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文案的目的就是想讓讀者買買買。但是很多文案的功利心太重,反而讓人牴觸。那麼什麼是好文案呢?
在消費者觀念中,王老吉是一種有藥效的飲用品。這種「藥」的觀念直接決定了雖有固定的消費量,卻限制了它的成長。「怕上火,喝王老吉」簡單貼心的話不僅讓消費者容易理解和記住更彰顯了紅色王老吉的產品特性,也有效解決了王老吉原有的品牌錯位。
「海爾,中國造」 海爾在中國家電工業走向成熟的時候,果斷地打出「中國造」的旗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就廣告語本身而言,妙就妙在一個「造」上,簡潔有力,底氣十足。
「情系中國結,聯通四海心」聯通的標誌是一個中國結的形象,本身就充滿了親和力。把標誌和品牌名非常巧妙的融入在一起,從外表到精神做到了和諧統一。「情」字難道不可以打動千千萬萬的人麼?
「公民義務獻血」 公益廣告語這樣寫:「生命,因你而奔流不息。」讀了這則廣告你會不會感覺我的一點點血可能就會挽救一條人命,自豪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
所以寫文案的時候我們不能盲目,要讓讀者感覺:寫的挺有意思——這說的不就是我麼?——哇,真是太懂我了。
打動人的文案才是好文案,要在文案中觸發人們的情感。因為情感反應,更能激起人們對於產品的關心、在乎,從而促成銷售。因為你覺得「它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