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培養幼兒科學素養

2020-11-05 商丘網

科學素養包括對科學知識的基本了解,對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過程達到基本了解,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以及個人產生的影響形成基本了解。

一、教師注重細節培養發現生活

生活中充滿無數的物理知識與化學知識,老師應當善於發現生活、挖掘生活,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科學素質以及思考能力。例如,孩子們在中午喝水時,老師可以給他們發一些白砂糖,讓他們放在水中觀察情況,讓孩子們發現問題並且提出問題,進而向孩子們講解為什麼白砂糖會在水中溶解,提升孩子們對於科學的興趣,並且當白砂糖溶解在水中後可以讓孩子們品嘗一下。當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際動手操作收穫一些科學知識後,他們會漸漸對科學產生興趣,進而提高自己的科學素質。

二、制訂合理的遊戲場景增強科學認知

教師們在進行自主遊戲時,要提前寫好環境的創設,及時觀察與記錄,自主遊戲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孩子們科學素質的提升,更加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以及抗壓能力,通過這些實踐,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例如創設「我做哥哥姐姐了」這個環境時,要注意寫好觀察記錄,發現每一個孩子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課下及時進行總結,對每一個孩子作出一定的評價,進行一定的綜合素質培養。

三、積極與家長建立聯繫從各方面深入

生活課程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以及互相了解,因此,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係,來共同促進孩子們的科學素養以及思考能力。老師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做好家訪筆記,從各方面了解學生。因為家長的行為間接影響著孩子,所以教師應當適當督促家長認真挖掘生活,從生活中影響孩子,並且告知家長一些相應的方法。例如,可以買一些科學圖書,在自己閱讀的情況下帶動孩子積極閱讀,從而提高自己以及孩子們的科學素質。例如在平時看電視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積極去看關於科學的節目,培養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也可以向孩子們普及,例如,鳥兒為什麼在天上飛,寒冷的冬季為什麼室內的玻璃上會有水珠,讓孩子們通過認真思考來獲取答案,正確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身科學素質。

有效地提升孩子們的科學素質,不能僅僅是通過乏味的課本以及刻板的教學。老師要更加明白生活教育對於學生們的重要性,課本上的知識是固定的,孩子們一直使用書本知識,長此以往,會固化思維,影響思考問題的能力。要想提高孩子們科學綜合素質,就需要不斷改進傳統教學方法,將生活課程引入教學,老師與家長、孩子們一同努力,共同進步,才能夠提升孩子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科學素質。

相關焦點

  • 科學課程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科學實驗活動真正凸顯了操作價值
    幼兒總是對這個大世界充滿著好奇在他們的腦海中一切都是新的什麼東西都很有趣因此他們經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甚至做出一些讓大人不解的舉動那麼如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如何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如何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需求那麼今天讓小精靈來告訴小朋友們
  • 讓幼兒在科學小實驗中,搭起科學素養的階梯,點亮科學實驗課堂
    那麼;孩子那麼小,學得懂科學嗎?如何讓孩子在體驗和實踐科學家的生活過程中產生對科學的興趣打下堅實的科學基礎呢?科學實驗課是幼兒進入科學殿堂的關鍵。科學實驗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動手實驗能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更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建構主義理論提到: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不是教師向幼兒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幼兒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
  • 為什麼要培養幼兒的全球素養
    本次大會以培養少兒全球素養為主題,集結了藝術、科技、公益屆的教育大咖,為你深度解析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的衝突中,如何提高教育者和學生的全球素養,適應新時代人才面臨的全新挑戰。幼兒是培養全球意識的關鍵時期幼兒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學習能力強。而全球素養教育不僅能夠系統化地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幫助幼兒發現自己的興趣,更能夠幫助他們獲得自主學習、探索的源動力,讓幼兒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贏在起跑線。
  • 愛貝迪STEM+: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被一再提及,而永遠保持一顆求知探索的心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我們常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期都具有這種能力,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反而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就國家而言,創新能力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之一,而創新能力的提高與科學素養的提升密切相關。
  • 科學是探索真理的過程,如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
    幼兒教育·何為探究科學強調的是探索真理的過程,探究成為了科學領域中的重要學習方法;也是科學領域的學習目標它能夠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創新能力。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通過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來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為幼兒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
    培養小班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班級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應該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呢?常規的意義常規是指幼兒的行為常規。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將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制定出一系列行為規範,讓幼兒經常固定地執行,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科學的生活秩序。如,幼兒睡眠、起床、進餐都有固定的時間;幼兒玩完玩具後應該放回原來的地方;吃飯要洗手;水杯應該放在貼有標誌的地方等等。
  • 幼兒學科學,從提升孩子的提問層次開始,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了解科學素養在新時代的重要性,父母難免心急,我究竟該如何帶孩子開始學科學?我自己不太懂科學知識要怎麼陪孩子學習?幼兒的科學,與爸爸媽媽過去學的科學學科其實大有不同,過去學科的學習常是讓孩子記憶知識的紀錄,是一種結果的學習,但幼兒學科學,重點不是記憶或背誦了多少科學知識,最重要的是要讓幼兒有機會去參與求取知識的過程。家長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孩子不斷透過提問和探索來了解這個世界。
  • 培養幼兒語言能力及文學素養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會試著說話,幼兒醫學博士Jamie Loehr和《養育孩子》(Raising Your Child)一書作者Jen Meyers建議為12至18個月大的幼兒們進行下列學習活動,好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及文學素養。
  • 學前教育如何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重慶市沙坪垻區實驗幼兒...
    以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為目標,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沙實幼研究的方向,恰巧在時空和時間段形成對接。過程中,聆聽了不同層面的意見,保持定力、認準方向,在教師隊伍中強化了兩種意識。一是目標意識,即育什麼人?沙實幼將核心素養和《指南》中的育人目標一一對應,再對接幼兒園「陽光有愛、優品有行、樂學有夢」的育人目標,凝練出幼兒園要致力於培養個性陽光、情商豐潤、常德隨行、品質隨身、能力多元、夢想多彩,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現代兒童,培養文雅、優雅、博雅、高雅的未來所需之人。
  • 科學素養 從幼兒抓起 園區華林幼兒園STEM教育勇立潮頭
    開源——聯動內外構建STEM資源版圖十幾年來,STEM教育已成為國際科學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2016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STEM教育研究中心,並著重強調培養幼兒STEM意識和能力對未來發展的潛在影響。
  • 專家稱幼兒運動需講科學 應更重視「身體素養培養」
    原標題:專家稱幼兒運動需講科學 應更重視「身體素養培養」[ 啟動儀式暨論壇現場 啟動儀式暨論壇現場 啟動儀式暨論壇現場 課題組組長郝曉岑發言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彭延媛):4月24日,國家重點項目課題《中國0到6歲兒童身體活動指南》在北京舉行了啟動儀式。
  •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3-6歲是幼兒性格養成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幼兒教師承擔著對幼兒的性格養成的啟蒙和引導作用。在幼兒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也是經常出現的一類面試考題。下面中公專家將為廣大考生詳細介紹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以便有效幫助考生在結構化面試中應對這一類問題。
  • 在家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
    讓孩子上幼兒園確實是個好辦法,能讓他們的生活有規律,自理能力增強。但是如果寶寶在入園前就養成了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他們的身心有好處,而且能讓他們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成為同齡中的佼佼者。那麼,在家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呢?  一、培養幼兒能安靜地進餐,學會使用餐具,進餐時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乾淨,並能夠基本做到不挑食。
  • 有關於科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我們在認識到幼兒具有創造潛力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幼兒創造力和 的創造力相比,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幼兒的創造力往往缺乏嚴密性和邏輯性,具有很大的誇張性和隨意性,一般不具有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幼兒的創造力自發性較強,針對性較差。他們對所接觸的所有事物往往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們的創造力幾乎表現於所有的活動中。幼兒的創造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 「名師零距離」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現代文明的基礎。本期《名師零距離》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兩位老師和我們聊聊,他們的科學教學方法,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嘉賓介紹金萍麗 中學一級教師 金東區初中科學教壇新秀 骨幹教師 金東區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嘉賓觀點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的阿蓋爾公爵就聲明:「我們要教給年輕人的不僅僅是結論,還有方法,最重要的是還有科學史」。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先讓孩子「問」起來
    侄子三歲半了,語言表達不斷豐富,生活裡的他隨時秒變為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比如「月亮為什麼有時是彎的有時是圓的?」「為什麼我會有影子?」「媽媽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等等。每當聽到這些「十萬個為什麼」,我分分鐘都想爆炸,因為有些我也答不上來。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應具體研究學生,探究他們的政治角色、社會責任、人性品格、素養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兒童成長的潛質和可能性。郭文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信息化素養的養成。作為新時代原住民的這一代學生,他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發生了變化,可能更適應在真實的學習任務中進行數位化學習。這意味著,將真實的生活場景進行切片化後,按照學術的標準教給學生。
  • 提升孩子的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當青少年科學素養提高了則國家科學素養就真的提高了,所以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就要從小抓起。那如何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做判斷並不是依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真理,而是用經驗,例如:你看我二大爺家的某某用這個很好用,所以這個東西你家用一定很好用。這個結論很明顯就是用經驗做判斷,毫無科學依據。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真理大多都具有普適性,而經驗大多都不具有普適性,甚至一些經驗具有特殊性,所以說不能用經驗來做判斷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