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看視頻
買菜做飯、整理房間、刷鍋洗碗,這些家務活兒你會做嗎?這個寒假,蘭州市多所中小學校跳出傳統的單一「動筆」作業,增加了不少以勞動實踐為內容的「動手」作業。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學會整理房間、洗乾淨自己的衣服……相信,不少同學在完成花式勞動作業的過程中,會收穫到一份不一樣的成長感受。
來看看這些同學分享的勞動經驗
A.收拾書桌技巧:
分享者:蘭州五十四中初二三班李一丹同學
1.需要經常用的物品放在顯眼的地方,比如桌面上、書架裡。
2.不經常用且仍需要的學習資料,可以放在柜子裡,或是箱子裡。
3.徹底不用的物品、資料收拾打包然後清理。
4.定期收拾書桌,這樣可以給自己一個整潔舒適的學習環境,利於心情愉悅,提高學習效率,也減少父母負擔。養成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態度,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對於學習也大有助益。
B.整理房間技巧:
分享者:蘭州五十四中初一三班張珂凡同學
整理房間完畢時那種大汗淋漓的勞累,是平時難以體會到的,從掃地到拖地,從整理床鋪到擦拭家具,完成這些工作後雖然累得人都不想動了,但心情卻很快樂。
1.首先從桌子、柜子等直視的地方開始。這是走進一間屋子首先看到整潔不整潔的地方。將桌上物品歸類擺放好,清理沒有用的殘餘物品。
2.整理沙發、床鋪。
3.將方才收拾的床上、桌子上置於地上的閒置垃圾進行清掃,然後擦地,順序由裡至外。
C.掃地技巧:
分享者:寧臥莊小學一年級四班王藝蓉同學
1.拿著掃帚要按一定先後次序清掃,不能一會兒掃這兒,一會兒掃那兒。
2.每間屋子從裡向外清掃。
3.在一個房間清掃完成後,將垃圾集中堆放在一起,再鏟入簸箕,最後清理乾淨掃帚上的毛絮垃圾。
D.拖地技巧:
分享者:寧臥莊小學一年級四班肖銘周睿同學
1.先將地面清掃乾淨,把地面小物件有計劃地搬到別處。
2.拖把放進水桶浸溼,然後擰至半乾。
3.按一定先後順序拖擦地面,如先臥室後客廳。
4.先裡後外的順序,邊拖擦邊向後退。
5.拖把髒了要及時清洗再拖別處。
6.最後換一桶清水將拖把清洗乾淨放回原處。
E、擦玻璃技巧
分享者: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初一三班楊建安同學
1.我針對的是室內方便兩面擦拭的玻璃,首先準備兩塊抹布,一塊是在洗潔精水中浸溼的抹布,一塊是用清水浸溼的抹布。
2.先用有洗潔精的抹布擦拭玻璃的正反兩面。
3.再用清水浸溼的抹布擦拭玻璃的正反兩面。
4.最後用乾淨的廢舊紙張將玻璃上水漬擦拭乾淨即可。
5.記得擦完玻璃要將抹布都投洗乾淨,晾曬起來。
一起圍觀,各種花式勞動作業
西北新村小學:假期實踐作業主題:勞動最光榮
1.二、三年級:整理家務為主(掃地、拖地、澆花、疊被等等)。
要求:記錄過程,談談收穫,附上照片一張。
2.四年級:參與城市文明志願者勞動(參與社區,街道等勞動實踐活動)。
要求:記錄過程,談談收穫,附上照片一張。
3.五年級:製作勞動最光榮主題手抄報,紙張大小:4開。
要求:顏色鮮豔,字跡工整,排版新穎。
4.六年級:製作變廢為寶——手工作品。
要求:以生活中,身邊的廢棄物為材料,開動腦筋,動手製作一個手工作品。
註:一年級因學段小,年齡小,故寒假裡,和家長學習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自護常識實踐!
通渭路小學:每天做五項家務勞動
1.一、二年級:每天整理自己的床鋪;學會洗襪子;學會洗菜;學會整理書桌;學做簡單菜餚。
2.三、四年級:每天整理自己的床鋪及房間;學會洗襪子、內衣;學會洗菜、擇菜;學會整理書桌;學做幾道簡單菜餚。
3.五、六年級:1.管護家裡的盆花。2.主動打掃整理房間。3.飯後收拾桌子、清洗餐具。4.主動給家裡長輩倒水、洗腳。5.幫父母洗菜、煮飯。
(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在家長陪同下操作。)
蘭州大學附屬學校:每天堅持給父母做一件事
勞動實踐作業:學會一項勞動技能,一至三年級同學以簡單的家務活為主,如擺放碗筷、掃地、整理書桌等;四至六年級以生活技能為主,如做飯、洗衣服、照管家裡動植物等。每天堅持給父母做一件事,如泡杯茶、盛碗飯、捶捶背,也可以是給爸爸媽媽一個擁抱或親吻,重點是要堅持完成。
小學生:「做好家務活兒受表揚了,真開心!」
「今天我在家學習掃地,有點累,不過得到媽媽的表揚,好開心啊!」 這是寧臥莊小學一年級四班王藝蓉同學的勞動體會。這個寒假,寧臥莊小學按學生不同年級設置了相應的勞動實踐作業,一年級的勞動作業內容包括學習掃地、拖地、給植物澆水、學習整理書桌、學擦鞋、學做燈籠等。一四班的班主任曲敏老師又將勞動項目進行細化安排,每周要求學生們學會一種家務活兒,第一周的任務就是學會掃地和拖地。和王藝蓉同班的趙浩語同學在和媽媽學習拖地的過程中,總結出幹家務活兒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看來無論做任何事都得動腦筋,找對方法才能做好。
初中生:「真心體會到父母平日付出的辛勞與不易」
學習做一頓飯的全過程——從買菜開始,直到最後成品端上餐桌;掌握整理房間的流程和技巧,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一個清潔美麗的家庭環境。這是蘭州五十四中初一三班布置的勞動實踐作業,而且班主任朱曉敏老師特別強調每位同學務必認真完成。「這項作業看起來不難,但沒想到真正由自己來完成時,還真是沒那麼容易。」初一三班崔浩農同學在爸爸的指導下,體驗了一次做飯的全過程。「以前總是回家就吃現成飯,這回做了三菜一湯,真心體會到父母平日付出的辛勞與不易。」崔浩農覺得這次的寒假作業特別有意義,讓他能夠換位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以後他也會盡己所能多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活兒,對長輩多多盡孝。
老師:「勞動教育,在假期是最好的實踐機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孩子們的生長和學習環境也越來越優越,很多孩子在家裡基本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家長也缺少了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意識。」蘭州五十四中初二三班班主任王婷表示,利用假期將家務活兒變成作業,一方面能夠引起孩子們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家長知道需要給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去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一些簡單的家務不僅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還能夠幫助孩子們體會家長的辛苦,學會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這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整個家庭的和諧都是非常有好處的,相信孩子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會逐漸地建立起一種責任感,也讓孩子明白,每一個成員在家庭中都有責任和義務。
「勞動教育,在假期是最好的實踐機會。」寧臥莊小學一年級四班班主任曲敏說,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而言,讓勞動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讓他們在勞動教育中獲得積極向上的品行,成為他們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家長:支持學校布置提升動手能力的勞動作業
「在假期裡,學校為孩子們安排了家務勞動實踐活動,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初一三班謝陸洋的媽媽說,家務勞動能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當孩子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與幸福。家務勞動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當他們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方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假期作業越來越注重實踐、動手能力,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