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黑幫的「民主選舉」

2020-12-25 青年參考

    唯有勝和奉行小圈子選舉的「民主制」,幫中具分量的元老級人物以及幫中有功績的人取得共識,一人一票,共同推舉出兩個坐館,兩年一任,每人只可以做一屆。

    香港最大的黑幫不久前選舉出了新領導。據香港《蘋果日報》3月11日報導,兩名38歲的「猛人」,成為香港著名黑幫「和勝和」(下稱「勝和」)的新老大。

    同時,隨著一部香港電影的劇情截圖在微博上走紅,香港黑幫「選舉」政治突然在內地網絡上引發熱議。

    電影是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早年拍攝的《黑社會》,截圖講的則是幾名黑幫成員討論即將到來的老大位置爭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電影角色談論的內容,不時出現「拉票」等字眼。

    此前,有黑幫人士形容,這部以黑社會為題材的電影,或多或少反映了勝和選舉的一些真實情況。

    在剛剛過去的老大選舉爭奪中,「寡頭民主制」的選舉制展示得淋漓盡致。據悉,在選舉進行前的一年裡,候選人要遊說20名幫內有投票權的人士,他們最後會投票選舉出幫內的新領導。

    這麼看來,黑幫選老大,似乎也搞起「選舉」來了。

    黑幫也有「選舉年」

    被稱為「香港最大黑幫」的勝和,下屬社團眾多,每屆的老大俗稱「坐館」,負責幫中一切大小事務,協調內部糾紛,處理對外政策。(每屆坐館有兩名,一個管社團大小事務,一個管社團財政。)

    警方的打壓,影響著其「選舉」的形式。以前,勝和的「坐館」先是由幫中的元老欽點幾名候選人,然後由元老、各區頭目等具分量級的人物聚在一起,即席舉手投票選出。

    過去十幾年裡,由於香港警方不斷打壓,勝和的選舉場所曾改到賭船上,甚至潛入內地,但均被警方一一搗破。

    因此,近年的選舉,他們不得不採用全新的迂迴方法投票。

    首先,幫中要選定一名公認可靠的「監票人」,並確定投票截止日期,在該日期前的一年內,候選人可各自向有投票權的元老拉票,候選人成功爭取到一名元老支持後,便可打電話向監票人報票,經監票人向有關元老核實後,此候選人便算獲得一票。

    由於拉票及投票過程全部可以透過電話進行,也不會有單一的投票日,警方難以舉證抓人。

    此外,香港警方近年不斷派出臥底滲入黑幫,不少黑幫頭目都會不厭其煩,用盡各種招數,嚴防警察臥底接近。他們避免直接跟幫中資歷未滿十年的門生商談任何社團事務,若遇到同門兄弟攜同此等陌生手下上前打招呼,也會迴避不作任何回應,以避免黑幫高層的身份曝光而入獄。

    到推舉坐館時,多數人都派遣親信代表自己商談社團事務,之後再轉述告知。

    當然,這種黑幫選舉的背後,仍然擺脫不了暴力痕跡。香港《星島日報》專欄作者靳清松在2011年10月19日發表文章指出,有負責反黑的警察朋友曾向他透露,各派係為坐館之位,經常發生衝突和內訌,有時流血廝殺,所以香港警察每逢黑幫「選舉年」都高度戒備,密切監察選舉進展,有需要時會「踩場」,以免危害治安、禍及無辜。

    他還表示:「十年前,警方曾在黑幫新坐館聚會中,一舉拘捕108人,當中包括幫中父老。」

    豪華的拉票宴會

    在剛過去的選舉拉票期間,勝和接連舉辦了3次「喜宴」。

    首先是現任坐館「寶明」在尖沙咀擺壽宴,其後,另一名現任坐館「薯仔」(近年,該幫派有時採用兩名坐館的建制)及幫中另一位元老,也先後替親人擺設婚宴。

    2011年10月12日晚上,後來當選為坐館的「子騰」在多名門生的簇擁下,聯同「薯仔」以及力撐他參選的多名元老,一起出席婚宴,被認為是欽點接班意味很濃。消息人士指出,三次宴會正好讓多位「疑似候選人」藉機與同門或其它幫會的高層聯誼,爭取有份投票的選舉委員支持。

    勝和當時連番宴客,為即將進行的坐館選舉作準備,也令香港黑社會的坐館選舉再次受到社會的關注。

    香港黑社會組織眾多,主要有「新義安」、「和勝和」及「14K」三大社團,其選舉坐館的制度也各有不同。

    「新義安」奉行家族世襲的制度,老大的位置由創辦人的家族中人把持。另一大黑幫「14K」,則類似中國古代的諸侯分封制度,目前的老大雖然是創辦人的兒子,但他只是精神領袖,幫中各區各自為政,並無統領全幫的真正老大。

    唯有勝和奉行小圈子選舉的「民主制」,幫中具分量的元老級人物以及幫中有功績的人取得共識,一人一票,共同推舉出兩個坐館,兩年一任,每人只可以做一屆。

    據悉,結果會以「龍頭信物」為記,最終,誰手持信物,便登上坐館,這幾乎是港產片《黑社會》內黑幫成員爭奪「龍頭棍」而血腥廝殺的現實版。

    作為香港黑社會第一幫派,勝和的選舉看上去相當「民主」。熟悉香港黑幫情況的人士指出,由於勝和的坐館選舉是經幫中資深元老一人一票選出,而坐館選舉一般為期一年,期間,候選人要向十多名有投票權在手的元老及前任坐館「買票」尋求支持。因此,在這一年內,各候選人為了坐館一職,紛紛爭得頭崩額裂,直至結果出爐為止。

    據香港《新報》2009年1月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披露,各候選人為了拉票,在最後關頭幾乎每一晚都會設豪華飯局。為避免警方跟蹤,很多有影響力的江湖大哥都會到深圳或更遠的地方去吃飯。所以一班元老人人三幾日就失蹤一兩日,去了大吃大喝一番。

    黑幫選舉的利益動機

    「坐館」這一稱呼的來由是,以前香港黑社會多以武館形式存在,在政府有正式登記,後來警方取消其登記。香港黑幫的興衰更替不斷在進行,部分所謂的一館之主(一個單位社團),因勢力減退,已有名無實,但這一稱呼卻保留下來。

    據悉,在香港警方內部檔案中,記錄著武館與黑幫的關係,檔案詳列某一條街由誰人控制,哪間酒樓及夜總會由哪個社團負責保安,被加載檔案的包括電影明星、上市公司家族、拳館的負責人等。

    為了爭奪坐館一職,勝和的頭目們往往一擲千金,甚至與同門開戰,說起來,其實都是利益作怪。

    據一名勝和幫成員透露,坐館每月的薪水雖然高達10萬港元,但每逢江湖上略有名望者舉行紅、白二事,坐館都要自掏腰包送禮金,經常入不敷出。因此,人們的爭奪並不是衝著月薪。

    該成員說「在競選過程中,候選人已可以以籌募選舉經費為由,向某些有錢人先敲詐一筆。若能夠成功當選,他就更容易以此職銜甚至幫會招牌,結識更多富豪老闆,爭取合作賺大錢。」此外,任何頭目只要做到一次坐館,以後就有選舉投票權,日後別人爭奪職位時,要向他搶票,有很多好處。

相關焦點

  • 香港黑幫14K和新義安的由來及沒落史
    14 k最大的經濟來源還是和他們在緬甸山區的同伴一樣,都是靠走私毒品來牟取暴利,最輝煌的14 k曾擁有20萬的會員,與臺灣的竹聯幫、以及另外一個在香港也有國民黨背景的香港社團新義安,三個幫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三大幫派之一,也是香港最大、最暴力團夥。黑幫集團「新義安」的創始人名叫向前,與14K有著密切聯繫。
  • 香港黑幫"和勝和"深圳換"坐館" 被公安一鍋端
    據香港媒體報導,深圳警方28日晚在福田採取大規模反黑行動,出動200多名荷槍實彈警員,包圍德興城一間酒樓及兩間桑拿浴室,拘捕逾百名在此進行幫會儀式的香港黑幫分子,並檢獲舞獅用的獅頭及旗幟,有傳言稱現場有涉槍衝突,至次日凌晨時分公安仍封鎖現場。
  • 全球著名的七大黑幫,中國的洪門影響最大!
    他就是羅斯切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也是全球最大最神秘的社團。  倒黴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做了件愚蠢的事,他想把羅斯切爾德家族給辦了,可是他低估了這個家族結果死在了車上。  當國際媒體成天炒作身家50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蟬聯世界首富寶座的時候,如果你信以為真,你就上當了。
  • 香港黑社會成員深圳聚會被端 14名黑幫大佬被帶走
    香港黑社會成員深圳聚會被端 14名黑幫大佬被帶走 反黑特警包圍主桌,當中不乏黑幫「大佬輩」 香港文匯報圖
  • 我國憲法視角下的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
    在現代國家,民主本質上是憲法問題。選舉民主是現代民主國家及其憲法具有合法性、正當性的前提性、根本性問題。協商民主是選舉民主的輔助性手段和補充性方法。在我國的政治生活中,協商民主不僅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重要民主形式,也是有關政治主體在決策前後對選舉民主的重要補充。
  •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在香港特首選舉中勝出
    新聞資料: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投票26日舉行。這是香港特區舉行的第六次行政長官選舉。  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於今年2月14日開始接受提名,提名期至3月1日結束。一名候選人必須獲得不少於150名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籤署提名,每名選委會委員只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選舉|選民|民主選舉|聯邦_網易...
    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如果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等問題是當今美國社會的頑疾,那麼「民主選舉」這一味藥只能是暫時的「鎮痛劑」,治標不治本。
  • 西方選舉民主的缺陷是與生俱來的
    ,選舉往往被認為是具有民主性質的平等權利,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民主形式。這種情況已經成為學術界頑固的集體無意識,但從西方的歷史看,民主以及平等權利從來就不是選舉出來的,各種選舉和票決多數也不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更不能監督政黨政治。簡括地說,民主選舉本身與民主的矛盾,就在於用民主的形式排擠了民主的內容。
  • 香港回歸後,那些囂張的黑幫為何都不見了?一位黑幫大佬說真相
    香港回歸後,那些囂張的黑幫為何都不見了?一位黑幫大佬說真相說到香港電影,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就是黑幫了吧。在很多香港電影中都有黑幫的元素,這個也成為了香港電影最大的特色。其實在香港回歸之前,也就是1997年之前,香港的黑社會勢力還是比較大的,就像電影中的一樣,香港當時的黑幫確實很多。很多人都說當時香港聚集了這麼多的黑色勢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地理位置,加上香港沒有回歸,所以當地的政府也管理的不夠嚴格。但是自從香港回歸之後,這個黑幫似乎都不見了,一些黑老大也都轉行了。怎麼回事呢?聽一聽黑幫大佬說的真相。
  • 香港選舉產生特首更有認受性?陳智思說法值得商榷
    這兩種落實民主的方式,都有一定的認受性,世界各地也有不同的實踐,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但是,在過去一段較長的時期,香港社會過多地強調選舉民主,而不信任協商民主,甚至有不少人誤將選舉等同於民主,認為只要有選舉,就能達至民主,就能產生最有利於公共利益的結果。有些人將實現一人一票式的選舉,視為爭取民主的唯一目標。這些看法其實都存在誤差,對於真正落實民主會有負面影響。
  • 香港選舉主任權力有多大?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周庭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成為香港近日的熱門話題,也讓外界紛紛關注對參選資格有「生殺大權」的角色——選舉主任。香港大大小小的選舉均由選舉管理委員會負責。該委員會是一個獨立的法定組織,於1997年回歸後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條例》成立,其職責是確保選舉以公開、誠實和公平方式進行。參選人的報名資格是否有效,由選舉主任決定。選舉主任一般會根據相關法律就每個提名是否有效作出決定。
  • 【香港選舉專題(十五)】傳統功能界別分析(五)
    但這四個界別中,有三個並不是泛民主派或中間派能夠一直牢牢掌控的鐵盤,而是發生過翻盤,甚至是多次易手,但目前逐漸穩定下來成為泛民主派或中間派的優勢界別。另外一個則是因為2019年區議會選舉後,由建制派的鐵盤轉變為泛民主派的鐵盤。      醫學界功能界別,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中最早設立的12個功能界別之一。這個界別的選民為註冊醫生和牙醫,因此醫學界選民均為個人選民。
  • 因敬仰民進黨 香港「本土派」創立香港民主進步黨
    意圖整合泛民 據香港《文匯報》14日報導,曾追隨「長毛」梁國雄的前社會民主連線成員楊繼昌13日下午在紅磡碼頭舉行記者會,宣布成立新政團「民主進步黨」。作為創黨臨時幹事長的他聲稱,該黨的「綱領」是「活化泛民、導正本土、傘後民進、守護我城」。 目前,該黨黨員只有20多人,至於其他「核心成員」為何許人也,楊繼昌則三緘其口。
  • 選舉亂象折射美式民主制度之殤
    畢竟選舉前夜,共和民主兩黨就都已經做好指控大選不公的準備。民主黨瞄準川普任命的郵政局長德喬伊拆除郵箱的舉措,認為這是要增加民主黨支持者郵寄選票的難度;現任總統則指控郵寄選票將帶來大規模的舞弊。一場大選,能夠讓執政黨和在野黨同時充滿懷疑,證明支撐選舉的政治制度出現了結構性問題。美國2020年的大選亂象,折射了美國民主制度之殤。
  • 西方國家推崇的選舉民主真相透視
    選舉民主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如影隨形,互相適應。20世紀40年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藉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掌控了世界民主政治的話語權,將民主簡化為選舉,以「選舉民主」為各國民主政治實踐的圭臬,用有無競選來評判其他國家是否為民主國家,並滿世界地進行所謂的「選舉援助」,甚至不惜武力幹涉別國內政。選舉民主究竟有何魅力讓資本主義國家對其推崇備至呢?
  • 王紹光:選舉、抽籤與民主的實現方式
    比如所謂「自由民主」,這種民主的體現方式,就是自由的、競爭性的、以政黨為基礎的選舉。不光是我們,西方也有大量聲音提出,最近幾年這種以選舉為實現方式的民主遇到了巨大的麻煩,比如川普選上美國總統。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美國59.7%的合資格選民參加了投票,川普贏得了比希拉蕊更多的選舉團人票,但只得到了46.1%選民的支持,比希拉蕊的48.2%少。
  • 民主的悖論——英國議會選舉制度改革
    英國1832年前的議會選舉制度是貴族控制的,具體體現在選區、選舉權、選舉活動和議員結構等方面。1832-1918年的英國選舉制度改革客觀上促進了英國的民主發展,但這不是英國決策者的意圖。對於英國統治精英來說,改革的宗旨是為了保持貴族的統治和避免真正的民主。英國的議會選舉制度改革在民主問題上形成了一個悖論:反民主的舉措卻促進了民主的發展。
  • 日本黑幫是如何衰落的?
    作為全世界唯一承認黑幫合法性,甚至還給黑幫頒發合法牌照的國家,日本一直都是黑幫野蠻生長的沃土。從德川時代的沒落武士,到幕末逐漸成型的雅庫扎,黑幫幾乎貫穿了日本整個近現代史,不管是從規模還是歷史積蘊來看,別的國家的黑幫基本都得往後稍稍。
  • 香港十大黑幫電影 終極收藏
    黑幫電影是類型片的一種,黑幫電影雖然經常出現警匪元素,但側重點為黑幫本身的勢力擴張與內部鬥爭,與警匪片側重表現正反衝突有所不同。其代表作包括《黑社會》《跛豪》《英雄本色》等。 二、《跛豪》《跛豪》是由麥當雄出品,潘文杰執導,呂良偉、葉童、鄭則仕等主演的香港黑幫人物傳記電影。該片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梟「跛豪」(真名吳錫豪)的生平為題材,描述大毒梟跛豪發家史及如何與貪汙警察稱兄道弟的故事。電影於1991年4月15號在香港上映,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 十部超級好看的香港黑幫電影,各大影帝飆戲
    這部影片真是堪稱最浪漫的黑幫電影了!在影片中影片取名《黑金》,其實就是暗諷了當時臺灣所謂的民主政治不過就是黑暗的金錢政治罷了。當年,憑藉紮實的敘事風格拍攝的這部具有黑幫史詩氣魄的傳記電影《跛豪》創下3800萬票房,也擊敗了周潤發、張國榮的《縱橫四海》,李連杰的《黃飛鴻》,一句奪得第11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稱號。另外,當年為拍攝《跛豪》麥當雄專程去請示吳錫豪,希望得到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