進行補鐵。
  • 孕期提倡準媽媽「均衡飲食」,怎麼做才算均衡呢?跟6個細節有關
    導語:懷孕之後要求孕媽媽「均衡飲食」,但是光說均衡,怎麼才算是真正的均衡呢?主要跟6個細節有關係。孕期的你是不是經常聽到別人說,在飲食上要做到均衡,但是你卻不知道這個均衡到底是什麼標準,通俗的說,就是要吃飽、吃好、吃得有利健康、吃得科學合理。
  • 孕期營養指南 準媽媽必須知道孕期營養知識
    孕婦懷孕各個階段都需要豐富的營養,但是營養過少、過剩都是不好的,那麼就需要在孕期合理的規劃好孕婦的營養,各階段的營養食譜,養分補充等需要合理安排哦,今天小編帶來了準媽媽必須知道的孕期營養知識,讓準媽媽們孕期擁有豐富的營養以及健康的身體哦。
  • 孕期這「四種營養」很關鍵,缺一種都可能影響胎兒健康!
    不光爸爸媽媽、公公婆婆逼著吃好吃的,就連親戚朋友也都紛紛送上營養品,以示祝賀,生怕孕婦和寶寶漏掉一丁點營養。 確實,孕婦畢竟不同於普通人,吃什麼都要優先考慮肚子裡的寶寶,因為胎兒的發育離不開準媽媽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