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幾何最難的就是作輔助線了,一個個漂亮的證明真的叫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但是在拍案叫絕之餘,很多學生甚至我們老師都會問:這樣的輔助線你是怎麼想到的?
下面我們就通過對一道難題的解法探討,來和大家聊聊如何添加輔助線。
例題:已知:如圖,在△ABC中,∠ACB=90°,BC=AC,在△DBE中,∠EDB=90°,DE=DB,點F是AE的中點。寫出線段FD與線段FC的關係並給出證明。
審題:此題有一個中點,還有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他們含有一個公共頂點,讓我們自然聯想到手拉手模型。但由於對應關係不對,構成的卻不是手拉手模型。那麼我們如何將其轉化成手拉手模型,就成了解決這道題的關鍵!
思路1:將⊿ABC與⊿BDE補成兩個更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點B為直角頂點,此時手拉手模型構造成功。
解法1:延長AC到G,使CG=CB,連接BG。延長ED到H,使DH=DB,連接BH。顯然⊿BAG和⊿BEH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具有公共的頂角頂點B。這樣⊿BEG與⊿BHA就必定全等,而且是繞點B旋轉了90度的全等(其實就是手拉手模型的旋轉全等)!故易證AH=EG且AH⊥EG。顯然此時FD和FC分別是⊿AEH與⊿AEG的中位線,所以FD∥AH,FC∥EG;FD=AH/2 , FC=EG/2,而AH=EG且AH⊥EG,故FD=FC且FD⊥FC。
思路2:參照⊿BDE,將⊿ABC沿BC翻折180度到BCG處。顯然⊿BDE與⊿BCG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點B為其公共的底角頂點,這樣就可以構成手拉手模型的旋轉相似。
解法2:延長AC到G,使CG=CB,連接BG,EG。顯然⊿BDE和⊿BCG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具有公共的底角頂點B,這樣就構成了手拉手模型。易證⊿BEG與⊿BDC相似,而且是繞點B旋轉了45度的相似(其實就是手拉手模型的旋轉相似)!故易證EG是DC的根號2倍,且EG與DC的夾角也是45度。顯然此時FC是⊿AEG的中位線,所以FC∥EG且EG=2 FC。所以DC與FC夾角為45度且DC是FC的根號2倍,故⊿F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則FD=FC且FD⊥FC。
思路3:參照⊿ABC,將⊿BDE沿BD翻折180度到BDG處。顯然⊿BDG與⊿BCA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點B為其公共的底角頂點,這樣就可以構成手拉手模型的旋轉相似。
解法3:延長ED到G,使DG=DE,連接BG,AG。顯然⊿BDG和⊿BCA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具有公共的底角頂點B,這樣就構成了手拉手模型。易證⊿BAG與⊿BCD相似,而且是繞點B旋轉了45度的相似(其實就是手拉手模型的旋轉相似)!故易證AG是DC的根號2倍,且AG與DC的夾角也是45度。顯然此時FD是⊿AEG的中位線,所以FD∥AG且AG=2 FD。所以DC與FD夾角為45度且DC是FD的根號2倍,故⊿F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則FD=FC且FD⊥FC。
歸納:以上三種證法都是對⊿ABC與⊿BDE中的一個或全部進行翻折變換,從而構成以點B為旋轉中心的手拉手模型,然後或旋轉全等,或旋轉相似,再結合中位線定理,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其中解法2和解法3都是證得一個三角形的最長邊與另一邊的夾角為45度,且長度之比為根號2,從而得到這個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方法值得回味!將解法1,2,3的圖形融合在一個圖中,看著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不由得讓我們產生妙手天成的感嘆!
本題還有其它的解法嗎?當然有!下一集我們精彩繼續。為防迷路,敬請關注!消化要良,必須收藏!感覺很棒,點讚跟上!覺得還行,轉發別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