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零距離」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021-01-07 專注工業潤滑油

科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本內容,是現代文明的基礎。本期《名師零距離》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兩位老師和我們聊聊,他們的科學教學方法,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嘉賓介紹

金萍麗

中學一級教師

金東區初中科學教壇新秀 骨幹教師

金東區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

嘉賓觀點

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的阿蓋爾公爵就聲明:「我們要教給年輕人的不僅僅是結論,還有方法,最重要的是還有科學史」。近幾年,在我們區科學教研員張成生老師指導下,我們正在做結合科學史與科學本質整合到科學概念教學的實踐研究。具體的實踐:一是通過審視科學家個人生活和所屬年代,將科學主題人性化,便於學生理解。二是預測和理解學生在學習時的困難,為促進學生概念轉換提供方法和問題。

嘉賓介紹

江美華

省特級教師

省師德標兵

省春蠶獎

省教改之星金獎

省科研先進個人

省優秀科技輔導員

市教壇新秀

高級教師

嘉賓觀點

我的科學教育實踐觀就是用「課內外」相結合的大科學課堂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力。科學拓展活動是科學課的重要組成。試想,每周兩三節課,一二年級一節,能夠滿足孩子們的科學學習興趣嗎?顯然很難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怎麼辦?這就需要科學拓展活動。

相關焦點

  • 青橙科學思維營啟動,探索科學思維之旅
    為培養青少年具備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學科核心素養,提升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青橙創客教育聯合頂尖高校創新實驗室開展「青橙科學思維營」項目,該項目將為青少年帶來分學科主題創新課程與科研活動,讓青少年從調研入手,開拓思維,去了解科研實踐的完整過程,在更廣泛的領域中找到個人興趣。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秦春華: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以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所以,我們要回歸教育常識,回歸教育本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全球學生素養普查 PISAPISA 全稱是「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 15 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從 2000 年開始,每 3 年進行一次。
  • 「四招」培養學生科學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隨筆)
    「四招」培養學生科學學科核心素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實證思想、科學概念、探究能力、科學思維和科學態度等。而科學素養無法像知識那樣直接「教」給學生,需要科學教師的認識和理解,需要學生的經歷和感悟。
  • 愛貝迪STEM+: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科學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被一再提及,而永遠保持一顆求知探索的心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我們常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期都具有這種能力,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反而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和能力。就國家而言,創新能力是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之一,而創新能力的提高與科學素養的提升密切相關。
  • 生活中如何培養幼兒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包括對科學知識的基本了解,對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過程達到基本了解,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以及個人產生的影響形成基本了解。一、教師注重細節培養發現生活生活中充滿無數的物理知識與化學知識,老師應當善於發現生活、挖掘生活,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科學素質以及思考能力。
  • 博士「申請考核制」,對學生來說更加公平了嗎?
    2003 年,北京大學率先在部分學科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制」選拔方式(以下簡稱「申請考核制」),此後陸續有學校跟進,申請考核製成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有益嘗試,並迅速成為與考試入學招考方式、碩博連讀方式以及直接攻博方式相併立的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十餘年來,融入了國外研究生申請入學特色的申請考核制,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 創新教師綜合素養培養路徑
    如何培養教師綜合素養,區域層面還沒有形成有效路徑和體系化舉措,這與我們沒有很好地掌握教師綜合素質的內涵及相應的分類培養方式有直接關係。教師作為生命個體、社會人以及職業人的三種角色,對教師綜合素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人文素養傳遞給學生足夠多的人文關懷。要培養教師的人文素養,必須加強教師對人類自身的認識和體悟,而閱讀經典是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的有效路徑。教師在與文本、人物對話中獲得生命的感知。
  •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迫在眉睫
    人民網深圳11月23日電(袁儷芸)11月23日,「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就「核心素養時代的學校變革」「如何讓核心素養及時落地」等話題進行交流。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唯分數論」市場很大,部分教師急功近利,依然採取舊式的課堂教學,以單純傳授科學知識為目標,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得多,學生死記硬背,課堂輕視知識、能力形成的過程,以考代練、作業繁重,讓孩子過早的對課堂、對語文失去應有興趣和信心。
  • 埃森哲前高管分享:六個步驟培養「研究素養」,讓AI在企業創造最大...
    近幾年AI技術得到了顯著發展,但「技術的最後一公裡」,即企業運用AI並讓其產生價值卻滯後了。  她會對董事會和執行長提問:建立成功的AI戰略計劃和旅程路線圖需要採取哪些步驟,您認為結果如何?您的AI投資在哪裡,您是否對它們進行了盤存或審計?計算科學家、數據科學家和AI科學家之間有什麼區別?他們的數字素養技能是否足以領導和指導組織前進?  不同企業在運營執行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 中國人應該多一點科學素養
    2015 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了 6.20%,比 2010 年的 3.27% 提高了近 90% — 乖乖隆地咚。五年之內提高這麼多,說實話,我心裡是不太信的。另外,這次官方用語是「素質」,替換了以前的「素養」。但稿件中兩者混用的地方也很多。很少在文章裡寫「中國人」,更不要說在標題裡說了,因為範圍太大容易誤傷。但這篇繞不過去,說的畢竟是一個整體的事兒。
  • 在學科教學中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那麼,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究竟如何落實?本期周刊繼續聚焦學科素養話題。制定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題,也是我國教育面對未來的必然選擇。建立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育人模式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推進。
  • 培養學生要靠「耳濡目染」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科學不是量的競爭,而是頂尖人才的比拼。」 以奔跑的姿態,他一次次朝著 「頂尖」 發力。「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要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要承擔起這一使命,根本靠人才,最終比拼的是最頂尖的一批科學家能否做出最頂尖的科研、培養出最頂尖的人才。」 施一公說。
  • 名師與名師效應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年輕人的才華要由有經驗的科學家識別,加以培養和鼓勵,才能得到發揮的機會。 其次,跟名師一道工作有助於培養青年學生的科學精神、意志品格。科學精神即敢於創新、追求真理的精神往往是由教師日常言傳身教的影響自發形成的。學生從名師身上可以學到發現真理的勇氣、堅持真理的信念、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而這關係到科學研究者能否承受沉重的科研壓力,抵禦各種誘惑,潛心鑽研,排除錯誤。
  •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才需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要求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擁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符合教育部「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是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 構建簡真智慧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朝天實驗小學成功舉辦第三屆「名師匯,簡真行」教學研討活動
    辦好每一所學校,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是我們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2018年11月28日至30日,我校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名師匯教學研討活動。吸引了東城區兄弟學校語文、數學、英語、音樂學科共119名教師觀摩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構建簡真智慧課堂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旨在探討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構建簡約且真實智慧課堂,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 科學課程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科學實驗活動真正凸顯了操作價值
    幼兒總是對這個大世界充滿著好奇在他們的腦海中一切都是新的什麼東西都很有趣因此他們經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甚至做出一些讓大人不解的舉動那麼如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如何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如何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需求那麼今天讓小精靈來告訴小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