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狀元三個想學醫 香港哪些職業最吃香

2020-12-16 新華教育

 

    王金輝 製圖

  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上周發榜,今年共有6.8萬考生參與,當中有4位考生取得7科5**的成績,榮膺「狀元」。4名狀元當中,有三名表示立志行醫,一名表示想當律師。

  本屆產生的4名狀元全部來自香港傳統名校。三女一男的狀元當中,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的女狀元史泳桐表示,希望入讀香港大學法律系。另外兩名來自拔萃女書院的女狀元,張綽倩及姚子晴分別表示希望入讀醫科及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張綽倩表示兩年前祖母因患卵巢癌去世,自己什麼忙都幫不上,對她打擊甚大,因此希望未來通過學醫獲取專業知識,救助有需要的人。

  另一位來自皇仁書院的男狀元黃灝森,同樣選擇了醫科。他表示初中時因盲腸炎住院,康復過程中體會到,醫生能在患者無助時給予援助,因此希望自己日後也能行醫救人,所以首選是修讀香港大學醫科。

  被稱為「神科」的醫科有多難考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自2012年起開始實行,學生在完成3年初中及3年高中教育後才可應考。大部分考生報考4個核心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教育及2至3個選修科目,如化學、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日語等。文憑考試評分將成績劃分為8個等級,最高為「5**」,今年要考獲22分以上的考生,才可穩入大學。但要想入到醫學、法律、環球工商管理這樣人人追捧的專業,入學門檻就高很多。這些入學門檻較高、職業前景亮麗的科目,是港人眼中的「神科」。

  在香港,只有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設有醫學院,港大醫學院最具名氣,其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的入學分數全校最高。根據港大去年數據顯示,需要在高考中取得39分才有可能入學,比普通大學入學門檻的22分高出17分。

  另外港大的牙科亦是熱門之選。此屆狀元姚子晴亦曾表示希望選修港大牙醫,認為牙齒影響溝通能力及儀容。她曾在港大夏令營課程中,得悉有兒童因矯齒上未得到適當治療而受到欺凌,決心為人矯齒重拾自信。

  另一提供醫科專業的是香港中文大學,自2013年起,在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MBChB) 外,又開設了「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PS),被稱為「尖中尖」,招生分數比醫學士更高,其收生中位數為中文及通識5**,英文及數學5*,3科選修科5**。今年中大醫學院將取錄210名學生,而專修組別要求學生在DSE中7科考獲46分或以上才有面試機會。中大醫學院今年更首度讓DSE達44分,且英文、生物及化學達5*以上的學生,選擇「跳級」直接入讀醫科2年級。

  香港有多少狀元想從醫

  讀醫之路十分漫長,但並不能阻止醫科成為香港學生眼中的「神科」,雖然讀得辛苦,依然可吸引全港最優秀的學生。

  學生進入醫學院之後,需先讀學位6年,再加1年實習,共7年才有資格獲聘為駐院醫生,但畢業之後就能得到每月5萬港元的薪金。有公立醫院駐院醫生表示,30歲薪金約可達7萬港元。若任職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薪金可能更高。對比普通大學畢業生每月大概一萬港元的薪金,就不難理解為何這麼多狀元想從醫了。

  記者又分析了近3屆DSE狀元的資料,發現在27名狀元中,有14名表示希望入讀港大或中大的醫學院,佔總狀元數超過50%,其次是修讀法律系。其他受追捧的專業有工商管理及法律雙學位、環球商業管理、經濟、心理、政治及行政、中文及英文。

  法律是狀元們的第二摯愛

  香港大學的法學院亦是狀元們的最愛之選,以5科成績計算,去年法學士(LLB)招生中位數為35分。港大工商管理學學士(法學)及法學士[BBA(Law)&LLB]亦受歡迎,學生在畢業後可選擇投入法律界或商界。但要成為律師,需畢業後再入讀法學專業證書課程(PCLL),再實習獲取資格。此屆狀元史泳桐亦表示希望入讀此科。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葉成慶表示,律師薪金不一,要視乎律師行規模而定。在大型律師行工作的律師表示,成績突出的見習律師薪金約有四五萬港元,但有其他畢業生在小型律師行工作,其起薪點約2萬港元,差距較大。

  另外一個新晉的「神科」為香港科技大學的科大環球商業管理課程(GBUS),亦為狀元之選,去年中位數為英文及兩科選修科5**、通識5*、中文及數學5。

  據科大環球商業管理課程主任劉夢琳介紹,畢業生平均起薪點達4萬港元,畢業後4成人從事金融或銀行工作,有7%畢業生加入創業大軍。「近年選擇創業的學生人數連年增加,目前環球商業管理課程約170名學生當中,約10人已籌備創業,範疇包括教育及藝術。」

  來自臺灣的江則希,就讀環球商業管理課程4年級,2014年與香港夥伴看準商機,開發問功課App「Snapask」,讓學生可以利用拍照、錄音的方式向補習老師問問題,並可收到對方實時回復,現在香港、臺灣及新加坡三地擁有8.5萬個用戶,去年底開始收費,3個月內營業額達100萬元;業務急速發展下,他更獲選為福布斯2016年亞洲30歲以下初創企業創辦人。

  要入讀環球商業管理課程,劉夢琳表示,招生要求除了成績,亦要視乎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及待人態度;科大商學院新任院長譚嘉因表示,GBUS課程要求學生出國,將會推動學生與其他學院合作。

  如何看

  香港人的職業選擇

  從狀元們的學科選擇和香港人眼中所謂的「神科」排名不難看出,港人職業規劃的指針偏向了「實用」兩字,即有職業前景、容易找工作、有社會地位,最重要一條是收入有保證。而理工科、工程類、文學藝術類等學科相對不是熱門之選。

  另一方面,讀書為「實用」的精神,也體現在本科畢業後是否繼續深造上。香港的學生並不熱衷於讀碩士、博士。剛於香港樹仁大學文學系畢業的陳小姐跟記者表示,畢業後會直接工作,「身邊大部分的同學都選擇先工作,掙錢更重要。」她說也有同學會選擇繼續讀碩士,但都不會讀本校,會申請香港大學或者是去海外留學,「讀書不是目的,他們更多是為了『洗底』,即讓自己的簡歷更好看一些,找工作的時候可以說自己是『名校畢業』。」

  在香港,近年最吃香的職業除了醫生、律師外,還有如下幾個:

  公務員:香港不少莘莘學子畢業後都想謀得一份政府職位,因為公務員的福利多、夠穩定,除了實行五天工作制、男士侍產假等「領先」其他行業的優厚待遇,每年還會有薪酬調整,同時享有醫療及牙科福利,公務員及其家屬更可享有免費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又有房屋福利,例如薪級21點或以下可以申請公屋,紀律部隊更可以申請宿舍,符合資格的公務員更可為子女申請本地教育津貼,更有退休金和公積金制度。雖然經過幾次調整公務員的福利已大大減少,不過仍較其他行業優勝和穩定,故此成為不少大學畢業生的目標。

  航空公司職員:航空公司職員雖然是集侍應、搬運、客戶服務員的工作於一身,而且坐上長途客機還要長時間工作和站立,非常疲累,但是空姐工資高、見識廣,有挑戰性,同時享有直系親屬機票優惠、醫療保障等福利。因此給人「靚仔又有錢」的形象。但這份工作的門檻還是不低的。

  會計:香港有四大會計師行,不少學生夢想考入大學會計系,畢業後考入四大會計師行,扶搖直上,而且會計師工資較其他大學畢業生高。不過,工資高的代價就是工時超級長,不少會計師遇上繁忙的時期可能工作超過12小時,甚至20小時,就算周六日也要上班,也經常要出差。每天更是要對著一大堆數字、英文字母。除了工作,還要不斷考牌,做會計拼的可是實力啊!

相關焦點

  • 香港高考4個狀元3個想學醫,畢業即月入5萬,讓內地醫生汗顏!
    ,同一個國家,同樣是醫生,從學醫到行醫,差別咋就這麼大呢?4個狀元3個想學醫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上周發榜,今年共有6.8萬考生參與,當中有4位考生取得7科5**的成績,榮膺「狀元」。四名狀元當中,有三名表示立志行醫,一名表示想當律師。本屆產生的4名狀元全部來自香港傳統名校。
  • 香港12名狀元10個學醫,大陸學生卻選擇逃離
    醫科,竟然是香港最吃香的專業。
  • 想學醫,哪些專業最熱門?除了臨床醫學,這10個醫學專業很吃香
    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專業中,醫學專業都能持續熱度,學醫是很多高考生從小的夢想,治病救人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醫生也是很多家長引以為豪的職業選擇,因為它意味著孩子畢業就可能是鐵飯碗。可是,當考生真正進入到高考志願填報系統時,面對眾多的醫學專業,如何進行選擇呢?
  • 香港七成高考狀元想學醫 內地學醫成「爆冷」
    醫、商兩科最受香港狀元親睞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是應香港「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於2012年開始舉辦的公開考試,相當於內地的高考。  香港考生必須報考四個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及兩到三個選修科目,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5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為5-1分,其中,前10%成績最優異的考生可獲級,成績次佳的30%可獲級。
  • 清北畢業生進街道辦:內地學霸選仕途,香港高考狀元愛學醫!
    這麼辛苦的努力,城市的家長要把一個學生送入名校,精力和金錢的代價都是不菲的,到頭來畢業了,卻又想更有保障的工作。進「體制內」的就是一個圍城,城內的人想衝出來,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今天我們討論一個內地學霸和港臺學霸對於職業選擇的問題。當內地的畢業生還在擠破頭的無論什麼專業要考進清華北大的時候。
  • 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 與大陸形成強烈反差
    近日香港高考放榜,6位「高考」狀元全部選讀醫科,這和內地高考狀元無人報讀醫科形成強烈的反差。香港的醫科號稱神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同輩中最優秀的同學。從過去五年誕生的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
  • 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 三原因讓內地考生冷對熱議
    點擊查看 近日,據《大公網》報導:6名來自香港5間傳統名校的狀元各自分享學習心得,他們全部表示未來想就讀醫科。一時間狀元讀醫,又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 香港高考狀元都去學醫了,大陸的高考狀元卻選擇逃離
    同樣的,香港的「高考」狀元也在為大學學什麼而糾結。在今年誕生的 9 名高考狀元中,有 4 名同學明確表示想學醫。而在去年香港高考放榜時,6 位狀元全部選擇醫科。在過去六年裡產生的 50 名狀元中,30 名同學都決定學醫:數據來源:www.hk01.com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6 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看,1952-2015 年中國內地 3000 多名省級高考狀元進行了調查,僅有 1.31% 的狀元們選擇學醫。醫學在專業熱度裡排名第 16 位。
  • 為什麼香港的「高考狀元」都愛學醫?
    那麼今年香港的「高考狀元」去向怎麼樣呢?今年香港DSE共有7名考生7科考試5**成為狀元,這7名狀元中,就有3名考生計劃報讀香港大學醫學院。而根據統計,從2012年首屆DSE至2019年誕生的73名狀元中,有30人都選擇了醫科,還有9人報讀了環球醫學課程。這要跟香港醫生的薪資有很大的關係。
  • 香港的「高考」狀元們最想讀什麼專業?
    原標題:香港的「高考」狀元們最想讀什麼專業?   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13日放榜,在本屆68000多名考生中,有4名考生取得7科5**的成績榮膺「狀元」。4位狀元中,3位勵志行醫,1位想成為律師。
  • 大陸36名高考狀元無人學醫,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怪誰
    香港的醫科號稱神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同輩中最優秀的同學。從過去五年誕生的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而反觀內地,根據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5年中國內地3000多名省級高考狀元進行了調查,醫科連熱門專業的前10位都沒進入。
  • 香港vs大陸高考狀元的專業選擇,結果令人出乎意料!醫學專業!
    香港高考狀元最愛專業先來看香港,過去六年香港共產生
  • 想學醫,但不想考研,這些醫學類專業本科生就業也很「吃香」
    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                                                                                           醫生這一職業受到人們的青睞,薪資水平高,工作穩定有保障
  • 大陸36名高考狀元無人學醫,香港6名全部學醫,究竟怪誰?
    香港的醫科號稱神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同輩中最優秀的同學。從過去五年誕生的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而反觀內地,根據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5年中國內地3000多名省級高考狀元進行了調查,醫科連熱門專業的前10位都沒進入。
  • 中國大陸36名高考狀元無人學醫 香港地區6名全部學醫
    近日香港地區高考放榜,6位「高考」狀元全部選讀醫科,這和內地高考狀元無人報讀醫科形成強烈的反差。
  • 想學醫是否只能學物理科?文科生想學醫,可以看看這專業
    幾乎是斷絕了學生們學醫的夢想。在新課改完成後,對於想學醫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向。醫學類中的口腔醫學類,中醫類中的康復治療學專業、中醫學專業以及針灸推拿學專業,這幾類專業,學生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這幾個專業是不需要選擇物理學科的。不學物理可以選擇的醫學類專業有哪些?
  • 大陸36名高考狀元無人學醫,香港6名全部學醫,難道僅僅是教育差別嗎?
    近日香港高考放榜,6位「高考」狀元全部選讀醫科,這和內地高考狀元無人報讀醫科形成強烈的反差。香港的醫科號稱神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同輩中最優秀的同學。從過去五年誕生的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
  • 4個香港狀元中3個報考醫學,內地卻遭遇爆冷?
    「口袋香港」APP,香港折扣全在這裡!
  • 香港的這 6 位狀元都想要做...
    香港 DSE 狀元都想學醫不久前,與高考類似的香港文憑考試放榜,在詢問 6 位狀元未來就業傾向時,他們紛紛表示想當醫生,其中一位想從事牙醫。
  • 專科生就不能學醫嗎?這四個醫學專業專科生同樣吃香,就業前景好
    但醫學專業同樣也是各大專業中的貴族專業,目前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隻高不低,想要學醫,沒有一個響亮的高分,那麼醫學夢只能是理想,不能成為現實。那麼事實上,我們專科生就真的不能學醫了嗎?醫學專業難道真的都是高分者的優選嗎?答案是否。我們專科生同樣有學醫的權力和選擇,只要選對了適合自己的醫學專業,專科生也能在醫學道路上走出適合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