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些偏見成為習慣,把有色眼鏡摘掉就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
這種偏見的特性有點類似於雞蛋,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雞蛋從內部打破叫生命,從外部打破叫食物。
你想要打破偏見,不能靠口感舌燥式的宣講,你得拿出真憑實據來,憑本事說話,憑事實說話。
構成我對眾泰「偏見」扭轉的,是一個來自內部的「因」。這個「因」就是眾泰T700這次12000公裡的「暴力試駕」。
但凡是汽車媒體都清楚,絕大多數的試駕都是阿拉伯式的「貼面禮」,主機廠組織的試駕多是「撓痒痒肉」:
——短途的多是開幾個小時做做樣子,長裡程的則是路況好到出奇的觀景路線。
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怕太激烈,媒體受不了,二是怕太激烈,新車受不了。
蜻蜓點水的試駕,怎麼可能會讓挑剔的媒體老師們「過癮」?
四平八穩的鋪裝路面,怎麼可能會讓挑剔的讀者感受到車輛的真實品質?
於是,眾泰T700的暴力試駕來了。
所謂的「暴力試駕」分成「表裡」兩個部分:
「表」是12000公裡的「人歇車不歇」的長裡程試駕。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正如眾泰第三營銷中心的付國勝所說,12000公裡幾乎是私家車「一年」的行駛裡程。
加上各種路況的設定,短短十幾天裡,眾泰T700的「暴力試駕」再現和模擬了私家車的使用程度,這也使得這次「暴力試駕」非常具有品質上的說服力。
「裡」是暴力拆車環節,這就像是馬拉松跑完之後,醫生對遠動員的體檢,看看各項指標正常與否。
拆車活動我見過很多次,但是把長裡程試駕和拆車結合在一起,我還是第一次見。
而媒體的身份也不再是媒體,在試駕環節,他化身車主,在拆車環節,他化身質檢官,在傳播環節,他才是媒體,實事求是且娓娓道來。
這次活動不再是簡單的鋪裝路面「跑兩圈」、「做做樣子」,而是讓媒體撲下身子,真正去構建起人與車,車與人的關係,既是要測試的對象,也是自己12000公裡旅途上的夥伴。
儘管,這次活動我沒有參加,但是Myautotime的大鵬老師參加了,他回來之後睡了一天,懵了一天,第三天才說自己可以工作了。
對於這次「暴力測試」,他用了一個詞來形容「變態」!
作為一個執照十年的老司機,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參加這樣一個「變態」的活動,參加完之後,他形容自己的人生已經進入到「階段性的圓滿」。
實際上,「變態」我覺得是對這次眾泰T700暴力測試的最高褒獎。
第一個「變態」是「形式變態」。
「人歇車不歇」的模式有點民間「勒芒耐力賽」的味道,除了正常的七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沒有辦法開車,其餘的時間全是在路上,甚至有幾天吃飯還是在車裡。
凡是跑過長途的人都知道,這種狀態有多麼「折磨」,開始第一天還可以,第二天也湊合,過了第三天,是需要強大的精神力來支撐。
當然,這對車也是一個考驗。
根據估算,每臺眾泰T700上有四個媒體老師,加上行李和補給,差不多車輛的載重要達到2.5噸。
就是這樣的狀態下,《車市特評》的李特老師透露車輛的平均油耗9L每百公裡左右,這個油耗數據也得到了我們大鵬老師的肯定,他在部分路段甚至還開出了八點幾個油每百公裡。
這樣的規則設定,一是最大化的保證了「人歇車不歇」的試駕精神,二是儘可能的模擬了日常用車,尤其是長途試駕的場景。
好在,眾泰T700是一部足夠舒適的車。
眾泰T700擁有同級車輛中最長的軸距,車內空間綽綽有餘。後座的乘客有足夠的腿部空間,長途下來身體不會太過疲乏。後排有獨立空調和可調副駕前後的老闆鍵。前排座椅支持腰部按摩,這樣是一行人中最喜歡的功能。
超過1.2㎡的全景天窗營造出通透明亮的車內環境,南北截然不同的風景也因此盡收眼底。電吸門和電動後備箱應用起來非常方便,這一路只要是停車休整,就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
另外,大量隔音材料使車內得以保持安靜的環境,這對於長裡程試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
第二個「變態」是「路況變態」。
這次活動的主辦方是雲堆新媒,雲堆的負責人任輝老師也是我朋友,在收官活動現場,他講解這條路線的時候,我分明還看到他眼中閃著些許淚光。
確實是路況太「全」了。
不消說南昌的暴雨,不消說湘西連續10個小時的上坡,不消說秦嶺無邊無盡的「隧道群」,也不消說終南山路段一路下坡且50m能見度的大霧,更不消說大雪洗禮過後的「金張掖」。
就是到達了烏魯木齊,在返程金華的路上,還躲過了令人咋舌的沙塵暴。
任輝借「夸父逐日」的典故把這一段旅程戲稱為「小7逐日」,他還舉了一些例子。
比如5月25日,車隊從蘭州向嘉峪關進發,遠處天空逐漸出現沙色,空氣也漸漸變得渾濁,汙染指數瞬間爆表,眾泰T700的PM2.5綠淨技術把大家帶回空氣清新的海邊。
緊接著突來雨雪天氣,溫度驟降到5度,「暴力」之名更加名副其實。早已經習慣了夏天的隨行人員,在瑟瑟發抖中打開座椅加熱功能,繼續前行。
誠然,夸父用雙腳丈量大地,而眾泰T700也用四個輪子,一跑就跑遍了半個中華。
正是如此「變態」的路況,方顯眾泰T700的品質。
本次出徵的均是1.8T+6DCT車型,輕鬆穿過隧道,爬上山路,車身穩定系統的應用即便是雨雪天氣中過彎也能如履平地。
在烏魯木齊做了首保之後,眾泰T700又開始了奔跑之路。為了更全面詮釋「暴力」,一行人頂著將近40度高溫,將車開到鄯善縣沙漠。
至此,眾泰T700經歷了「車生」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地形:城市、高速、山路、國道縣道、戈壁、沙漠、工地,並完全經受住了考驗。
第三個「變態」是「拆車變態」。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每次看完拆車,我都會想起魯迅他老人家這句話。
你想像不到,工程師們是有多快把這臺眾泰T700給「拆解」掉的。
一個小時的功夫,眾泰T700就變成了一堆零部件。
T700的前後保險槓、車門、輪胎、剎車系統、發動機部分和底盤部分都毫無保留地直播展示出來。
首先是前後保險槓,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於低速碰撞時降低車身損傷。
當車輛遭遇低速碰撞時,防撞梁能夠分配撞擊力並由吸能盒潰縮吸能,避免波及發動機艙,從而減少維修成本。
在此次萬裡長測中,正好有一個插曲可以側面證實T700紮實的防撞鋼梁。
5月31日,車隊在由西安駛向重慶時,被一輛Mini Cooper追尾。
T700左後方裝飾條輕微受損,Mini右前大燈受損嚴重,前保險槓也需要重新更換。
經過交警簡單處理,眾泰T700繼續了「暴力」行程。
我們都知道,防撞梁本體由一個幾毫米厚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製成的梁和左右各一個潰縮吸能盒固定在前車架上。
這種形式就類似於給車輛的設定了一個「緩衝帶」,就好比我們用拳頭擊水,水把力量給分散了變成漣漪一樣。
尤其是在低強度的碰撞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安全設計。而眾泰T700被Mini cooper追尾,也說明它的潰縮吸能盒迅速發生作用,最大限度保護了車輛的安全,從這一點來說,眾泰T700的安全性很讓人放心。
遇到側面碰撞時,車門內的防撞鋼梁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泰T700的車門內防撞鋼梁採用熱成型鋼和吸能盒結構,合理分解碰撞能量,保護駕乘人員安全。
經過12000公裡的複雜路況,T700的輪胎磨損程度如圖(左側為全新輪胎,右側為本次行駛12000公裡車輛輪胎)。
在進疆過程中,面臨多處高速施工,車隊多走國道省道,車流量大,啟停剎車次數多。圖中是剎車片、剎車盤、萬向節、前避震的實際情況。
這是媒體和消費者最關心的部分。跨秦嶺,攀高原,穿戈壁之後的T700將發動機和底盤情況直觀展示給觀眾。
總的來說,13天挑戰12000公裡,而且沒有出現任何拋錨現象,這不僅對眾泰是個挑戰,即便是不少豪華品牌也很難做到。
我覺得這次活動之後,眾泰會摘掉「不夠可靠」的帽子,畢竟,我們得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眾泰,來看待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