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貫之-完形構造法例析(續)

2020-09-03 教學課堂

面對謎一般的難題,如何才能自然、輕鬆地找到解決的辦法?

什麼是自然?習慣成自然。

什麼叫輕鬆?自然才輕鬆。

會駕駛汽車的人開起車來輕鬆自然,因為開車的操作模式已經成習慣動作了;而新手剛開始駕車則會望而生畏倍感困難。

什麼是習慣?

就是一以貫之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完形構造法是對幾何問題思考策略的一種概括,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模式和方向。

所以它可以一以貫之,統領一切幾何構造的思路和方法。

前文有述,關於旋轉變換的共性條件特徵:共點等線。

這就是此類問題的「一」。這個「一」可以應用於「一切」同類問題。

再以下例說明之。

例.已知兩個等腰直角ΔOAB和ΔOCD中,∠AOB=∠COD=90°,E是BC的中點,試探索線段OE與AD的數量關係和位置關係。

思考1:圖中沒有與OE、AD有關的數學模型,必須構造。

思考2:不容易看出現存數學模型時,採用「變形法」。

思考3:由「E為BC中點」判斷可以把E點所在三角形進行旋轉或縮放變換。

思考4:由「AO=BO、CO=DO「判斷可以把它們所在三角形進行旋轉變換。

自然的想法:

(1)OD逆時針旋轉90度得OC,把OD所在的ΔAOD一起轉過來看看?

(2)OA順時針旋轉90度得OB,把OA所在的ΔAOD一起轉過來看看?

(3)OC順時針旋轉90度得OD,把OC所在的ΔBOC一起轉過來看看?

(4)OB逆時針旋轉90度得OA,把OB所在的ΔBOC一起轉過來看看?

(5)CE繞點E旋轉180度得BE,把CE所在的ΔCOE一起轉過來看看?

(6)BE繞點E旋轉180度得CE,把BE所在的ΔBOE一起轉過來看看?

(7)CE以點C為中心放大2倍得CB,把CE所在的ΔCOE一起放大看看?

(8)BE以點B為中心放大2倍得BC,把BE所在的ΔBOE一起放大看看?

(9)ΔBOC與ΔAOD兩組邊相等,但不全等,因夾角互補而不相等:∠BOC+∠AOD=180°,構造出∠BOC或∠AOD的鄰補角是不是就容易得到全等三角形了?

看出上述想法的思維模式嗎?

後面的變換方法都是依據前面的已有條件得到的,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的。

我們需要改變的是,從運動變換的角度來看已知圖形。

解法1:ΔAOD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度至ΔCOF,OE為中位線,得OE=1/2CF=1/2AD。

此法亦可看成:ΔBOE以B為中心放大2倍得ΔBFC。


解法2:ΔAOD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至ΔBOF,OE為中位線,得OE=1/2BF=1/2AD,導角易證OE⊥AD。

此法亦可看成:ΔCOE以C為中心放大2倍得ΔCFB。


解法3:ΔBOC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至ΔFOD,OE&39;=1/2AD。

解法4:ΔBOC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度至ΔAOF,OE&39;=1/2AD。


解法5:ΔCOE繞點E旋轉180度至ΔBFE,得OE=1/2OF=1/2AD。

此法亦可看成:ΔAOD逆時針旋轉90度再平移至ΔOBF。


解法6:ΔBOE繞點E旋轉180度至ΔCFE,得OE=1/2OF=1/2AD。

此法亦可看成:ΔAOD順時針旋轉90度再平移至ΔFCO。

上述幾種方法看似不同,其實為一,即以共點為中心以等線為對應邊進行旋轉變換。

本題條件結論不變,把等腰直角三角形位置轉動,得下圖即為黑龍江鶴崗市2017年中考題。


你能快速找出同上六種不同方法嗎?

相關焦點

  • 聞一知十-完形構造法例析
    法(1):對應邊BD、AC的夾角為60度,知把其中一個三角形旋轉60度可構造一對全等三角形。如下圖,此謂「變形法」。此謂「補形法」。法(2):由對稱原理,以ΔBCD為參照構造全等三角形也可以,在AD的延長線上截取AE=BC同樣可以實現目的。此法也相當於把ΔBCD旋轉60度至ΔAEC。
  • 教學課堂:變換視角,完形構造法例析
    當然大不一樣,比如輔助線的構造,如果從孤立靜止的角度看有成千上萬種構造方法,但如果從運動變換的角度來看,只有平移、旋轉、翻折、縮放等有限的幾種方式。如此,我們就可以把各種方法概括歸一,再一以貫之解決問題。
  • 思維教學(四):諸法歸一一以貫之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不能僅靠「多學而識之」(學了很多然後記住它),而應該「一以貫之」(用一種原則去貫穿它)。當然,這個「一」有不同的層次,抽象的程度越高,可貫穿的東西就越多。解題也是一樣,要尋求「一」去貫穿一個問題、一類問題、一切問題。
  • 中考真題例析英語中的構詞法:合成詞
    合成的詞語 :  「點撥例析」一 :  Acupuncturists help people who have healthy problems like headaches(名詞)(頭疼) and backaches(名詞)(腰疼). (2002年中考北京西城區閱讀D篇)  可以補充幾句 :My head aches is aching
  • 中考真題例析英語中的構詞法:派生詞
    派生法 構成的詞語 :  「點撥例析」一 :  Mabel is a cashier (收銀員)(名詞) in a big shop in New York.  「點撥例析」二 :  A few lucky(幸運的)(形容詞) people win thousands of dollars. (2002年中考北京西城區閱讀B篇)  可以補充一句 :Only a few people had good luck(運氣)(名詞) .
  • 海倫—秦九昭公式的推導與應用例析
    此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條邊長來求三角形面積)相傳是亞歷山大港的海倫發現的,並可在其於公元60年的《Metrica》中找到其證明。亦有認為早於阿基米德時代已經懂得這條公式,而由於《Metrica》是一部古代數學知識的結集,該公式的發現時期很有可能先於海倫的著作。
  • 全等三角形專題——截長補短法構造全等
    截長補短法構造介紹若遇到證明線段的和差倍分關係時,通常考慮截長補短法,構造全等三角形。+公共邊+等邊(SAS)可以證得△ABD≌EBD,得∠BAD = ∠BED,AD=DE因為AD=DC,可得△DEC是等腰三角形,即∠DEC = ∠BCD。
  • (續)在美國給在國內的父母(在國內)租房子~
    (續)在美國給在國內的父母(在國內)租房子~(Continued)in the U S ,I rented a house in China for my parents living in China~
  • 高考英語真題分析,老師教三招,搞定完形填空不丟分
    分析歷屆的高考試卷,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整套試卷,扣分點主要集中落在作文和完形填空上。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完形填空題都是一個難點,這類題答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英語成績的高低,它在高考英語中是拉開考生得分的一道關鍵題型。主要考查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詞彙的綜合運用能力。
  • 我的前半生(續)
    時光飛逝,轉眼幾年的高中就讀以落榜結束,箇中味只有自己知道 (1)初次去廣東 人生總要往前走,從懵懵懂懂到情竇初開,從校園走向社會。 九九年過完新年開始了南下打工之路。和同村第一次出門,第一次坐火車,一切感覺好奇,又覺得不容易。站臺擠滿了要南下的打工仔,扛行李,抱小孩。 火車一到根本上不去,人頭攢動,蜂擁而上,有催喊聲,大罵聲,小孩哭泣聲。
  • 鄒生書——從八省聯考第7題例析圓錐曲線雙切線問題的處理方法
    例1(2021年八省聯考第7題)由例5、例6知,無心圓錐曲線(拋物線)互相垂直的兩條切線的交點的軌跡是一條直線,並且該直線就是準線。45.龐景生——2012年廣東高考理科數列第19題的深度思考44.新課程下的尖子生培養(含PPT)43.清華優等生,談學習經驗(建議收藏)42.柴淑蘭——直線與圓中的那些最值問題
  • #學浪計劃##高考數學#構造基本不等式,探求函數最值技法(優質)
    利用基本不等式(以下簡稱為「公式」)求函數最值時,變形是基礎,恰到好處的變形是關鍵.本文就如何構造「公式」模型,談談筆者的一些想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一轉化符號若含變量的項是負數,則提取負號,將其轉化為正數,再利用「 公式」求最值.
  • 構造法求15度角的餘弦值
    (方法1)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15度,∠A=90度,求角C的餘弦值.我們可以採用構造法,找到BC的中點E,作DE垂直於BC,交AC於點D,連接BD,這樣我們就在三角形ABC中構造出一個30度60度90度的直角三角形,我們可以設AB=a,進而通過特殊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表示出其他線段的長度,進而可以求出15度角的餘弦值.
  • 苛勒:完形——頓悟說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完形頓悟說這部分內容一般是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的形式考查,本文將對此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提供幫助。完形——頓悟說的基本內容【苛勒的黑猩猩實驗】籠子外放有食物,食物與籠子之間放有木棒。
  • 思維教學(六):全景視角破解南通壓軸題
    全景思維是一種立體的、聯繫的、變動的思考角度,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觀其形相求其本質,不拘於一隅,不限於一法,不斷突破定勢,隨時生長創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最佳路徑。下面以中考題為例探討如何在全景視角下聚焦突破題目的難點。
  • 思維教學(一):比標準答案更好的解法
    題目:如圖1,圖形ABCD是由兩個二次函數y1=kx2+m(k<0)與y2=ax2+b(a>0)的部分圖象圍成的封閉圖形.已知A(1,0)、B(0,1)、D(0,﹣3).生1:先求最簡單的一點,當DE1與DC對應時,由∠ADE1=∠BDC=∠ADO知E1點在y軸上,列比例式求DE1=2.5,可得E1點坐標為(0,-0.5).再把E1點沿AD翻折至另一側得E2,易知∠E1AE2=90°,構造K形全等容易求出E2坐標,如圖,E2(1.5,-1).
  • 【經典品讀】吾道一以貫之
    子曰:「參①乎,吾道一以貫之②。」曾子曰:「唯③。」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 高考數學每日答疑12:數列SA法+構造新數列+數列求和
    今天解答高三同學所提問題:數列SA法1.SA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當已知前n項和求通項公式時,我們採用SA法;2.SA法的兩個步驟,即n=1時,和n≥2兩種情況,計算過程中,要注意數列的通用性質,和由已知條件計算的部分;3.使用SA法的過程中,要有兩個驗證,如若不然,這樣很容易出錯;構造新數列根據題意構造新數列,若不構造新數列
  • 利用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一:倍長中線法
    一般地,遇到以下兩種情況,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利用倍長中線法來構造全等三角形。①題設條件中出現中線,則可延長中線,使所延長的部分與中線相等,然後與相應的點相連接,構造全等三角形;②若題設中有中點出現,則可延長以中點為端點的線段,使所延長的線段與原有線段相等,然後與相應的點連接構造全等三角形。