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流行起來,每個做父母的就開始拼了命地堵在孩子的童年裡,生怕孩子這頭幾年,錯過了什麼?孩子快上小學的那段時期,家長更是心急如焚,擔心孩子少學了,上了小學後跟不上。但也有家長開始有不同意見,下面有兩個媽媽她們在對孩子的學習上各持己見,一個認為,必須提前抓,上小學後比較順利;另一個則認為,學習是一場馬拉松,要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不要提前消費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那麼究竟哪種觀念才是對的呢?
大梅和小蘭是孿生姐妹倆,姐姐大梅從小品學兼優,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備受關注,妹妹小蘭從小不愛學習,在姐姐光環下的陰影裡長大,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你姐姐……」
現在倆姐妹都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大梅家女兒可可,小蘭家兒子亮亮,都是今年準備上小學。寒假裡,兩個孩子隨媽媽一起湊在姥姥家玩,感情特別好,但經常兩個人玩得正起勁的時候,亮亮就被媽媽喊走了:「該做題了?」或者「你寫的這是什麼亂七八糟,還在這玩,趕緊去把剛才的十個字重新寫十遍!」……
每當這個時候,亮亮就不得不一個人回到房間。有時候,字寫得不好,小蘭就立即撕掉。有次大梅喊娘倆出來吃飯,正好碰上小蘭批評小外甥寫得不好繼續重寫,小外甥一邊埋頭重寫,一邊抬起胳膊擦眼淚,那一幕,大梅看了心疼得不得了,忙勸小蘭說:「這個點孩子都餓壞了,哪有力氣寫字啊,趕緊讓孩子先吃飯去吧!」說著就把亮亮拉出去了。
飯後,倆孩子玩的時候,大梅和小蘭聊起天來,問小蘭:「幹嘛管孩子這麼嚴啊,你沒看見他偷偷抹眼淚啊,你不心疼嗎?"
"姐,你在孩子學習上一點也不上心,我們鄰居家孩子比亮亮大一歲,被他媽管教得可好了,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就寫一手好字,不逼怎麼練出來呢?你看人家現在上一年級了,字是班上最好的,老師一個勁地表揚。」
「孩子能練好當然是好了,可那也得孩子樂意去做,尤其是還這麼小。我從來沒有要求可可一定要認識哪個字,把哪個字寫好?可可中班的時候,老師教著孩子寫數字和拼音,很多小朋友在家裡都學過了,也能寫得挺好了,可可一直寫不好,還被老師批評了,從那以後,可可都不愛學寫字了。我還為這事專門去找過老師,請老師儘量不要在學習上批評可可。「
」姐,你就這樣慣孩子吧,老師最煩你這樣的家長了。「
「我不是怪老師,只是看到可可因為寫不好出現了逃避心理,如果再給她壓力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和老師溝通注意下!我覺得畢竟還是幼兒園的小孩子,現在就算是偶爾學點知識,也只是啟蒙,如果這個階段就要求她必須學好,做好的話,就怕她有了壓力,失去興趣了!我自己是深有體會,當初我雖然學習成績還不錯,但也是很清楚自己感興趣的課學起來特別輕鬆,幾乎不用費工夫,不感興趣的課程,就比較頭疼了。我不希望可可還沒有正式開始學習就因為被要求著達到什麼目標而失去興趣。」
「姐,你可真心大!現在上小學前哪有不提前學好的,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一開始就拖後腿,那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呢?」
「妹妹,說實話這個我真是不擔心,可能以前我上學的時候,太拼了,比較有感觸吧!我記得我從上小學一年級就特別用功,字要寫好,題要算好,做什麼都是最認真的,每天都能得到老師表揚,但到了初中,初三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有點力不從心了,就是很累的樣子。
相反我的一個閨蜜,她上小學一直糊裡糊塗的,考好考不好都不覺得是個事,到了初三好像突然開竅了一樣,認真聽講,大量做題問老師問同學,成績突飛猛進,最後名列前茅,中考成績也非常不錯。我就覺得如果說學習是一場馬拉松的話,我是屬於前勁用的過足了,後面就吃力了,而她是不緊不慢,最後卯足勁來了一個漂亮的衝刺。
所以,我就特別擔心可可也像我當年那樣,不太要求她了,她也不是多麼笨,小學的課程並不複雜,就算她真的落下了,我覺得也能補上,就不太著急她學習了……」
「怎麼還有這樣的思想?」妹妹小蘭始終不能理解姐姐的用心。
兩個媽媽,一個是曾經的學霸媽媽,另一個是普通媽媽,一個是希望孩子在學習上保持興趣,後勁十足;另一個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儘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幼兒園孩子學習小學課程,要保證孩子玩的時間,可還是有很多家長注重學前教育,甚至專門報班學習小學課程,上了一年級也是緊張得不得了,生怕自己孩子落後,放了學還要上輔導班。到底怎麼做才是對孩子好呢?
其實,現實中,很多家長開始想開了,小學的課程沒有那麼難,只要稍微用心就能學好,提前學了,反而容易自以為是,後面老師再講聽不進去,這個階段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保護好學習興趣更重要。但另一方面提前學好了,對孩子來說,也確實沒有壞處,在後面的學習中會比較順利,也有利於提高孩子自信心,激發學習動力。但另一方面,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不要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