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年關,回望2020,這是不尋常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改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徹底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疫情伊始,全國進入嚴格防疫狀態,許多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人們被迫賦閒在家,實體行業陷入生存困境,企業缺少了現金流,很多人沒有了收入,這都是一場不小的打擊。
然而「亂世出英雄」,疫情「黑天鵝」攪動線下行業的同時,無接觸經濟逆勢上漲,數位化服務成為消費新趨勢。
「疫」外點燃的無接觸經濟
新冠疫情之下,為了避免人傳人,人們儘可能的待在家裡自我隔離,然而,吃穿用度要解決,工作也需要完成,怎麼辦?無接觸服務需求在疫情催化下爆發了。基於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社區電商等APP、小程序火了。
疫情對線下餐飲業打擊無疑是巨大的,餐飲企業西貝,在疫情初期,面對堂食關閉的現狀內心是絕望的。好在企業及時將業務轉移到線上,通過企業微信,西貝在疫情最嚴重的1月份,添加了3萬多名線上客戶,全國每天200多家門店客戶經理連接著9萬多名顧客,並提供線上送餐和食材訂購服務,線上營收佔到了總營收的80%以上。
除了餐飲店鋪,服裝企業歌莉婭靠企業微信實現現金周轉。據悉,歌莉婭利用企業微信和顧客進行線上銷售。10天內,每天的GMV都超過120萬,最高一天將近300萬。
據了解,今年一月份,企業微信活躍用戶是6000萬,服務企業250萬家,一年過去了,企業微信活躍用戶數達1.3億實現翻倍增長,企業和組織數超過550萬家。
這一數據代表什麼?代表著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和辦公數位化服務的需求在提升,即使在後疫情時代,這一方便快捷的辦公方式,也影響改變了許多人。
去年聖誕節上線的騰訊會議,本是一個TO B 的產品。後來有了疫情,騰訊會議為了幫助社區各界做好應急指揮工作,將此前收費功能改為免費。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騰訊會議就達到1000萬的日活量。在教育部下發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後,騰訊會議8天擴容10萬臺雲主機,助力學生教師線上教學。便捷實用的特性,讓騰訊會議上線8個月,就實現了用戶破億的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5日,騰訊會議發布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有超過3億場會在騰訊會議上舉行,其中,武漢作為今年上半年抗擊疫情的一線,第一時間通過騰訊會議進行線上協同以及復工復產。數據顯示,每2個武漢人就有1個用過騰訊會議,大大方便人們在特殊時期的工作。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帶給人們改變,也能帶來新的機遇。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轉型是企業剛需
當遠程辦公,社區電商,在線教育等線上行業快速擴張的同時,產業數位化、智能化的趨勢也更加明顯,數位化技術紅利展現出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它帶來的「非接觸式」服務顯著改變了大眾的消費習慣,同時助推了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步伐。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新基建的興起對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今年9月底,我國5G基站超過69萬個,5G用戶數已接近2億,5G用戶佔全球85%。同時,中國也是物聯網應用實踐和創新開發最多的國家。
大環境助力企業數位化升級,企業利用數位化技術尋求發展新陣地,而網際網路平臺也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迅速推出適合當下環境的應用,助力我們各行各業實現數位化轉型。
時至今日,國內疫情陰影已經散去,但是數位化服務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方各面,中國企業數位化程度已領先於全球其它國家及地區,尤其體現在數位化業務創新、數位化客戶體驗以及數位化企業運營等前端領域的探索。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成為行業轉型的突破口,隨著「非接觸式」服務的發展浪潮,數位化服務將成為我們未來的消費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