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幾何模型隱藏得很深的難題的解法探討(2)

2020-08-29 真會學數學杜老師

例題:在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互相垂直且相等,若∠BAD=105度,AD=4倍根號2,DC=13。請求出AB的長度。

審題:此題中有兩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此條件的轉化應該成為我們解題的關鍵點之一,我們可以通過平移構造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另外105度這個條件如何使用,是我們解題的關鍵點之二,我們發現105度=45度+60度,故需要構造出含有這些角度的特殊三角形,也就是含45度的直角三角形和含60度的直角三角形。

前情回顧:在前文中我們抓住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這一條件進行轉化,通過平移其中一條對角線,構造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作出第二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從而構成手拉手模型,然後或全等或相似,將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求解,得到了6種不同解法。

那麼,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這一條件還可以怎樣進行轉化呢?可以通過中位線轉化到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中。

思路7:通過中位線構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構造手拉手模型。

解法7:取AB、DC、AD中點E、F、G,連接EG、FG。顯然⊿E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以GD為一直角邊向形內再作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MGD,從而構成手拉手模型!易證⊿GME≌⊿GDF(SAS)。在⊿AME中,可得ME=DF=6.5,AM=4,∠EAM=60度,易得AE=7.5,故AB=15。

思路8:通過中位線構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構造手拉手模型。

解法8:取AB、DC、AD中點E、F、G,連接EG、FG。顯然⊿EF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以AG為一直角邊向形內再作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MGA,從而構成手拉手模型!易證⊿GAE≌⊿GMF(SAS)。在⊿DME中,可得DF=6.5,DM=4,∠DMF=60度,易得MF=7.5,故AE=7.5,故AB=15。

由前面的各種解法,我們還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如下兩種簡化解法。

思路9:由解法1得到啟發,以AD為一直角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構造出全等三角形。

解法9:以AD為一直角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F,其中DA=DF,顯然有⊿DAC≌⊿FDB(SAS) ,所以BF=DC=13。在⊿ABF中,BF=13,AF=8,∠BAF=60度。再過F作FG⊥AB於G,則FAG=4,FG=4倍根號3。於是由勾股定理得BG=11,故AB=EF=15。

思路10:由解法4得到啟發,以AD為一直角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構造出全等三角形。

解法10:以AD為一直角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F,其中AF=AD,顯然有⊿DAB≌⊿AFC。所以FC=AB,∠AFC=∠BAD=105度。在⊿FDC中,DC=13,DF=8,∠DFC=60度。再過D作DG⊥FC於G,則FG=4,DG=4倍根號3.於是由勾股定理得CG=11。則CF=4+11=15,故AB=FC=15。

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這一條件除了前面的兩種轉化方法,還可以怎樣進行轉化呢?可以通過構造旋轉中心來進行轉化。

思路11:由AC與BD相等且垂直,可以設想有一旋轉中心,點B繞其旋轉到點A,點D繞其旋轉到點C。故以AB為斜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證明其直角頂點就是旋轉中心。

解法11:以AB為斜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E,其中EA=EB。因為∠BEA=∠BOA=90度,由八字形可得∠EBD=∠EAC,再由BD=AC,可證⊿EBD≌⊿EAC(SAS)(實際上就是手拉手的旋轉全等) 。所以ED=EC,ED⊥EC,即⊿EC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DE中,AD=4根號2,DE=6.5根號2,∠EAD=60度。故過D作DG⊥AE於G,則AG=2根號2,DG=2倍根號6。於是由勾股定理得EG=5.5根號2。則AE=7.5根號2,故AB=15。

思路12:由AC與BD相等且垂直,可以設想有一旋轉中心,點A繞其旋轉到點D,點C繞其旋轉到點B。故以BC為斜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證明其直角頂點就是旋轉中心。

解法12:以BC為斜邊向四邊形內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EC,其中EC=EB。因為∠BEC=∠BOC=90度,由八字形可得∠EBD=∠ECA,再由BD=AC,可證⊿EBD≌⊿ECA(SAS)(實際上就是手拉手的旋轉全等) 。所以ED=EA,ED⊥EA,即⊿EA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時CD=13這個條件聯繫不上,怎麼辦呢?再以DE為一邊構造等腰直角⊿DEF,其中ED=EF。這樣再次構造出手拉手模型,必有⊿EBF≌⊿ECD(SAS)(實際上就是手拉手的旋轉全等) 。在⊿ABF中,AF=8,BF=CD=13,∠BAF=60度。故過F作FG⊥AB於G,則AG=4,FG=4倍根號3。於是由勾股定理得BG=11。故AB=4+11=15。

總結:

解法1到解法6的共同點都是首先通過平移一條對角線,構造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作出第二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從而構成手拉手模型,然後或全等或相似,將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求解;

解法7和解法8則是利用中位線,將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這一條件,轉化為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構造手拉手的三角形全等,從而將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求解;

解法9是在解法1和解法3的基礎上簡化得到的,解法10是在解法4的基礎上簡化得到的,它們的共同點是直接構造一對全等三角形,將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求解,其思路實際上還是來自手拉手模型;

解法11和解法12則另闢蹊徑,抓住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時必有旋轉中心,從而通過構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來找到其旋轉中心,挖掘出隱含的手拉手模型,再將條件集中到一個三角形中求解。

以上所有解法的核心都離不開旋轉!真可謂:旋轉構造手拉手,打開解題突破口!一題多解,十分精彩!為防迷路,敬請關注!消化要良,必須收藏!感覺很棒,點讚跟上!覺得還行,轉發別停!

相關焦點

  • 一道幾何模型隱藏得很深的難題的解法探討(1)
    解法1:過點D作DE∥AC且使DE=AC,連接BE,AE。顯然四邊形ACDE為平行四邊形,⊿DB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以AD為一直角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F,其中DA=DF,這樣手拉手模型就構造出來了。顯然有⊿DAE≌⊿DFB。所以FB=AE=DC=13,AF=8,∠BAF=60度。再過F作FG⊥AB於G,則AG=4,FG=4倍根號3.於是由勾股定理得BG=11。
  • 對一道拋物線涉及線段等積問題的解法探討和背景溯源(陳佳文等老師)
    94.活躍在模考試題中的複合函數零點問題(李鴻昌 朱瀟老師)93.橢圓雙曲線與圓的不解之緣(柴淑蘭老師)92.一道高考模擬試題及解法賞析(潘 越老師)91.對一道高考試題解法的多角度探求(彭光焰老師)90.一道正弦型函數求w的最小值試題(孫京老師)89.通項分析法證明簡單的數列不等式(帥琪老師)88.立體幾何內功心法
  • 一道等比數列求和練習題的三種解法
    洪一平解難題文章專集連結73.洪一平——解答一道精彩的立體幾何線段和最小值難題72.洪一平——解析一道不等式恆成立難題71.洪一平——這個怪異醜陋的三角不等式徵解題>67.洪一平——橢圓中兩個三角面積和的求值與幾何背景66.洪一平——四邊形中三角形面積最大值問題的七種解法65.洪一平——隱極值點法和參數分離法解一道不等式恆成立試題64.洪一平:一個函數有六個零點求參數取值範圍難題
  • ​胡全勇:一道網紅題的多種解法探索
    解法二:(三角換元法))sin2θ+cos2θ=1和商數關係tanθ= sinθ/cosθ.解法四:(運用判別式法)教研主攻方向:高中數學題型的歸類總結與解法探討。在《教學考試》雜誌發表論文《學好高中數學我的一點思考》(2021年第二期)、《探討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在解題中的妙用》(2021年第四期)。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魚池口築夢苑一號樓
  • 洪一平、李超群:一道方程兩根之差取得最小值問題的兩個解法
    解法1(運用同構造求解   河北保定李超群提供)洪一平——解答一道精彩的立體幾何線段和最小值難題72.洪一平——解析一道不等式恆成立難題71.洪一平——這個怪異醜陋的三角不等式徵解題   原來的樣子很優美70.洪一平等:一道四元二次式最小值試題的幾個創新解法
  • 楊 俊——兩種方法解一道參數恆成立問題
    法一:參變分離由2ex-alnx≥a可得2ex≥a(lnx+1),由於這裡lnx+1的符號不確定,故需要分類討論。「端點效應」模考壓軸題的三種解法——分類討論    洛必塔    導數定義(修正版)3.求二項展開式係數最值項的一種完美解法4.劉銳——六構函數解答一道「指對混合」方程參數取值範圍難題5.2020高考數學專題複習——極坐標與參數方程
  • 山東德州2020中考數學第24題最後一問解法探討(2)
    顯然只要證明⊿HEC是直角三角形(實際上就是手拉手模型旋轉相似的變式),本題就迎刃而解了。這樣⊿EBH與⊿ECG就構成了手拉手模型的旋轉相似(是模型的變式)。只要證明⊿EBH與⊿ECG相似,本題就可以得證。
  • 一道與阿氏圓有關的最大值試題的七種解法(鄒生書等老師)
    活躍在模考試題中的複合函數零點問題(李鴻昌 朱瀟老師)93.橢圓雙曲線與圓的不解之緣(柴淑蘭老師)92.一道高考模擬試題及解法賞析(潘 越老師)91.對一道高考試題解法的多角度探求(彭光焰老師)90.一道正弦型函數求w的最小值試題(孫京老師)89.通項分析法證明簡單的數列不等式(帥琪老師)88.立體幾何內功心法·第三篇
  • 洪一平:函數在區間內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參數取值範圍試題與解法
    洪一平——解答一道精彩的立體幾何線段和最小值難題72.洪一平——解析一道不等式恆成立難題71.洪一平——這個怪異醜陋的三角不等式徵解題   原來的樣子很優美70.洪一平等:一道四元二次式最小值試題的幾個創新解法
  • 洪一平——五種方法解答一道向量最大值試題
    洪一平——解答一道精彩的立體幾何線段和最小值難題72.洪一平——解析一道不等式恆成立難題71.洪一平——這個怪異醜陋的三角不等式徵解題   原來的樣子很優美70.洪一平等:一道四元二次式最小值試題的幾個創新解法
  • 折線距離的最小值求法再探討
    >) 文[1]探討了折線距離最小值問題的幾何解法,並得出了相關問題的一般性結論.文[2]介紹了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的動點間的折線距離的最小值問題的函數解法和幾何解法,以及圓錐曲線上的動點與直線上的動點間的折線距離的最小值問題的不等式放縮法,並對摺線距離的定義和解法作了一些空間拓展
  • 對一道三角形面積最小值問題的解法再研討
    得√3=0.5(b+c-a),則a=b+c-2√3.公眾號《鄒生書數學》近期最受讀者歡迎的34篇解題文章連結(20200619——20200824)34.2020年北京大學強基計劃招生部分數學試題詳細解析
  • 山東德州2020中考數學第24題最後一問解法探討(1)
    >),還有兩個相似的直角三角形(RT⊿BCD和RT⊿BEF),且他們含有一個公共頂點點B,讓我們自然聯想到手拉手模型。這樣⊿BDH與⊿BMF就必定全等,而且是繞點B旋轉了∠DBM的度數的全等(其實就是手拉手模型的旋轉全等)!故易證DH=FM。顯然此時EG和CG分別是⊿FDH與⊿FDM的中位線,所以GE=DH/2 , GC=FM/2,而DH=FM,故GE=GC。
  • 兩等腰直角,不能構成手拉手,我們有多種方法轉化(1)#學浪計劃
    平面幾何最難的就是作輔助線了,一個個漂亮的證明真的叫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但是在拍案叫絕之餘,很多學生甚至我們老師都會問:這樣的輔助線你是怎麼想到的?下面我們就通過對一道難題的解法探討,來和大家聊聊如何添加輔助線。例題:已知:如圖,在△ABC中,∠ACB=90°,BC=AC,在△DBE中,∠EDB=90°,DE=DB,點F是AE的中點。
  • 又一道幾何最值「好題」
    又一道幾何最值「好題」王  橋近日上課,又一道「好題」映入眼帘,不敢獨享,是以為文。
  • 一道動態幾何中有關求線段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的題目解法歸納總結
    在動態幾何中,因為有動點出現,必然會產生動線段,所以就會線段最值問題。下面先看一下這個題目:如圖,線段AB=8,P為平面內一個動點,且BP=2,連接AP,以AP為斜邊在AP上方作直角△ACP,使得CA=CP.
  • 一道競賽題的「詭異」解法
    角均為已知量,試確定此瞬心M加速度二、「詭異」解法        由動量守恆和質心水平初速度為0,可以知道質心速度豎直向下。通常,瞬心是指剛體上速度為零的點,在我們模型中,B點速度沿水平, C點速度沿垂線。過B和C作與各自速度垂線的交點, 即是瞬心(位於AB杆之外,如下面的動畫所示)。
  • 一以貫之-完形構造法例析(續)
    自然的想法:(1)OD逆時針旋轉90度得OC,把OD所在的ΔAOD一起轉過來看看?(2)OA順時針旋轉90度得OB,把OA所在的ΔAOD一起轉過來看看?(3)OC順時針旋轉90度得OD,把OC所在的ΔBOC一起轉過來看看?(4)OB逆時針旋轉90度得OA,把OB所在的ΔBOC一起轉過來看看?
  • 妙解中考幾何難題:初中幾何圖形基礎——角的8字模型
    ①,∠A+∠B+∠C+∠D+∠E= ( );(2)【大頭老師解答】(1)解法一:利用角的8字模型如圖③,連接CD.∵∠BOC是△BOE的外角 ∴∠B+∠E=∠BOC∵∠BOC是△COD的外角 ∴∠1+∠2=∠BOC ∴∠B+∠E=∠1+∠2(角的8字模型)
  • 山東德州2020中考數學第24題最後一問解法探討(3)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BC=2AB,在BD上取一點F,以BF為斜邊作RT△BEF,其中∠BEF=90°且BE=2EF,點G是DF的中點,連接GC,GE,求證:GE=GC.盤點一下條件,由中點Q、P及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顯然有EQ=PG(都等於BF的一半),QG=CP(都等於BD的一半)。因此關鍵就是需要證明∠EQG=∠GPC!易證∠EQG=2∠EBQ,∠GPC=2∠GBC,而∠EBQ=∠GBC(其正切值都是1/2),故∠EQG=∠GPC!這樣就證明了⊿EQG≌⊿GPC(SAS),於是GE=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